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能力迁移》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能力迁移》读后感100字

2020-02-14 23: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能力迁移》读后感100字

  《能力迁移》是一本由[美] 乔治·桑德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80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19-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能力迁移》精选点评

  ●没读完,看不下去,逻辑

  ●很松散

  ●完全不值得读,国情环境并不相同未来也不会相同。书中有用内容不值得写这么长,观点简单案例再多也没用

  ●不变的能力:探索洞察、制订规则连接说服

  ●探索的能力,洞察的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链接的能力,说服的能力

  ●表达逻辑

  ●一本给文科生增添的书。重要的能力有哪些呢?1. 讲故事的能力,如何克服困境 2. 说服 3.业务能力 4. 调研能力,你与这个职位是否合拍?刷脸很重要,沟通很重要,人脉很重要__》校友

  ●没看出文中介绍的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和学习实用学科有什么必然联系事实上有实用学科背景的人照样具备这样优秀潜质

  ●嗯,是颗给不实用专业学生吃的定心丸

  ●非实用专业毕业生指导手册……能力迁移,批判精神,对于自己的不放弃……作者也提到,毕业初期将是个难熬的拮据岁月坚持想和兴趣,非实用专业的知识应对挑战职场生涯有百利而一害……坚持下去,太多的例子证明可以做得更好!然,非实用专业毕业生也需要自学校,就业指导,校友,公司社会的帮助,重要的不仅是对自我的帮助,也是对社会的帮助与平衡。就像那位大学负责人说的:一位非实用专业对前途充满忧虑学业情况不佳,就业前景忧虑时,我们会通过更多手段帮助他学习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转专业……

  《能力迁移》读后感(一):非实用性专业生存指南

  曾经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缜密逻辑思维工程应用基础,但是工程人员相比而言缺乏相应的探索、洞察、团队组织能力,所以社会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要求逐渐上升,非实用性专业的能力就逐渐凸显。

  教育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认同感,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人工智能已经取缔了很多重复性工作岗位,所以研究人工智能会抢走哪些工作的团队逐渐涌现。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发现人工智能的智缺少相关的思维模式,如批判性思维、团队组织能力等。如何形成一个独特的思维和做事的逻辑,让个人在团队中脱颖而出才是本书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5种可迁移能力。分别是探索、洞察、制定规则、连接和说服。在探索中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能做到摆脱思考桎梏,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能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在洞察中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到相关的联系,提出自己的视角,让自己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且能保证自己进行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分析。在制定规则和连接中,需要综合考虑全局的情况平衡思维中的冲突观念,找到所有观点中的交集,并能积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说服则是用自己的能量去影响他人,传递出自己观点。

  而自己究竟如何去做呢?在自我成长阶段,需要勇于进行自我探索,但是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帮助,不要拘泥于学科背景,实现跨界思维模式,将现状分析清楚后制定自己可实现的目标,坚持自律和自控的原则,充分把握机遇与起点来不断发展自我。

  在社会工作中对于可迁移能力的需求最实际,调查与预测的需求(市场调研)、新社交手段需求(Skype、微信)、将抽象具象化需求(用实例分析)、感染他人的需求(吸引优秀人才)、将凌乱变美的需求(理清思路)、目标导向需求(时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工作过程中,万事开头难,需要自己去坚持,面对有很多疑问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尝试,利用不断的及时反馈来获得前进的灵感,而且越努力越幸运,总会有人来帮助你,在身处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中,要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完成后需要有一个全新缔造下一个巨大成就的勇气。

  说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这种可迁移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现状是“技术本身不具有说服的艺术。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熟练玩转复杂的围棋游戏,但它不能产生让你坐下来玩一局的想法”。如果你会讲故事,能主动发起对话来带动发展,这种艺术已经入门,深层次的说服艺术需要结合说服对象的心理,发挥自己的同理心,这样子才能获得高价值的汇报。在学妹的代购小店中,学妹自己做到了积极的情绪调节并能给周围的人去带去开心,身为顾客,但是更多的是朋友,就算你找她聊天也能听你的想法并给出她的意见,这种同理心的艺术在她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每次想到买东西都会想到学妹。

  可迁移能力在社会上的应用很广泛,但是专门针对这种的招聘毕竟是少数。所以需要个人去时刻做好准备:

  1. 学会讲故事

  2. 合理面对失败

  3. 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4. 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掌握每个领域的工作方式

  5. 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6. 评估为什么是你

  7. 尽早开始

  8. 抓住机会

  9. 让自己去增值

  10. 成为管理层

  11. 做一个伯乐

  12. 关注新的行业趋势

  非实用性专业的生存指南,但是对于实用性专业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因为综合性人才总是社会不断的需求。

  《能力迁移》读后感(二):冷门人文社科专业也会有春天

  不可否认,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存在很大不同。每年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长和考生们都会在专业上下不少功夫。例如人类学、民族学等冷门小众专业就不如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就业率高。特别是学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更是容易在毕业前发愁。《能力迁移》这本书,整理了大量的案例,总结出来实用的实践理论,给冷门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在就业上给出指导。

  人类虽然是从同一种生物进化而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性格和偏好。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这些特长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需要去发现。发现之后,着重培养,和自己的专业做好结合,然后做出一些卓越成绩。

  例如我本人,一直很喜欢看电影,硕士却学了民族学专业。虽然听起来是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专业,但是正是浓厚的个人爱好和后来的专业培养,让我能够用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电影,后续我还想做影视人类学家,拍摄一些影视人类学作品。

  如果你也有自己很擅长的东西,一定不要放弃。要努力找到和自己专业相互融合的点,说不定下一个你,就是写出“禅与摩托车修理”的人。冷门专业,学的人少,你更加独特,所以不要沮丧,找机遇,多实践,才是成功王道。

  说服是门艺术,要学会主动发起对话。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让你的说服过程更加有意思。本书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位人文硕士,用非常夸张独特的写作方式来描述一场保龄球比赛。奇思妙想和不可预测性任何时候都不过是,现在让人上瘾的某音视频,有不少像极了欧亨利的小说,结尾让人惊讶。你在说服别人时,也可以尝试用一种独特的,不循规蹈矩的方式。

  社会学里有个“弱关系”的说法,即给你意想不到帮助的,往往不是你的家人朋友。因为和家人朋友关系太过亲密,你们所接触的世界也是重合的,而那些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某个聚会上认识的新朋友,可能会给你带来灵感,为你扩大求职机会。

  本书还提出“每次见面都是机会”的说法,不放过你已有的任何资源,多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每次面试都认真准备。“没有人像你自己一样关心你的下一份工作是什么“,关键时候,还要自己上。

  相信自己的能力,适当做好能力迁移,相信你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能力迁移》读后感(三):毕业就失业?说明你还不明白这五点

  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能力迁移》。

  这本书是由美国普利策奖得主、福布斯杂志特约撰稿人乔治·安德斯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解读过书中的部分内容,这次我们继续分享书中关于大学生想得到理想工作,需要提前做好的5件事。

  ①

  『多讨论,少讲座』

  在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就是上课,听老师讲,听老师说,所以非常被动。在学习之余,学校也都会开设一些讲座或讨论等形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自主选择时,要多参加讨论形式的学习,对于讲座只选那些感兴趣的就够了。

  因为,讲座和上课的形式差异不大,而讨论能更大程度地激活大脑中的固有知识和记忆。尤其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比如如何做好学生会管理、如何组织好一个户外活动、如何设计班级年会,在和不同人的思维碰撞中,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这种收获不仅能让我们印象深刻,而且能迁移我们的思维,扩展视野。

  ②

  『选修课的门道』

  社会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学科的变化。几年前,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还相互独立,可现在这些课程已经相互融合,形成了新学科:认知科学。类似的融合还在不断地演化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选修课时,尽量选和自己相差较大的学科。

  如果你的思维总陷在一种学术领域,它就会阻碍你的能力迁移意识。而多学科涉猎,能让你了解其他学科的构建方法和思维方式,它们都让你的思维在不同课程中互相迁移,起到思维锻炼的效果。一旦走上社会,有多学科学习经验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好的适应性,因为社会工作基本都是复杂性工作,单一思维难以应付。

  ③

  『关注学校的就业和实习数据』

  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或入职后表现出的迷茫,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过学校的就业和实习数据。因此,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楚行业的发展动向,迷茫在所难免。

  大学期间,学生的任务一方面是学习专业课,另一方面就要有意识地做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除此之外,只有通过学校的就业情况了解自己专业的职业发展,才能清楚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结合自己的兴趣,针对这些需求做实习,这种意识和经历将在你的简历中写下最重要的一笔。

  ④

  『研究自己的文化和家庭背景』

  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的家庭。当下年轻人,总吐槽“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却从不思考问题是否出在了自己的身上。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庭也是在地域的文化氛围下组建的。我们想了解自己,就要多研究自己家乡的地方文化,分析父母的职场经历和相处模式。解决了这些问题后,你自己的“画像”才能相对清晰,你才更有可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每个职业或岗位都有其既有的职业调性,找到那些能发挥你性格优势的职业,才能让你事半功倍,减轻迷茫感和纠结感。

  ⑤

  『拜访大城市』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孕育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大城市,在相似的钢筋水泥的包装下,它们的文化底蕴却非常不同。如果在大学毕业前不到各个城市走走,感受城市氛围,毕业后的贸然选择很可能会让你措手不及。

  “逃离北上广。”“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为什么留在北上广?”这些感慨的走红,恰恰映射了年轻人战略上的懒惰。不在择业前了解大城市,不了解大城市的立足基础,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在大城市生活,盲目扎堆,你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后悔和遗憾几乎是肯定的。

  数据表明,从大城市离开后的年轻人,在第二座城市停留的时间最长,幸福感也最大,这得益于他们为此做了充分的研究和比较。毕业前,多到大城市走走,你可能会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总结一下,“就业竞争力”可不是单一维度的大公司、高薪行业,而是在适合自己的城市、节奏和岗位中,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运用好今天这五点,才能让你在毕业前,找到真正能让自己发挥的方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能力迁移》 [美] 乔治·安德斯

  ——END——

  《能力迁移》读后感(四):能力迁移,助你“以不变应万变”的终极工具

  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能力迁移》。

  这本书是由美国普利策奖得主、福布斯杂志特约撰稿人乔治·安德斯所写。作者历时三年,横跨17个行业,研究了海量案例,对各行业之间如何流动,做了多维度调研,帮助那些在职场表现迷茫的年轻人,拓展认知边界。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关于如何增强能力迁移的三个内容,分别是:拥有社会脑、练达通俗语言和凡事深入10%。

  ①

  『拥有社会脑』

  一个工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很强,但如果只是把它放在具体的机械工业领域,就体现不出他的思维优势,因为机械本身就是条框化、流程化和边界化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工科生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时,比如说某个机械部件坏了,某个生产环节卡住了,他只需要按照操作手册就能解决掉。

  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稍微复杂化一点,生产设备的某个部件坏了,而且只能生产方来修理。如果生产方没有空闲的技术顾问,工厂又要保证生产量,这时工科生该怎么解决问题呢?

  其实,比起直来直去的工科思维,我们在现实中面临的更多是复杂问题。而能力迁移就是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能力迁移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社会脑。

  为此,作者提炼的方法有两种:研究在社会上已经收获了成功的人的传记;或者研读社会学,历史学等解释社会背景性的资料。

  “成功是成功之母。”那些在社会上已经收获成功的人,他们攻克复杂问题的经验,绝对是提升自我的一手资料。在他们的传记、访谈或回忆录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从中看到他们如何把一个毫不起眼的能力,巧妙用到另一个领域。

  而对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绝对是提升你事业和格局的不二路径,你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脉搏,并且综合考虑全局。

  ②

  『练达通俗语言』

  在大学里,我们能否毕业主要是由写作能力界定的。因为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最终决定你是否合格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毕业论文。或许,期间还穿插一些学术研究,但它们也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

  但是,一旦离开学校,这个优先项就变成了口语交流。有一个证据是,美国各类大学联合要求招聘企业列出大学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最重要技能时,口才排第一。

  这种规则的突变,也是大学生初入职场时感觉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把简单的事说复杂了。”“他说了那么多,我怎么一句没听懂。”职场新人,或者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常常会被人这样诟病。能用简单的话讲清复杂的事情,布置困难的工作,这对于提升能力迁移非常有帮助。因为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能最大程度地把我们掌握的信息、数据、技巧综合输出。

  想要提升自己的通俗语言力,最重要的四点是,在日常沟通中,我们要多总结提升概括力,多研究修辞掌握恰当的形容方式,多用具体词汇描绘事物,少用抽象词汇解释概念。

  ③

  『凡事深入10%』

  管理的基础是了解,创意的基础是积累。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里的事,只要我们的研究能够深入10%,我们就具备了迁移能力的基础。

  订外卖的步骤、打印文件的流程、执行项目的安排,这些简单的事情最体现能力。满足于固定的做事路径,和不停止变得更好的尝试,对能力的调动差别非常大。

  比如,对于订外卖这件事而言,你是打开APP直接搜索最近的饭馆,还是从美食推荐里寻找,或者有着自己严格的饮食计划,这三者对你的健康和就餐体验,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对订餐这么简单的事情而言,稍微深入10%,就能调动你的时间管理、健康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能力,可见它对提升你的能力迁移,大有好处。

  以此类推,我们在做事时,其实隐藏了很多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做每件事,都尝试深入10%,你的各项能力就能够得到迁移使用,不断强化和提升。我们很多人都爱读书,如果你能在读书之余,把书里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这个只深入10%的行为,就可以调动你的信息归纳能力、素材提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通通都可以用到你的工作上,假以时日,它们一定能助你从职场脱颖而出。

  总结一下,能力迁移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走向。如果你能意识到那些隐藏在做事背后的能力,并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尝试和训练,就能练就跨行业的可复用技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能力迁移》 [美] 乔治·安德斯

  ——END——

  《能力迁移》读后感(五):你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能力迁移》,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迁移能力”。所以,其实这本书不是说你的能力要如何迁移,而是告诉我们要培养:“可迁移的能力”。

著名的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过:“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2000年左右,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是加速了人类社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速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律师、医生、软件工程师成为了最热门的职业,擅长数学和工科的年轻人更多地选择了高科技行业,很多人也蜂拥进入商学院,他们认为MBA就是“成功”的代名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甚至给他们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知识工作者”。

  但这一切似乎正在发生改变。如果说,过去了50年,是拥有理性思维的理科生统治了这个世界,那么接下来,拥有感性思维的文科生将开始崭露头角。在著名的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书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很多阐述。平克认为,在农业时代,人类是靠人力提高生产力;在工业时代,人类是靠机械提高生产力;在信息时代,人类是靠知识提高生产力;然而,在今天的后信息时代,平克称之为“概念时代”,人类需要提升的是两类思维能力:“高概念”和“高感性”。这两类思维能力都是右脑的强项,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右脑思维”或“感性思维”。

  这两类思维由六种思维能力构成,它们分别是: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在人类从物质匮乏迈向物质丰裕的概念时代,左脑思维已经慢慢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右脑”大行其道的时代。平克形象地说,以前左脑思维是人就好比“司机”,他们掌控的知识和技术,也掌控者市场的发展,而右脑思维是“乘客”,只能跟随,并不是社会的主角。现在,现在情况开始反转,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右脑思维的人突然抢走了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并决定我们要去哪里,以及怎样到达目的地。

  什么是右脑思维,什么是左脑思维?如果说左脑思维的人,擅长逻辑思维,擅长与机器打交道,那么右脑思维的人,就擅长感性思维,擅长与人打交道。有统计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新创作了101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只有5%的岗位是和计算机相关领域相关。而且就算把所有和计算机和联网领域相关的技术岗位加起来,也不过只有10%。而剩下的90%是什么? 绝大部分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市场调研员”、“咨询师”、教育、娱乐和服务行业的工作,而这些几乎都不是纯粹的技术工作。那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什么核心能力呢?

  答案就是:可迁移的能力,也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能力迁移》要说的内容。其实这种趋势不仅在美国,在我国也已经开始有苗头,在最新发布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过去我们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对外贸易等等这些在当时看来就业前景非常好的都是热门行业,而现在,我国的“00后”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更多的并不是看未来的收入预期和行业前景,更多的是看什么?是他们的:兴趣。比如历史、文学、外语、心理学、哲学这些人文学科填报志愿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过去我们70后、80后甚至90后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基于父母、老师或者市场需求来填报的,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外部环境”。换句话说,当时毕业的学生们,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自己的感兴趣什么并不清楚,也没有那么坚定,缺乏对自我的清晰认知,是我们随波逐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在,虽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同时“00后”的自我认知更加充分,他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感兴趣什么。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自我感受”。从“外部环境”到“自我感受”的转变,也说明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的自我觉醒,带代表作年轻人们对自己主宰自己未来和命运的信心,这无疑是一个好事。

  第二,虽然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过度,虽然依然核心的技术依然非常热门,比如算法、云计算、大数据等岗位依然是现在年轻人追捧的热点。但是,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可见的未来,那些可重复、可计算、可被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会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而且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说,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绝大部分的工作。那到时候,我们的工作在哪里?虽然答案并不明确,甚至有些悲观。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那些与计算机打交道的工作将越来越少,因为这部分工作,人工智能会比普通人干的更好,而那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

  所以,在年轻人自我觉醒和智能时代两种趋势的引导下,年轻人更专注自我,更专注那些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和工作是非常正常的选择。你可以想象,在未来10年,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这些岗位可能就没有那么酷了。而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需要我们的可迁移能力,那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呢?

  这本书《能力签约》的作者乔治·桑德斯说,有五种能力,它们包括:洞察力、探索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连接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这些可迁移的能看才是能跨越行业、跨越岗位的可迁移的核心能力。就像作者说的,你所学的专业不能限制你选择职业的能力。招聘市场需要能力迁移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为公司担当各种类型的角色。获得学位并不能保证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而,练就行业间可迁移的技能,则可以确保你通向成功的未来。

  这五种能力为什么是“可迁移”的能力?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五种能力,其实是一套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论。简单来说,洞察力是发现表象背后本质和核心问题的能力;探索能力就是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规则就是通过创造新的通用问题的解决办法的能力;连接能力就是组织协调资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讲故事的能力就是共情、表达、说服能力的集合。就是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理解和接受自己观点。所以,从解决问题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些能力一旦掌握了,才能举一反三,跨行业、跨领域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我们更强创造力,也更具适应性。

  其实这五种“可迁移能力”的背后,都基于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或者说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用比较具体的方式来描述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验证假设的能力,和不急于下结论而从对方视角思考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我们凡事问个“为什么”的能力。这其中潜藏这两个前提,一是需要我们摆脱对传统经验的依赖,具有质疑精神;二是需要我们从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那怎么验证呢?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整合不同的资源去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像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常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批判性思维让我们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提升了我们的洞察力,也有助于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新的可能,制定新的规则。当然,人文学科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的,比如历史、哲学、心理学、文学都是不具有唯一答案的学科,所以,这些学科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不断培训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而且现在美国各大公司的招聘要求中,具有“批判性思维”都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作者调查了美国包括苹果、好事达等公司向应聘者承诺6位数字薪酬的5600个招聘广告,其实无一例外地要求应聘者具有“批判性思维”。

  这本书讲了五种可迁移能力,我们今天为大家分享其中两个:洞察力和探索能力。

  首先:洞察力

  “洞察力”本意是我们拨开表象,去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用通俗的话讲,其实也就是我们从杂乱无章,甚至毫无关系的数据、信息、事物关系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比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来判断产品的销售前景;比如根据不同人的行为表现,来发现市场趋势。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到“洞察力”。

  洞察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复杂中发现简单,一个是从简单中发现复杂。你可以回忆一下,你之前是不是从历史、军事、文化等地方的只言片语中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就短短几千字,却蕴含了无数的思想和哲理,对这些古老文化的传承,就需要洞察力。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初,张慧敏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她本来是想学经济学的,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非常有名,我们熟知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哈耶克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著名经济学家。但让张慧敏脱颖而出的并非经济学专业能力,而是他对一幅19世纪法国艺术作品的洞察力。

  她在一次面试中,张慧敏讲到了自己对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画家爱德华•马奈的代表作《奥林匹亚》的独到见解。《奥林匹亚》这幅画上只有一位贵妇和一位黑奴,信息非常少,但这幅画实际上表达了当时法国人对沙龙、图书馆和娼妓等社会现象的态度。简单独特的展现形式下,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而要从简单的信息中,获得独到的见解需要的正是我们的“洞察力”。张慧敏也因此她对艺术品的这种洞察力获得了这份投资分析师的岗位。因为投资公司对她感兴趣的关键正是,张慧敏对艺术品的洞察,与投资分析师需要的,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提炼有效观点的 能力是一致的。

  其次:探索能力

  探索能力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能力,它可以让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出老问题的新解决方案。而探索毫无疑问,需要勇气。勇气有多重要?

  2014年,心理学家查德·德特韦勒着手研究两类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区别。一类是受到精英教育;一类是未受精英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观察他们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其中最年轻的调查对象20多岁,最大的有60多岁。调查分成两个方向。一方面是调查谁升至领导岗位了?谁的年薪至少有10万美元?谁基本满足于现状,以求得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内心平静?

  另外一方面是让他们回忆大学时期每天的实际习惯,谁努力学习?谁沉迷于课外活动?谁花费大量时间与朋友谈论社会、时事?谁认识到同学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背景?谁了解课堂之外的教授们?

  德特韦勒运用十几种调查方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得出的结论是:调查对象的大学经历的不同会对日后的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那什么样的大学经历是好的呢?有数据在手,德特韦勒开始探寻顶级员工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引起他注意的事实是,许多人在读书期间至少与几名教授建立起密切友好的关系。大约1/3的调查对象喜欢在办公时间顺便拜访教授,或约其一起共进工作午餐,面对面地向教授咨询工作、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建议,由此加深导师与徒弟之间的关系。

  结果是愿意寻求指导老师帮助的学生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满意度都比较高,中上等岗位的比率高达28%,最终走上领导岗位的可能性几乎是不爱寻求老师帮助的学生的两倍。一般来说,他们在生活中更为心满意足,他们也更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导师。

  这个答案听起来不太有点不可思议,毕竟是否愿意寻找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未来的人生发展看起来是完全不着边际的,但实际上,在无论你的学校是否有名,总会有老师想要帮助你成为勇敢无畏,信心满满的探索者。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勇气,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有人能“推”我们一把,说一句“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而这样的推动力,正是让我们成为“探索者”的勇气。

  所以,这里我们讲的“探索”是一个广义上的“探索”,既表示去寻找问题的新解决方案,也表示用新的资源去解决问题,也表示我们要去“发现”新事物和尝试新领域。

  更多精品书评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播读书”,或添加私人微信交流:xiaobodushu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