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梦似醒,忆亲人
至亲之间的缘分,最长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相伴。当人生的旅途走过大半时,身后叮咛的絮叨声渐行渐远;只有梦中的相见,才是最近的距离。
往事温馨深藏脑中,件件小事闪烁眼前。夜半时分似梦似醒,你们在那边,我在这边。留下的是你们对我人生的影响之深。——题记
很多年前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父亲病愈出院,我们全家皆大欢喜,前呼后应的归来。妹妹为父亲办理出院手续,稍后到家。一家人都看出她满脸的不高兴。
妹妹从信封里取出一张钱说:“爸爸的退休金里面怎么还有一张假的?上次我从单位取回来谁也没动,怎么就是假的了?放了这么久,也没有办法去找了。收费员一说是假的,我都懵了。”
听妹妹一说,我们兄妹都不知说什么好,深知父母简朴一生,从不浪费,这数目可不小,哪能不心疼?
我们以为父亲气糊涂了,却看到他满面笑容:“别管是哪里出的问题,放到我的退休金里就对了。这要是给了老工人,他们的生活都要受影响。”
后来去替父亲领取退休金,妹妹对着阳光仔细检查,老领导很奇怪:“你怎么检查得这么细?”
妹妹便提到了上次的事情。领导急了,说:“你怎么不找我们,你爸爸是不会说谎的人,我们要是知道了,肯定有个说法。他可是个不让人说个‘不’字的人。”
妹妹听了很感动,她说,知道父亲的一贯为人,总以为父亲常吃些亏是不好意思与人计较,其实父亲的胸怀就是那么大。
我们时常回忆起父亲,老人的眼里没有坏人,他的容忍,他的善良,甚至有些愚,这样说他,我心里有些不忍,父亲是智商很高的呀;他的人品正如同事们所说:办事么,总是先想着别人。
是的,父亲的心灵很纯,很宽,一辈子没有和人争吵过;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活着就要知足,那些牺牲的人争过什么?”
父亲的经历,父亲的善良,造就了他的无私,无私就无所争,不争就不烦恼,不烦恼才有好心情,父亲一辈子总是快乐的,我们想起来都快乐。
母亲的喜好
老年的母亲,多种疾病缠身,生活很显得单调,戴着老花镜看书就是她的消遣。似乎生活中没有什么爱好。我每每回忆起母亲,一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她对做鞋垫情有独钟。
母亲脾气急躁,唯有在做鞋垫时特有耐心,安详的的表情中流露着快乐。她一点点地将碎步拼接,制成一摞摞的鞋垫后捆绑起来。
她说:“我都用的是新布,很结实。”我们兄弟姐妹都有体会,母亲做的鞋垫就是好,舒适又耐用。怕她累,劝阻:别做了。
母亲却说:“我不是给家里人做这么多,过些日子,送给你舅的战友们,他们用得上,吸汗!”很多年了,我们兄弟姐妹虽然不忍心母亲累着,但拧不过母亲,看着她做了一双又一双鞋垫。
过了母亲节,就是老人家十年的忌日,她最后做的鞋垫我还在穿,想来一双鞋垫的寿命也有几年。
母亲的爱好,那一针一线,其中包含多少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我忽然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纯粹的,不用言语,不用表达的深情厚意。
小小鞋垫是她心灵的一种寄托,我从未听过她对做鞋垫有过什么论述,我只是习惯她的简朴。
写到此,我忍不住流泪了,母亲的心灵深处,那深深的浓浓的,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真情一直保留着。不知有哪个战士曾在训练时穿过母亲做过的鞋垫,不知他也曾想象过一个母亲在制作时是怎样的心情?
在当前,一双鞋垫实在是不值一提的事,但我因为有了新的感受,觉得它真真的不是那么的简单,小小鞋垫包含的意义,承载的内容,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小脚女人
昨夜梦中又见到了外祖母,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时,我摸着她突兀的血管,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怎么会是这样?她说:很久很久以后,你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特别敬佩外祖母,她识文断字,人又极善良。只要来了要饭的,她决不让人家空手回去。她说:没有多有少,手心向上就是有难处,千万不要瞧不起人家,更不能恶言恶语。
外祖母九十多岁时病重,我探亲时,她还嘱咐我:别干活了,快看看书吧,你还要考试呢!我们家所有熟识的人都知道,外祖母最喜欢学习好的孩子。
外祖母、父亲、母亲都早已作古,而我,也到了她所说的很久很久以后的年龄。那些往事,那些话语,却犹在耳边。记忆如此清晰,我没有老之将至的感觉。
而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一个梦、一份思念、永远不能忘却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