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适应真实
买来了卢安克的《是什么带来力量》这本书来读。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这本书的语言表达不是很流畅,过于理性化,几乎每句话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理解,这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我而言似乎有点费力,但是继续读来,我还是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并且,开始理解卢安克的表达。卢安克原本就是一个精神上极为纯粹的人,他的教学和研究有着极为单纯的目标,而这目标不带有任何世俗意义上的私利。对于这样一个内心纯净、精神高度自觉、专注于教育实践研究的人而言,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用生动、华美的的语言去修饰自己的文章。在他这里,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作者和读者彼此明白即可。他的文字,就像她的灵心:干净、质朴而清醒,近乎直白。读这本书,需要和他保持一致的清醒,任何虚无缥缈的遐思都会阻碍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因此,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像是一个跟随老师做实验的学生,循序渐进,聚精会神,在理论与实践之中寻找规律,悟出心得。
例如,对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处理,我所见到的教育方式大都是以大人们的强势干预和打压为主。典型的方法是:批评教育、写检讨、男女生隔离、家长看护监督等,完全忽略了中学生青春期身心成长的变化和对自己身心需求的探索与渴望,对于原本十分自然的现象采取了恐慌式的围堵,使得许多学生将这种原本外化的、自然的、合乎情理的探索转为内化的、羞耻而叛逆的行为,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有些后果是短时即现:孩子与家长和教师关系的对抗或疏远,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有些却是长久的影响:对异性交往的恐惧或痴迷,婚姻家庭生活不和谐、与父母关系紧张等。如果按照卢安克的方法,从实际出发,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了解到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给予实际的疏导和交流,孩子就会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即便也会产生苦恼或者受挫折,但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就像春风吹落花朵、雷雨摧折脆弱的枝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新生的、更加坚实的生命力又会产生,生命只会因此而更加蓬勃与旺盛!依据中国化的说法,这叫做:道法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步是观察和体验,而后是思考与尝试。教育也是如此,没有经过观察的教育行为都是刻板、僵化、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也是注定不受学生喜欢的失败教育!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依赖于过时的旧有经验去僵化的处理问题,更不能凭借理想化的畅想去不切实际的开展工作。卢安克认为,这些对于教育过程都是没有用的。
这里“不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是通过观察,所得到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最自然、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也是我们每个教师通过实践都可以获得的最切实而根本的教育之道。
就让我睁大自己的双眼,打开心门,真实的观察和感受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寻找那最有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