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下午
外面有琴声传来,曲子不是熟悉的,却给人温暖,伴着轻轻的吟唱。令下午的时光生辉了。
窗外的槐花满树,连着那边的一棵小槐树也是满是花朵。不是洁白,乳白中映着绿色,带着淡雅。香气似乎已经散尽。开了窗户也没有香味进来。
的确,没有香味了。
一丝风也没有,安静地开着满树的花朵,一簇簇垂下来,好似古朴的帘栊 。
孩子在房间里写呀写呀。即将考试的作业好像多起来了,而他总是说不多,不知道是怕我担忧还是速度不够。忽然想起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探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孩子的班级还是相对人性的,前天兴匆匆地告诉我,老师奖励了六十元钱。还全是崭新的。那一刻,我极其感动,因为一位教师能够站在孩子角度哪怕是用现金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他言语之间充满兴奋:“我得到最多呢,有几个同学说期中考试故意没有考好呢。”
“看来,牛老师还是很在意大家的,这是老师自己掏钱鼓励你们的,我是不是借个机会还给他呢?”
“不要吧。”孩子就有点不忍还了。
但是我还是要当面致谢。
家里的那盆吊兰,格外彭勃起来,茂盛的叶子之间冒出了很多嫩黄色的叶子。 茎上冒出的那些小花朵似得的嫩芽,一颗颗依次排开,好像在等待一场盛会地方开幕。这金边的吊兰得到纯属偶然,今天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因为温暖的力量呢?我们做教师的人需要不断修炼自己给予别人温暖的能力。
读书是一种最好的途径,说起来很惭愧,在自己做教师的几乎差不多前五年,没有读过一本真正的教育学的著作。关怀孩子精神成长更是少之又少。其实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精神逐渐完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种有助于完善和改善孩子生命状态的境界。
也许我们做得不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深刻的记忆。读书会激发孩子探索世界,探索周围的一切有趣的。
收到好几条短信,孩子们 在家做了炒菜了,亲自动手,才知道他们做的过程中会有什么不足和进步,只有经常动手孩子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对于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很小的孩子放牛,割草都是手到擒来。哪家孩子不会呢?
而今社会中很多大龄 女青年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比比皆是,而且社会的标准也是奇怪,好像谁会干活会就吃亏似得。记得我家远房姑奶奶经常说,自己会干的事情,会认的字,抢也抢不走,偷也偷不走,多好啊。随身携带,极其方便。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够在家务劳动中不仅是获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做家务和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