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临汾
回到一个思念又久违的地方,谁也不平静。临汾虽然不远,也是十多年没去了。高铁上闲着,正好翻跳出那首“回到拉萨”的老歌。歌词儿才美,没完没了的姑娘没完没了的笑,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
临汾到了。
临汾在山西是占重要地位的城市。临汾市的出名挂在国际榜上,是因为环境污染。在世界空气糟糕的排队名单上,曾经见过临汾拿到过头几名。戴上这样的帽子的确不是体面事。临汾现在正以壮士断臂的决心改变。拿知耻而后勇说不恰当。工业社会的进化,哪个城市也要经历这种过程。现在顶尖的世界都市伦敦,当年也是顶着雾都的桂冠,按山西方言说,就是黑眉瓦眼了若干年,终于才脱胎出来。所以临汾人稳住心气,改变已在脚下。
素描临汾有些糊涂数学,大临汾市很展阔,管辖的1区2市14县,是本省内最多区县的大市。小临汾即指临汾的市区范围,以尧都区为主了。胡说码文当然说临汾的城事了。
老天爷给大地的禀赋有意思,一方面煤烟子呛你,又一面地下给你埋了不少矿藏宝贝,让你自豪满足。临汾地处晋南汾河谷地,东西挟吕梁和太岳之风,汾水中流,风水自古占尽天时。要么圣贤尧舜也不会在此建都开国,孕育华夏文化。东西两山资源丰富。地头的老乡,早在两汉时期就会炼铁的浮山县人那边有说叨,拉不完的东山。对望着那边,也有挖不绝的西山。乡宁,蒲县等,脚底下随处是工业吃的“精粉”。大临汾市的煤铁资源,还有几十种非金属矿藏非常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就是如此的逻辑,在地上挖出坑能发了财,何必挖空心思去搞科技致富。这就是现在说的资源魔咒。不光是临汾,整个儿山西都进了魔咒中出不来,躺着吃饭饿不死,刨出些黑面子灰面子拉出来卖了可生活,何必苦熬苦爬去奋斗创新。
近期网络上疯传知识名人王志刚的一篇文“山西,缺什么”。缺什么呢,我们是土产山西人,还用别人说长道短?鞋大鞋小自己的脚最知道。山西最不缺的是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晋南就是华夏祖根地。山西人最缺什么?很简单,广东人江浙人的折腾精神,奋斗精神。比拼马列主义和文化美词儿,我们一套又一套比他们谝的还精彩。老百姓的话准确不?山西人骨血里根植着精华,山西的官不怎么样,国家的输血不如人家的冲。归根结底不能抱怨谁。手脚懒,头脑惰,才是山西人必须根治的顽症。
山西缺什么?一句话,缺勤奋。往往不行的人,托词儿和借口挺丰盛。
说的拐弯了。当然山西乡亲害的痛病,临汾老乡也免不了。临汾市450万人囗的大市,看了一下GDP数据,也还不到两千亿。相对过去是长足进步了,比青海省还有钱。但和沿海和发达的地方比较,实在还差了一大截。说好听的容易麻的晕,砭自己一针反而头脑清醒。
说的大是忧国忧民。说小还是烟火百姓的人家。俗话说,家家的锅底都是黑的,还是扯我们的临汾吧。这毛病那不足,还是挡不住对临汾城的喜欢。
近日一堆男女在德商汇山西联盟秘书处“酒扯”,围绕男人的帅女人的美,看我们老西儿地区谁家的让人钟情。一圈人中临汾美女多,大家都说临汾的好。临汾的女人会打扮,有味道。我说现代化的人都长了狗鼻子,用嗅觉来审美了。反常识的问一句,山西哪地的姑娘丑呢,嘿嘿笑了。如今的男女研究了公关学,嘴上都抺了油。哄的人舒服了是素质。也对,油多菜不坏。有了智慧眼,每个人都可发现美。爱走了心,一张灰脸也扫出光辉。
临汾是老城市,根儿上就有文化。因了文化的熏陶,现代人的流动吸纳意念,胸怀八面都有咱,腹有诗书气自华。还真是这么回事。气质一出来,倍增的灵气。临汾街上看男女,是有点儿洋气。祖上的脉,现代的风。文化磁性也重要的。城西的“临汾师大”是山西的名校,培养的都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校门走出来的男女都很有范。
胡说走到任意一座城,都喜欢钻街蹓巷,看市民独有的生活风景。也喜欢坐市区公交车逛游,有骑着马慢慢抖风的悠闲。有了这份情,眼睛上了色,脏水泡子都是秦淮河。
回到临汾,西北风不助力,临汾又遇到污染天,所以车辆限行,公交车免费。胡说也搭上了福利,不用掏钱就乘车。老城熟悉又生份。到尧庙,鼓楼南北东西,解放路,平阳广场,老火车站等,旧地重游。
以前在省直机关工作,凡遇到下乡放风到市县,不约而同,大家都喜欢选临汾。是临汾人的眉眼儿好看,还是有魅力,还是给吃的好酒喝的爽,描写不准确。一句话,临汾人的亲和力就是比其它地儿强。按说我们老西儿的实衬是普遍的。临汾人会说话,举止温暖,别有一种粘性。在山西如海的方言群里,胡说还就喜欢听临汾的话,不温不火的,虽嘴笨的学不来,听的很舒服。公交车邻座正好有一女人给她小老公电话,″你稍等一哈(下),鹅(我)下车到超市毛一哈,一霎儿就回去了,不想吃米,咱吃臊子面……″。
山西省除了太原市和晋北大同,还有好几座和临汾一般齐的城市,如长治,榆次,运城等。早多年支撑临汾的老旧工业,有城东的临汾钢铁公司,还有现在已消声匿迹的临汾纺织厂等。笔者是榆次生长的,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警察一个猴。老早就来到临汾,实际和榆次差不离。临汾城中的鼓楼是高大建筑地标,幅射出四街,加上解放路,五一路也就那么大点一片。临汾是铁路的小枢纽,那一带热闹。大锅饭年代,吃铁路饭的很牛。老早的宿舍区就是楼房连片。庆幸的是,老城区街道的格局还在,换了些现代女儿墙,低矮的三四层楼宇成片的没拆。一些大机关单位,都搬到滨汾河一带。常光顾的临汾市公安局,早先钻在老城说不来名头的巷子里,每次去差不多都迷路。以前是看摩天大厦稀罕,现在见的水泥森林太多了,傻大个子一样千篇一律。反倒见到旧时的丑小鸭亲切。矮楼房子积淀了大几十年的故事,开过光的砖瓦就是会说话的历史老人。撩人的物总是注入了一代人的情份。心里想着还祈祷着,千万别再拆掉了,让孤独的鼓楼有个旧时伴儿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临汾的城市发展势不可挡。20多年前省城到临汾,一条比鸡肠子粗的大运公路,没有半天功夫过不来。跨过了西边的独苗汾河桥,总算看到城的身影。
如今围绕一条河,滨河东西两路成了轴心动脉,高层小区摩天楼,蒙住眼睛再放开,说是到了省城也信。美丽的滨河公园打扮的靓丽,如水的车流,扑面的现代化气息。新临汾有迷人的流彩。喜欢旧的,欣赏新的,没有对错。
临汾市区的地界比过去扩展了好多倍。这次回头过来,还专瞄准了临汾的尧庙。上世纪第一次去尧庙,由小干部隆重陪游,乘车出了市区西南十多华里,看了一小片尧庙祭祀殿宇,呆了十来分钟,觉得也没啥。什么也不怕,就怕流氓装文化。那次看过至今仍在心,还记得根祖地,证明咱流氓不纯粹。
临汾市城区,是上世纪末才改称的尧都区。这是为了突出区域文化的品牌。临汾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尧都在襄汾县陶寺遗址挖掘,证实了中华最古老的文明,国家的起源就在这一片晋水河谷的地带。四千多年前,部落向城邦进化,尧帝建立了最早的方国,对人类进步是史诗般的推进。临汾头上的文化光环闪耀,这颗居住人类的星球上屈指可数。
进入21世纪,尧庙祭祀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市区的扩张,通衢大道已和景区连接。尧庙祭祀区几个核心点缀,有高大的华门,华表柱,尧王庙等。
伟大的史学巨人司马迁称赞帝尧:“其知如神,其仁如天,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这样的祖宗多棒。
尧帝躬身农耕,爱民如子。他做了两件伟大的事情,一是授以农时,发明了历法,四季有时,使农耕文明大大进化。二是治理国家制度的举措。为广泛征求老百姓对治理国家的意见,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帝尧在所辖区各地立“诽谤木”。古代的监察,类似现代的“纪检监察”,广征民主诉求。并派干部看守,敞开收集各方面的建议和反对意见。尧庙景区的“华表柱”,盘旋在柱上的龙图腾,就是取材于帝尧的诽谤木,昭示华夏政治的清明,必须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尧立新政,几千年不朽。新中国建立时不久,毛主席欣然作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人民尽舜尧”。
尧文化是临汾人值得自豪的历史遗产。现在每年都有海内外的华人回来祭祖。陶寺遗址,尧庙,洪洞大槐树等系列根祖地,凝结加暖了地球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临汾是当然的文化轴心。尧文化之后,社会进化,中国的发展热地由夏、商、周逐渐向中原一带转移。到了东周列国时代,风水又回归。晋国崛起成霸业。特别是晋都迁移新田。中国政治重心又到了侯马、曲沃一带,临汾又经历了另一次辉煌。
临汾有太多古老的话题。在华夏的历史文化长卷上足够灿烂夺目。
隋唐之后,临汾仍是晋南的政治中心。一直为平阳府衙,在晋南大地,唯马首是瞻。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建国之前,国民党也难弃宝地,盘据临汾城,重兵防守。解放军为了解放这座名城,付出了血的代价,拼杀出一支品牌的英雄部队“临汾旅″,迄今印在军旗上熠熠生辉。
在临汾转了一天,看到今日临汾的巨大变化,也感叹时光的飞逝。城市新了,好多熟悉的友人老了。这次来没有惊动许多的故交。人呀,活到一定年龄和份量,就明白献不了爱心,就尽量不给人添烦的禅意。要不占用别人时间,又吃呀喝呀的折腾。
时下正做鬼谷子文化的探讨,证明这样想对。人啊,知轻知重,捭阖有道,张弛有度。永远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许多朋友也有一样感觉,与山西其它城市比较,临汾城很柔暖,有种女人味的贴心和细腻。我说这种阴柔是古老文化的沉淀,新兴城市则阳刚气十足。古老的文化有无形的气和韵,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千秋万代流动和积淀,在大地连绵不绝地发酵,在风中水中飘移,最终化育到一代代人的骨血中,成了临汾人独具的特征。
上了临汾西的高铁车站,飞驰的动车启动了。胡说带着深情,回望着逐渐模糊的城影。心里叨念了一句——I Loⅴe You,临汾!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