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要的长大,不是被生活阉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要的长大,不是被生活阉割

2020-04-12 21:33:26 作者:千晨 来源:青年空间站 阅读:载入中…

我要的长大,不是被生活阉割

  “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中信念丝毫未减...”

  听到这首歌时,有怀念那个年少自己吗?

  看着自己如今臃肿身材差不多薪水,将就的婚姻....回顾这些年一点点被现实磨平棱角的自己,开始感慨成长残酷

  毕竟,在成人世界里,一直保持一颗初心童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事情

  我们终要在守护心灵中的理想世界和接受世俗融入社会之间,选择一个作为以后的路,但往往我们都会被迫选择后者。

  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选择自我阉割,而是被生活阉割;

  很多经历促使我们变得理性克制,近乎冷淡,迟抗压近乎麻木平滑老道近乎世故,因为这才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会选择接受现实从而活的容易一些,还是宁愿跌跌撞撞也要永远年轻热泪盈眶?

  今天小站想和大家聊聊那些年我们的改变。

  01.

  1爸妈

  我成为你们眼中的乖孩子了吗?

  女孩一岁时便经历父母离异,因为从小害怕失去,不敢让母亲失望,她收起所有的任性,被迫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再婚后的母亲对继姐的所有不满行为

  至今依旧是她的禁区

  充满表演欲望的她,为了不让继父生气,便收起自己所有的欲望。而这种克制和要强深刻到她的骨子里。

  无论什么事情都争着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哪怕她知道没有必要,却还是会忍不住去争,所以时常把自己搞的很累;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从小只会做让别人开心的事,至今也不敢惹别人生气,每次有问题道歉永远先是她,座右铭是能忍则忍...

  这让她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很乖,却只有自己知道曾经无数次想要撞开那个牢笼冲出去呐喊,想要把拆掉,看到真实的自己,看见外面的天空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现象叫做“讨好型人格”,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别人的需求分外敏感

  讨好型人格形成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早年父母的养育方式

  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地体验探索自我的过程,而这种自我探索的第一步往往是在父母的帮助鼓励下走完的。

  在童年里,他们往往不能勇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说,她们的需求总是不被父母看见。

  他们习惯了自我压抑,以乖巧外壳武装自己,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她们会习惯性忽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迎合周围人的需求。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

  这种心灵上的被排斥熟悉的,

  甚至可以说是具有安全感的。

  在这种重复轮回中,他们获取对父母的依恋,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迎合别人和讨好自己并不矛盾

  但顺序是先讨好自己,再迎合别人。

  相信自己力量,给内心深处的自己一个拥抱,这是个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

  02.

  1我成为你爱的模样,

  却不在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张爱玲曾在小说里写道:“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变得卑微,低到尘埃里去,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还说过“一个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最烈的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把心交了出去,然后把生死度外。”

  有太多的女人陷入爱情而变得卑微。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爱情中的女孩子会卑微到什么地步?”

  有一个回答让我触动:

  会发动一切资源,借遍所有钱,只为了他可以成功;

  他的父母虚伪势力,看不起人,视若无睹跟他奉子成婚。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还顶着不适继续工作;

  给自己买营养补给和孕妇产品,没从丈夫那里得到一丁点孕妇该有的陪护和娇宠;生产时疼了一晚不行改为剖腹,他全程玩手机;月子期间借口睡公司,没有陪床过一晚;

  新手妈妈的乳腺不通,乳腺炎、睡眠不足,喂奶钻心的痛,痛得流泪,被他笑矫情;

  生完孩子后没有照顾过我和宝宝一晚;婚后没交过一分钱用;没给孩子换过一次尿片,洗过一次澡……

  因为爱他,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只是默默的承受。而当有一天早上起来,站在镜子前,突然被镜子里的人——丑哭了!

  她感概自己怎么活成了这样?

  活得没自我没梦想,只是一味的宽容,隐忍。

  本能的为爱情付出一切,即使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

  本能的“无底线”的对一个人好,即使失去自我;

  但卑微的爱情注定会夭折,爱情终究是两个人的事,人的承受力终究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坚持永远走不到最后。

  真正好的爱情不需要高成本的维护,没有患得患失的焦虑,不来自美貌的吸引,而是来自自与认同。

  姑娘,爱别人之前请先爱自己!

  真正的爱情不是卑微的付出,而是两个人携手共同成长。

  03.

  1我终于和你们一样了,

  但也似乎失去了快乐。

  初入校园的你,是否会害怕孤单,而融入某个团体?初入职场的你,是否会害怕言论,而融入某个圈子?但很久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早已失去初心,忘记最初的自己。

  真正的圈子,应该是由彼此的美好而在一起,不是刻意的融入。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安迪,就是最鲜明的对比。

  事业中的樊胜美不是在帮姐妹刷帖子开小差,就是和领导玩儿点办公室小策略增加点福利,努力工作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渴望有一天可以嫁入豪门,一劳永逸。因而下班后的她,热爱交际,八面玲珑,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名牌假货,游走在各种上流社会的高级酒会。

  费尽心机,想要抓住一切机会,融入那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但一切都是徒劳。最终,成为酒桌上的助兴者。

  反观安迪,孤儿出生,在福利院长大,却凭借自身的实力,获得老板的赏识、同行的尊敬,成功扭转自己的人生。

  因为她的能力够强,她靠自己拥有了和别人等价交换的资本。安迪最终走入樊胜美可望而不可及的圈子,得到她渴望的人脉。

  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不要一味的付出,

  毕竟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生活里从来没有捷径,与其一味的委屈自己,倒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等自己羽翼丰满,自会有属于自己的圈子。

  毕竟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觉得孤单,圈子是在志趣相投的领域不经意的偶遇,而不是为了突显自己的人气,而随意结识的群体。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我们沮丧,

  世俗就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我们的人生,知道会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模样,不知我们是否还会

  在意那些世俗希望我们在意的事情,比如荣耀,热爱的事业。

  但无论怎样,请你为自己而活,这是属于你的人生,答案只能由自己来写。

  正如《无问西东》中说的那样

  “愿你在被打倒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闻西东。”

  今日作者:

  千晨

  不负相遇,未来可期。

  Youth space station recommen: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更多精彩

  长按扫码

  做一个永远让你有所期待的公众号

  今日话题# 我要的长大 #

  点个在看我保证更加努力!

  底部留言高赞前3名有红包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