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知净土法门,胜过一切诸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当知净土法门,胜过一切诸行

2020-04-17 10:25:45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知净土法门,胜过一切诸行

  净土法门,胜过一切诸行

  唐代开元间有慈愍三藏者,原名慧日,曾远涉印度求学,寻求梵本,凡十三年,备尝辛酸,深厌阎浮提,遍寻出离三界之道,天竺三藏学者皆指赞净土。后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大山,山有观音像,据云虔祈者多有灵应。慧日法师日叩头,又断粮毕命为期。至七日夜未央观音菩萨在空中现紫金色相,长丈余,坐宝莲华,垂右手摩其头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劝令念佛诵经,回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慧日法师因感观音菩萨现前开示,信心大增,遂决定专修念佛,矢志净土。回国后,为唐玄宗说法开悟,唐玄宗赐号慈愍三藏。慈愍三藏见到当时禅宗空腹高心,贬抑净宗,乃撰《往生净土集》,盛唱念佛法门,视净宗念佛法门为出离生死苦海捷径主张融通各宗,会归净土。其净宗思想后人影响颇大,别具一格

  慧日,姓辛,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唐中宗时,得度(剃度出)。见义净、三藏,诣西域求法,心慕之。于是泛舶渡海,经三年,得达天竺,礼如来圣迹,寻求梵本。日既阅历艰苦,深厌阎浮。思何国何方,有乐无苦,何法何行,能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皆劝修净土法门,日闻已顶受。渐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大山,山有观世音像,有至诚祈请者,每见大士现身。日至山,叩头七日,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观音于空中现紫金身,高一丈余,坐宝莲华。垂右手摩日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说已忽灭。日既困惫,闻已,精神顿壮。及登岭东归,计行七十余国,阅一十八年。开元七年,到达长安,诣帝阙,献佛真容、梵夹等。赐号曰慈愍三藏。日勤修净业,唱导一时。著《往生净土集》行于世。天宝七年卒。将终,见莲华在前,状如日轮。

  净土宗在唐代,无论理论建构还是修持实践,均蔚成大观在理论建构方面,前有道绰、善导,继后有慧日、承远、法照、迦才、怀感、大行、少康等诸师辈出,各有章疏著述,阐扬净宗教义。又其他宗派祖师大德,如法常、智俨、吉藏、玄奘及窥基等,或翻译经典,或著述称扬,或归投净土,形成春兰秋菊竞辉的局面。在念佛行持方面,净宗祖师以自身修行成就来弘传念佛法门,如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便有一道光明;少康大师念一声佛号,便出一尊佛像等。大行法师专心思忆阿弥陀佛,阅三七日,夜半忽睹琉璃地,心眼洞明,临终预知时至,寂尔往生。另外,文人哲士亦倾慕净宗,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加之唐代诸帝王的崇与护持,全国上下形成“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盛况。风云际会,真可谓净宗建构与弘盛的黄金时代。净宗理念亦为中国本土文化,诸如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哲学与科技等方面,注入活力与生机。

  宋代三百余年,净宗弘传亦保持着相当的力度。念佛法门功高易进的特质,颇得教内各宗祖师大德的认同,念佛信仰的群众性进一步扩大。宋初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华严宗等祖师大德,大多兼修兼弘净土法门,而形成台(天台)净融合、禅净双修、净律合一的思潮。如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作《禅净四料简》,力倡禅净合行,万善同归净土,被后人推尊为净宗第六祖。律宗祖师灵芝元照,常诵《观无量寿佛经》与《普贤仃愿品》,结“莲华净土念佛社”,更刻慈愍三藏文集以弘净宗;华严宗第四祖清凉国师作《五门念佛论》。宋代结社念佛兴隆,如净宗七祖省常大师、遵式法师、知礼法师、宗赜禅师等,以江浙为中心,盛行结社念佛。据载:宗赜禅师宗说兼通,仰踵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之芳规,建莲华胜会。其方法是每日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千声或万声,记入功课册。一夕,梦一男子,乌巾白衣,风貌清美,对宗赜禅师说:“欲入公弥陀会,乞书一名。”宗赜问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贤,亦乞登名。”说完遂隐。普慧、普贤乃《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所列的二大菩萨。此土行人发心结社念佛,稀有难得,遂感菩萨大士幽赞。宗赜禅师感念菩萨的加被,遂以二大菩萨名列入莲华胜会名录之首。另外,居士归信净土且成就者甚众,诸如:杨杰、王古、苏轼、江公望、王阗、王日休等,大多禅净双修,自行化他。其中王日休居士自行念佛勤苦,每日礼佛一千拜,临终站着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