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伍子胥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伍子胥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24 23:0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伍子胥经典读后感有感

  《伍子胥》是一本由冯至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10-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伍子胥》读后感(一):命运多舛

  提到伍子胥,首先让人们想到的就是他的掘坟鞭尸,这个人之所以对楚王恨之入骨,就是因为他一生中有一段生不如死的经历。他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同时也是一名有名军事家。这本书很细致记录了伍子胥的生前事迹,在那段历史中能够经历这些的必定会在历史中留下一个重要地位。他是一个楚国人,但由于遭受到陷害,一家人被楚王杀害,伍子胥的身份一落千丈,并且成为了通缉犯,本来生活已经没有希望了,还好最后找到了一个机会逃出了楚国。

  后来的事情发生在吴国了,在吴国之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本书刚好是把这段逃亡的过程写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最为精彩的一段历史。冯至对于历史的敏感使他笔下的故事都很有戏剧性,且不说故事的真实性,伍子胥这个人的性格确实很符合。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最终的命运一直未被改变,哪怕是逃到了吴国,依然躲不了过去躲过一次的遭遇

  伍子胥是一个很有实力军事,他的缺点就在于难于看透身边人的,所以总是遭到陷害。其实最后看他的结局时候有点像现在的电视剧,明明我们局外人觉得事情其实很简单,但偏偏伍子胥的好心得不到理解,最终还让人好心驴肝肺,最后他的语言成功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再一次完成复仇

  哪怕是在逃亡的路途当中,这一段也有很多戏,作者通过伍子胥可能经过地点为题名,通过地图形式叙述了这段经历。在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熟人,通过第三视角了解到了更完整的伍子胥。他坚定支撑他走下去,为了复仇,很多他本来身份不需要承受的那些他都忍受了下来。虽然是从楚国逃了出来,但是逃亡之路并不比之前好过,哪怕是这样他也坚持着。这点就很值得后人学习,当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化悲痛力量,如果自己目标,就要坚持不懈的去达到。这段历史才是最精彩的,这体现出来了一个完整的人性后事如何早就已经有了结局,也就不用多说了。

  《伍子胥》读后感(二):重构故人 ——《伍子胥》,代号化的人物 私人感受

  重构故人

  ——《伍子胥》,代号化的人物 私人的感受

  讲起伍子胥,其实很多人对于春秋战国时候的这个现在都可以叫做“狼灭”的狠人,了解都不太深。毕竟那个时候没有照片,没有卧底纪实,没有侧面描写,就知道这样一个人,一夜白头逃出城,躲避追杀最后复仇。伍子胥在春秋战国的史书当中也不过寥寥数笔,这寥寥数笔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因为还有更多的芸芸众生没有这样的寥寥数笔,刻在竹简上的文字,能承载的东西有限。

  但是和现在饱受各种鄙视的同人文不同,对于历史的书写,我们曾经有一种讲法叫做“演义”,让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都鲜活的出现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当中,同时,也让这故事活在了听故事的人的心里。

  冯至先生的《伍子胥》就是更加细致刻画了心里活动并且穿插各种史实的“演义”,在不违背原有人物的个性的同时,进行了扩充和重构,让他在历史里面讲起话来,这个时候,伍子胥又仿佛从一哥没有生命的代号化的人物,化成了读者私人的感受。

  他会写他逃出楚国的仓皇,路上军士的模糊的身影,尚且茂密的森林和仿佛消失了的城市。他遇到了好心的渔夫,他从竹简上面下来,说了一句“朋友”,就此让一个莫名渡江的空缺的背影,有了属于他的名字;他还见过浣衣女,被省略的湖泊和池塘里面的水也突然流动了起来;他走进了吴市,市场上有一个艺人,在提供音乐,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他想起的“举报”的武器也不禁放下了,因为他被感化了,那一瞬间,忘记了仇恨……

  这似乎是一个合理化的伍子胥,他符合那个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伍子胥,颠沛流离的冯至先生,在经历抗战的至暗时刻的时候,也是在这样守候光明的吧。一路上他见过毁灭,见过相互救助,见过坚守,见过依旧保有美丽心灵的人……于是他为这些可能在历史上也留不下名字的人塑造了属于他们的人物,这个历史又不仅仅是这个历史了,他在书当中,又活了第二次。

  “在停留中有坚持,在陨落中有克服。”他也想不到后来有些人的“在路上”会是无意义的放纵,是反叛。在冯至先生的“在路上”,他一直相信前方有一盏灯,他经历的磨练和坚守就会像伍子胥一样充满了意义。他后来“捏造”的两个偶遇,其实只是在历史的夹缝中,加入了无殊的可能罢了,也许在某个时空中的伍子胥,也能够对那可怕的“陈国故人”机智逃脱吧。

  所有历史,不过都是当代史罢了。

  y 林怿

  2020-4-4 22:46:28

  写于御庭园

  《伍子胥》读后感(三):逃亡路上的故事

  说到伍子胥,不少人听说过“伍子胥过昭关须发皆”的典故,很多戏曲中也都有演绎。虽然我知其人,但对他的功绩、故事知道得还是甚少,此次借冯至冯老的《伍子胥》这本小书对伍子胥这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做一番系统的了解。

  书中的目录设置为伍子胥生平中所关联的九个重要地名为章节标题,九个地方,是伍子胥来到吴市前走过的几段关键路程。原本他想和兄长扎根城父,过一方平静舒适的生活,但是动荡的局势、偌大的楚国却容不下他们,兄长决意奔赴故里郢城和父亲一道,这是云寻找死,而伍子胥远走他乡去求生。此后,他一路经过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最后到达吴市。这奔波逃亡的行程,记载了一个向死而生的伍子胥的意志。

  历史上的他功过纷议,身负家仇国恨,他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在世人看来过激且暴虐;他是影响吴国兴亡的关键人物;他屡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直至后来吴王听信谗言,令他自杀时,他对门客说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置于东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一语成谶,他死后九年,吴国被越国所灭。

  虽然这本《伍子胥》里并没有写他后来进言、被吴王误会、以及被逼自杀等事,但是从这前面逃亡投吴的历程中,从伍子胥的言行里,我们已然能看出他这个人的性格和信念。他性格刚烈,视复仇为终极目标。在当年父亲被囚之时,兄弟二人所做的选择可见,伍子胥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他自己做什么事做了也是白做,他选择逃亡、活下去,才能为父亲报仇,而不是直接去送死。他能隐忍,他的一生忍辱负重,他是有敏锐的政治眼光的,只可惜吴王昏庸,一代英豪死不瞑目。

  再看冯老的这本《伍子胥》小书,写的是客观通达,让人仿佛穿越至那时,一路跟着伍子胥去走他所走过的的路,和看他所经历的事,以及在这逃亡的过程中他的品行展露。他是个知恩图报之人,离了昭关,在江上,他要将自己的宝剑送给渔夫留作纪念,以示对他的感恩。

  冯老的文字是很有魅力的,不仅在于对伍子胥人格的客观展示,还有对这一路上景象的描写,以及景与人物心情的对接、投射。在溧水,

“寂静的潭水,多少年只映着无语的天空,现在忽然远远飞来一只异乡的鸟,恰巧在潭里投下一个鸟影,转眼间又飞去了:潭水应该怎样爱惜这生疏的鸟影呢。——这只鸟正是那挟弓郑、楚之间,满身都是风尘的子胥。”

  伍子胥的孤寂谁人能懂?冯老是一定懂的!世间英雄无数,能如此朴实地讲述一个历史名将的书很难得,好好读读会让我等对伍子胥认识更多、更深入。

  《伍子胥》读后感(四):诗人历史小说中的伍子胥

  或许是“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太过于深刻了,之前我对于伍子胥这位历史人物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吴王夫差受奸臣谗言,命他自尽的那一段。临死前他曾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或许是这一段故事中这句话太过于悲烈,让我全然忘记了他在进入吴国之前的另一段往事。

  他本不是吴国人,他的故乡原本是在楚国。父亲也是朝中重臣,一场变故却使他一夜之间失去父兄,只能只身一人逃离楚国前往吴国。这本由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所著的经典小说《伍子胥》,讲述的就是伍子胥由楚国前往吴国时的那一段逃亡的经历。

  此段故事无论是在正史还是野史中均有记载,并且也算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只是史书上所记载的终究不过是寥寥数百字,只能够大致讲述出当年的事情大概。若想进一步的感受历史人物当时的实际遭遇与心路历在此之前程,怕还是得由这些历史小说来完成的。

  千百年前的时代不可能有岁月的光影流传下来,我们不能亲身邂逅那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也不可能具体知道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场场、一幕幕,只能够从史料的记载中寻得蛛丝马迹,从历史小说家的笔下感受人物的真实情感。

  历史小说这东西,说好写也好写,说不好写也不好写。好写是因为原本就有历史的框架摆在那里,照着样子将故事大致复制讲述下来就好。说不好写,那是因为这些故事往往被人们太过熟悉,想要不流于俗套写出新意,并且不被读者诟病为胡编乱造,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冯至先生用他手中的那支笔将伍子胥那段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的经历生动的讲述了出来。那个时代的作家,讲究的是严谨求真,写文章是要求有根据且符合逻辑的,绝对不可能出现为博人眼球而胡说八道的可能性。冯至先生是学者,更是一位诗人,《伍子胥》一书虽然是历史小说故事,但却能够让人从创作的言辞中隐隐感受到一种现代诗歌的意境。这也为伍子胥的这一段经历的讲述,增添了不少悲壮的氛围。

  伍子胥他因为一段“谗言”而被迫来到吴国,在此取得了为父兄报仇的机会,也成就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可后来也是因为一段“谗言”,他失去了在吴国往昔的一切,甚至还有自己的生命。或许他的一生,注定是与那些佞臣小人绕不开的。

  后面所发生的那些与“卧薪尝胆”有关故事,在我看来其实更加的让人感到叹息悲凉,但冯至先生并没有将其改编创作成小说。虽然“假如”这种事情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我还是很好奇,如果冯至先生当年有兴致将这一段故事进行改写创作,将会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伍子胥》读后感(五):伍子胥仕吴之前

  由楚到吴,伍子胥复仇的故事已经为人所熟知。为了给受费无极谗害、和自己的兄长一同被楚平王饮杀害的父亲报仇,伍子胥走上了复仇之路。他当然需要帮手,或者说首先需要一个立足之地,需要能帮他复仇的力量。最终,他找到了吴国、找到了吴王阖闾,而且当时吴国还有写出了《孙子兵法》的孙武。可想而知,伍子胥的复仇终究是成功了。故事到这里本应该结束就刚刚好。复仇之后,伍子胥见好就收,找个地方隐居是最佳结局,反正吴王是肯定不想让他另仕他国成为劲敌的。但是伍子胥还是待在吴国,并最终因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却反被诬陷企图投靠齐国反吴,被迫自杀。按理说,这个家伙还是挺有见识的——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终为越国所灭。

  伍子胥的最终悲剧,就在于他没有看清楚形势,不知道君王们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是忠臣,既受了吴王阖闾、夫差的信任,就投桃报李,也实打实地干活,做了一个臣子该干的事。他却没想到,自己在吴王心里其实只是一个外来者,只是来干活的,连土生土长的吴国人都不是,凭什么还要告诉吴王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呢。君王心里想的事太多了,他不需要时时事事听别人在那儿说三道四。所以,伍子胥的死也就在所难免,而且他死得很不甘心,所以他要人将他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说是要看着吴国灭亡。他确实证实了这一点——他能看到这一点又如何呢?!

  这些故事,《史记》《左传》《国语》《吴越春秋》等史书中以及野史笔记里已经讲过很多遍,由之产生的演义也已经很多,姑且不论。而诗人冯至要想讲好伍子胥的故事,肯定需要动些脑筋。他“瞄准”的是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最终入吴市这期间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最终也呈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关于伍子胥的故事,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伍子胥兄弟俩对父亲的感情确实不一般,但他俩的个性不同。怎么说呢?伍尚有点儿愚忠、愚孝,“父亲召我,我不能不去;看一看死前的父亲,我不能不去”,明知道去了有什么后果,他还是要去;只不过,他也知道伍子胥的心意,“你还要一步步地前进”。兄弟俩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而伍子胥从此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为吴所用之前,伍子胥显然经历了太多。冯至在《伍子胥》这个中篇小说中,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接着是两处水域“林泽”和“洧滨”,随之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最后则结束于另两处陆地“延陵”和“吴市”。由“陆”到“水”又到“陆”又到“水”最后归于“陆”,具有一种回环之美,但更多地是为了预示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狂人问伍子胥:“今天,你能不能暂时把仇恨和匆忙放在一边,在我的茅屋里过一个清闲的夜呢?”他深知伍子胥的内心深意,只是没有点破。而在郑国听到了子产的故事,在陈国见识到了楚国的影响,在吴国延陵拜访了季札的墓地……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强化了伍子胥的坚强内心:他把父兄的仇恨看得比什么都重,宁愿为它舍弃家乡、舍弃朋友、甚至舍弃生命。这样来看,最后在吴国,终于报了仇之后,实际上那个时候伍子胥显然已经无欲无求了,死也算不了什么——那个时候,伍子胥的内心已经平静下来了……

  总而言之,冯至讲了一个很别致的关于伍子胥的故事,虽然看似一路奔波,却很有收获。这个收获,既是属于伍子胥本人的,很显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自己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