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审丑》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审丑》读后感100字

2020-04-24 23: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审丑》读后感100字

  《审丑》是一本由[英]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202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审丑》读后感(一):《审丑》:这是“最美的”时代,也是“最丑的”时代

  你知道美貌溢价”吗?这是一个主张美貌能够影响经济概念,1994年的《美国经济评论》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美与劳动力市场》的文章指出,与那些美貌的人相比,长得丑的雇员在同工种收入要少10%。

  事实上,“美貌溢价”确实在当代社会愈演愈烈,在美已经变得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美不仅是生产力,甚至是硬通货。于是,人们对“肤浅生理之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以韩国为代表全球美丽产业“超高速成长,“俊男美女”几乎达到了量产的地步,不管是女色还是男色,我们总能见到那统一下巴,雷同的眉梢眼角,尽管依然美丽,却再也无法咂摸出万种风情

  这不禁让我们陷入沉思,这到底是美,还是丑?

我想,英国人史蒂芬.贝利应该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他是设计艺术通俗文化评论界的一位大腕人物,曾与特伦斯.康兰爵士合作创办了“锅炉项目”,即伦敦设计博物馆,他同时还是多设计师建筑师事务所顾问,并为绝对伏特加、可口可乐、福特、宝马等诸多品牌提供咨询服务

  在探讨审美与审丑的图文作品《审丑》中,贝利用诙谐有趣语言信手拈来实例,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文化史精妙编制在一起,通过展现自然科学广告美术建筑方面美与丑的发展历史,向我们阐述了丑的概念:外貌的丑并不等同于邪恶,它甚至可以很受欢迎,或者变化为美,反而是美,它被模式化或千篇一律时,也就沦为了丑陋

1.外貌的丑并不等同于邪恶。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本能的将丑与恶之间进行关联,艺术作品更是如此。

比如,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作为最大的反派角色伏地魔长着腐败牙齿脸上原本应该是鼻孔地方却只有阴险恶毒的两道小缝隙,大光头显得咄咄逼人凶神恶煞,而肤色则是死神般的一片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们对于外貌丑陋的误解造成了荧幕上的“以貌取人”。像“多毛症”患者畸形曾引起欧洲电影界关注,尽管他们的外貌是基因造成的,但在《我是少年狼》、《畸变动物》等诸多早期电影中,多毛症则等同于怪异的、动物般的野性色情,有着令人不安黑暗力量。1930年,德国纳粹认定电影可能有助于推广他们的种族理论,便开始通过银幕宣传来将丑加以政治化,在那些影像中,犹太人多是鹰钩鼻、嘴角涎水滴流、脸上沟壑纵横、肮脏邪恶,更是毛发浓密的野蛮强奸者。

  而对这一切,贝利有他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畸形怪物,或者说自然的意外事故,与丑其实差异很大。丑几乎不是偶然的意外现象,是思虑评议、有意为之和有所图谋的。生理残障可能令人不悦,但却没有丑那种故意而为之的表现意图。

  也就是说,在贝利的认知里,丑是有侵略性的、有目的的,更等同于丑化。畸形或残疾等外貌的丑陋并不能算丑,丑更代表着一种动机和预谋。

  这个想法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即先天形成的、或是意外事故形成的外貌,与灵的美好与邪恶并无本质的联系,我们实在不能“以貌取人”,比如著名的钟鼓楼怪人,就被作为“真善美”的化身。

2.外貌的丑陋也可以很受欢迎。

  即使外貌的丑陋并不一定代表着邪恶,但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中,艺术仍然大都专注于捕捉、表现和定义美。比如引起战争的海伦,就有无数描写美貌的伟大诗行得以出现,甚至造出了“海伦毫”的概念,用作美的计量单位,即要催动一艘战船,起码要有一“海伦毫”的美。

  人们对“臆想之美”孜孜不倦的追求,造成了美在画作中的频繁出现,偶尔出现的极具特色的丑陋反而变的备受欢迎。

比如,昆丁.马西斯画的贵妇“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即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的《丑怪老妇》就是如此。有人猜测,这位贵妇应当是患有“畸形性骨炎”,而这幅画是对自然真实的忠实描摹。尽管这位“丑公爵夫人”的极其丑陋变形,但印有这幅画的明片却是美术馆纪念品店中最畅销的单品之一,她同时还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插画中公爵夫人的灵感来源,这使她在造访特拉法格广场的观光客中也很受追捧,是参观人数最多的画作之一。再比如,当画家彼得.莱利爵士应邀给英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做画像时,出于职业习惯,也出于大多数客户的要求,他在一开始想当然的美化了肖像,这竟招致了护国公的不满。克伦威尔要求他画出所有的疤痕瑕疵、痘疹、疣包和其他一切,就像他本来的样子,否则,我将拒绝支付任何费用。正是由于克伦威尔对自身丑陋和缺陷的接纳和开诚布公,今天的我们才能有幸一睹这位护国公的真实面容。

  所以,丑并不一定是令人厌憎或排斥的,当美变的习以为常,真实的丑陋反而因着特色和有趣,从而令人印象深刻,备受欢迎。

3.随着观念的改变,丑也可以变为美。

  丑不仅能够受欢迎,也可能转变为美。

比如,山脉并非一直是令人们赏心乐见的。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靠双脚或马匹出行,所以山脉在人们眼里是可怕的景观,意味着危险和不可征服。但在1336年4月,诗人彼特拉克登上了旺度山,并宣传他登山的目的是为了欣赏美景。那种旧观念认为高山是可怕丑恶之物,是威胁和凶险的不祥之兆,因着彼特拉克的这次攀登和宣传,被彻底修正了,山脉进入了“美好事物”的类属。再比如,在工业发展之初,人们并不能够接受那些奇形怪状的机器。在人们的眼里,工业化成果给处于纯净的乡村带来了丑恶的破坏,铁路被看做一种邪恶堕落的机械装置,将山脉开膛破肚。对于新生事物的畏惧和否定使人们时时怀念过往的生活,梭罗就曾经尖刻的说过:电毁灭了黑暗,蜡烛则照亮了黑暗。

  但现在看来,工业时代的遗迹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贝歇尔夫妇就是用摄影镜头记录这些美丽的代表,她们被称为当代杰出的概念摄影艺术家。他们用镜头对工业旧迹进行了分类与形态学研究,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那奇异美妙的图景模式中发现美。也许是时代的发展导致人们观念的变迁,曾经被视为丑陋的遗迹也在人们心中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4.既然丑可以变为美,那么美自然也能够变为丑。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丽产业”所造就的千篇一律的“俊男美女”,您还觉得这是美而不是丑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词语“媚俗”,并看看kitsch的语源学猜测。早期去欧洲的游客常常要弄几幅“速写画”(stetch)作为旅游纪念物,这也许就是kitsh的语源;还有人说媚俗可能是拟声词,模拟早年柯达相机的快门声,而拍照时游客捕捉定格某处风景作为记忆,以便事后重温,得到替代性的观赏分享。所以“媚俗”似乎与替代密不可分。而在工艺美术方面,帕左瑞克将媚俗劣货定义为粗制滥造、大量炮制、毫无品味的垃圾,他说,这种东西甚至无视伦理、逻辑和美学的所有要求。

  媚俗是坏品味的升级形式,是我们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消灭的东西,自然可以与丑挂钩。让我们再来比对一下那些千篇一律的“尖下巴、大眼睛、丰嘴唇”,这是不是也有替代、大量炮制等等媚俗的特征?

  我想,这也许就是人类对于外貌的变相“媚俗”。

  丑并非美丽的对立面,丑与美也并非固定不变的,两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有时候,独特的丑也值得被欣赏,而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美丽却会造成我们的审美疲劳。

  所以,在这个美与丑变换莫测的时代,守住心中的美丑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正如泰戈尔所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审丑》读后感(二):《审丑》:论证如此“丑”的我,如何在追求“美”的社会下存活

  引言:

丑与不完美就像面包上的裂痕,对整条面包的赏心悦目也有贡献。——马克·奥勒留

  可惜的是,大众对于“丑”,仍然处于拒绝的阶段,轻易就把“丑”与“罪恶”联系在了一起。

  《审丑》的作者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是英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畅销书作者、艺术策展人与节目主持人。他意见鲜明的评论,犀利的批判吸引了大量观众与读者。于是,他成为了电视台与众多报刊的宠儿,经常出演电视节目并为报刊撰稿。他的殊荣众多,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本书序言中,他提出观点:“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他带领着我们仔细观察各种事物,去思索和探讨其中所包含“丑”的意义。

  我是一个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人,皮肤黑,眼睛小,长得矮,却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丑”的出路。普鲁斯特认为,丑表露出的是一种贵族的傲慢气质,因为丑暗示了一种不必取悦于任何人的自信自负。

一、“丑”的特征

  一样事物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譬如0.45英寸口径的柯尔特手枪在设计史上被称赞为“美”的,但是它的用途却是丑恶残忍的。

  一个人可以是“丑”的,也可以是“美”。丑陋的外表,善良的内在,或是美丽的外表,丑陋的内在。《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就是一个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

  不过根据“美貌溢价”,即与那些得到自然先天优待的人相比,长的丑的雇员在同工种上的收入要少10%,或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人们追求外貌上的“美”也无可厚非。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判断自己是否符合“丑”的特征。

  1. 毛发

  在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的“世界上最丑犬只大赛”中,中国冠毛犬这一品种表现稳定,取得优异的成绩。原因就是,它们的毛发稀少。

  毛发稀少成了“丑”的一大特征。怪不得,秃头的人要去植发,无眉星人要去纹眉。

  可毛发越多就是越好了吗?

  不是的。多毛症指毛发过度生长的异常现象。这种先天性病症令人厌恶,同时也让人迷惑。人们对多毛是有种恐惧心态的。所以,人发明了各种除毛的手段,刮、拔、脱毛蜡、激光等。

  毛发要不多不少,长在恰当的位置,真难。

  2. 身高

  兰迪·纽曼的歌中曾有一句歌词:“矮子没理由活着。”按照那个美貌尽占优势的职场理论,矮子找到好工作的概率当然就很低。

  难道矮子就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吗?

  蔡依林156cm,张韶涵158cm,还有不明确身高但大家都知道他不高的郭敬明,他们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矮个子也可以有所成就。只不过淘宝上的长高药销量提醒着我们,大家对于“高”,有着疯狂的追求。

  3. 身材

  现在各种广告上都是身材姣好的模特或明星。

  作为明星,你不能胖,否则等待的就是网友的抨击。

  淘宝上除了长高药,减肥药卖的最好。

  “胖”跟“丑”、“懒惰”、“好逸恶劳”等不好的形容词绑定在了一起。

  可怜的是,除了人,动物也受到这种困扰。

  摩根J·特林布的一篇论文分析,指出海牛是“大型哺乳动物中,研究资料最少、最不受待见的”,就因为它相貌不雅,身体肥大臃肿。

  我看着显示“39.95kg”的体重秤,想:“是不是应该去减肥了?”

二、“丑”与“丑化”的区别

  有一些女生会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是“丑”的,没办法见人。

  但是,我恳请你们,先判定自己是生理残疾,还是被某些人或事“丑化”了。

  丑几乎不是偶然的意外现象。说某物丑,这就意味或暗示着你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参照系,有多个偏好参数。比如,生理残障可能是令人不悦的,甚至是让目击者痛苦纠结的,但是生理残疾却没有丑那种故意而为之的表现意图。

  因为生理问题造成的残疾,不叫“丑”,那叫生理残障。

  而他人口中的“丑”可能只是为了“丑化”你的形象。

  曾几何时,许多人说,为了美所以要化妆,把“素颜”打上了“丑”的标签。

  但是“素颜”等同于“丑”吗?

  每次洗完澡后,看着镜子前的自己,你们觉得丑吗?

  每次看着不抹粉膏的妈妈,注意到她们眼角的皱纹,你们觉得丑吗?

  “素颜”只是一种状态。可是各种广告商,为了让你们买他们的产品,不停地丑化素颜。

  其实,心理上对“胖”“不够白”“丑”感到厌恶,都根源于对“美”的追求。而对“美”的追求商业化了,导致了我们各种心理上的不健康。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他们的广告,强调“瘦”、“白”、“年轻”等等美的标准。但你的“美”一定就要符合商业化的“美”吗?

  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der,BDD),又称为躯体变形障碍、身体臆形症、丑形恐怖,指患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象并对自身很小或根本不存在的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

  一部分人会因为体象障碍,认为自己太胖,而患上厌食症。也有人因为体象障碍,认为自己太丑,而患上抑郁症。

  请你们不要再“丑化”自己了。你们根本不“丑”。不要再被商业化的“美”束缚了。

三、传统思想对内在美的追求

  《孟子》的《离娄章句下》写道:“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即,像西施那么美丽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会捂着鼻子走过去;虽然是一个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祖上帝。

  孟子在这里指出了美丑是天生的,但是干净与污秽会影响人们的好恶。如果内心纯净(比如经过斋戒和沐浴),连祭祀“上帝”这种圣洁的仪式都可以进行。

  相比于外表,我们的传统观念更看重内在的美丑。

  一些人可能会受一些毒鸡汤的侵害。譬如“如果没有美好的外表,别人怎么会注意你美好的内在呢?”

  且看董明珠被21岁网红讽刺“又老又丑”。还有20岁的大学生与她对话,强调“年轻是我最大的资本,如果有机会跟我互换身份,您会换吗?”

  20岁的女大学生满大街都是,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董明珠。

  内心美丽且强大的人,才能成为“董明珠”。

  内在比外表更重要。对美的追求,不应该只局限于外在。你可以否定我丑陋的外表,可你攻击不了我强大的内心。

  《审丑》读后感(三):《审丑:万物美学》:美与丑的奇妙二重奏

  《审丑:万物美学》,这是一部有趣且精彩的审丑观念史,是一部融合自然、社会和文化各层面审美意识形态变迁的大书。

  作者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是英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自由撰稿人、艺术策展人和节目支持人。他联合多家博物馆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锅炉房项目”,出任伦敦设计博物馆首席主管,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至高荣誉。

  作者贝利基于自身对外物形貌审美的敏感性,对丑这种既复杂又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痴迷,加之作者从事文化艺术和设计的丰富履历,促成他写下这本书。他曾感叹道:“要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资本主义商业,更不必说浪漫之爱……艺术、建筑和工业设计,丑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丑这种观感,带来的新奇感受

  诗人波德莱尔说过:“面对丑之时的愉悦来自一种神秘的情绪和感受,那就是对未知之物的渴望,还有对丑怪可怕之物的喜好。”

  丑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几乎分布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里。一方面给人带来反感、恐慌、畏惧和排斥,另一方面却能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给人带去好奇、安慰、愉悦快感,甚或令人着迷。

对丑怪之物的喜好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美”这种形态或多或少都产生了某种精神特质上的审美疲劳,转而追求新奇、变异、笨拙、古怪等等一些奇形怪状、出丑卖怪的事物,这类事物或形象大量出现于玩具、漫画、喜剧动漫、相声小品,以及一些文艺作品中。

《洞穴小侏儒》/ 丹麦木雕师托马斯·丹,创作于 1959 年。此类玩偶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美的标准。

  在同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里,社会人群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一定层面的趋同性,人们对于美或者丑的审美感观有其共通性。而通过种种社会文化的运动中,我们得以察觉,美与丑之间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不断变化着的,当大量人工的“美”充斥于四周时,丑自然应运而生。

  人们并不是要摈弃美或者不需要美,而是美并不总是令人满足,也可能乏味无聊。就像我们看风景时,总不会长久地盯着看。正如“我喜欢看风景,但我看的时候喜欢背对着风景”(美国诗人、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丑的相对意义

  在艺术绘画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要归属于荷兰著名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的油画《丑公爵夫人》(见该书的封面)。

《丑怪老妇》(An Old Woman),通常被称为“丑公爵夫人” / 昆丁·马西斯创作于 1513 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

  画作上的老妇,是因一种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面部发生了异常畸变,异常增大的上颌、扩大的人中部位、膨胀变形的下巴和前额、好像被挤压萎缩成一团的鼻子,这一切显得滑稽而且丑得吓人。

  不过,令人惊异的是,这幅怪异的丑妇画,却非常受欢迎,是伦敦国立美术馆参观人数最多的画作之一,而且在美术馆的纪念品中,印有这幅画的明信片是最畅销的单品之一。

  马西斯何以画出这样一幅不可思议的、畸形丑怪的肖像画?其实在当时,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画家而言,一些因疾病带来的畸变丑陋有着一种魔力,他们对于丑陋有着更宽泛的兴趣和思考。人们在达·芬奇的手稿里,发现许多畸形的人物速写。在达·芬奇看来,美与丑是互为依托共生的,如果笔下的丑没有意义,那么表现出的美也就不可能有意义。他的这一观点,也许能够解释画家为何要去描绘丑陋了。何况,丑需要美来匡正,体验厌恶可以引发对于完美的追求。

美与丑这对矛盾组合的时代变奏曲

  审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但这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美与丑似乎总是处于相对位置上,其实在美学范畴里,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从古典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美学表现中,从建筑风格、美术流派和工艺设计的风格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浪漫主义的代表,奢华繁复到极致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圣伯多禄大教堂,梵蒂冈梅尔克修道院,奥地利

  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趣表现得极其丰富且复杂,从视觉形态上看,融合了各种装饰、线条和立体的雕塑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座教堂的内部,穹顶用壁画装饰得满满当当,并且大量使用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作装饰,抬眼处,壁画、镀金、陶瓷、大理石、雕刻、烛台等等蜂拥而来,无节制的或极度夸饰的元素,让人在感受到目眩神驰、美轮美奂的同时,也产生一种浮夸和奢靡的印象。

  这对现代主义美学流派来说,巴洛克艺术所代表的极为夸张和极端包容的审美形态,简直就是扭曲变态甚至是粗俗恶劣的。他们认为巴洛克艺术是将畸形丑陋转化为艺术,是被合理化的放纵,其核心是一种心理上的或审美形态上的扭曲和畸形。

  相对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有节制的、简约的线条、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特点,巴洛克艺术显得格格不入,二者俨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

现代主义对形式、结构和求真的理性探索朗香教堂,法国东部索恩地区 /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画廊楼梯 / 赫尔佐格 & 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设计改建,2000年落成

  现代主义的建筑审美理念浓缩在简洁的线条、完美的几何体、在光线中形式的组合,以及寻求真实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之中。建筑师与设计师们乐观地去寻求具有真实这一特性的美,他们的核心信念是这样的:只要建筑师和设计师能全神贯注于建筑与产品本身绝对的、结构性的本质,就可以避免丑。他们力图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规则或美学原则,以此消灭丑。

  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随着建筑与设计领域消费者选择权的出现(他们带着怀疑和敌意而来),他们批评这些建筑单调沉闷、不够令人喜悦振奋、甚至让人精神奔溃,而那些建筑师和设计师是传统的叛徒、是极端的媚丑者等等。

  美与丑之间论争好似陷入了一场无解的僵局当中。

  赛德迈尔在《光之死》一书中曾说:“一种具有典型性挑衅刺激意味的丑……过去没有哪一个时代,人类曾带着厌恶和反感去打量审度建筑的表现形式。”

  世界似乎在蓄意地变丑,而这一切的根源,(《审丑》一书里说)来自于消费者有了选择权。这里似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美这种形态是否真正可以做到大众化和民主化,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结语: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

  正如《审丑》一书所言,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丑的定义并非取决于事物的表征,而是有赖于它的哲学实质。你认为某样东西丑时,就必定清楚地意识到另有其他的替代选择。说某物丑,这就意味或暗示着你已经建立起一个参照系,有多个偏好参数。这里美与丑,已经脱离了浅层的表征,而上升到思维层面了。

  美与丑这对好似孪生组合体的存在,自打出现以来,便是相互依托共生的,而且也是不断衍变转化着的。对丑思考得越多,看得越久,丑这个概念就变得越发诡谲多变、捉摸不定。它们自身有其视觉特性,概念之间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如果说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美的,作为一个必然的推论,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会是丑的。

  倘若万物皆美,那岂不无美可言?!

  《审丑》读后感(四):《审丑:万物美学》:美与丑的奇妙二重奏

  《审丑:万物美学》,这是一部有趣且精彩的审丑观念史,是一部融合自然、社会和文化各层面审美意识形态变迁的大书。

  作者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是英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自由撰稿人、艺术策展人和节目支持人。他联合多家博物馆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锅炉房项目”,出任伦敦设计博物馆首席主管,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至高荣誉。

  作者贝利基于自身对外物形貌审美的敏感性,对丑这种既复杂又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痴迷,加之作者从事文化艺术和设计的丰富履历,促成他写下这本书。他曾感叹道:“要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资本主义商业,更不必说浪漫之爱……艺术、建筑和工业设计,丑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丑这种观感,带来的新奇感受

  诗人波德莱尔说过:“面对丑之时的愉悦来自一种神秘的情绪和感受,那就是对未知之物的渴望,还有对丑怪可怕之物的喜好。”

  丑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几乎分布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里。一方面给人带来反感、恐慌、畏惧和排斥,另一方面却能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给人带去好奇、安慰、愉悦快感,甚或令人着迷。

对丑怪之物的喜好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美”这种形态或多或少都产生了某种精神特质上的审美疲劳,转而追求新奇、变异、笨拙、古怪等等一些奇形怪状、出丑卖怪的事物,这类事物或形象大量出现于玩具、漫画、喜剧动漫、相声小品,以及一些文艺作品中。

《洞穴小侏儒》/ 丹麦木雕师托马斯·丹,创作于 1959 年。此类玩偶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美的标准。

  在同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里,社会人群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一定层面的趋同性,人们对于美或者丑的审美感观有其共通性。而通过种种社会文化的运动中,我们得以察觉,美与丑之间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不断变化着的,当大量人工的“美”充斥于四周时,丑自然应运而生。

  人们并不是要摈弃美或者不需要美,而是美并不总是令人满足,也可能乏味无聊。就像我们看风景时,总不会长久地盯着看。正如“我喜欢看风景,但我看的时候喜欢背对着风景”(美国诗人、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丑的相对意义

  在艺术绘画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要归属于荷兰著名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的油画《丑公爵夫人》(见该书的封面)。

《丑怪老妇》(An Old Woman),通常被称为“丑公爵夫人” / 昆丁·马西斯创作于 1513 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

  画作上的老妇,是因一种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面部发生了异常畸变,异常增大的上颌、扩大的人中部位、膨胀变形的下巴和前额、好像被挤压萎缩成一团的鼻子,这一切显得滑稽而且丑得吓人。

  不过,令人惊异的是,这幅怪异的丑妇画,却非常受欢迎,是伦敦国立美术馆参观人数最多的画作之一,而且在美术馆的纪念品中,印有这幅画的明信片是最畅销的单品之一。

  马西斯何以画出这样一幅不可思议的、畸形丑怪的肖像画?其实在当时,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画家而言,一些因疾病带来的畸变丑陋有着一种魔力,他们对于丑陋有着更宽泛的兴趣和思考。人们在达·芬奇的手稿里,发现许多畸形的人物速写。在达·芬奇看来,美与丑是互为依托共生的,如果笔下的丑没有意义,那么表现出的美也就不可能有意义。他的这一观点,也许能够解释画家为何要去描绘丑陋了。何况,丑需要美来匡正,体验厌恶可以引发对于完美的追求。

美与丑这对矛盾组合的时代变奏曲

  审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但这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美与丑似乎总是处于相对位置上,其实在美学范畴里,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从古典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美学表现中,从建筑风格、美术流派和工艺设计的风格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浪漫主义的代表,奢华繁复到极致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圣伯多禄大教堂,梵蒂冈梅尔克修道院,奥地利

  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趣表现得极其丰富且复杂,从视觉形态上看,融合了各种装饰、线条和立体的雕塑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座教堂的内部,穹顶用壁画装饰得满满当当,并且大量使用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作装饰,抬眼处,壁画、镀金、陶瓷、大理石、雕刻、烛台等等蜂拥而来,无节制的或极度夸饰的元素,让人在感受到目眩神驰、美轮美奂的同时,也产生一种浮夸和奢靡的印象。

  这对现代主义美学流派来说,巴洛克艺术所代表的极为夸张和极端包容的审美形态,简直就是扭曲变态甚至是粗俗恶劣的。他们认为巴洛克艺术是将畸形丑陋转化为艺术,是被合理化的放纵,其核心是一种心理上的或审美形态上的扭曲和畸形。

  相对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有节制的、简约的线条、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特点,巴洛克艺术显得格格不入,二者俨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

现代主义对形式、结构和求真的理性探索朗香教堂,法国东部索恩地区 /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画廊楼梯 / 赫尔佐格 & 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设计改建,2000年落成

  现代主义的建筑审美理念浓缩在简洁的线条、完美的几何体、在光线中形式的组合,以及寻求真实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之中。建筑师与设计师们乐观地去寻求具有真实这一特性的美,他们的核心信念是这样的:只要建筑师和设计师能全神贯注于建筑与产品本身绝对的、结构性的本质,就可以避免丑。他们力图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规则或美学原则,以此消灭丑。

  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随着建筑与设计领域消费者选择权的出现(他们带着怀疑和敌意而来),他们批评这些建筑单调沉闷、不够令人喜悦振奋、甚至让人精神奔溃,而那些建筑师和设计师是传统的叛徒、是极端的媚丑者等等。

  美与丑之间论争好似陷入了一场无解的僵局当中。

  赛德迈尔在《光之死》一书中曾说:“一种具有典型性挑衅刺激意味的丑……过去没有哪一个时代,人类曾带着厌恶和反感去打量审度建筑的表现形式。”

  世界似乎在蓄意地变丑,而这一切的根源,(《审丑》一书里说)来自于消费者有了选择权。这里似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美这种形态是否真正可以做到大众化和民主化,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结语: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

  正如《审丑》一书所言,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丑的定义并非取决于事物的表征,而是有赖于它的哲学实质。你认为某样东西丑时,就必定清楚地意识到另有其他的替代选择。说某物丑,这就意味或暗示着你已经建立起一个参照系,有多个偏好参数。这里美与丑,已经脱离了浅层的表征,而上升到思维层面了。

  美与丑这对好似孪生组合体的存在,自打出现以来,便是相互依托共生的,而且也是不断衍变转化着的。对丑思考得越多,看得越久,丑这个概念就变得越发诡谲多变、捉摸不定。它们自身有其视觉特性,概念之间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如果说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美的,作为一个必然的推论,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会是丑的。

  倘若万物皆美,那岂不无美可言?!

  《审丑》读后感(五):《审丑:万物美学》:以形貌之“丑”追溯内在美的逆向精神自由

  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是世界上知名度最广的设计与通俗文化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艺术策展人与节目主持人。并且也是一名意见鲜明、直言不讳的艺术与设计评论界权威人物,还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开篇他便指出他为何背离审美的大众性而选择写这样一本审丑的书。他对于外形表象的极为关注,迫切想要理解它们的驱动下,又对于俗套的叛逆加之些许的鄙夷之心,可以让他更入微地去以“丑”感受美。

  他所著的《审丑:万物美学》其主要内容带我们探讨了什么是“丑”?他娴熟精妙地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史串联编织在一起,探讨了丑以及与丑截然对峙的美。

庄子曾经在《齐物论》中指出: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人的外在美丑不应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而人或物的美丑也不应该成为评判其本质的绝对标准,唯有打破美与丑之间的绝对界限,才能做到“物物而不物与物”,进而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自由。

“丑”的表象下的人性趣味性

我们在探索丑的同时所渴望的是丑能得到纠正,或者说冀望他人的丑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安慰。丑是有趣的!

  书中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复杂而令人好奇的人性真相,是极具趣味性的。通过两个例证,一个是丑公爵夫人,一个是卡西莫多。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妙而令人费解的事实就是丑不一定是令人厌憎或者排斥的,但我们又不约而同的会因为丑而选择忽略其的内在美。

  ①丑公爵夫人:丑不一定令人厌憎或排斥

  《审丑:万物美学》的封面人物就是目前被收藏子啊伦敦国立美术馆中的一幅画《丑公爵夫人》,画中的原型是一位患有“畸形性骨炎”的模特,这个病后来被更正命名为“帕杰特病”这个病是一种新陈代谢方面的异常畸形,是会让骨骼发生变形,据说,一般情况下,这种病只会影响到患者的下半身,但是这位模特很不幸的是面部也出现了这种症状。所以,最后为我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位滑稽且丑的吓人的公爵夫人。

  但是,神奇的是这位老妇却异常的受人欢迎,而且印有这幅画的明信片是美术馆纪念店中最畅销的单品之一。

  相信大家都看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面的公爵夫人一度成为西方儿童乃至于世界儿童的噩梦,就连我们大人在看的时候,也忍不住打个冷颤。可见其的貌丑程度,而这位公爵夫人的来源其实也是《丑公爵夫人》带给作家刘易斯的灵感。

  并且也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泰尼尔那恐怖插图的灵感来源,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造访特拉法广场的游客当中它依旧是非常受到追捧的,也是参观人数最多的画作之一。

  ②卡西莫多:隐藏在形貌下难以被感知的内在美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极其丑陋的人物形象,那就是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雨果将多能想象到的“丑”都加注在他的身上。

  众人嘲弄着,讥笑着为他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此时此刻,我想谁都无暇去关注一个如此貌丑的人的内心究竟是丑还是美,而相貌堂堂的副主教克洛德,人们大抵也不会想到他会有如此肮脏的内心世界。

  卡西莫多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她的性命时,属于他的美才逐渐地被人们所感知,那种真正的埋藏在形貌下面的内在美。而这样的美,若不是卡西莫多的如此行为,很难会被人们所感知到吧。

  从丑公爵夫人到卡西莫多,这两个鲜活的案例向我们展示出在形貌“丑”的表象下人性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我们对于丑的排斥与接受的推拉,对于丑与美的判断的依据标准,而对于这些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思考与想法,相应地所表现出来的最后结论经常也会相悖而去。

同一物不同视角下的“美”或“丑”

  每个人对于美丑的认知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物出发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内容也不同,当然,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就像面对曾经的工业革命一样,在拉斯金的眼中是“丑”的,但是在贝歇尔夫妇的眼中却是“美的”。

  ①拉金斯眼中的“工业地狱”

  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地狱的描述也好,还是西方《圣经》中对于地狱的描述也罢,通常都是以抽象的苦难与残酷的折磨来进行刻画描写的。拉金斯是一位拥有着极端心态的维多利亚时代最响亮的美的拥戴者,同时,他也是工业文明最无情的批评者。所以他很轻而易举的将地狱与工业文明画上了对等的关系。

  在他的眼中,每一个现代文明都会衍生出丑恶,就像铁路摧毁了乡村,登山破坏了阿尔卑斯山区的美一样。对此,他怒发冲冠,极端地认为现代形式的集体主义只会导致规模化、批量化的丑陋。在工业蒸汽冒出的“嘶嘶”的声音背后,是魔鬼得意的窃笑。

  他认为,工业化的成果给处子般纯净的乡村带来了丑恶的破坏,这时的铁路并不是以一种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而出现的,而是被看作是一种邪恶堕落丑陋的机械装置,因为它将山脉开膛破肚。

  他将铁路的便利性以及对于旅行对于教育的意义放在了美丑评估中的最底端,而是将农村本身的自然美放在了最高点。以至于在他的视角中,只会看到被工业化破坏的乡村,到处可见的垃圾......便认定这一定是美学的终极灾难,令人极其厌憎。

  但是,在拉金斯眼中的“丑”却在贝歇尔夫妇的眼中是极致的“美”,因为贝歇尔夫妇在用影像记录的过正在迅速消失的、过往年代的基础设施时,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工业时代的遗迹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②贝歇尔夫妇眼中的“工业大美”

  贝歇尔夫妇最初是在斯图加特的州立美术学院专修绘画,后来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印刷排版设计。

  他们多年如一日,忠实地拍摄一个陈旧落寞、锈蚀斑驳的世界。

其间的构成物有矿道井口设备、储气罐、谷物升降机和传送带、水塔,筒形粮仓及工厂仓库,而他们的照片经常以方正的网格状来组合呈示。 大画幅相机与凸出的前镜头配合所拍成的影像中,空间透视感被削弱,而一种令人追怀的非现实感则被营造出来。

  对于工业文明留下的残痕遗迹,他们乐在其中地用镜头对旧迹进行分类与形态学研究,去发现那奇异美妙的图景模式。

  这些影像作品让工业化的平庸图景流露出诗意。拉斯金视为“丑”的工业地狱,贝歇尔夫妇却在其中发现了“美”的工业大美。

  就像35号州际高速公路一样,它也是工业的产物,但是那安详的整齐匀称感和镇静感,却能够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感。 这一路上的黑色沥青路面,两旁的灌木都低首臣服。 这条路所为我们展现出泰然自若和流畅清晰的形态。我想这是并不是工业化的丑陋,而是一种工业的大美。

  其实,我们会发现无论“美”还是“丑”,其本质是一样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庄子早就提出过关于美丑的论证,他指出美丑并无差别,精神合于大道才是“真正的美”。

以形貌“丑”逆向追溯精神的自由

  在中国的美学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丑的观点的是庄子,庄子“以丑载道”,刻画了很多畸形的人,散人的形象,但是他却没有让这种“丑”沦为美的附庸,更在丑的意象中看到了其更强的张力。

  ①美丑的无差别本质

  在庄子中塑造了一系列丑陋不堪、奇形怪状的散木以及畸形的人的这种形象,其丑态各式各样。

比如“散木"的形象:“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比如“畸人"的形象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人间世》

  在庄子看来,畸人是与正常人一样的,甚至于认为他们是超越正常人之上的神人。

  庄子中所塑造了一系列的丑陋的散木和畸人形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道",他认为一个人的外表好看与否并不是由自己能决定的,而是命运选择的结果。

  美和丑也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庄子在《齐物论》中就提到了“齐美丑"的观点,只要不执着于美丑的相互对立,它们截然不能相容的区别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所谓的“道通为一”。

  当然,庄子以丑陋的人和物作为道的传播者,并不是意味着庄子否定了对美的欣赏。而是他想通过对于形貌的“丑”来逆向追溯“道”的精神自由。

  ②精神合于大道的美

  庄子所追寻的精神上的自由是:“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养生主》“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响若皆弃之而走 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野鸡宁愿在自由的野外忍受饥渴,也不愿被圈养在笼中,小猪爱母亲,也不是爱她的外貌,而是爱其母亲的内在精神。这都体现出庄子超越美丑的概念,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庄子中的人物除了完美的神人、圣人以外,也有不少外丑内美的人物存在,他们也和神人、圣人一样活得逍遥自在,放弃对于外在的执着,专注内心,“游心乎德之和"。

  庄子对人与物的形貌上的“丑”的刻画,其实不是专门为了刻画丑而写丑,而是想要以丑载道,更是以形貌上的"丑"追溯内在美的逆向尝试。通过“丑”来将精神合于大道展现出的极致美。

  《审丑》读后感(六):杨坤疯狂diss《惊雷》媚俗,为何依然有人爱:《审丑》带你正视丑

  这是最美的时代,也是最丑的时代。

  当今世界,女色甚至连男色,都已经作为价值手段参与了社会的利益分配和财富流通。

  美,俨然已经进入极度商业化的时代。它化身为"硬通货",正在悄悄操纵着这个疯狂的世界。

  以范冰冰、赵薇等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就算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也能动辄坐拥上亿身家;

  而以鹿晗、王一博等为代表的"盛世美颜",纵然没有实打实的演技,也不妨碍他们成为顶级流量男星,实现躺着都能赚钱的梦想。

  这些世相的背后,无疑是"美"的商用兼社会功能的逻辑支撑。

  早在古代, "美人计"就已经是人类世界古老的生存智慧:

越王献西施于吴王,最后夺其国; 王允献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以致董卓身首异处; 洪德献褒姒于周幽王,救其父于周狱 ......

  现在,职场上的"美貌溢价"就更是俗场景观。职场人找工作时看脸,拿薪酬时也看脸。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甚至是公司客户,都会乐意跟那些俊男美女打交道。

  既然美已经审时度势、理直气壮地走上庸俗猥琐的世俗逐利之路。那么,说这是最丑的时代,多多少少也算顺理成章。

  现在还有大把的人,正在为修饰和提升美貌仪表付出长期不懈、破釜沉舟的决绝努力。你大概就不必讳言,这也是最丑的时代。

  英国著名文化评论家史蒂芬·贝利的图文作品《审丑》,将数百年来的艺术、设计与文化史编织在一起,探索了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丑"。

  当今社会,也正需要对"丑"来个正确认知了。

美与丑自在人心,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可能谁也说不清楚。

  这款堪称"高富丑"的保时捷设计,甚至丑得令人骇然,那又是为什么呢?怎么会这么丑?

  保时捷资料图

  位于伦敦的国立美术馆中,昆丁.马西斯所画的"丑公爵夫人",因为骨骼病变显得丑陋。但这却并不影响它成为最受观众青睐的画作之一。

  在伦敦美术馆纪念品商店里,印有这幅画的明信片是最畅销的单品之一。谁来解释一下原因?

  丑公爵夫人资料图

  中国超模吕燕"小眼睛、塌鼻梁、高颧骨",打小就和漂亮两个字不搭边,亲戚朋友都替她着急,担心这姑娘长大之后嫁不出去。

  吕燕资料图

  可是,多年以后的吕燕却凭借着这张颠覆亚洲人审美的脸蛋儿,在国际舞台上一鸣惊人。最后还成功嫁给法国富豪,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这也许,恰好论证了一个奇妙的、令人费解的定律:丑并不一定就是丑的。

  保时捷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他独有的设计风格与品牌文化,吸引着全世界人的关注。或许,这正是它虽丑犹荣的底气。

  而丑公爵夫人虽然面相并不美,但是经过一定的修饰,再出自名家之手,她反而成了大家最喜爱的画作。

  吕燕虽然和范冰冰式的"美女"标准,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辨识度极高的高级脸,这恰恰也正是她独特的美。

  范冰冰资料图

  在审美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美感能力,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自然不一而同。

  美国B-52轰炸机曾具有亲呢的名字:"丑胖大混蛋"(big ugly fat fucker),从外貌来看确实不美观,但其在战争中爆发的雄风,却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冷战结束后,雄风万丈、凛然不可侵犯的B-52暂时没有了用武之地,退役后被安放在了沙漠深处。

  这些停驻的B-52按梯队整齐地排列着,构成的队形图有着一种哀婉悲歌的气息,就像倒下的猛士。

  -52飞机"坟场"景象

  谁又能说这个场景,是美还是丑?

  美与丑是一对狡黠飘忽的概念,在很多情形下,两者的界限实际上并非泾渭分明。

  如果硬要说审美有什么规则的话,那,这些规则肯定是灵活变通的。不过,有一条法则是万年不变的:仔细观察万物,去思索和探寻,其中所包含的意义。

丑并非是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

  现如今,随着美颜技术的发展泛滥,现在的自拍照几乎没有不用滤镜、磨皮、瘦脸技术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美的才是好的,而丑,只是让我们感到恼火而郁闷。

  于是,很多人迷恋上了魔幻的美颜照,常常在朋友圈发的不可自控,沾沾自喜。殊不知,大部分人早已对美颜照,流露出莫名嫌弃了。

  之前,有个网红晒了一组与佘诗曼的"十级美颜+瘦脸+磨皮"合影,自以为很满意,不料引来的却是网友们的滔天口水。

  网红爆佘诗曼滤镜图

  只见照片中的阿佘唇红肤白,大眼睛尖下巴,五官虽精致无敌,但是和本尊的容貌比起来,却感觉逊色了十万八千里。

  可见,无瑕的完美也可能乏味无聊,有时候还能引起人们的不适感。

  说起对肖像本尊真实性的执着,要数英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了。这位老人家是决不允许画师将他容颜做一丝一毫修饰的。

  油画《奥利弗.克伦威尔像》(约1660年)

  通过遗留下来的记录,我们知道克伦威尔是这样指示画家的:"莱尔先生,我要求你运用所有的技巧,把肖像画得跟我完全一样。你根本不需要为了取悦于我而加以梅花,而是要画出所有疤痕、痘疹、疣包和其他一切。"

  疣包,相当于是在主动宣布和承认丑陋与缺陷。而美,或许是某种事实的真相。

  2011年,大卫莫拉迪拉的《特写肖像》,就是特意利用了一些小瑕疵,来增进容颜之美。

  大卫莫拉迪拉的《特写肖像》

  创作这一数码人造影像的用意,也是在于倡导一种中庸妥协的完美,以此来抵消"诡异谷"效应。

  心理学上所说的"诡异谷"现象,是指当机器人跟人的相貌非常接近时,会让人极度不舒服,仿生过于完美反而带来惊悚之感。

  2010年的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有史以来第一部CGI影片,没有人真人演出,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的,里面的人物角色几乎无一例外的完美,但完美得令人不安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剧照

  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这些仿生体过于完美,而脱离了人性。

  从那之后,现在的3D动画师便学会了将不完美的因素,融入设计创作出的人物,有缺陷也有优点,却显得更加真实,所以也更讨人喜欢。

  丑并非是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

当美已成俗套,丑就越发有趣

  说起俗套,不得不让人想到当下最火爆的神曲——《惊雷》,歌词不多,却让人人都爱跟着哼上几句。可这首歌,从爆红之日起,便非议不断。

  先是被歌手杨坤疯狂diss:"神马东西"、"没内涵"、"俗",后又被《新京报》点名批"粗劣没营养"。

  可即便是这样,依然阻止不了大众喜爱《惊雷》的热情,连张杰、刘岩等各路大神,也将它玩出多种花样,有戏腔版、荣耀版、御姐音萝莉音古风等等,风靡程度不亚于年初流行的《野狼disco》。

有一位叫"夏尔.波德莱尔"的诗人,曾说过:"丑的愉悦,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渴望,还有对可怕糟糕之物的喜好。"

  1842年,在菲尼亚斯.T.巴拉姆马戏团将"无与伦比的奇迹,人类的珍品和身体奇观",作为其专项特色对天生畸形怪胎的利用毫不含糊。

  其巡回演出中,就有一个丑陋的仿冒美人鱼,由一只猿猴的上半身,与一条属于大马哈鱼类的亚种鱼的后段和尾部,拼凑而成。

  除此之外,马戏团里不乏连体人强.邦克与恩.邦克两兄弟,还有大拇指汤姆上尉——这是位曾经从军的侏儒。

  柏利马戏团1899年的海报

  天生的畸形也许不能说是赏心悦目的,但对于好奇的观众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带来一种刺激的快感,让人兴致勃勃。

  那些对学术知识那令人喜悦激动的纯正本质保持警醒关注的人,肯定会说巴拉姆的创造媚俗恶劣,但这些媚俗的事物,却为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体系直接提供了部分原材料或内容。

  媚俗是坏品味的升级形式,只是它表现得巧妙、心照不宣而狡黠,但是其狡猾定义的方方面面,还是透露出一些丑的绝对或确定的特质。

  所以,就算是低俗山寨,也可以是滑稽有趣的。

  范冰冰虽然是公认的美人,却因为偷税偷税而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遭受着审判。相信在那个时候,没有人再说她是美的。

  美与丑,是一对互为观照的概念。当美已成俗套,丑就越发有趣。

身为罗马帝国皇帝兼斯多葛派哲学家的马可.奥勒留也说过:"丑与不完美就像面包上的裂痕,对整条面包的赏心悦目也就也有贡献。"

  可见,在最丑的,也是最美的当下,这本《审丑》哲学专注于"丑"还是很有意义的。

  图书《审丑》

  这本《审丑》,可谓率先垂范,为通俗审丑学的演出,拉开了帷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转发,一周后获赞最多的评论,将有机会获赠价值168元的精美《审丑》图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