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精选
《邻里美好的一天》是一部由玛丽埃尔·海勒执导,汤姆·汉克斯 / 马修·瑞斯 / 苏珊·卡莱布·沃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情绪,说出来很简单,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用压抑的方式来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压抑久了结果就是会有更可怕的情绪宣泄发生。
修行的人都明白提高自己的频率,就可以影响到别人,真诚真实首当其冲。
不喜欢的情绪来了,去看着它,去描述它,写下它,它很快就会走了。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二):?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聚焦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罗杰斯先生(汤姆·汉克斯 饰)与记者罗伊德·沃格尔(马修·瑞斯 饰)之间的友情故事。 一心想要揭露社会阴暗丑恶的新闻记者罗伊德被安排采访罗杰斯先生,作为杂志新一期的英雄人物专题报道。试图借机挖掘罗杰斯先生阴暗面的罗伊德,也正因自己与父亲的矛盾面临着家庭问题和个人困境。而在采访过程中,他被罗杰斯言行一致的真诚善良慢慢影响,与父亲、与儿子、与妻子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
有人说做作、有人说鸡汤、有人说假,我只想说看不懂这部电影的人,离天堂很远。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悲伤的故事,最后无论以何种方式与自己和解,宽恕别人,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请别再问为什么他这样这样对你,你还要原谅他了好吗,放下执着就是不要再问为什么了。是的,每个人长成的过程中都需要与自己和解,但我更希望世间真有影片中这样善良的人,去帮助与开解每个失落沮丧的人。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何妨偶尔也下凡做做身边的人的天使呢?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四):拜托,Lloyd,别毁了我的童年
开头一大段都是儿童节目,一开始确实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些不耐烦。
电影想通过噪音来突出Lloyd心里状态的变化,但是总让我觉得有些突兀。
抿嘴笑的Hanks似乎能洞察一切,但露齿笑的Hanks一秒钟回到了“阿甘”,说不清好坏。
后半段泪点挺多,Lloyd在公园对妻子的独白,深夜起床照顾孩子为它唱歌,和Jerry的对话,还是值得准备一些纸巾。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五):谁的美好。
利他主义者在解决自己基本需求后的利他行为,其所获得的快乐,未必比自私而获得世俗意义成功的人少。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保持始终如一的生活方式,甚至只是生活态度,往往是痛苦的来源。
名人的这种问题比普通人严重的多,简单说,人设不能崩。
所以, 收入、名声都不与快乐呈简单的正比关系。
追求美好,或者说追求幸福,首先要接解决的问题是……
太长了,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六):你若微笑,便是晴天
看完了汤姆·汉克斯和马修·瑞斯主演的这部传记电影:《邻里美好的一天》,还可以,用儿童片温馨单纯的形式讲述了一场成人世界的救赎,爱比恨更难宽恕,学会原谅很多时候比学着痛恨来的更不易,学会和过去和解,和亲人和解,和自己和解,只要一家人还在一起,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你若微笑,便是晴天! 影片讲述一心想要揭露社会阴暗丑恶的新闻记者罗伊德,被安排去采访罗杰斯先生,作为杂志新一期的英雄人物专题报道。试图借机挖掘罗杰斯先生阴暗面的罗伊德,却被罗杰斯言行一致的真诚善良慢慢影响,其与父亲、与儿子、与妻子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七):这部电影把我们当做孩子来教,却教会了我们最深刻的道理。
电影里的罗杰斯先生虽然只是一个儿童节目的主持人,却教着孩子们有时连大人都不懂的道理和他们终将要面对却不肯承认的残酷现实。他教过孩子们“即使成年人制定了计划,有时候结果也并不如我们所愿。”和“这很奇怪,但有时,原谅我们所爱之人是最难的。”等等。但他教了罗伊德更多更多。他教了罗伊德怎样去原谅,怎样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怎样成为一个更加温暖的人。当然他也教会了我一些东西。有时候我们觉得迷茫的时候,不是我们看不清前方的路,而是我们没有或者不敢认清真正的自己。“世界上没有人能像你一样,而我喜欢你本来的样子。”很多人盲目追求大家所喜欢的那个形象,但其实真正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八):邻里美好但很拖沓的一天
看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典型的happy ending的治愈故事,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每一个窗口都代表着一个故事,小世界的样子想起了《狗镇》,但是逐渐看起来发现比较拖沓。
汤姆汉克斯的角色虽然是主导去帮助他人,但是感觉有点过,说故弄玄虚好像有点夸张但是整体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你已经很明确知道他要做什么然后这个过程又让人觉得感情没能随着剧中人物共进退,就会很抽离。
但其实电影想表达的点还是很能引起共鸣的,一个是成年很难去直面自己的弱点,再一个是父母很难去给孩子道歉,所以整个故事也就是为了使这两点实现而不断推进着,到最后以电视节目收尾还是很有创意的,剧场下班之后,汤姆汉克斯自己弹了几下钢琴很有意境。
看了豆瓣才知道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汤姆饰演的还是美国一代人的童年人物,很传奇的一个人物,所以就更觉得应该做得更好一点了。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九):太温柔了
虽然没看过这位老爷爷的节目,但莫名就从头爆哭到尾了。地铁合唱那一段我觉得没有人能不哭吧……太温柔了,太温柔了。与一个成年人被治愈的故事交织起来讲述Mr. Rogers这个人真的太绝了,最后有点点鸡汤但是这位温柔的老爷爷值得这么一个温柔的故事啊。 负面情绪是没有选择的,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应对它们的方式。他在餐厅里,让男主,也是让所有观影者,花几分钟静静思考,然后双眼直视镜头与我对视的时候,我真实体会到了无所遁形的灵魂震颤。 回来之后难以平静,去查了小时候看过的几个儿童节目,百感交集。 真好啊,纯真的童年,和呵护着无数人童年的温柔的人。 (不愧是Tom Hanks啊……和原型其实并不像,但气质拿捏得太精准了!) (Pittsburgh当地观影气氛浓烈,城市梗时能感受到整个电影院在无声会心一笑。亮灯的时候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看哭了的青年中年老头老太,有效缓解尴尬……)
《邻里美好的一天》观后感(十):希望阿甘哥能早日康复,多拍些更好的影片
Tom Hanks,我一直非常喜欢和尊敬的一位演员,不过近几年没有什么太让我感动/震撼的作品,今年的奥斯卡他凭借《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本来挺替他高兴的,但看完影片却让我觉得,咋这么像蜡像呢?而且他对男主的一系列灵魂拷问,让我时不时起一身鸡皮疙瘩啊。 男主就更别提了,为了凸显Rogers的Hero形象,无论从外观/面容,还是言语、肢体语言、行为,都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暴力怨男。和Rogers的反差虽然大了,被Rogers感化后的效果虽然杠杠的,但过于刻意,反而少了一份真实,多了一份牵强和说教。 这个故事,再次强调和睦、完整的原生家庭对儿童/成人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有多么重要,当然,老外特别喜欢在这个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话题上做文章,大做文章,反复做文章,也是我不喜欢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 我的评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