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教育看教育
今天有幸听了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报告,让我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感到了一种生命的给养。
优秀教师离不开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道法自然,更重要的是完善自我人格,优化个人情绪。
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仁者爱人,内省不疚,心存感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生面前立身正道,用品格影响学生,用真情唤醒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着意于完善自我人格,唤醒良知。这种扎根教育离不开——爱。德兰姆姆曾经说过:“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懂得爱每一个孩子,要给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们懂得,成长绝非只是知识的增长,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讲座中,陶老师提到三个人,黄思路、罗斯福、魏书生,他们都做到了宠辱不惊。陶老师为此还提出了要优化个人情绪,其中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特立独行,而我们作为八五后年轻独生子女教师,自身也有许多不足,其中缺乏忍耐力在教学中较为突出。其实,宽容的对待每个学生,宽容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宽容的对待自己,本身就是优化自身的生命质量。
二、优秀教师离不开自信
自信的人才能放弃身边的名利,超越累世的功利。拥有“幸福在我心中,谁也夺之不去”的气度。优秀教师离不开自信,优秀教师更应该能激起学生自信。在讲座中,陶老师的几个短篇是绝佳的班会课资源,其中的:“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我们体验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它被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当处于痛苦时,你要开阔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片湖泊。”更是可以成为同学们的座右铭。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怎么会为细碎小事而计较,因疑虑重重而逃避呢。
三、优秀教师离不开发展
人生苦短,只有读书才能明了自己的不足,更有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内动力。当然,这精神养料的选择上必须要多下功夫。正如陶老师提到的:“取法乎上,功夫在诗外。”我们要学会跳出教育看教育,在广袤的书海中汲取有益的精髓。诵读国学经典,养好自己的一颗心,这是何等的重要。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体验了一种别样的幸福之旅,而未来,我想与经典同行,一定会更加幸福。当然,听完报告,我更有种迫切地愿望,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学生——要做个幸福的学生。幸福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