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迎接夜来
轻轻拉上窗帘,也许我们可以用一道帘子隔绝窗外,却依然有轻轻的雨声偶然敲打遮阳篷。秋的脚步似乎总是急迫,在八月总是有炎热相伴,而就在最近还是偶然会热,秋高气爽的日子其实短暂,重阳节之后雨就不断地来了。
这一场雨后,直接就可以看见各色人几乎开始冬天的节奏,火锅店生意也开始火了。
而网络里制造的节日,居然也开始实实在在地影响实体店了,一年一次双十一,上街随时可以看见他们促销的广告语,因为比拼所以很多人几乎也是可以知道网上抢购跟实体店还是不同,因为网上假货实在太多。据调查应该有一半左右。便宜自然也是便宜有道理。
但是可以感觉出有猫腻的东西实在太多,我看一家店卖围巾,五元一条,可是吊牌上却是99,这是怎么标价的呢?所以失去诚信的代价慢慢也有商家来承担。倒闭,关门也是寻常事情。有些衣服可以卖出几千甚至上万的价格,而有时又变成几十块的东西,这是水分太多的缘故。
一盆吊兰已经长大一直寻思换个漂亮的盆子,可是总是忘记,花若有知觉,不知道是否会感觉拥挤?
年岁渐渐长,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些时候很多孩子的某些缺陷其实来自家庭的言传身教,不知不觉却影响至深。
无形中这也是命运的一部分。曾经我们以为有些人不是那么激烈的表达好像就是弱势,其实不然,有时候静心想,也许那是一种智慧的另外形式。
约了表姐跟好友一起去官塘一路吃玫瑰家的串串,几个人闲谈也是开心。看创业的小老板那么专注投入,令人感动。恰是娟所言:很多人以为我们无为人是聪明能干,其实更多是实在加上勤奋。看那么干净的店里,生意兴隆隐隐地为之开心。一个人若是可以脚踏实地做事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们无为人口众多,所以最早八十年代就去北京做保姆,而今他们很多已经在异地创业活定居,用自己的双手终于把握了在城市生活的机遇。
几乎很多城市里都有很多来自农村的人终于立足,而相对开放地方社会使得人的能动性可以发挥出来,就是不起眼的乡村里走出了一个个的企业家,老板,还有建筑行业的精英。
时代早就人,所以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命运也是千差万别,文革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惨遭整死,也是一种历史的宿命,帝王将相上来之后自然也会扫清自己的路……商场里人可真不少,都说是划算,划算……其实就是不断地买,只有买才能刺激消费,没有消费的刺激,生产会出于停滞状态,危机我们曾经好像以为跟咱们社会主义无关而今看来有点可笑……
每个制度之下都会都的现象,其实没有免俗的时候,只是时间节点没有到,你看现在的很多地方很多工厂已经限于危机,其实生生死死才是商业世界的寻常事情。
再好的政府也不可能没有倒闭的企业。
据说二孩可以刺激一部分消费,只是大城市这个影响力更弱,人的生存几乎被异化,谁还愿意带一个孩子来世界受罪呢?
人到中年就应该安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如有一个孩子出生,那么白发苍苍时还在小学门口接孩子场景多少有点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