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堂90分钟》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天堂90分钟》的观后感大全

2020-08-15 19: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堂90分钟》的观后感大全

  《天堂90分钟》是一部由麦克·鲍力施执导,海登·克里斯滕森 / 凯特·波茨沃斯 / 哈德森·米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堂90分钟》观后感(一):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手好牌,而是怎样把一手烂牌打好

  生活真谛,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让自己喜悦以及身边的人赶到快乐可能你不如人家智商高,不如人情商高,不如人家反应快,不如人家有胆量,不如人家会说话会办事,这都不是沮丧理由,就像片中的牧师,或者没有腿的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生活磨砺你之前总会给你一些考验,只要你不断尝试你跨过苦难时候将不是苦难,是你一生荣耀,当你身边有一个需要支持的人,你会说:小子!你,我当时比你糟糕好多,我依然可以,我相,你也可以,加油!

  《天堂90分钟》观后感(二):生存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生存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真实的死亡接近的人很少,因为接近的人有去无回。本片的牧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常人接近上帝,但是死而复生后,他几乎掉了活着的意义

  医学上的“濒死感”,我可以告诉你是一种理上的压力感。很多患者和我说过就是一种当时自己感觉自己死定了!其实并没有很剧烈疼痛,就是感到自己马上要死了,眼前一片黑。

  所以这种感觉不是人想控制就可以控制的,是人正常心理反应。因为在那是人没有时间再想有什么希望和美好的东西了。

  《天堂90分钟》观后感(三):生无可恋,只因见识过天堂

  无知无觉,无音无光,不痛不痒,这是我们对死亡的设想,然而谁也不知是否正确,因为没有人可以体验死亡,归来与人谈感受。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不过是主观意识中的自身存在。我们最大化自身的认知,对这种存在做一个自以为是的“终极”判定:幸福与否?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你有机会迈入另一扇门之前。一旦你迈入了,“幸福”的标尺也就失效了……

  这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一位牧师遇车祸死亡,然后去了天堂,在那儿呆了90分钟,却被“遣返”,回到尘世粉身碎骨,送医院抢救

  但真正令他痛苦的不是肉体,而是那90分钟的天堂之旅让他生无可恋,宁愿抛妻弃子也想回到天堂。

  他难得之处在于,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5个月,他却对那90分钟的亲历守口如瓶,一切挣扎只在内心。因为即便他是神职人员,也担心人们不信神迹,反而视他为疯子

  直到他康复获得新生,他才尝试告诉最亲近的人……

  这仍是信与疑的探讨,却比同类故事真诚也更有价值

  《天堂90分钟》观后感(四):天堂90分钟

  我听到的,甚至是我相信,很多人在他们躺在病床上听到的。更多的是来自那些健全的人的声音。更多的是,他们走进病房里。装作要做一些事情。他们就坐在椅子上,谈论起平时都不怎么说起的话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奇怪的是,罹难的总归是你吧!难道不应该是主角先发声吗?他更有发言权,为什么他老是沉默。或说他总看起来显得不那么积极主动。在这,你所能做的,都被拿走了。吃喝拉撒,看起来很简单,可往往真的有什么要挡在前面似的。每天的每天,睁开眼,你剩下数时间,你希望走开,你在看自己演的一部电影那样。真的是无聊透了,你所要做的是在这张床上看出内容,看出真谛。

  这时候,本应该是机会难得呀!一切事情让开了路,留下思考的时间。总有些奇思妙想迸发出来吧!而越是那样,人好像就越喜欢将自己关起来。那些拿走的,我们嗤之以鼻的,让人觉得毫无意义的,没能开阔思维的,事实也确实是。反倒让人怀念起来了。“吃饭、睡觉”相对于你要去干一件拧螺丝的工作而言,真不是特别让人提起兴趣的。虽然它在你平常里,是多么难得和想着的。但现在,你是盼着的。你不是被你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声给提醒着的。什么东西需要被抓着不放,小时候的事情,一些曾有过的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它们无论如何不会自己跳出来。如果说有什么是不离不弃的。还真的是只有疼痛和抱怨了,这些把你按在一个地方不让你走的家伙,它们在威逼着你用各种方式来形容它们。

  情况在好转,身体在恢复。顺境中的你,声称有了受罪的经验。满口的感动,满口的感恩。怎么之前就不提了呢?原来,爱也是任性的,需要一种更舒适的环境底下,才愿意茁壮成长。

  《天堂90分钟》观后感(五):向死而后生

  如果若干年后,自己完全忘记看过这部电影,或是记不起为什么会去看这部电影:一个雨天的周六下午,我跑去DVD店买Spectre,老板告诉我只有枪版,又向我推荐了这部 90 minutes in Heaven “老外们反馈很好看”。没看上其他的,就留下了。

  记不清多久没看电影了,等孩子们入睡后,留一盏灯,从片头开始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场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每天在发生的惨烈车祸。随之,整部影片的90%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拍摄。不知现在的美国是否还如同1989年,有那么大批追随基督的人群,这种精神寄托几乎成了整个家庭的支柱。男主角觉得自己应该去天堂,而非留在人间受罪,女主角从得知丈夫的车祸到丈夫的痊愈期间,基本没有流过眼泪,她坚强的隐忍着,安慰着,等待着。在我眼里,她才是这部片的主角,从别人的经历和生活里,是否在对自己启示什么。

  很坦白地说,这是部平淡无奇的影片,有着120分钟的片长,硬撑看到结尾。但是回到卧室躺在床上,居然开始了久久的思考。

  还是关于女主。

  这几个月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也许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能算是灾难,金钱的损失,金钱是什么,是物质生活的一种工具。而许多人失去家人,家人重病,爱人离去,天灾,人祸,完全不能补救的过错。。。

  我们都渴望回到从前,没有发生灾难的从前。女主去麦当劳,买两份汉堡和奶昔,自己只吃一份,只为找回以前熟悉的那份感觉。

  但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女主也知道。所以她没有哭,没有抱怨,只是一点怒其不争。一切一切,我们只能向前走,向前看。

  男主也最终明白,上帝留着他在人间,是为让他传述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人克服类似的困难。

  人生很长,又很短。

  长到我们若干年后,会忘记曾经的伤痛。短到我们没有太多时间用于去悲伤。

  向死而后生。

  也许我们一辈子必须经历几次吧。

  《天堂90分钟》观后感(六):上帝爱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正如主角自己所说,去天堂的经验太宝贵,他不想与人分享,所以当一步步的转换成电影的时候,看到的是导演、演员和幕后制作的小心翼翼,饱含了对上帝的敬畏之心。

  主演海登·克里斯滕森,是星球大战里帅气的天行者,是心灵传输者里的超能力者, 主演凯特·波茨沃斯,参演过马语者,超人归来,容颜美好的男女主角,卸下本来的光晕,在角色里扮演困苦中挣扎寻找上帝、见证上帝的人,他们原本可以为迎合人去演商业片,这里的角色会给他们带来争议,因为看电影的大多数是不信仰上帝的人,要让这些人关注并投入剧情,是对他们的挑战。这部电影,只要你用心看,你会发现,他们的演出,自然真实、丝丝入扣、感人至深。这个发生的真实神迹,必定让他们感同身受,必定让他们也经历到了上帝的同在。

  爱我们的上帝,为了给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多少的神迹?圣经里大量的记载,从诺亚方舟到摩西带以色列民出埃及,再到瘦弱的大卫打败能力强大的巨人战士歌利亚,直至上帝独生爱子耶稣降临传扬真理,行无数神迹,被钉十字架死后三天复活,到十二使徒传福音、殉道,直到如今。

  不信上帝的人,不要说基督不存在,你看最初的使徒都是殉道而死,谁会为了虚假的事物不畏献上生命?上帝在真实的世界与我们同在,天堂是真实的存在——从死亡里重回的唐已经有了坚定可靠的见证,而这个见证,不仅属于每个坚定虔诚的基督徒,也属于每个软弱迷茫的基督徒,更属于每个将相信和愿意相信神的人。

  这不是神棍的电影,电影里边每行进的一分钟,都能看到真心和诚意,它与虚无缥缈无关,与虚伪无关,与地位名利无关。它是关于信仰,关于真实,关于真理,关于坚持,关于盼望,关于爱的一个故事。

  这里有一个真正的主角,祂是神。祂没有一句台词,但却是绝对的主角。这也是很多没有信仰的人觉得不好看,看不明白的原因。他们看不到故事里这个真正的主角,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故事是残缺甚至荒谬的,他们宁愿相信是唐要以天堂的故事谋生,博取关注,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天堂真的存在,上帝真的存在。

  在这个完全可以称为神迹的故事里,从开始到结尾都充满了对上帝不止息的感恩和祷告,上帝也真实的回应了。这样的祈祷是依靠着爱心和信心。车祸现场的祷告,无数人持续通宵不停歇的祷告,女儿担忧又迷惘的祷告,妻子害怕又急切的祷告,唐在忍受痛苦时反问上帝的祷告,上帝都一一垂听了,上帝一直与唐同在,当他死亡后被接去天堂时,当他重新有了脉搏感觉有人牵着他的手的时候,当他唱着歌醒来的时候,当他的教父来提醒他骂他的时候,当他的好友来鼓励他的时候,当伊娃巡逻队的人来照顾他的时候,上帝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有上帝的同在,他一步步从死亡、从瘫痪、从绝望中走出来,站起来,重新站到布道的讲台上!这个与神同在的神迹里,一直有盼望、一直有温暖、一直有爱!

  这也不是一部幻想的电影,独自承受困苦的妻子,遇到只管做生意赚钱、没有竭力帮助他们的律师,不能得到保险赔偿不得不转去条件差的医院,家也搬迁至的更远更差的地方,生活的压力是那么现实。在病痛中无法承受痛苦的唐,好几次想放弃自己重回天堂,他受不了家人的无助和同情,身体和心理都备受折磨。但还是要走下去。因为上帝,有更美好的预备! 在人生忧愁时,上帝告诉我们,“天上的鸟,不种不收不积累,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不是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又在困苦时告诉我们,“凡劳苦担重担的,到我这里来,我可以使你们得到安息。”祂在尘埃中拣选我们,在困苦时安慰我们,在患难中托举我们,在迷茫时引领我们,在软弱时强大我们。

  经历死亡的唐不仅见证到了神的真实,也在患难中得到了能力,他打开自己的心,懂得怎样去接收别人对他的帮助。他在患难中得到小病友的安慰,也安慰小病友,重回教堂后,同样去安慰和鼓励断腿的橄榄球男生。上帝给我们苦难,有一个目的,一如《桃姐》里牧师祈祷的那一段台词: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真的要感谢唐,没有他的分享,我们听不到这么真实、震撼和强大的见证。车祸中的断腿不可思议的康复,现在他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喜乐的为神在全世界做工。

  感恩我主!唐是你,也是我,上帝怜悯,仁爱,信实,愿能与我主同在,同享祂的奇妙和丰盛!

  《天堂90分钟》观后感(七):我在天堂的时间

  二 我在天堂的时间

  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门。”

  《圣经》创世记28:17

  我死的时候,并没有穿过一条又黑又长的隧道,也没有离去或归来的感受,更未经历身体被带进光明里的过程。我没听见任何声音,不管是叫我的或是呼唤别人的。与我生前最后见到的桥和雨的景象同时发生的,是光包裹了我,而这光辉是超过地上所能理解或描述的光亮。就只是这样。

  我的下一个意识,就是我正站在天堂。

  喜乐充满我的心。我向四周张望,注意到有一大群人站在一扇辉煌壮丽的大门之前。我不知道他们距离我有多远,但距离之类的事似乎无关紧要。当那群人向我跑过来时,我没看见耶稣,却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我立刻明白,这些都是先我离世的人,他们的出现显得非常自然。

  他们涌向我,每个人都带着微笑,并且高声赞美上帝。虽然没有人告诉我,但我直觉地知道,这是我的天国欢迎会。他们在天堂门口聚集,正等着我。

  我第一个认出的,是我的外公乔伊•古柏。他看起来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有一撮白发和我称作大香蕉的鼻子。他立时停下来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堆满了微笑。我可能喊了他的名字,但我不确定。

  “唐尼!”(他常这么叫我)他的眼神明亮,在奔向我的最后几步超我伸出了双臂。他拥抱我,紧紧地抱着我。是的,他就是我儿时记忆中那位强壮并且精力充沛的外公。

  记得在他心脏病发作时,我正和他一起在家,并且跟他一起坐上救护车。我一直待在医院急诊室外边,直到医生走出来摇摇头轻声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外公放开了我,我看着他的脸,一股无比的喜悦淹没了我。我无法压抑冲锋的喜乐,根本没想到他的心脏病或去世,至于我们是怎么来到天堂的,似乎已无关紧要。

  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天堂第一个看见的人就是外公,也许是因为他去世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吧。他并不是我生命中最了不起的属灵向导,却也正面影响过我。

  被外公拥抱之后,我不记得接下来的两位是谁了。人群围绕着我,有人拥抱我,有人亲我脸颊,还有人使劲握着我的手,是我感受到无比的爱。

  欢迎会中有一个人,叫麦克•伍德,是我童年时的朋友。麦克对我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是他邀请我上儿童主日学的,这对我成为基督徒有很大的影响。麦克是我所认识的人之中最虔诚的年轻基督徒,相当受人欢迎。他连续四年都是高中的橄榄球队、篮球队和田径队的队员,并且赢得荣誉,非常了不起。他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身体力行,活出了美好的基督徒生活。高中毕业后,麦克获得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可惜他在十九岁那年死于车祸。听到这消息时,我非常震惊,甚至心碎,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才恢复。他的去世,是我的那个是人生经历中最大的打击和痛苦。

  参加他的葬礼时,我哭个不停,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带走这样一位忠心的基督徒。多年来,我一直不能忘记这种痛苦和失落的感觉。我并没有一直想念他,但每当我想起他,悲伤就笼罩着我。

  而现在,我在天堂看见麦克。当他用手臂环绕我的肩膀时,我的痛苦和悲伤消失了。我从未见过麦克笑得这么开心。虽然我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至少这个地方的喜乐消除了所有的疑问,一切都至善至美!

  有越来越多的人迎向我,并叫唤我的名字。那么多人来欢迎我进入天堂,实在令我兴奋极了。欢迎者众多,我无法想象有人可以像他们现在这样快乐。他们脸上散发出一种极平安的光辉,是我在世上从未见过的。他们都充满了活力,容光焕发,喜乐无比。

  时间已无任何意义。但是为了表达清楚,我会以时间的顺序来叙述我的经历。

  我看见我的曾祖父,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到他的拥抱。他告诉我,他很高兴我加入他们。我看见贝利•威尔逊,他是我的高中同学,但后来在湖里淹死了。贝利拥抱我,他笑得那么开心,令我难以置信。他和每个随之而来的人都赞美上帝,并述说他们看见我有多么兴奋,也欢迎我来到天堂加入他们所享受的团契。

  就在这时,我看见两位曾爱我和教导我关于耶稣基督的老师。我走在这群人中间,注意到他们从老到少,各种年龄都有,其中很多人在地上素未谋面,但每个人都曾影响我的生命。而虽然他们以前互不相识,现在却好像很熟络。

  我想说明整个情况,但我的词汇稀少,又不够恰当,因为我必须用地上有限的措辞来描述无法想象的喜乐、兴奋、温暖和全然的满足。每个人都不断地拥抱我、触摸我,对我说话,出声对我笑,并且赞美上帝。这一切好像持续了很久很久,而我乐此不疲。

  我父亲有十个兄弟姊妹,他们的孩子最多有十三个。在我校时候,我们的家族人口众多,如果想要聚会,必须租下阿肯色州的蒙特罗市立公园。我们派普家族的人彼此都很亲密,一见面就拥抱亲吻。即使这样,我在地上与家族亲友的团聚经验,都不能是我对在天堂门口所面对的这崇高的圣徒团聚有心理准备。

  曾在蒙特罗市团聚的一些亲人,也在天堂门口等我。天堂里有许多事物,但毫无疑问的,它是最伟大的一次家庭聚会。

  我所经历的每样东西,都像是为感官而预备的超级筵席,任人享受。我从未感受过如此强而有力的拥抱,跟从未经历过如此美妙的体验。天堂的亮光和质感,是地上的视觉和言语解读毫无用处,温暖和明亮的光吞没了我。我四顾观看,几乎不能消化那生动与耀眼的缤纷色彩。每个色彩都超越了我曾有过的体验。

  随着所有感官意识的加深,我觉得以前似乎从未真实地见过、听过或感受过任何事物。我不记得我曾品尝过什么东西,但我知道,如果我尝了,那将比世上任何我吃过、喝过的东西更美味。最好的解释就是,我感到自己正处于另一个空间。即使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我都不曾觉得像现在这样完完全全的活着。我站在这一群亲爱的人面前,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试着享受每一件事。一次又一次,我听见他们因为看见我而发出无比喜乐的声音,因为我在他们中间,他们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我不确定他们有没有真的说什么话,但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等我。尽管同时我也意识到,天堂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我再一次注视着身边所有的面孔,了解到他们都曾在我成为基督徒的过程中帮助过我,或是在信仰成长的过程中鼓励过我。每个人都正面的影响了我,在属灵上引导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信徒。我知道——又是那种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知道的直觉——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影响,使我得以在天堂和他们在一起。

  因为情绪很激动,我不知如何回应他们的欢迎,只能说:“我很高兴跟你们在一起。”而这完全不能表达我被这些我所爱的人环绕和拥抱所带来的极大喜乐。

  我没有意识到我生前留下了什么,也没有为离开家人或财物而感到遗憾。好像上帝从我的意识中挪走了一切负面饿或使我忧虑的事,我不得不与这些很棒的朋友一起欢乐。

  他们看上去跟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一模一样,只是比在地上时更加容光焕发而喜乐。

  我的曾祖母叫海蒂•满,是美国印第安人。在我小时候,她已经罹患骨质疏松症,头和肩膀都向前弯曲,整个人看起来是驼着的。我特别记得她的满脸皱纹,另外还有她那口假牙也让我记忆深刻,而且她总是忘记戴。但是在天堂她对我微笑时,她的牙齿闪闪发亮,我知道她的牙是真的,她的微笑是我看见过最美的。

  我还注意到另一件事——她的背不驼了,她站得又直又挺,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我根本不知道她真正的年龄,也甚至没想到这个问题。注视着她明亮的脸庞,我意识到在天堂年龄毫无意义。

  年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在那儿没有时间。所有我遇见的人,都跟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们时年纪相仿,但在地上生活时所留下的一切蹂躏创伤都消失了。虽然有的人在地上并不算十分漂亮,但在天堂,每张脸都完美、漂亮,看上去灿烂夺目。

  即使现在,经过这么多年,有时我闭上双眼,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完美的面容,以及洋溢着我从未体验过的盛情与温暖的微笑。和他们共处的神圣时刻,是我生命中的珍藏与期望。

  当我一进入天堂,他们就在我面前,并且向我涌来,上前拥抱我。我无论朝哪个方向看,总有我所爱的人和曾经爱过我的人围绕我,并且前后移动,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欢迎我。

  我感受到被爱——胜过我一生中所有被爱的体验。他们并没有说他们爱我,我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话,但是当他们注视着我的时候,我就彻底明白了《圣经》里所谓“完全的爱”是什么。它从每个环绕着我的人身上散发出来。

  我凝视着他们,觉得这样就是在接收他们对我的爱。片刻之后,我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象淹没了我,所有的事物都灿烂耀眼。从前方不远的大门处射来一道光,比环绕在我身旁的光辉还要明亮,全然辉煌。我停止凝视人们的脸,因为我发现,身边所有的东西都绚烂发光。言语完全不足以形容。所有的一切都太令人敬畏与惊奇,远超过人类的言语所能形容。

  我所看见的每样东西都发出强烈的光辉,唯一能说的是,我们正开始移向那光。没有人说应该怎么做,但我们都同时移动了起来。我向前看,一切好像都在长高——好像一座平缓的小丘永不止息地往上延伸。我本以为们后面或许会有些阴暗,但我所能看见的,只有绚丽夺目的亮光。

  比起眼前的绚烂光辉,我遇见亲朋好友时所看见的亮光顿时黯然失色。感觉好像我每踏一步,光就变得更加灿烂。我不知道光怎么可能更灿烂辉煌,但它就是这样。仿佛打开一间暗室的门,走进正午烈日的亮光里,当门一开,烈日光芒群涌而出,是我们暂时失去视觉。

  但我并没有瞎,只是惊讶于那不断增强的光辉。这看起来真的很奇怪,一切虽已如此灿烂,但我每向前走一步,光辉就加增一些。我越向前走,光就越明亮。光吞没了我,我感觉自己正被领到上帝面前。人的肉眼必须逐渐适应光和暗,但属天堂的眼睛并不需要。在天堂里,每个感官都被无限的提升来享受一切,这是何等大的感官盛宴哪!

  当我继续向前走的时候,有一种圣洁的敬畏充满了我。我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但感觉得出来,下一步会更奇妙。

  然后,我听到了音乐。

  《天堂90分钟》观后感(八):去过天堂90分钟:留下的意义是什么

  交代一下看片的背景:最近出了一些事,弄得我身心疲惫,并且一根匪夷所思的稻草彻底压垮了我,我目前的状态很懈怠和自我封闭。牧师和师母让我放下原来的计划,彻底安息一段时间。前两天在家休息,无意中看到这部电影。原以为是讲濒死体验或者天堂神迹什么的,结果却不是,但是我边看边想,也许上帝知道我的近况,这是我所需要的——如果已经领略过天堂的美好,我们为什么还要留在地上继续忍受鸡毛蒜皮的生活?继续接受现实中各种无能为力的挫败与沮丧?正如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唐所困惑的一样:上帝啊,天堂真美好,我的家不在这里,让我回家吧。但上帝却仍然把他留在这个世界上,忍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破碎与疼痛,直到他找到留下的意义所在。

  唐是一个牧师,在故事开始时,对待工作他踌躇满志,但是,他的讲道刻板教条,除了打鸡血,他对唤起教徒的热情毫无办法。的确,平平顺顺、墨守成规的生活过太久了,他自己都已经失去属灵的激情很久了。

  故事始于一场车祸,唐开车回家的路程中与一辆重型大货车相撞,警察赶到时,唐的脉搏已经停止跳动,警察放弃救援,所以,大概有90分钟唐是没有救援的假死状态。唐后来回忆,这90分钟,他已经达到天堂的入口。

  第一个神迹来自一位路过的老牧师。他从后备箱爬进车厢,含着眼泪向神祷告,唐死里复生。众人欢欣雀跃,唐被紧急送到医院接受救助,虽然多处粉碎性骨折,但他活了下来,给家人带来盼望。

  这时,故事才算真正开始。

  整个故事,就是唐在那里作天作地不好好活,折磨得妻子快要崩溃,孩子们也在忍受家庭的破碎带来的痛苦。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身为牧师的唐会对生命失去信心、这么脆弱,一直到唐终于振作起来后,他说出真相:我已经去过天堂了,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还让我回来忍受身体的破碎、忍受自己变得无用成为家人的负担。上帝让我留下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碰巧,看过这部电影的第2天,公众号JINGJIE推了一篇文章,《我们和上帝交换什么?》,改写自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基督徒女性伊丽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的自传《苦难从来都有》(Suffering is never for nothing),从另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1956年,有五位传教士被印第安土著部落奥卡人杀害的事,有些中国基督徒有所耳闻。《穿越荣耀之门》、《奥卡人的新生》都是讲述的这个真实的故事。伊丽莎白是这五位传教士中的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遗孀,也是《穿越荣耀之门》的作者。

  在文中,伊丽莎白.艾略特谈到她的第一任丈夫吉姆.艾略特失踪时,她迫切祷告,5天后却得到丈夫被害的消息。在这个极大的苦难里,她明白一件事:上帝与我同在,而不是吉姆与我同在。因此她悟到了这个信仰最根本的基础,我们去爱,必须也能去“痛苦”,如果我们不想受苦,就不要去爱任何人或者任何事。因为上帝也就是这样在爱我们,他把他的独生子耶稣送上十字架来爱我们。那个高举的十字架的象征就是苦难。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面对苦难我们该怎样继续去爱——爱别人,也懂得爱自己。

  回到电影《天堂90分钟》,这真是一个容易误导人的片名,容易引导我们把焦点放在天堂里的90分钟,而这部电影改编的小说的书名是《去过天堂90分钟》,去过又回来,这才是重点。

  上帝让已经走到天堂门口的唐又回来,唐回来后不能理解上帝的用意,在他见过了天堂的灿烂,看到有那么多熟悉又亲切的亲友在那里欢迎他,他当然无法接受这种被遣返回人间的结果。所以他各种作、不配合,他想快点死掉,这样他就可以快点再去那个终极乐园。他当时想到的是,上帝啊,是不是我不够好,所以你觉得我不配去天堂,让我继续在人世间受苦?我好委屈啊。

  是什么让唐缓解恐惧与焦虑、慢慢放下自我的固执,逐渐理解这个功课呢?是众人为唐的祷告,是太太的祷告,也是唐自己向上帝的祷告。正如当年大卫王在流亡的路上向神祷告一样,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仍然决定先在意志上有一个降服。正如诗篇56篇3节:我惧怕的时候仍要依靠你。因为基督徒在信仰里会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观点:看不见的事比看得见的事更有价值,神的意念比我们的意念更为高远。

  苦难是一所每一个基督徒都必要上的大学,改变我们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历,而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反应——勇气、热情、担当,化苦难为祝福的能力。

  呵呵,唐最后发现,上帝让他回来,因为他还没有毕业,他还有学习的空间:在苦难中学习怎样接受别人对他的爱,在苦难中学习怎样好好爱自己,直到他把自己的苦难活成对别人的祝福。天堂永远在那里,什么时候去都不晚,不着急。

  最后,聊一下整个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来自唐的女儿为父亲的病祷告,很茫然,与外婆的一段对话:

  女儿:爸爸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外婆:还需要一些时日。

  女儿:我能做的只有合掌祷告,也没什么用。妈妈不会因此舒展愁眉,爸爸也不会瞬间康复。

  外婆:Darling,不要放弃。你要知道,希望不寄托于信念,但信念却可以寄托于希望。( You can have hope without faith, but you can't have faith without hope. 你可以对盼望没有信心,但没有信念就没有盼望。)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罗马书12章12节(和合本)

  记得牧师为唐的复活祷告时,唱了一首著名的《恩友歌》(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中英文都极美。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希伯来书四章16节: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随时的帮助。

  所以,这篇影评的最后,献上《恩友歌》的歌词~~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all our sins and grieves to bear! What a privilege to carry everything to God in prayer! O what peace we often forfeit, O what needless pain we bear, all because we do not carry everything to God in prayer.

  何等朋友,我主耶酥!担我罪孽负我忧。何等权利,能将难处,到主面前去祈求。多少平安屡屡丧失,多少痛苦无须受。无非我们未将万事,到主面前去祈求。

  Have we trials and temptations? Is there trouble anywhere? We should never be discouraged;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Can we find a friend so faithful who will all our sorrows share? Jesus knows our every weakness;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我们有否苦难、艰辛?有否试探和引诱?不能因此失望、灰心,应当向主去祈求。谁能像祂忠实、稳妥,背我重担分我愁?惟祂知我每一软弱,故当向主去祈求。

  Are we weak and heavy laden, cumbered with a load of care? Precious Savior, still our refuge;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Do thy friends despise, forsake thee?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In his arms he'll take and shield thee; thou wilt find a solace there.

  我们是否疲倦,苦楚、思虑、重担压心头?救主仍旧是避难处,应当向祂去祈求。朋友有否卖你、弃你?应当向主去祈求;祂的怀抱是你护庇,经祂抚慰必无忧。

  .S:电影的最后2分钟,男主角唐牧师的原型真人出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