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这样的“国旗下故事”点赞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为这样的“国旗下故事”点赞

2020-08-22 08:18:13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这样的“国旗下故事”点赞

  新学期开始中学迎来第一次升旗仪式

  和往常一样负责德育工作的董校长主持。没有固有的稿件,没有亢奋宣讲。新学期的祝福期望平和安详,寥寥数语,简单明了

  眨眼就到了孩子们翘首期盼的“国旗故事环节。董校长说:“同学们,升旗仪式前我下了一个通知,让每个同学带废纸来。下面请大家拿出来示意一下,做到了没有?”

  孩子们悉悉索索地从口袋掏出来,一脸问号,情不自禁把目光再次聚焦在董校长身上。

  “同学们,请将纸揉成一团,然后扔在地上。”言语虽风轻云淡,却掷地有声

  孩子们有些犹豫,显然不明校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满脸疑惑地相互观察,最后还是不情愿地按照董校长的要求将纸“放”在脚下,又不放心地看了两眼……

  突然,董校长喊起口令:“向后转,齐步走……,向后转……”

  随着口令,学生们退后了一段距离,又转过身来。然后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叫:绿油油的草坪上,星罗密布的白色垃圾亮得扎眼,有的还随风翻飞舞动。

  继而,操场上静得出奇,似乎每一双眼睛都在寻找自己丢掉的那张废纸。

  董校长意味深长地说:“好的品质习惯一旦丢掉,就很难再寻找。”然后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素养是怎么变差的?”

  接着,他讲了让国人失去颜面的“泰国白庙旅游事件”,感动亚洲杯的中国球迷“捡垃圾”行动……

  最后,意味深长地说:“好习惯才能让人变得更加有素养和尊严。仪式结束后,请你途中随手捡起一张纸,无论是不是你丢失的,都要用高贵的品质捡回自己的尊严!”

  路上,孩子们默默捡起一张张的废纸,走过主席台的一刻都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操场再一次洁净如初……

  显然,这样的“故事”触动了孩子们的

  回想到两年前,新学期伊始是“习惯养成教育月”。按照惯例,德育处要集中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而教主任把那张毫无生机的“讲话稿”摆在我的案头时,看着密密麻麻的“蝌蚪”,突然想起曾开展的“学生不喜欢校园活动调查结果

  清晰记得一个孩子的话像潜藏在胸口的针,此刻恰好扎在我的心尖儿上:“升旗仪式很累人,一动不动地站半小时死气沉沉的,老师就是在那念稿,长篇大论的,根本听不懂他在讲啥!”

  是啊,当孩子失去兴趣时,教育就会随之失去生命。“国旗下讲话”一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就会变成难以消化的“夹生饭”,难怪学生会拒之千里以外。何不改变一下方式?让孩子领略教育别样的“景致”!

  可怎么改变呢?记得林清玄在《面目》里说:“我们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莺的树下。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

  要让教育浸润童心,就要让教育场景化,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心灵。能不能用“故事”代替“讲话”,让孩子们走进故事,走进事实?

  于是,我和负责德育的董校长及班级管理研究会成员一起,探讨从“讲话”向“故事”变式的意义,以及如何让“故事”情景再现得更加真实而生动;如何让“故事”打动人心……

  从“讲话”到“故事”,这不单单是称谓的改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方式变革。它如同一道“易消化、能吸收”的营养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以鲜活的讲演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思考,一点点改变和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行和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