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雾》的观后感大全
《绿雾》是一部由盖伊·马丁 / 埃文·约翰逊 / Galen Johnson执导,Adam brooks / Jon Stebbe / William Bond主演的一部喜剧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对库里肖夫效应的进一步延展吧。/从《迷魂记》的角度看,这不是一次复述,而是重述。除去结尾坠楼的改编,影片将Gavin戏份加重,一开始就把诡计坦白,增添监视器使操纵意味更强烈,而原本的自知视角也因此变为全知视角。在所有人都以为故事了然于胸的时候,结尾又出其不意地反转,这一层设计和《迷魂记》如出一辙。
●2018/12 @Bertha DocHouse, London
●当指向性有些明确后,自反感就没那么强了,最好的地方感觉还是在于一些诡异的笑点。
●超级开心好玩的影像实验拼贴。特别是把对话都掐了只剩下人物在说话前后的挤眉弄眼以后效果奇佳,活脱柏格森理论中的情感动势的喜剧表现。最后惊现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也是眼前大亮。看完只想把被引用的这些电影一一看遍。
●看过的最长混剪
●4.5 你说我的浪漫无可救药
●盖伊·马丁一贯的恶趣味,以《迷魂记》为“情节”主体,以「绿雾」为视觉核心,另找200余部影片的片段剪辑成新版「迷魂记」,减掉部分台词后形成的跳切感具有恶搞效果;蒙太奇玩得飞起,几乎最大化地利用剪辑拼贴功效。
●对《迷魂记》的重构,结尾还给出了所有引用电影的名单,一方面告诉我还要多看老片,另一方面提醒我看过的电影要记得它们的片段和它们叫啥啊。不过本片最大的问题是,它没有引用旧金山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房间》,anyway, how's your sex life?
●感觉是适合坐在影院里观看的片子(以强迫自己看完,并沉浸其中)。电脑前看到30min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这种方式,做(剪)一个短片就好了吧。一下子就能让观众get到的idea,其实也很容易丧失兴趣。最喜欢12'左右汽车穿行于城市的剪辑。
●不得擅自对经典文艺作品、广播影视节目、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作重新剪辑、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得截取若干节目片段拼接成新节目播出,不得传播编辑后篡改原意产生歧义的作品节目片段。
《绿雾》观后感(一):看的头晕
看评论,据说这部电影很牛叉,依据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为背景,选择了在三藩市拍摄的上百部电影镜头进行的再次拼接,并通过绿雾的浓淡表达人的情感,反正就是很不一般的样子。
可惜,我在看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电视坏了,怎么没有声音。到后来,各种镜头来回切换的眼花缭乱,再加上本身就是脸盲,对外国人分不出清楚,从头到尾就光看着人影晃动了,最后感觉头晕目眩,一股晕车的感觉。
《绿雾》观后感(二):在“混剪拼贴”的影像实验里戏仿重现《迷魂记》
《绿雾》的导演盖伊·马丁(Guy Masson)以拍摄“仿默片”而出名,看过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世界上最悲伤的音乐》的影迷一定深有同感。这部《绿雾》全片的素材来自一百部拍摄于旧金山的电影、电视和广告片段,且美其名曰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致敬。从阴谋诡计到浪漫爱情,再到眩晕的高潮坠落场景,全都在分章节的结构里尽情展现。导演富有创意地在拼贴情节里偶尔散发出数码效果的“绿雾”,令影片笼罩在一种不断升级的神秘氛围里,这种创新手法是巴勒菲没尝试过的。
另一种突破在于剪辑,原有影片里大部分的人物对白被剪掉了,只保留剩下很少。结果看到的是人物在说话前后的嘴部动作,怪诞幽默的效果既像是在彼此调情,又像是在故意隐瞒各自的秘密。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影片里的监控画面上出现了流行组合N*Sync的MV,迈克尔·道格拉斯自我调侃《本能》里的全裸后背,以及最后侦探不小心烧掉胶片引发火灾的情节。这种时空错乱的幽默感是创作者对“拾得影像”直接干涉的结果,制造出“元实验片”的氛围,给这部貌似无序的实验之作增添不少接地气的意味,同时也给日后进行类似创作的导演更广阔的挖掘空间。
《绿雾》观后感(三):绿色的雾
导演把所有和三藩市有关的电影重新编辑构建成了一部新的电影。要问我看懂沒,木有。真的木有。 好处是重新看到了许多老电影中的时光美人,那时多喜欢梅格•瑞安呀。唯一的亚洲脸是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导演的尝试,让我有机会完全忽略台词地看了一部电影。 还有,导演深谙老影迷的趣味之一是猜电影的片名。
《绿雾》观后感(四):三藩市愛情片大匯剪
加拿大怪傑佳麥甸應邀為三藩市國際電影節創作電影,想起在三藩市取景的不朽傑作《迷魂記》(Vertigo,1958),遂以希翁的故事為底本,不去拍攝任何新片段,而是從超過二百部於三藩市取景的影視作品中摘取片段,拼貼、重構、改寫、想像全新的影像組合。這種製作電影的方法,不算新鮮,千禧年後不時能在各類影展上見到,從前介紹過匈牙利導演帕菲(György Pálfi)的《愛情大匯剪》(Final Cut: Ladies & Gentlemen,2012)就是同類型的作品,而且難度也許更高——帕菲從大量影視片段中組織、創新全新的一個半小時的長片,佳麥甸則從既有故事底本中變奏出只一小時的作品。不過,在藝術家基斯頓麥克雷(Christian Marclay)的短片《電話》(Telephones,1995)與長達廿四小時的《時鐘》(The Clock,2010)之後,佳麥甸應是嘗試這種玩法的導演中名氣最大的了。
這樣的創作方式,固然是剪接與敘事的探索,但更多是與影迷溝通的私密遊戲,如果你對這些新舊影視作品本身沒有感覺,那麼導演將一個簡單動作拆成多個部分(舉例說早上出門的情節,選以甲電影的起床鏡頭、乙電影的擦牙片段、丙電影的更衣動作、丁電影的開門影像接駁在一起),大抵也難以引起甚麼趣味,對於不習慣的觀眾而言,更會因為以不同演員的片段縫合成一個「角色」的做法感到困感。可是對於深度影迷來說,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給電影的情書,而喜歡從影視作品中研究服裝、建築、交通等的歷史變遷的朋友,也是相對方便的已剪裁材料。佳麥甸在組織上與同類型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幾乎不留人聲,將各段影像中說對白的部分裁走,一開口即閉嘴、再啟唇又無話,觀眾只能從演員表情和前文後理推敲故事,這既濃縮了影像的長短,也營造出趣怪突兀的「跳接」效果,到末尾才反過來密集以多部電影的對白串成高潮時,就令人更感好玩了。
看《拼貼迷魂記》,才發現原來在《迷魂記》前後,原來有那麼多影視作品有相類的片段(而未必在主題上相關),或預兆、或啟發、或共通、或暗合、或變奏,雖然許多都來自「黑色電影」(Film Noir),但據此引伸,何謂「類型的(視覺)元素」,邊界就顯然充滿遊移變化了。《迷魂記》往往被視為希治閣的 “self-criticism of the male gaze",《拼貼迷魂記》雖然改編自此,對「男性凝視」的處理方法自有不同——女性角色(的影像素材)也許仍是被觀看被控制的對象,但只佔全片相對小的部分,相反佳麥甸剪進大量男性角色觀看時的特寫鏡頭,觀察的是他們凝視、渴望、回憶女性時的各種情緒和反應。這某程度可算作「凝視男性凝視」吧。不要忘記,佳麥甸擷取的影像來自不同電影,那就是說,這些男性觀看的模樣,其實未必真的是在觀看(無論是指情節上在觀看,還是拍攝時真的在看著對手),一切都是「庫勒雪夫效果」(Kuleshov Effect)而已。這複合的意涵就很有趣了。
即使不那麼嚴肅地看,這個處理也足夠好玩——例如佳麥甸竟以功夫片明星羅禮士(Chuck Norris)在羅維導演的《黃面老虎》(Slaughter in San Francisco,1974)的大量臉部特寫,去對應《迷魂記》中占士史超域(James Stewart)眼見情人墮樓後的段落,呈現他迷惘、落泊、失神的狀態,佳麥甸說 “When you isolate Chuck Norris without dialogue he has a Bressonian quality",哈哈哈,何謂「演技」,其與剪接及語境的關係,在此就令人有更多思考了。從《摧花人妖》(The Sniper,1952)到《本能》(Basic Instinct,1992),自《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1947)到《哥斯拉》(Godzilla,2014),這套三藩市影像盛宴確實豐富過癮呢。
《绿雾》观后感(五):如果将101部电影片段剪成一部电影 | 佳片推荐
绿雾
简介
绿雾 The Green Fog(2017)导演 & 编剧:盖伊·马丁/埃文·约翰逊/Galen Johnson
《绿雾》 (The Green Fog) 绝对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实验派情节剧电影。
整部影片是导演盖伊·马丁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经典之作《迷魂记》的全新诠释。
片中的所有素材全部来自在旧金山地区及周边地区拍摄的老电影和电视节目片段。
故事
影片共剪辑了98部拍摄于三藩市的影片以及3部电视剧,并以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为基础作为全片的剧情走向。
导演将“男”和“女”符号化,并以绿雾的量来模拟男女主角之间感情的化学反应,贯穿全片。
幕后
导演盖伊·马丁看到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一名一头染坏的绿发收银员时,产生了关于本片的灵感。
考虑到片中大量剪辑片段的版权问题,本片可能永远无法做大规模商业发行。
这部电影是受旧金山国际电影节60周年纪念活动的委托制作而成的闭幕影片。
作为一部城市交响乐式的电影,在电影节上,由著名的克罗诺斯四重奏乐队的现场配乐。
资深影迷绝对不能错过的古怪佳作,片中充斥着的幻觉、戏中戏、甚至戏中戏中戏颇具创意,淡淡绿雾所创造的氛围极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公众号回复“ 绿雾 ”观看此片,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 往 期 回 顾 -
我只是想嫁给百万富翁而已
一个法国女工的两天一夜
我,到点下班
一部要买3张电影票才能撸完的电影
银幕历史上最奇怪的惊异奇境
用你湿润的双唇舔舐我的伤口
投稿及其他事务请至「食指君」工作邮箱
zxl51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