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品牌找到消费者的G点 ​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让品牌找到消费者的G点 ​

2020-08-31 07:26:25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品牌找到消费者的G点 ​

  这一篇是关于我在专业上的思考分享给对品牌传播兴趣朋友们

  一个品牌能寻摸到消费者敏感点,也就是标题里提到的G点,成功把握就大了许多。

  目前从门派上来说,品牌的塑造广告公关大门派,但实际上这两大门派在互相蚕食对方地盘,有一个词叫做广告公关化,或者公关广告化。

  先说下这两大门派的套路

  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雇佣的广告公司创意公司策划创意为主,以广告媒体购买进行强制性信息传递为主的一种方式,比如想好一句高大上比较装逼的Slogan,拍一支或简单直接,或文艺晦涩逼格,或有丰富故事情节视频,简单点就拍一组平面作品,在分众的电梯口,在机场的候机,在高铁上,在户外的公交车上,在城市的地下铁里,或者某档热门综艺节目出现。因为品牌的息是通过购买有限时间、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面积的媒体,所以简单直接是第一要素,并不苛求激发二次传播,保证一次达到就实现核心目的然如果在社交媒体和人与人之间出现二次传播,那就是完美的。

  另一种是大家也很熟悉的公关式传播,借助有内容的媒体或植入、或通过策划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舆论感受到品牌信息,既而促成或者改变对品牌的认知态度。如果广告是硬的,公关一般来说就是软的,比如品牌召开发布会,策划一次事件营销公益活动,或者做一件劲爆的事,以激发社交媒体和其中的个体主动扩散和分享。

  为什么说这两种门派现在互相蚕食对方的地盘?

  或者换个说法,这两个按照套路划分的门派将逐渐消失了,以结果导向,将不再有什么广告和公关之分。

  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和品牌咨询公司从本质上都是要服务于品牌的某个诉求大部分时候是为了增长,包括销售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少部分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比如负面的应对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品牌服务机构将不再用广告、公关或咨询公司来简单的定义自己。

  更多的用战略战役战术来定义更准确些,有些公司提供战略,有些只解决品牌的战役和战术层面需求

  用一句话来定义,

  ——战略要准,战役要稳,战术要狠。

  从时间跨度来看,战略要管至少1-3年的品牌和企业体系方向指引,战役要管半年到1年的规划布局,战术则是管短则几天,长则个把月的具体实施

  回到我这一篇的题目,让品牌找到消费者的G点,这属于什么层面?

  我以为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都需要找到那个G点。

  这个G点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记住你、认可你、上你的理由,只不过在不同层面会有从具体到抽象的不同表达方式。

  以前从事广告营销行业,关于G点我常和客户、同行这样分享:

  可以让消费者哭、笑、错愕、感动、涨知识、惊叹或者有自豪感,如果这些情感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被激活,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都会无效,基本都是无用功,当然这是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说,但品牌不是所有企业的全部,有些企业不用品牌也能活,比如中国石化、中国烟草和国电网。

  如何给品牌找到那个消费者G点,我有一些思考启发下大家。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指品牌到此刻,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品牌背后的企业、创始人的过往经历,找到可以拿出来讲的故事,特别是失败的故事,还有那些细小但容易刺痛他人的细节。

  今天指品牌此刻拥有的比较独特的、有差异化的点,比如功能、团队、设计、外观、使用体验等等。

  如果品牌的今天啥特点都没有,甚至很平庸,那就看看未来,也就是明天。

  明天是指品牌未来的样子,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品牌的愿景和理想,从高大上的愿景里寻觅出可以打动消费者那个点。

  越微小越深刻

  大理想易空洞,微小的细节容易被记住。

  就像物理名词压强,将所用的资源和力量都集中于一个细微的点,压强将无比大,就容易在坚硬的表面突破。

  从你的产品、品牌若干的特征里找到一个小小的点,不要害怕讲不明白,不要害怕很多所谓的优点和特点没说太可惜,因为不是你想说什么就会被记住,选择权在公众和消费者,不在你自己。

  反差和反常识

  快速消费品用奢侈品的方式,奢侈品的方式用快速消费品的方式,国际品牌用土味,本土品牌变得不认识了。

  比如波司登和中国李宁走在了潮流前端,而今年的巴黎世家变成了土味巴黎。

  数字化和对比

  大部分公众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都是浅显的,也是短暂的,因为信息太多太滥了,如何在巨复杂纷乱的信息世界里被记住,数字是一个好方法,对比也是。

  比如某某行业遥遥领先,比如两大酱香型白酒,比如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中国高端绿茶等等。

  趋势把握,审时度势

  不要闭门造车,更应该洞察国际、国内和行业舆论和未来的趋势,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比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货、民族品牌、中国智造、内循环经济、消费升级、生活改善、粮食安全、国民情绪等等,从这些趋势中找到公众情绪的G点,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握好尺度。

  所谓G点,也就是你在公众与消费者面前呈现的、传递的、希望被记住的那个最清晰的信息是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沟通的战略、策略或者品牌口号,这不仅仅在你主动出击的各个媒体上出现,也在公众和消费者可以搜索到、找寻到的所有和品牌相关的地方出现,比如你的官方媒体、线下门店、产品包装等等。

  呈现的方式包括文字、听觉、视觉和行为。

  品牌战役层面要思考的和做到的是信息的一致性,战术层面主要做到主动出击。

  而最核的战略层面,要解决的是厘清楚品牌从哪里来,品牌去往何方,即来处与去处。

  认清品牌的来处,才能更好找到品牌的去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