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100字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是一本由肖静 / 李映彤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一):教育专家宗春山老师从教育专业高度的点评
转自教育专家宗春山老师从教育专业高度的点评:
一本旅游好书
文笔优美,情景细腻,随着母女的寻觅探幽,自己也被深深带入,仿佛自己也是同行者。
在陌生国度的旅行,深度陪伴不仅是彼此的需要,更是亲子关系质量保障的前提。心理学的安全依恋的第一前提就是深度陪伴,并及时准确地呼应孩子的需要与反应,这几点,狮姐准确无误的做到了,而且自然、温暖。心理学认为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孩子走向世界、勇于探索、助人合群、耐受挫折、智力超群的心理基础,这在后来彤彤的成长中已经见证。
在既往的经验性的亲子教育图书中,类似的方式并不多见。因为玩者丧志,玩在中国是有原罪的。在某些所谓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图书中背后其实是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焦虑,少了从容与潇洒,少了当下身心合一的享受。
亲子旅行是培养感情最自然的方式,狮姐做了完美的诠释。这是家庭教育形式探索的一股清流,值得推广。
一本游学励志书
我们的教育被学校的围墙困住了,教育成了一座孤岛。社会生活对于学校的影响是间接的、缓慢的和微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将学校比喻为远离生活的“鸟笼”,将脱离生活的教育称之为“鸟笼子式的教育”,知识与生活的分离,使孩子和家长都迷失在人为什么学?甚至为什么活的人生基本命题里。
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体验又是最好的形式,“是无法替代的成长经历”(选于文中)。在玩中学,在探索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在旅途中思索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最好的修行感谢狮姐分享!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二):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
读罢《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这本书,内心深受触动。它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游记,也是一本用爱的教育去帮助孩子成长的育儿之书。
书中介绍了妈妈肖静和女儿李映彤在北美的旅行生活。用时7年,走过了20万公里,11岁的女儿,在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时,仍有些羞涩。而18岁时,她已经完成了帆船远航,送给自己当作成人礼。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无条件支持和爱。在彤彤11岁时,肖静得到了去美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但是迫于对新环境的害怕、对于孩子学业的担忧,她下不了决心。但是她的老公知道如果老婆能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对老婆来说多么重要。那个时候老婆不会做饭,担心照顾不好女儿,而老公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好。在这种无条件的支持下,她和彤彤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奇妙之旅。在美国的旅行,她们不用担心花费,因为他有彤彤爸这个“靠山”。家人之间相互信任着,在不同的国度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有时间和机会,她们母女两就会出门旅行,这种旅行并不是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而是深度沉浸式的。这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放假就玩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孩子的学业怎么办呢?放假就玩,上学收不了心怎么办呢?看过她们母女两的故事,你就会发现这些担忧都会不攻自破。
在旅行的过程中,她们会查阅旅行地的相关知识,彤彤会不断思考,问和当天旅行相关的问题,妈妈会耐心地解答一部分,另一部分会假装自己不知道,鼓励孩子自己去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虽然自己不懂,但是妈妈会给自己建议和指导,这也给了彤彤一个安全接纳的成长环境。
对于当下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做到这样自由的养育可能还会有些困难,但父母们可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在这些陪伴中,父母没有苛责和强迫,只有鼓励和接纳。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小小的章节后面都有成长感悟和彤彤的话,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孩子们看问题的视角,如果你觉得在亲子教育方面有些困惑,不妨翻开这本书,在看旅行游记的过程中放松心情,也去看看在旅行中发生冲突时,彤彤妈肖静和彤彤是如何处理的,也将给养育孩子提供一些借鉴。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三):深度陪伴,可以治愈一切亲子问题
现代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着孩子叛逆离家出走、堕落、轻生;亦或孩子气得家长跳河、跳楼这样的新闻。
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但是为什么不乖的孩子越来越多呢?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值得我们深思并做出应对。
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有原因的,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
事实上,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往往只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而忘了去用心陪伴孩子,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最近看了《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本书的作者肖静,是一名专业摄影师,她用七年时间,带着女儿彤彤去各国旅行。在游走异国他乡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在女儿11~18岁这七年,她们去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女儿彤彤在跟着她旅行的几年成长非常快,从羞涩内向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对人对事落落大方的少女。并用3年时间读完高中四年的课程,最终考入理想大学。
肖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很多家长带来教育方面的启发。并在书中提到一个重要的教育概念:深度陪伴。
凡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于是将全部精力用来打造孩子的各种“硬实力”。
却忘了,其实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孩子对于幸福的感受力。
作者在书中说:孩子得到了父母的爱,他们才会获得安全感,才会在爱的感召下,慢慢回归到本来的样子,这是孩子幸福的前提。
因此,让孩子感受到从身体到心里的陪伴,是成长必不可少的。
深度陪伴,其实并不难,并不是非要带着孩子去各国旅游,它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而是说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需要专心,无论多忙,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就足够了。
很多父母自认为陪伴孩子很多,其实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只是陪在身边而已。不与孩子互动、共同玩耍学习,而是自己玩手机。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只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的思维就会根深蒂固。
真正的陪伴,唯用心二字不可。
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多加互动,多问问他们的创意与想法。增加彼此的信任,促进亲子关系。
孩子把父母当朋友了,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也能让父母及时注意到孩子的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
不要再拿忙碌当借口,无论多么忙的父母,都可以做到深度陪伴的。
只要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去注重孩子的感受。
每一个孩子也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幸福快乐地成长。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竟然是...
去年四月份,一个17岁的男孩和母亲在车内发生口角。随后,男孩突然跑下车,迅速往桥的边缘跑去,母亲紧跟着下车,但是却没来得及抓住他。
就这样,一个17岁的花季少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120到达现场后确认,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男孩的母亲当场昏厥,可不管怎样都挽回不来男孩的生命。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因为某些原因,孩子经受不住挫折,压力等等而选择自杀的新闻,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我们在惋惜生命的同时,其实也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
也许你会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溺爱是这类事件的罪魁祸首。
而我觉得,这背后的真实原因绝非如此。我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让孩子上贵族学校,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我们往往只想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忘记了用心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才是孩子所需要的。
最近有幸阅读了肖静老师的《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肖静老师原本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毅然决然放弃稳定而令人羡慕的工作,独自一人带着11岁的女儿彤彤游走异国他乡。
漫漫七年,她带领女儿彤彤游历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家,经历退学,休学,转学等各种,这不但没有影响到女儿,恰恰相反,女儿在这段时间成长很快,从一个内向害羞的小女孩成长为外向勇敢的少女。
肖静老师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家长的深度陪伴。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教育不是那定时到账的零花钱,不是那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来自父母的陪伴,带领孩子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提升。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个迪士尼梦,彤彤也不例外。那次肖静带着女儿彤彤去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玩,母女俩在主题公园疯狂地玩耍,仿佛回到了彤彤的童年时光,两个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
由于连续几天的熬夜,彤彤身体有些不舒服,肖静一方面想要按照原计划尽快返回到迈阿密,带孩子好好休息一下;另一方面夜里车辆很少,一不留神自己的车速就飞了起来,把高速限速的事情完全抛在了脑后。
任何时候都不能存有侥幸。警察追了上来,肖静想起了教练的嘱咐,赶紧停车,接受警察的问询。
肖静第一时间向警察承认了错误,并如实说明情况,提供相应的资料。警察先是进行了教育,然后开具了罚单。
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人老师不应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因为这些举动都会被孩子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这种不当的行为很容易被孩子去效仿。
这次超速的事情给彤彤和肖静上了一课,任何时候都不能存有侥幸行为,不管情况多么紧急,我们都要记得安全第一。很开心母女两个人在游历中学到了教育的本质以及生活的真谛。
这只是书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你是不是就感到非常的温暖了。翻开这本书,你会和彤彤,肖静老师一起跟随时光的脚步回顾过往的七年。
这七年,日复一日的陪伴让旅程变成了没有围墙的天然教室,一段又一段的体验让母女两一起成长,当年的小女孩长成少女,当年的妈妈更加温暖,有力量。
如果你也想学习教育成长之道,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哦。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五):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
你小时候有和父母出去旅行过吗?或者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有带他们出去旅行过吗?也许很多的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父母与孩子的旅行,不仅能够促进彼此的亲密关系,还能更加了解彼此,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和爱的人一起旅行,是一种深度的陪伴和美好。
最近读了一本书《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看完感觉特别幸福,书中的作者肖静是幸福的,有这么懂事优秀的女儿;书中的女儿,映彤是幸福的,有一个为她长远考虑的妈妈,带她看世界的妈妈。看着她们的相处模式,还有她们一路上的美丽风景和精彩的故事,不禁感叹,只有走出去了,才会发现有更多的精彩和无限可能。
世界那么大,肖静带着女儿,用7年的时间走了20万公里,母女两在路上,深度陪伴,相互成长,享受生活。
1·有一种爱:带你看遍世界繁华,护住你内心的那份平静
2012年为了女儿的学习,肖静放弃了稳定且令人羡慕的工作,独自一人带着11岁的女儿开始了游走异国他乡的生活。在大家都反对和怀疑的状态下,肖静对女儿实行的“特殊”教育方式:深度陪伴下的亲子旅行。
母女两人不仅仅看了美丽的风景,旅行也让女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在路上结交了各地的朋友,从曾经的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开朗、自信、学会如何关心他人的姑娘。慢慢变得健康向上、乐观积极、有目标、敢于追梦。
母女两人在路上共同经历了许多事,增加了相互理解与信任、建立了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灵魂。
曾听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家的孩子太内向,而且什么都不懂,我想作为父母,有没有想过为孩子创造一个环境,让她改变这样的性格。向肖静一样,带上自己的孩子出去旅行,让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交新的朋友,而不是局限在自我的中心里。
2·带孩子出去看世界,才能发现更多的奇妙
我在视频中有看过哈尔冰的冰雕,美的奇妙,在这本书里,第一次感受冰的酒店。
作者带女儿参观了加拿大的冰酒店,这个酒店侧面是用冰雕刻出来的砖形墙,酒店的客房、餐厅等设施就藏在小雪山里,酒店墙上的精美的壁画也是冰雕刻出来的,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里面的酒杯也是冰做的,如果部读书,跟随作者走向世界,不知道冰可以做这么多美丽的东西,人类的智慧真是伟大。
晚上睡在冰做的床上、会有冰凉的感觉吗?想想都让人心动又好奇。
作者带着女儿在旅行的路上,看了精彩的世界,还让她学会了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核心、以成果为标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置目标;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这个概念是枯燥的,让小孩听完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是有困难的,但是当在旅行路上,便可教她更好的去理解去实践。作者刚开始都由自己本身来制定旅行计划,后来教会女儿彤彤怎么安排旅行计划。彤彤学会了这个方法,独立设计她想实施的每个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现在社会上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苦恼,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些不好的习惯,其实孩子在踏入校园的之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些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孩子都能从父母那里学来。而孩子会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可以映射处你们身上好的和不好的点。
有次作者和女儿在迈阿密超速了,被警察拦下之后,肖静撒谎说自己女儿生病,急需赶回酒店休息,当警察提出帮忙叫救护车,肖静担心救护车需要花费很多钱,拒绝了,最后接受了280美元的罚款。
当彤彤知道妈妈撒谎,和妈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提醒妈妈不要在超速,还帮忙看限速的标志。
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的第一任老师不应当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因为家长的一些不恰当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很有可能去模仿。
而彤彤也是勇敢的,没有因为妈妈是大人就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妈妈认真聆听,这是最好的教育和相处模式,彼此尊重。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应该被聆听。
这本书还有许多温暖感人的地方,看完总想着将来有了孩子,也想带着她去旅行,在路上教会她一些人生的道理,我们相互尊重,彼此聆听,一起成长的每一天,都是好时光。
《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读后感(六):7年前她独自带着女儿去国外留学,18岁那年女儿变了
前阵子关于李湘富养女儿王诗龄的新闻火了,但花费的教育费用并不是看不见的,看王诗龄在微博上打卡最多的是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每年李湘都会带着女儿去世界各地开阔眼界;而相比被穷养的森碟,她的爸爸田亮也是常年带她外出旅游看世界;还有孙俪夫妇,也经常带孩子四处旅行,她说,带孩子旅行,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
在这里并不是想让父母们砸锅卖铁带孩子环游世界,我想说明的是,养育孩子,除了给予他们好的教学资源,带他们出去接触大自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暂时远离学业,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和认识大自然中的生物,不至于被枯燥的书本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亲子旅行,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今天我想介绍一本关于亲子旅行的书——《与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一对母女,母亲因为获得留学机会,决定带着11岁的女儿一同前往美国,7年间她们去了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旅行,路程将近20万公里。
她们的共同经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对彼此理解和信任,旅途之间相互鼓励和扶持,而女儿也在这7年间变得越来越独立与自信,在学业上,她的成绩优异,而对于自己,她有着清晰的目标,并为目标努力地去争取机会,18岁那年,她还完成了自己的帆船远航梦想。
孩子的成长,并不只是发生在课堂和学业上,旅行也能让孩子获得成长经验。亲子旅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1.亲子旅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
亲子旅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书中作者的女儿彤彤小时候很少说话,也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一开始她们去大沼泽地寻找鳄鱼,当她第一个发现短吻鳄时,同行的人纷纷称赞她的细心,而她只是低头并没有回应。而经过几次旅行之后,彤彤慢慢自信起来,还在学校交到朋友,成了玩伴们的主心骨。
在之后的旅行当中,彤彤会主动用英语向他人求助,一次去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路上,汽车突然冒起白烟,为了给它降温,她们遇到了一位美国大叔,彤彤主动说明情况,后来还将大叔教的如何给汽车降温的知识,传达给了后来遇到同样问题的印度人。
可见彤彤在旅行当中,改变了自己内向的性格,提高了自信。
带孩子外出游玩,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也许一开始他们是胆怯不敢主动交流,但是当孩子慢慢地感受到交流的意义,他们便会卸下防备,尝试与陌生人聊天。在交流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因为他们发现在交流中可以获得他人更多的回应,所以变得大胆和主动。
在当他们发现自己在旅途中可以完成更多事情时,也会变得自信起来,平时在家里总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有时候会对自己产生无力感,而旅行的时候,即使父母同样会保护孩子,但是也没办法所有事情都顾及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而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变得更加自信。
2.亲子旅行,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
亲子旅行,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孩子每天都在沉浸在课本当中,很多时候对于书中的文字,仅仅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而如果让他们去接触真实的事物,才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
作者在一次去特拉弗斯城度假村旅游时,由于眼前景色迷人,让彤彤想起了一首唐诗,她把课本中晦涩难懂的诗词联想到眼前的风景,不仅加深对古代诗词的印象,也对中国的诗词更加感兴趣了。
我们父母总用自己的认知来衡量孩子,好奇孩子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会记不住,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书中的文字是什么意思,联系不到实际生活中来,于是很容易就会忘记。而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书中的知识。
父母总会想要教育孩子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例如要乐于助人、有问题主动求助等等,但是这些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孩子们是无法理解当中的意义。
彤彤一次坐芝加哥大巴的时候捡到了一个钱包,当时立即归还给了物主,巧合的是,途中大巴坏了,母女俩因为善意,获得了钱包主人的帮助,才赶得上飞机,而经过这次经历,彤彤更相信善有善报的意义,她在书中写道,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份善意不断地传递下去,那么我们的时间将会变得更美丽。
孩子在旅途中获得的阅历,会让他们终身难忘,比起我们父母口头的说教来得更有效。
3.亲子旅行,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亲子旅行,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其实书中这对母女一开始的关系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亲密,在刚开始去一处历史建筑旅行的时候,作者希望孩子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于是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地鼓舞她上前与当地人说话,然而11岁的彤彤并不喜欢与陌生人说话,她觉得妈妈根本不顾自己的感受,总是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于是闹别扭,故意跑到妈妈找不到的地方玩,让妈妈着急。
这次风波之后,作者当晚主动与彤彤聊天,主动向彤彤道歉,而彤彤也发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母女俩第一次直接讨论不愉快的问题,不仅缓解了尴尬的情绪,还增进对彼此的信任,并做出了约定,达成共识。
在之后的旅途当中,他们相互扶持和鼓励,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作者对女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彤彤对妈妈越来越崇拜,并在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到后面的旅行中,彤彤还会帮忙一起做攻略,不再只是跟着玩,而是主动参与整个旅行过程。
我们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可以跟自己亲密一些,什么事情都跟自己倾诉,但往往因为双方没有共同的经历,无法理解彼此的感受,最后渐渐没了话题可聊。而在旅行当中,我们与孩子经历了同样的事情,那么可以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促进双方的亲密关系。
现在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给他们做各种启蒙,随着孩子上了小学,开始接触学业,我们总会担心孩子跟不上,于是周末还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却忽略了,只有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
而带孩子出去外面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会更容易接受和加深记忆,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把旅行就当作教学,在旅途中不停对孩子说教,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大人有时候都需要放松,更何况是孩子呢?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快乐的环境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