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我对你真心诚意,你对我玩弄诡计
蒋干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促成连环计的主要人物,蒋干盗书名为盗窃,实为受坑。
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却被这个同学玩转于掌股之间,心甘情愿的作为炮灰,蒋干为什么会被周瑜欺骗?仔细分析,只是因为两个人在各方面的认知悬殊。
先说社会地位,原著有:曹操言未毕,忽账下一人出约:“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账下幕宾。蒋干认为本人是汉曹大丞相身边的幕宾,(幕宾,指官员手下的谋士和食客。又称幕宾、幕友、幕客,他非官非吏,无品无位,只是受聘于幕主官员的佐治)。即便是无品无位,也是上市公司的公务员,。而周瑜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东吴的一个都督,也可称为叛臣部下。以我蒋干在丞相跟前的地位,虽不可俯视周瑜而足以平视同窗。而周瑜认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即使曹操权势擎天,蒋干不过是一个大公司里的员工而已,而周瑜为江东一代青年才俊的领袖,论公,为东吴主公器重的左膀右臂,几十万人马的统帅,论私,为孙策之连襟,儒雅风流在东吴上层社会属于中光灿夺目的明星贵族,焉能是蒋干以为的昔日同窗。原文:周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而蒋干,只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这对比的气势,已经在外部气势上打败了蒋干。就好比现在的同学聚会,即使不让攀比,一人骑自行车来,一人带司机开宝马来,要谈起商业风云,根本就没有骑自行车的话语权。听到蒋干来访,只有俯视,一个被自己俯视的朋友,怎能看上他推荐的前程,而且是自己蔑视的曹操。
其次智慧才华认知的悬殊。 就蒋干敢于来说服周瑜的气势来看,说明同窗时,两人才学不分伯仲,但这不能就此认定,十年后,仍然相平。劝降某人,如自身气势不能抵对方,应在诱降的条件上使对方垂涎,足以动心。比如诱降吕布杀死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李肃,完全了解吕布是一个贪财、权、色之徒,毫无底线,李肃带足了吕布喜爱的金银珠宝和赤兔马,吕布就立即杀死每日父子相称的丁原。蒋干没有揣摩到周瑜的心思,其实就是自身智慧的不足。诸葛亮也是带小童只身来到东吴,比起蒋干的任务还要艰巨,就是为落败而逃的刘皇叔寻求军事援助,但是孔明凭自己的智慧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孙权。从烂尾楼到摩天大厦,使周瑜自始至终按照自己的方案布阵,击败曹操,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智慧上的悬殊还在于,蒋干从上岸,就被周瑜以说客质问,蒋干马上否认了这次任务,这在谈判的智慧上又失去了话语权。倘若蒋干陈明来意,周瑜已经要把他当做棋子,根本不会让他上船回去,而周瑜的计策要重新布局。此时才可以平等较量。往下看原文,蒋干眼睛看到的东吴文武们锦衣银甲,战士们熊虎之威,蒋干此时唯一的在曹操大营的自尊堡垒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三寸不烂之舌此时再也说不出话。没有足够强大智慧和内心,此时已经完全被折服了。
二、友情认知的悬殊,蒋干认为,同窗交契,他认为同学兼好友,按照蒋干在曹操面前这么自信而迅速的揽下说服周瑜之事,周瑜听闻蒋干之名,马上笑着定计,而后同榻而眠,足以说明他们少年时的友情实在不浅,蒋干有可能在得知周瑜为东吴的大都督时,蒋干不仅自己私下盘算,恐怕已经多次在同僚跟前炫耀过和周瑜的交情等等。因为周瑜的才干曾经是被曹操赏识的,曹操是惜才之人,纳降周瑜是早晚的事,即便自己炫耀,也不会有通敌之嫌。此时,周瑜也向众将官说出,这是我的同窗契友,从字面上看,两人不但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而且,两人对外的宣称可以说感动了曹操。感动了蒋干,对于周瑜,不过是原来的友情刷上了一层漂亮的油漆,揭开里面,仍是锈迹。正是蒋干与周瑜不同的友情认识,才使得周瑜排兵布阵,立于主动地位,蒋干只有顺其摆布。不对称的友情,受害者毫无反手之力。需要提出的是,蒋干来劝降周瑜,虽说以友情为媒介,为自己想谋求仕途,对于周瑜没有丝毫伤害,倒是周瑜,借着蒋干的友情和信任,将蒋干置于死地。
同学之间的友情其实很纯真很宝贵,如被经济或其他利益所累,就会自讨苦吃。,象蒋干这样的痴情契友不仅仅存在于同性同学,异性同学的被坑更是让被坑者有口难言。友情的认知一旦被表面现象蒙蔽,有些女同学自我多情,就是现在很多中年女人被骗财骗色骗感情的重要原因。一个略有成功男同学的向班上几乎所有的女生私下说了一句,你曾经是我的梦中情人,使大多数女性一夜沦陷。
蒋干临死前很想对周瑜说的一句话,我对你真情实意,你对我玩弄诡计,这句话同时告诫所有沦陷于婚姻边沿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