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出创造热情
好的理念也要有好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要有恰当的材料来进行有力的证明。
6。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师生感受感悟,而不是灌输。从而发自内心地心悦诚服地成长。必须真正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课中来,调动学生,活跃学生,作为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应该发挥先锋作用。
7.教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关切,这样的教育被教育者才会感到无法推脱的压力,感到盼望已久的温暖,焕发出饱满的生命激情和顽强的生命力;
8.教师和家长要发自内心地信任学生,真心信任他们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力\进步力。但是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他们在短时间里没有满足我们对他们过高的期望,而对他们失望,失去信任和耐心,他们受到这种暗示长期影响而不断地恶性循环,他们不断地接受平庸的暗示,最后就真的平庸了;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成了一个不断失望的痛苦过程,而不是一个充满喜悦的家长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实际上,他们是可以很优秀更优秀的,我们也本来是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的。
9。教育激发了人的强大感\自豪感\责任感\崇高感\庄严感,就更能够让人迸发出创造热情。
10。不能让教育归根结底成为“为我们”的教育,要成为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为学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11.会场上的发言固然重要,会后的思考和交流更重要。仓促之间思路没有打开,公开场合也有许多顾忌,表达也往往比较委婉,事后围绕课程的自由思考和真诚探讨交流更放得开,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