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杂志民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杂志民国读后感摘抄

2020-09-12 20:1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杂志民国读后感摘抄

  《杂志民国》是一本由周为筠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杂志民国》精选点评

  ●有些历史教科书腔 但概览无妨

  ●想了解一些民国时期的才买的,有点收获

  ●高中时买的,一直以为叫《民国杂志》…忽然想起,标记一下。记得内容也就是粗浅的挨个介绍。课外读物

  ●作者文笔还算客观,这些杂志现人无法企及。

  ●除了可以新闻史的课外读物外,没亮点

  ●不管办杂志、办网站,还是做其他,思想一定不可或缺,是基石

  ●草草看了点

  ●近来兴起“民国热”,各种口述传记小说报告层出不穷。真的每个人清楚“民国”是什么吗?我们惶恐热烈地在怀念什么?至少我觉得这本书不是跟风媚俗攫取市场的。

  ●作为总览,还是可读

  ●除了可以当做新闻史的课外读物外,没看到亮点。

  《杂志民国》读后感(一):技术胜过功夫

  这本书的操作策略不错的。

  所提其他杂志不敢妄言,有关良友画报的事,说几句。

  整体感觉,作者跟《良友》画报之间还保有一点距离观点材料支撑,基本取之于马国亮先生之《良友忆旧》,但以比较圆润文字技术,将《良友忆旧》作了别致的连裰与处理,辅助材料使用较少,对于“良友”发展线路肌理清理,也是在《良友忆旧》的基础形成的。、

  因此也就有一点的恍惚,就是猜不透作者在清理其他民国杂志时,用的是技术还是功夫?

  《杂志民国》读后感(二):民国文人的世说新语

  近来,“民国”忽然成了热点,到书店一看就知道竟然出了那么多关于民国的书,谈民国掌故的,讲民国大人物的,聊民国生活的等等,涉及各个方面。那个原来万恶旧社会”一下子成了有些人的理想古国世外桃源,一切皆是美好,叫人恨不得早生百年,去过那时的日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在这里又可以验证。过去有谁敢赞颂民国的吗?现在虽然思想放开、舆论宽松,但“反动过头,让我们又见识了一下赞颂者们的暧昧的内墙头草当然是春风吹又生、随风任意倒的。

  真正严肃、客观的书写者总是少数,他们并不哗众取宠,只是以事实依据秉笔直书,即使是所谓的“人气寥落”,但却更见风致。《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的作者周为筠即是这样的书写者。他是历史学科班出生,中国史学的传统毕竟还在。

  《杂志民国》从近代以来的诸多杂志中,选出八种:《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周刊、《独立评论》、《观察》周刊、《良友》画报、《东方杂志》,通过丰实的史料,为我们讲述了这些杂志的兴衰成败,也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理想奋斗、恩恩怨怨。作者认为这些杂志是“一部部各具特色的近代史,本书亦可谓即是新闻史又是思想文化史”。

  晚晴以来,报刊这一新的舆论工具出现,对古老中国的思想冲击前所未有。报纸杂志里讲的不再是千年来不变的四书五经、君臣父子、仁义礼智信,而是中华之外全新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国民通过报纸杂志眼界大开,精神为之一变,革命思潮自此发端。《杂志民国》里选择的杂志已不是前期的政治性极强的报刊,这些杂志的编者、作者不是官僚政客,他们多是留学归来知识分子。此时,西欧东洋对他们已不是纸上的描述,他们已经深入实地,学习、了解了异国真实的方方面面。这些人不再以做官作为他们唯一的理想,他们将搭建一个新的舞台,用他们的文章唤醒国民,改造社会,推动进步。书中讲到的八本杂志的作者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同学、老乡、兄弟、亲戚、朋友,他们实际是一体的,他们和他们的杂志标志着一个新兴阶层的崛起,那就是知识分子。《新青年》放在一个介绍,凸显了它的重要,它肇始了一个时代。其它几种杂志都笼罩它的影响之下,《新年》的作者后来都成为了其他几种杂志的编者、作者,《新青年》倡导的思想依然在其他杂志中延续。中国传统文人理想的“学而优则仕”,对他们来说已有些不屑,他们将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民国是乱世,但乱世从某些方面看环境更加宽松、更加自由。乱世往往是思想大爆发的时刻。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出版业的繁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一本杂志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此,在那个时代出现各种思潮相互攻击,笔战不断的景象,就不觉奇怪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百花齐放、百争鸣,造就了那时思想文化界的大师不断涌现。

  乱世中的人好像都有点怪,就像三国两晋时代的故事有一部《世说新语》,民国似乎也可以有一本。《杂志民国》里讲的大都是文化人,他们的事迹和《世说新语》里的故事一样有趣。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代表。书中的他好像很容易愤怒。钱玄同看到他的名片,开了句玩笑,他生气了。在酒桌上,他又和林语堂因聊天不对味而雄鸡一样对峙。书里面,文人间的这些逸事还很多,就像现在的娱乐八卦,叫人喜闻乐见,说是民国文人的《世说新语》也无不可。

  《杂志民国》的副标题是:刊物里的时代风云。其实,本书读来有些现代文学史的味道,时代风云或有表现,但主要还是展现了民国时代文人因刊物而来往的故事,似乎就是一篇篇的民国文人传记,这正是本书好看的地方,但对于“时代风云”这个题目未免过大,曰“文人风云”似更恰当。

  《杂志民国》读后感(三):杂志不仅仅是个窗口

  ——读周为筠《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

  卢江良/文

  阅读《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之前,我只零碎地浏览过周为筠先生的几篇博文,对他的作品其实谈不上了解。这次,捧读了最近由金城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他的这本新书,不由地深感意外,震惊于这个八零后学者的博学、成熟、尖锐和深刻。

  《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是展现《新青年》、《良友》、《语丝》、《新月》、《生活》周刊、《独立评论》、《观察》、《东方杂志》等八本民国时期著名的杂志的。周为筠先生充分发挥他在历史与文学这两方面的深厚积淀,用优美而不失简练的笔调全面而系统地描述了它们的创办始末和荣辱兴衰

  周为筠先生在他的《后记》里,对于撰写这么一本书的起因,归结为:“对杂志我向来有着特殊的癖好”,“写作这本书也正是我‘杂志癖’的驱动”。笔者认为,这也许只是他谦逊的表示罢了。其实,通过这本书,我们应该可以清晰地窥见到,他写作这本书的真正的用意的。

  确实,《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是讲述那八本民国时期的著名杂志的。但它跟同一类型的图书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即周为筠先生的笔触并没停留在介绍的层面上,而是通过那几本杂志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民国这个时代的起起伏伏和万象斑斓。这也使这本书浸染了磅礴的气势,具有了史书般的意味。

  当然,作者的意图还不仅于此,他还以那八本杂志为平台,概括性地呈现了鲁迅、胡适、邹韬奋、张元济等无数个面孔和无数个人生,缜密地阐述了“杂志如戏”的哲理。对于这一点,他在《后记》中说得很明了:“我也尽力把这些杂志当作一幕有起有落的大戏来叙述,这其中人物在大时代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他们一字一句的道白中清晰显现。”

  如果作为一本展现民国杂志的书籍,作者能够做到上述两点,应该说已经比较成功了,它不仅显现了作者的博学多才和纵横时代的全局性书写能力,并且在全书中完美地融入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然而,作为一名学者,周为筠先生对自身的要求,是远远超过读者的期望的,他的笔触还在朝着更深处挺进——

  这让我们通过他的这本书,“从集纳大量丰真切的历史细节中”感受到“民国的种种情境”的同时,也清晰地了解了他对民国世态的独特审视和理解。譬如,在《〈新青年〉:时间开始的地方》中:“不过,《新青年》强烈的反传统和全盘西化一根经到底,如同一枚硬币的正面和背面,非黑即白的一元化思维具有时代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民族会在废墟上再造文明。不过说到底,同人们思想本身正是中国传统中反传统思想方式的表现,他们始终未能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又如《〈良友〉画报:眼睛的冰激凌》中:“《良友》的成功看似只是一个个案,实质却是上海文化产业和都市消费的必然产物。当《良友》羽翼日趋丰满时,对于都市土壤便不再只是依赖,而是成为都市风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它各期中反复出现了上海都市场景图片,构筑了一个梦幻般的都市空间的象征体系。”

  除此,他没有将这些见解孤立在民国那个时期,还跟当代进行了巧妙的契合,例如在《〈新青年〉:时间开始的地方》中:“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过,《新青年》那振聋发聩的声音却在岁月的山谷间回荡。曾经的叱咤风云尽管风流云散,但她的精魂仍在当代飞舞。当我们回眸那段壮丽的精神日出时,并非只是某种为了忘却的纪念。《新青年》点燃了民主与科学之火,擂起了思想解放的战鼓,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并为之继续跋涉前行。”

  周为筠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审视、理解和契合,来“寻求现实行为和理论的合理性”,从而力求“在对民国想象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思想谱系”的。这不仅折射出他作为一名年轻学者所具备的深度和良知,也凸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也正因为此,读《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一书,不会只是“当大幕落下多年后,今天再去回味其中,仍能看得泪花点点……”,而足以让我们“在对中国的未来做出预设与憧憬的时刻”,“嚼一嚼民国所留下的思想文化余根”。

  2009年9月4日于泥花香书轩

  (《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周为筠/著,金城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定价:29.80元)

  《杂志民国》读后感(四):呼唤杂志

  周为筠兄写书,选题都颇为惹眼。第一本书是《国学大师的1949》,同时符合国学热和民国热两大潮流,让人不心动都难。第二本《杂志民国》延续第一本的民国题材,继续吸引了大量读者眼球。

  写一本书,第一步很关键。正如中秋临近,家家户户置办月饼,首先相中包装精美者送人,这就大大提高了印象分。至于月饼味道怎样,已然不是特别重要。最近民国历史成为史学界重点关注对象,一大批反映民国历史的影视和书籍纷纷出炉,以前历史教科书上那一套国共纷争的单调戏码正在逐渐依靠各路史家和学者的努力丰富剧情。即便剧情结果早已心知肚明,可中间的风云变幻、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民生疾苦、思想倾轧还是一个个待解抑或正在逐渐揭开的谜。刚刚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亦是同理,试问大陆影迷有谁不知建国大业四字是何意?有谁不晓国共纷争谁输谁赢?何况同题材的《开国大典》已经成为口耳相传的经典,笔者年少时,每年国庆节当日下午电视台必播此剧,情节早已烂熟于胸,演员表演艺术也极为到位,相信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趋之若鹜,显然不是冲着剧情,冲着什么,路人皆知。观众对影片本身褒贬不一,可票房收入已成定局。

  絮絮叨叨一大段别无他意,只为肯定周兄选题精妙。他在前言中引用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寥寥几字,写作目的昭然若揭。记得韩寒和陈丹青聊天的时候坦言他每个月花几千块钱买尽大陆所有的报纸杂志,陈丹青表情愕然,怀疑究竟有何看头。韩寒是公子阔少一枚,闲来无事四处花钱是他的自由。有意思的是他遍读大陆杂志报纸之后竟然公开发帖征稿,试图自创杂志。笔者大胆作出判断,倘若内地传媒能让韩寒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他哪里需要操这份闲心自力更生呢?我无意对中国杂志的生存状况和吸引力做深入分析,自有学者发表专著研究中国传媒制度的利与弊。但当下内地媒体缺乏吸引力是事实,一切的杂志和报纸都是依附于政府之下,即使是最惹眼的南方报业也免不了这样的命运。这样的体制决定了媒体可以不必自负盈亏,也无法自由自在。不能就此断定内地媒体因此毫无可取之处,但至少这样的大环境无力营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传媒环境来。

  而民国,虽然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传媒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滞。首先杂志可以不依附于政府自由创办。比如周兄书中介绍的《新青年》,就是陈独秀提出设想,群益书社老板出资支持形成的雏形;《每周评论》更简单,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三人在蔡元培办公室开会讨论,这份杂志就这样定了下来。其次民国的杂志大多可以畅所欲言,无门无派,比如早期的《新青年》就是兼容并蓄。后来由于局势的变化和文人之间的纠葛,不同杂志出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彼此还是可以畅所欲言,激烈争论,整个媒体界的大氛围十分宽松。民国杂志才华惊天,难怪台湾文化名人陈鼓应会感叹“看到民国的杂志,给我的震撼无与伦比”。读史能知当下兴弊,周兄此书借力打力隔山打牛,写的是民国风云,实则为当下进言,其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同第一本书相比,周兄此书一大进步是学术态度严谨不少。第一本书《国学大师的1949》史料浩如烟海,却没有一处引用和注释,实乃重大失误。后来与周兄聊到此类话题,他感言这与出版社对书的定义有关,太多的注释会增加书本的学术成分,于市场销量不利。我理解周兄的难处,著书者为稻粱谋么。可学术的严谨是需要坚持的,何况是以真实为准则的历史写作。可喜的是,周兄在新书里补上了这一课。从他的引用资料的广度来看,他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或许是史料太多,书本的叙述陷入一篇篇流水账式的叙述,而且我相信出版社对此书的定义还是一本以市场为中心的普及性书籍,很多地方一带而过,仍属于“述而不作”。我相信周兄是有言不由衷的遗憾在心,从他前言后记的字里行间能够读出他罗列诸多史实的真实目的。这恐怕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出书的无奈之处吧,这样将心比心,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为何民国的才华横溢会突然中断。希望周兄以后能够沿着民国杂志这个话题继续锲而不舍钻研下去,在文字和叙述上突破述而不作的局限,真正做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对于一个体制内的历史作家是稍显过分的苛求,但据我对周兄本人不深的了解,他是有这份抱负的。那就行动起来吧,纸上的语言说不尽道不完,还有别的方式。

  《杂志民国》读后感(五):杂志中的民国背影

  杂志中的民国背影

  民国恰如流星划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稍纵即逝。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特殊地位。它经历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剧烈变革和动荡,政治上内忧外乱、文化上破旧立新,新旧思想、中西文化激烈地交汇碰撞,因此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国文化。

  民国史丰富,写民国的书近年来也出了很多。去书店翻看一番,满目琳琅、比比皆是:《在民国》、《民国的身影》、《笔底波澜》……民国之热正盛。周为筠《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是其中颇引人注目的一本。拿到书时即被封面所吸引,刻意做旧的泛黄画面立时带来浓郁的民国气息。

  细读之下,即被作者取材角度之独特、笔力之老道及治学之严谨所折服,从书中我仿似看到民国人物栩栩如生的背影。作者继《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后,续写民国那些文人雅士,只不过这一次,把他们放在了杂志的舞台上。正如后记所言:“一本杂志就像一个古旧的戏台,台上主角配角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场戏中有序幕、有高潮、有剧终,有大家一起登台齐齐大合唱,中间也有人走神唱跑了调子,到最后曲终人散尽,唯有余韵袅袅,经年而不绝。”

  写民国人物的书很多,但往往是纵向地描叙一个人的一生,或撷取其人生中的某个片断,少了背景铺陈,就觉得不够生动活泛;而在《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中,是横向地来写,众多人物齐登同一个舞台,在同一片背景下,彼此间的关系更紧密,因而人物的性格也就更鲜明、冲突也更戏剧化。这种通过叙写名士与杂志间的关系来烘托人物的写法,能将杂志与人都写出新意。

  这本书里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新青年:时间开始的地方》中的一些关于陈独秀的史料轶事。从《新青年》历史演变的角度观望陈独秀这个人,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思想演进与个性决定命运之必然。

  陈独秀在上海独力创办了《新青年》,后被蔡元培力荐,进入北大做了个挂名的北大文科学长。也正因为到了北京,《新青年》才开始影响大了起来,吸引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知识精英加盟。在《新青年》初创之时,他是热血沸腾、一心想唤醒沉睡中国和青年的勇士,那时《新青年》谈的尚是文学革命。在《新青年》影响扩大至全国之后,他是全国青年的思想的旗帜,那时《新青年》谈的是科学与民主。而在后期,陈独秀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新青年》上发表政治言论,他说“本志同人及读者,往往不以我谈政治为然”。而胡适等人的观点则是“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分歧既出,分手也成必然。

  1920年,陈独秀因为自身生活作风与特立独行的性格,被迫离开北大转道上海,新出的《新青年》脱离了同人们的制约,成为一份提倡社会主义的政治刊物。陈独秀的“出局”,不仅决定着北大的命运,而且关乎以后十余年政治与思想的分野。到最后1922年休刊,《新青年》走过了辉煌的7年。这其间的乱世浮华,不禁让人感慨人生如戏。

  要将相关的史料从繁芜零乱的杂志和书籍中整理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功夫在书外。据作者在文章中称,为了写这本书,他买了几大箱民国时期的杂志影印本,基本上都翻阅了一遍。作者在驳杂纷纭的史料中钩稽考寻,在大量的史料啃噬之后,从泛黄的故纸堆中为我们打捞起遗失已久的记忆,不仅让人看到了民国的那些杂志是如何萌芽、茁壮成长直至凋零的,还让人看到了那些杂志幕后民国名人活泼的剪影。

  杂志背后的作者也好、主编也好,每个人或浓墨重彩,或轻吟浅唱,在杂志的舞台上演出一场场好戏。这些有个性的生命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的绝非教科书上刻板印象。比起单纯的杂志史,《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更加生动活泼。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部由杂志串连起的民国史。

  作者的文笔,充满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洞见,一颗颗散佚的珍珠被他用独特的方式重新串联,于是恍然间,你我随他一道穿越时光,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民国影像。即使不是专业的读者,看看也非常轻松,这也不失为了解民国历史的一条轻松捷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