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男轻女、压榨、PUA孩子,这就是你们想要恶毒妈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重男轻女、压榨、PUA孩子,这就是你们想要恶毒妈妈?

2020-09-14 08:30:29 作者:易简君 来源:易简读书 阅读:载入中…

重男轻女、压榨、PUA孩子,这就是你们想要恶毒妈妈?

  大家好,我是易简君

  难以想象的,编剧小聪明正在恶心中国女性观众

   

  上周,热播庭剧《以家人之名》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家庭变故,让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成为了彼此新的家人。

   

  而他们的家长,是两个父亲

   

  女主父亲李海潮像是乌托邦式小说里走出的人物,没有一丁点现实中父亲固有的臭毛病

  反而是更加细腻地,活得如妈如爸的角色

   

  子秋不是他的儿子

  

  寄人篱下的子秋从小就为李海潮拖地帮忙做饭,半夜还偷偷起来洗衣服

   

  这些画面李海潮在眼里,疼在里。

   

  他打心里把子秋认作儿子,供他吃穿、带他上学,没有一样家庭温暖落下。

   

  也就是这样环境长大的子秋,才有了被二姨骂“不懂事”的场面——

   

  不止一次二姨这样告诉子秋:你不是人家的亲儿子,现在寄人篱下,要懂得感恩,要孝顺人家.....你在家里一定得懂事了。

   

  要不是子秋被李海潮一直悉心照顾,要不然玻璃心一发作,那李海潮刚捂热的心可能一下子又被这二姨的话浇上一盆冷水

   

  寒心呐。

   

  然而这样的事情在整部剧里不止一次,编剧多次利用女性对孩子说教衬托单亲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伟大

   

  为了突出单亲爸爸的伟大,也可以理解,可是,这部剧的女人似乎没个正常的。

   

  

  01

  一骂就爽了

   

  首先是男主角凌霄的母亲帅气完美男主却有着破碎的原生家庭,造成这个污点的是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陈婷那天外出打麻将,把凌霄和妹妹关在家中,想着凌霄能够照顾好妹妹。

   

  没想到妹妹吃核桃小心噎住了,凌霄毫无办法,活生生看着妹妹就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女儿的死,陈婷把责任都推在了凌霄身上,她整日消沉,动不动就和丈夫吵架。

   

  最后还一走了之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相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陈婷多多少少脑子已经是不太正常的。

  造成这样的结局的一开始,还不是丧偶式教育

   

  陈婷纵使有错,但试问一个家庭倘若只靠一个中途下岗成为全职家庭妇女承担,每天的家务、孩子的成长一下子从两个人变成了独自承担。

   

  我想多多少少都会压抑吧,或者会焦虑起来。

   

  凌霄的父亲凌和平在女儿出事之前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生活、孩子的照顾他一概出事就找陈婷。

   

  女儿出事之后,凌和平更是变本加厉以此为理由来压榨一个原本已经心理崩溃的母亲,他选择逃避,对于陈婷来说何尝不是二次伤害

   

  女儿没了,丈夫的也不在了,儿子还能照顾好吗?

   

  以这种角度来说,或许离婚离开这个压抑伤心地方,对于陈婷来说是件好事

   

  结果这剧一播出男性视角的既定之下,很多人开始为凌和平打抱不平,甚至厌恶美男主竟然有一个这样的妈。

   

  这也难怪很多观众被剧情带跑,这样的妈妈早已被贴上了“恶毒”标签。

  殊不知,她的苦,她的难。

  这样去设计人物,编剧也不是第一次了。

   

  02

  恶毒妈妈层出不穷

   

  近些年来,很多家庭剧都想拍出像《请回答1998》这样一派和谐欢乐的家庭剧。

   

  然而对于爽剧设定执着的编剧往往写着写着就会带偏,带着原生家庭的话题来挑起观众讨论话题的神经线,并非能够那么简单。

   

  最能引起共鸣的大概就是从母亲入手,给努力奋斗的女主整一个多事的妈。

   

  在《安家》中,住在凶宅的房似锦连鬼都不怕,就怕那个一直催着自己给100万的妈。

   

  房母在剧中简直可以说是猖狂,从小不喜欢房似锦,还想过把她扔到井里面去。

   

  “躲得了十五吗?胆子越来越大了吗,动不动就不接我的电话。”

   

  代入感很强,我已经感觉到下一秒就要被打了。

   

  这就把房似锦整个原生家庭的痛牵扯出来了,简单明,就是有一个吸血的妈。

   

  甚至连父亲都没有,就可以想象出房似锦原生家庭的生活——伏弟魔。

   

  由于太过于简单,都可以整理出炮制恶毒妈妈的套路。

   

  001

  重男轻女

   

  在很多封闭的小地方,重男轻女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是一种对农村小城镇妇女的刻板印象。她们总是重男轻女,非要生个儿子才罢休,所有的女儿都要叫招娣,做伏地魔。

   

  更关键的是这一切在母亲的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

   

  002

  语言压制

   

  有了重男轻女的背景之后,恶毒妈妈的语言话术也是理所当然的pua。

   

  来看看樊胜美的母亲是怎么说的——

   

  这次你一定要救你的哥哥啊

   

  你在上海不是有很多的朋友吗

   

  了解你的处境,先把你可以帮助的理由摆出来。让你来上海发展,不就是为了帮助哥哥吗?认识那么多朋友不就是为了帮助哥哥吗?所以这个忙一定要帮。

   

  “你救救你哥哥和嫂子,咱们家就你一个能出面的人。”

   

  暗台词就是咱们家省吃俭用就出了你这么个人才,你现在飞黄腾达了,难道就能够甩手不认人了吗?一定要帮一下哥哥。

   

  这样的死亡话术一下子就好像压在了每一个有着相同经历的女孩们身上,观众对此言辞愤慨,“招人恨的母亲”就已经打造的七七八八了。

   

  这样恶毒的母亲自然是用来衬托女主角的强大与坚强,但永远都在用重男轻女的烂梗来引起共鸣,未免把母亲看得过于简单和刻板。

   

  可以说这样恶毒的母亲放在现实当中,也只是极端的例子。

  过于脱离现实的家庭伦理剧,真的逃脱不了爽剧的魔咒。

  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做成中国版《请回答1998》呢?

   

  03

  好妈妈在被“排挤”

   

  当然国产家庭剧也有好妈妈,她们努力为家庭奔波的样子,实属不易。

   

  像《三十而已》的顾佳,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千方百计混入富太太圈,那可谓是风生水起。

   

  面对老公出轨的种种,还在努力维护这个家庭,为出轨的丈夫擦屁股。

   

  可以说,像顾佳这样的女人,是全心全意为了一个家,花费了所有的经历和心思在家庭身上。

   

  她的牺牲是巨大的。

   

  尽管如此,电视剧的后期,很多人仍然觉得这样一个完美母亲人设崩塌了。

   

  理由是——她太过追求完美了,对孩子期望过高,这样导致丈夫压力很大!

   

  一个女人在追求做一个完美人妻的时候,却因为公众普遍都无法达到这样为家庭而牺牲的程度而要去否定这样的人物。

   

  一边在唾弃恶毒妈妈的存在,一边又嫌弃完美好妈妈的过往矫正。

   

  电视剧里的妈妈一直在被骂。

   

  母亲这个在家庭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在电视剧中却往往充当激情讨论的靶子。

  可以说,编剧是聪明的,他们明白女性在这个节点上,充满了各种流量和槽点,只要往极端地写,就能红,就能火。

   

  但在写之前,能不能真的看看现实的母亲又是如何的?

   

  04

   

  原生家庭,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汇,甚至还没有任何褒贬之分。

   

  在国产家庭剧的浸染下,原生家庭却成为了隐藏在男女主背后的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为什么?

   

  一旦说了一定是有着一段破碎的家庭记忆,还有创建这份记忆的恶人——原生母亲。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观众在一部部恶毒妈妈的国产剧中,感受到来自母亲这个角色的各种不好的事情,比如借100万,上门讨债,一会儿又拉你去做伏弟魔。

   

  这让千千万万在生活不断挣扎中的女性,找到了或许是自己母亲的影子。

   

  单方面的、刻板的去对应,对号入座,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也有人说,电视剧都是演的,生活还是自己的。

   

  的确,制造对立冲突能够给电视剧制造看点。

   

  然而这种冲突并非是关注在家庭关系之上,这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差,没有任何教育的方法论的存在,家庭关系的变差归因于一个母亲的性格缺陷上。

   

  这样的单一化,只能让人看一看就完了,没有太多更深层的意义。

   

  而我们不是没有正面的例子。

   

  《家有儿女》中的刘梅就是典型。

   

  两个家庭重组之后发生得种种趣事,没有霸王硬上弓地让夏雪接受自己是后妈的事实,处处引导。

   

  对刘星严格,对夏雪宽容,在几个孩子里面,反而看得出来,刘梅是真心在为维系这个好不容易才聚到一起的家庭在努力。

   

  你说她偏心吗?一天天都说刘星要把她给气死,然后拿着鸡毛掸子追着就是一顿乱打。

   

  得知刘星高分作文之后,她喜气洋洋,高兴地不得了。

   

  她不偏心,只是为了这个家,她选择一定的牺牲那皮糙肉厚的儿子,去换来丈夫女儿的信任和安心。

   

  只因大家都有相同的心理暗示——亲生的才是最好的。

   

  然而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用爱的教育,而不是什么重男轻女,亲生,别人家生的。

   

  刘梅这样的母亲就是一种代表,可能方式不对,但传递的思想和概念都是想要突出引导的作用。

   

  这就是这部家庭剧成为经典的原因,没有太矫情和生硬的人设,每个角色都展现的生活又真实。

   

  也打破了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误解,成为体谅母亲的一部值得回味的家庭剧。

   

  可惜,现在的编剧并没有看到这些。

   

  他们拼命想要创造经典,却一个个都往制造极端母亲的火坑里跳。

   

  05

   

  之所以母亲在电视剧中往往都会以极端的形象出现,大概是这个社会对女性在制造一种极端的氛围——女性在家庭中的关系被推的越来越高。

   

  完美母亲永远都不可能完美。

   

  女性在家庭中的种种永远都在被挑刺。

   

  “怎么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你不会做饭,这以后结婚要完蛋。”

   

  “这妈妈怎么一天到晚说个没完,最烦人了。”

   

  鸡蛋里面挑骨头,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先来找当妈的,这样的局面的出现只因为男性没有出现在教育的场面当中,没有出现就可以视而不见。

   

  进而是对母亲这个角色的加以责备。

   

  相反,只要爸爸们做了那么一点事情,就会被使劲夸赞:母亲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习惯不一定能成自然,但一定能理所当然。

   

  这个世界有太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为母则刚是理所当然,要为一个家庭牺牲理所当然。

   

  这样的理所当然困死了多少母亲。

   

  一个母亲的落寞多少都是有苦说不出的。

   

  刘涛在《我们都要好好的》中饰演一个得了抑郁症的母亲,她爱孩子,对丈夫却失望透顶。她只能选择离开这个家,怕的就是连累她的儿子。

   

  而社会对此的评论却是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人站出来说,男人也是时候该长大了。

   

  06

   

  人非圣人,母亲也是。

   

  而电视剧的母亲却只能被固化成为恶毒妈妈或者完美人妻,走在极端的“母亲角色”正在脱离我们的生活。

   

  对于母亲、母爱,我们很难再从电视剧中发掘与理解。

   

  正是如此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母亲角色产生怀疑。

   

  “我真的能做一位好妈妈吗?”

   

  “我可以吗?”

   

  最害怕的结局是——“我可能做不成一个好妈妈。”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了丁克,是因为他们害怕原生家庭的复刻,父母的教育方式的错误,让生育成为一件错误的事情。

   

  倘若在这样的情形下,国产剧还要去丑化女性,用压榨、极端的例子去刻画女性、或者母亲形象。

   

  虽然能得到电视剧一时流量的利益,但长期来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无益的。

   

  我们的母亲,其实根本不需要你去歌颂,也不需要去贬低。

   

  都是普通人,她们更需要爱与宽容

   

  就好像我从来都不喜欢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一样,好的家庭,应该还有爸爸好,家里兄弟姐妹都好。

   

  给文章点个“在看”,愿我们的母亲都能被温柔以待。

   

   

  看更多走心文章

  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易简读书

   放过我们的妈妈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