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走了,我成废物了” :儿子,是如何被养成妈宝男的?
向佐和郭碧婷自从恋爱后,接二连三登上热搜,每次都绕不开向佐妈妈向太,前几天,因为未能陪在孕妻身边,网友大呼他是“妈宝男”。
“可能网络上很多人叫我妈宝男,但是我觉得无所谓,其实我妈对我特别好,她特别爱我,没有我父母根本不会有我,所以,我不爱我父母爱谁呢?”
但“妈宝男”作为网络流行词,越来越被大众熟知。那妈宝男究竟是什么样子?网友是这么说的:
“天塌下来,你要给人家挡着,人家只在意自己是不是吃得饱,吃得好。”
“和婆婆任何冲突,甭管多小,请不要对他抱希望,真理只是‘那是我妈’。”
是不是有点避之不及?可问题是,好好的成年人怎么就成了这样的妈宝男呢?要想从心理学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妈宝男背后“垂帘听政”的妈说起。
1.
结婚3年,老公每个月工资的50%都转给婆婆,每次小雅提出反对,他们都大吵一架。
随着孩子出生,家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她再一次和老公商量少给婆婆钱,话还没说完,老公就吆喝道:“房子是我妈买的,车子是我妈买的,给我妈点钱,你就不愿意了,一半工资我也比你高,你有什么好抱怨的。”
小雅于是和他“分析”家庭的花销,丈夫却吐槽小雅买化妆品和衣服太多,说小雅肤浅,当然,也不忘跟小雅强调:“我妈一个人养我不容易,我孝顺她永远不会变!”
可这就是妈宝男,他的想法永远是 “我的工资给我妈,你要高高兴兴,而你的工资要养家”。在他眼里,别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而自己做什么都是合理的。
其实,这样的妈宝男背后,一定有一个护犊心切的妈妈,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永远一副“我儿子最好,我儿子最棒”的态度。
小雅的婆婆也不例外,老公和女同事玩游戏到半夜,说各种暧昧挑逗的话,可婆婆却说:“你想多了,我儿子工作压力大,只是放松一下。”每次夫妻俩吵架,婆婆二话不说就数落小雅不知足,不是说自己儿子不抽烟不喝酒还挣钱,就是说人家儿媳妇多么温柔懂事。
这就是无原则纵容的养育,不管对错,都选择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便已为人夫为人父,老公始终保持对妈妈的忠诚,那就是享受妈妈的纵容,再给妈钱听妈话来哄妈妈开心。然后,母子俩越“抱”越紧,紧到完全看不到其他人。
2.
包办代替
我有个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
老公有两个姐姐,婆婆也是非常能干的人,从小就宠着老公,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做。刚结婚时,他们差点因为丈夫的懒散和袖手旁观离婚,很多次的吵吵闹闹后,老公才慢慢开始和她一起打理生活,偶尔刷刷碗,打扫一下卫生。
但随着孩子的出生,老公又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为婆婆来了,不管她让老公做点什么,婆婆总是抢着去做,还不忘吐槽说:“他工作一天很辛苦的,我来就行。”
她跟我抱怨说:“妈宝男的病需要从妈妈开始治。”
如果一个妈妈不放手,不管外力多么强大,都很难帮助到孩子。
我就见过这样的亲子场景,有孩子来上我的课,事先约定好,他要自己放回玩具,孩子正做得热火朝天,但一旁的妈妈插嘴说:“宝宝,你需要帮忙吗?”孩子毫不犹豫回道:“要!”
于是,本来在做事的孩子满屋跑,而妈妈一边吐槽一边帮着孩子做。
这个孩子让我想到朋友老公和妈妈的相处,他之所以什么都不做,是因为成长经历中,一直有一个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代劳的妈,虽然妈妈会抱怨,但母子俩都享受着这样的“爱与被爱”。
所以说,妈宝男不是天性使然,大都是以爱为名,妈妈的训练而成。妈妈慢慢习惯照顾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习惯坐享其成。
3.
强势控制
越强势的妈妈,越容易养出妈宝男。
我有一个来访者,40岁,头发有点花白,未婚育,就像小孩一样依赖着妈妈。
他出差在外3天,因为妈妈没接电话,就放下客户坐飞机回家,因为他担心老母亲有危险。疫情期间,他每天都要给妈妈量5次体温,包括半夜醒来也量。老母亲对他说:“你能不能不要像养宠物一样折腾我?”他跟我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没了老娘,一切就都没了。”
他也谈过女友,但都不了了之,他们相恋是因为妈妈夸女孩秀气,而在2年后分道扬镳也是因为妈妈说女孩太闷。他跟我澄清说:“其实,我也觉得不行,我本来就内向,我俩如果结婚一定很痛苦的。”
他说:“小时候很讨厌妈妈什么都管我,但现在看看,妈妈也都是为我好。”
就这样,儿子从反抗到习惯,再到依赖,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感受,把妈妈的想法当成自己的选择。
以爱为名,从前,妈妈把孩子当成唯一,而今,成年的孩子把妈妈当成唯一,工作、婚姻都放在脑后。
这个男人真的会快乐吗?
4.
妈宝男真的快乐吗?
有一个叫“妈宝男的一生”的讽刺短片,妈妈因为太爱儿子,不舍得剪断脐带。
每当孩子碰到危险的东西或者遇到妈妈不希望他做的事情的时候,妈妈会拽一下脐带把孩子拉回来,包括儿子爱上女孩。同样,妈妈和陌生男子接近时,儿子也会在一旁阻止,最后,他们两个人形影不离,直到妈妈离开。背也弯了,头发也白了,儿子成了最孤独的人,没有友情,也没有爱情。
那份落寞让人很心疼,其实,妈宝男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他没有过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都挺好》里,也有一个妈宝男苏明成,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啃老吗?妈说就我一个儿子在身边,她就想天天看着我,她不让我抽烟,不让我喝酒,不让我应酬。我也不想混成这样啊,我就一直陪着妈,妈走了,我成废物了,你们要求也太高了吧!”
随着母亲的离开,遗憾和悲剧也随之而来。
其实,人这一生就像一株植物,都渴望成长,都渴望独立,渴望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所以,最好的养育是让他成为他。
所以,在养育中,我们要注意这几点。
①让孩子靠近父亲。
除了家庭的养育模式,可能造成妈宝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父亲的缺席,由于种种原因,父亲不在孩子身边。而从母亲那里了解的父亲,可能是不够好的,是让人失望的。
于是,孩子不能认可自己身上跟父亲相似的部分,于是选择压抑,跟母亲越靠越近。
②给予孩子需要的爱,而不是我们认为的爱。
每个孩子都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听得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和阿姨在一个房间里,灯忽然灭了,孩子哭着说:“阿姨,你陪我说说话吧,我害怕。”阿姨说:“我说话也没电啊。”
这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区别,孩子会告诉我们他需要什么,而我们却往往思考应该给什么。
③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很多父母为孩子的作业揪心,甚至亲子关系受到影响,但如果细问,你会发现,他们从来没有让孩子尝过不做作业的自然后果。
我们要允许孩子试错,这是他为自己负责的开始。
④把控制变成相信。
控制源于爱,但控制本质不是爱,因为爱是无私的。而所谓相信,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陪着他去体验和成长。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像学走路的过程的重复,他想站立,但他做不到,所以会摔倒,会哭,甚至想要放弃,但每个孩子都在尝试中掌握了身体的平衡,学会了走,又学会跑。
这就是一个人掌控感建立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试过以后,他才有勇气和信心面对自己的人生。
所以说,为人父母,我们要给予爱,更要懂得退后和放手。
*视频来自八戒耙电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微奢糖,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情商老师。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新型“情感暴力”正在祸害千万孩子,也许你就是这种父母2.千万不要跟学霸妈妈聊天3.宁静:做个不好相处的女人有多爽?4.童年受的伤,是怎样影响你一生的?5.女人的迷惑:为何老公上了酒桌就不想回家6.没被稳稳爱过的人,才会这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