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丝绸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20 02:5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丝绸之路》是一本由黄秀芳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8,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丝绸之路》精选点评:

  ●书中的风景真的好啊

  ●洗眼。

  ●大美

  ●极致系列,必为精品。要是能延伸到世界版图的丝绸之路,那就太棒了。

  ●文化传承最大的敌人是政治,而不是自然环境。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很重要,和金山银山一样,也是留给后代的财富。不然以后除了钱,还有啥?

  ●我第一次直观感受了丝绸之路上独特的美,文化的气息,一种默默的守望。宁静的寺庙,传统民族的特色,千年的传承,一张一张真实的图片完美的,平凡地展现出来。是真实感受到,摸得到的。

  ●蛮好的,还讲了沿路的一些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

  ●很用心,值得被珍藏

  ●有风景,有历史,有人文,有艺术,对丝绸之路的中国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展示,一本涨知识的摄影集,要是里面的那副手绘地图做成大幅单张的,就完美了。

  ●那天闭馆时我觉得它重,便放回了书架上。不巧放书时,被我旁边的一小哥瞄见了,我猜,一定是被他偷偷借去了。就这么拖了一两个月,其间也多次去查看都没能借成。 今天终于借出来了,为了借它我还特意把借阅证调到了二级

  《丝绸之路》读后感(一):影像中的“丝路”之美 ——《丝绸之路·极致之美》赏析

  影像中的“丝路”之美

  ——《丝绸之路·极致之美》赏析

  一条古道绵延两千多年,从繁华的长安到荒凉的沙漠,一列列孤独的驼队穿梭其中,德国人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不是第一批行人却成功地为其命名——丝绸之路(Silk Road)。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以罗马为终点,并连接地中海各国,全长6440公里。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著名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也都在“丝路”上留下了历史印记。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正如中国家主席***所言,丝绸之路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影响了世界的昨天、今天,也会影响我们的明天。上千年来,各种文化、宗教、艺术因子如同璀璨的繁星一般散落在这条文化带上,相互激发、交相辉映,在历史轮转中不断演变和生息繁衍。在《丝绸之路·极致之美》中,58位摄影师用影像立体地展示丝绸之路中国段上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人文生活和历史遗迹,这些精致的图像组合到一起,既使观赏者倍感赏心悦目,更使人有一种一路向西的冲动。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通商、文化的民族之路,《丝绸之路·极致之美》以精美睿智的影像演绎了一部聚焦东方的世界史。“心向往之,必欲行之。”正如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侯扬方教授所言,从西安一路向西,“丝路”经过了河流、盆地、平原、高原、山脉、草原、绿洲、沙漠、戈壁、湖泊和冰川,穿越了河套地区、河西走廊、三山两盆,结束于帕米尔高原,雄关、烽燧、寺院、石窟、绿洲城市、还有各民族的生活场景,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技术精湛的艺术家、摄影家们以影像的形式真实地展示出来。

  “丝绸之路塑造着现代世界。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定然不会有今天丰富的生活内容。”美国学者谢弗(Edward H.Schafer)感叹,人类从来不甘寂寞,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丝绸之路·极致之美》不但系统地呈现“丝路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历史遗迹,还极富想象力、冲击力。一个个古老的民族在“丝路”上碰撞、共存与融合。不同于传统西方帝国主义的征伐奴役,“丝路”上的交融更多地强调“包容”“和而不同”。这是一种先进文明向周边的自然辐射,这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自然浸润的过程。

  “丝绸之路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东西方之间有了一条丝绸乃至其他商品的贸易之路,双方的交换、交流、连接表现在各个层面: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习俗,乃至对沿线国家、地区、城镇的兴亡……在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我们(今天)仍能够看到历史留下的痕迹与昭示——在壮美的自然之怀里,是开放与多元的锦绣中华,而这一美景,堪称‘极致之美’。”正如《丝绸之路·极致之美》主编黄秀芳在“序言”《锦绣山河》中所言,“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路,而是由多条道路组成,跨中亚通向地中海和伊朗大城市、通向欧洲,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了思想上、信仰上和科学技术的交流。

  一条丝绸之路,是一部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史。从草原到沙漠,从陆地到高山,从游牧到佛教,从经济到文化,“一带一路”是对丝绸之路和合共生精神的继承。从史前到近代,再到我们如今所谓“全球化”时代,跨欧亚货物和思想的交流只有数量的差异,没有多少本质差别。《丝绸之路·极致之美》用影像立体展示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人文生活和历史遗迹,为不同地域的人们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创造了契机。7个人文报道类组图,用更深入的形式展现“丝路”文化与民族生活,使得人们享受完视觉盛宴,就有踏上“丝路”之旅的冲动。

  2018年《杂文月刊》4月上P57,4月2日《湖北日报》第16版“读书”。欢迎转载,欢迎约稿,感谢赠书。

  3

  《丝绸之路》读后感(二):丝绸之路,无数行者走出的路

  作者:苗子兮 这是一条由无数行者走出的路。没有人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路上来来往往,行者早已归于虚渺,时光只侥幸留下来一些人的遗迹。 翻开“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的这册厚重的《丝绸之路》,58位摄影师跨越千山万水,沿着昔人的古道,从西安至帕米尔,拍下一张张摄人心魂、美到极致的摄影作品,让我重新回到时空中的某个定点,去观看昔人曾经如何在大地上行走。 罗布泊小河墓地 3800年后,罗布泊,曾经的浩瀚大泽如今已经是一片沙海,了无生意。如果不是斯文· 赫定的执着,小河人的生活恐怕至今还沦于遗忘的深渊。但是,当斯文·赫定面对那“一千口棺材”的死亡之丘拍下那张黑白照片时,那些久远的魂灵仿佛将被重新召唤。 再过了一百年,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日子,李学亮老师再次来到小河墓地,举起了相机:黄沙间,昔人的信仰之柱依然林立着,曾经伴人长眠的葬品时而被风挖掘出,零乱一地;有一只用胡杨木雕成的人形木偶,随意地躺在沙地上,其下的黄沙被风印出逶迤如蛇的指纹。 就是这样,谁能想到在这死寂之地,曾经有一群远来的行者,他们带着欧罗巴人的血统,从大陆的西边跋山涉水而来,他们曾在此安居,泛舟捕鱼,耕田植麦。现世的生活似乎不错,但他们并未就此停下脚步。哪怕死后,他们的遗体也被放置在船形的棺椁中,仿佛要驶向下一个港口。 可惜,时光只留下了他们伟大旅行的一个片段,仿佛相机只能留下此时此地的一个片段那般。我们不知道他们之前走过哪些地方,后来又去了哪里。唯一可以借以推测的是,他们去世后,身上都带着一个装着小麦种子的草蒌。或许是靠了这样的大陆旅行者,小麦这种黄金般的作物才从美索不达米亚来到了中原沃土。 汉长城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是源于帝国的勃勃雄心,而这条道路的巩固者,则是那些无名走卒。这些无名走卒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们留下了汉长城。 曾经在敦煌听孙志军老师讲探访汉长城的经历,那汉帝国最坚实的骨架如今潜伏于萧萧戈壁荒野,只有仔细辨认,方能辨识出它们昔时的蛟龙之姿。在孙老师和王金老师所记录的长城景观里,这些长城在岁月之后业已垂垂老矣,裸露出构成它们的红柳和芦苇,仿佛一个迟暮的士兵,裸露出他胸膛上的嶙峋肋骨。 还能想象么,当年他也是英姿勃发的游侠少年,骑上战马,操起戈矛,踏上通往遥远西方的漫漫路途,渴望建立张骞、傅介子一般的事业,为了帝国的荣耀。征战,连年的征战,在河西,在西域,在漠北,白骨如山,最后打开了一条坦坦大道,让西方的玉石入了玉门关,让中原丝绸之美闪耀在西方。 那些埋骨荒外的无名走卒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们留下了汉长城,一年一年,目睹着后来人沿着这条坦途来来往往。他们偶尔抬起头,望望远方的烽燧,希冀着狼烟永不燃起。 石 窟 一眼眼的石窟,在丝绸之路上,眼望着尘世间的驰骛者,而它们的眼波不动。 当使者、士兵、商人在丝绸之路上熙熙攘攘时,另一些人也开始出发。他们是信仰者,他们的职责是将他们从觉悟者处得到的喜悦和智慧传给远方的人们。当信仰者来到一个地方,停下来,讲经说法,他的言辞中生出了莲花,莲花幻化出了极乐净土,听讲的人听得痴了,于是,又一颗信仰的种子在此种下。为了更好地想象佛经中的美好,人们开凿了石窟,塑起了佛像,在壁上画上飞天伎乐。从克孜尔,到柏孜克里克,到莫高窟,到钟山、南石窟寺、须弥山,到麦积山,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信仰之路。 吴健老师留下了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最安详的表情。大彻大悟者在进入涅槃前,对万物的执着都已消解,微笑地迎接此生的最后阶段。 古 城 城市,是丝绸之路上串联的珍珠。河西四郡,西域三十六国,这些郡国所在的城市,曾经是跋涉者的停留之处,他们领着成队的驼马进了城门,在城中的集市上出售自己的商品,同时也采买当地的奇珍异货,待休息好了,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他们又将随着驼铃,踏上漫漫的路途。 或许是幸运吧,许多在史书中出现过的古城,留至了今日,无论是罗布瀚海中的楼兰,流沙里的精绝,高山上的朅盘陀,还是河流相交处的交河,火焰山下的高昌,它们曾经人丁兴旺、繁华一时,如今却人去城空。 尽管如此,这些城市的遗骸依然在流连着往昔的旧梦。在李学亮老师的镜头下,交河故城层层叠叠的残垣短墙仿佛一曲琴弦上的残谱,在时光的拨弄中,余音尚在;而王金老师拍摄的高昌古城,则似气势磅礴的破阵乐,奏鸣金戈铁马和固若金汤的交响。 昔人的背影渐行渐远,时光的面目渐渐模糊。风在遗迹上呜咽而过,像过去的无数个世纪一样。而那一瞬间的定格,却留下了时光在路上的剪影,在不可断绝的逝去中,捉摸着永恒的意义。我想,这也许便是《丝绸之路》带给我的启示吧。

  《丝绸之路》读后感(三):静静地守望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在《中国亲历旅行记》中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命名,以长安起点,经关中渭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后进入西域,从今喀什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再向西亚到达中东地区。古代的这条路,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沧桑,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印记。《丝绸之路》用一张张彩色的图像揭开了丝绸之路的神秘,展示着它的魅力。

  编者黄秀芳,曾任《人民中国》杂志社记者,《中华遗产》杂志主编。本书通过58位摄影师镜头下的真实色彩,描绘着美丽、生动的丝绸之路。千年历史的痕迹,大自然赋予的迷人景光,宗教文化的千年石窟,迷失的古城遗址、墓葬,流传下来的传统民族文化,古老的村落等都静静地守望在这条路,陪伴着它继续沉淀,同时期待人们地发现,寻找历史,回顾过往的种种。

  在内容上,以地理方位为线索,一方面诠释着丝绸之路的路线,重点在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新疆的中南北线;另一方面,作者将自然风光,承载的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不是独立的图片,而是一幅动态的立体画,以帕米尔高原位置为例,图片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西部,村庄开满杏花,看着塔吉克族人的能歌善舞,骑马;一场塔吉克族的传统婚礼,庄重的服装,新郎的淡妆,传达着幸福。在写作上,以摄影方式,给人视觉的冲击与感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还原着石窟中的众佛形象,诉说着留下的遗址、墓葬,描述着人们的一颦一笑。信仰的仪式,民间手艺人,传统的美食等一系列故事都在《丝绸之路》呈现。

  经过历史的洗礼,丝绸之路上留下了静静守望着的它们。千年的石窟,保存着宗教、文化、艺术等交流与传播。佛教、景教、犹太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因丝绸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公元6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东汉明帝时,中国出现了第一座寺院,洛阳白马寺。随后,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都从波斯开始往东传播。书中的库木土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给我震撼很大,记载着龟兹国的历史,多种文化的交织,洞中壁画风格不同,代表着中西佛教艺术,印度、希腊等风格,融合着其他国的文明。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5世纪,现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的遗迹,喀什古尔邦节时,穆斯林聚集在这里,诵读《古兰经》,举行盛大的会礼。

  岁月的变迁,繁华已逝,古城早已不在,只剩下那副躯壳屹立在沙漠,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守望着过往的人们。书中呈现的尼雅遗址,如今已被黄沙吞没,一堆木框架竖立在原地,曾经尼雅的精绝国行旅往来,人丁兴旺,发现带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若羌县东部的米兰古城现只有断壁残垣,曾出土“有翼天使”佛像,东西文化融合的见证。众所周知的楼兰,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共有800多年的历史,却在公元4世纪后消失,至今成迷,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古城消失,古代墓葬的独特形式也引来世人的关注。罗布泊中的太阳墓,小河墓地都默默守在荒漠中,讲述着曾经古老的信仰。

  除了遗迹之外,丝绸之路将传统民族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丝绸之路》有很多图片描绘着各民族的特色。武山旋鼓舞,流传于甘肃天水武山县的特色民间舞蹈,可能与古代生活的古羌人有关;青海省同仁县都乎村的吐谷浑后裔土族人每年十一月“跳老虎舞”,希望驱魔辟邪,带来安详和平。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喀喇昆仑地区,至今还有骆驼运输,苦鲁勒村生活着一群柯尔克孜人,生计,守护着昆仑山。在先贤墓脚下的土峪沟木扎村,具有1700年的历史,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保存着传统的民族风情。

  书的最后,一幅“昭苏草原石人”吸引了我,生动形象的面部表情朝向东方,在历史中它代表着突厥人的文化,但我看到它感觉是给丝绸之路的守护与希望。《丝绸之路》正如编者所说,让我产生了“心向往之,必欲行之”的冲动。

罗布泊小河墓地克孜尔千佛洞昭苏草原石头人喀什古尔邦节,艾提尕尔清真寺

  《丝绸之路》读后感(四):丝路莫高 惊鸿二瞥

  品墨/文

  我终于去了敦煌。2017年底~2018年初,沿着敦煌-张掖-武威-兰州-平凉的线路,我走过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段,其中在敦煌停留的时间最长,6天。行前的功课不算充分,实地行走激发了兴趣,回到成都后开始补课,就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团队打造、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摄影集《丝绸之路》,精美图片展示的别样景观令人回味不已,而其中一篇专题《敦煌莫高窟能够保存多久?》,更令我联想起自己的莫高窟之旅。

  对敦煌期盼已久,2014年夏天,我已经要背上背包西去敦煌了,一查资讯,便决定将行程改到冬天(淡季),原因如下:1,莫高窟旺季(每年5月1日~10月31日)门票200元,可参观8个洞窟;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4月30日)门票100元,可参观12个洞窟,还可付费预约参观特窟。2,淡季人少,更适合静心欣赏洞窟艺术。3,淡季住宿费比旺季便宜一半,机票低至一二折。

  那年冬天未能成行,莫高窟却来到了身边。2017年初,《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在成都市博物馆展出三个多月,吸引了108万人次观展,我是其中之二(去了两次)。后来又去四川博物院观看了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年底,我终于来到敦煌瞻仰真迹。

  在我去过的景区中,莫高窟一定是最严苛的,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都不同。

  门票需要在官网预约购买,每日限额6000人(旺季超额后的应对措施之一购买100元的应急票,可看3个洞窟)。淡季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现场购票,保险起见,我还是预先网购了。

  莫高窟的参观程序是这样的:先到数字中心(位于城东约10公里处,从市区到火车站、机场途中)取票,在此观看两部电影;观影结束后统一坐摆渡车到约20公里之外的莫高窟实地参观;看完洞窟还可以自由参观窟区的外围展览,之后坐流动摆渡车回到数字中心,结束行程。

  淡季门票只有9:30、11:30、14:30三个场次, 我选的是9:30的。进入数字中心放映厅,可容纳数百人的厅里坐了约8成观众。第一部电影是《千年莫高》,介绍丝绸之路的形成、佛教东传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营建等;之后移步到另一厅观看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头顶是直径18米、面积达500平方米的超大半球形银幕,球幕之上,一个个洞窟的影像渐次呈现,精美的彩塑、绚丽的壁画,佛、菩萨、弟子、力士、飞天、供养人……模拟洞窟现场,声色光影和镜头的强化使电影呈现与现场不一样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近在咫尺、纤毫毕现,异彩纷呈、如梦似幻,令人在赞叹之余更加期盼下一步的实地体验。

  与可以自由把控的云冈、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不同,莫高窟的洞窟都装了门、上了锁,游客必须在讲解员的带领之下才能进窟。窟内没有人工照明,讲解员手里的电筒光临幸之处,精美的壁画和彩塑才能从黑暗中浮现片刻。讲解员控制着时间,每窟停留约5分钟,便会被催促离场,讲解员清场锁门。每队游客25~30人,进入小洞窟顿显拥挤,也不能靠近光照处近观壁画(比如著名的反弹琵琶,体量小,时间短,人多,难以看清),惊鸿一瞥,匆匆离开,观看的心境和效果可想而知,完全谈不上与佛菩萨有所交流。

  12个洞窟,约一小时就看完了。走马观花不说,花的质量似乎也不高,或许精品窟要严加保护,开放的多是中低档窟。虽不乏精美的壁画,比如著名的飞天、反弹琵琶、不鼓自鸣、夜半逾城、乘象入胎、《法华经》和《观无量寿经》经变画、维摩诘和文殊菩萨辩经图……都得一见,但彩塑委实让人难以恭维,除一窟为隋唐原作,其余均为清代重塑(讲解员说王圆箓用藏经洞经卷换来的银子就用来做功德——塑造佛像了,我们所见或许就是他的“功德”),比例失调、造型生硬、线条呆板、色彩艳俗,还用上了在眼睛里镶嵌琉璃这样的奇技淫巧,手电直射之下,电眼放光,令人瞠目。它们让我想起今天乡村小庙或重建古迹(如苏东坡早年读书的眉山中岩寺)里那些拙劣的塑像,带着煞气,令洞窟失色,大大拉低了我对莫高窟的评分。它们的唯一作用,似乎只是为了反衬早期彩塑的精彩,说明民间工艺美术的演变。

  在敦煌的数百个洞窟中,不乏题材相同的洞窟,当日所见开放洞窟选其差者。比如涅槃窟,开放参观的148窟为清代重塑,与158窟(中唐)“宁静如大海”般的佛陀涅槃造像相去甚远(《丝绸之路》摄影集中有非常能体现这一意境的该窟美图);9层楼中的坐佛虽然高大壮观,但与球幕电影中呈现的130窟“黑佛”(莫高窟第二大佛)相比,立分高下。

  “今天是我的大日子!”作家三毛这样描述她去莫高窟那天的特别心情。我也一样,记得早年计划敦煌之旅时,我还为数百个洞窟怎么看得过来、该看哪些而焦虑,没想到大大的期盼只需一个小时就得以了结。讲解员边回收解说器,边告诉大家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去看藏经洞陈列展(下寺)和陈列中心(大泉河对岸)的展览(文物、资料、1:1比例复制的8个洞窟),此外旺季这里还有院史陈列展(上寺、中寺)、临摹画作展(美术馆)……加上我在成都看到、亦在各地巡展的《敦煌大展》,看得出,一方面为了保护洞窟,一方面为了弥补洞窟参观的单薄,敦煌研究院也挺花心思,但到了现场,却还得看复制的洞窟,不能不让人有种被敷衍的感觉。

  但也只能如此了。待看完展览,去约看特窟,时间已过。原来特窟不是能随到随看的。遗憾多多,用时间来弥补吧!于是又买了票,第二天重访莫高窟,令我意外的是,这天的洞窟成色大大升级,最具可比性的彩塑,大多是北周隋唐原作,穹幕电影中出现的几个窟(如428窟),均得一见,还看到了著名的雨中耕作图、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五百强盗皈依图……听我感叹今天运气好,讲解员神秘一笑:因为这支队伍里有我的朋友。

  意外之下,昨天的遗憾得以弥补,但跟团参观还是太快餐了,赶紧到停车场边的研究员问询处预约观看特窟(只在12:30、14:00两个时点接受预约)。14:30,在资深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与一对来自香港的母女走进了45号窟(盛唐),洞窟很小,西壁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南壁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变画,北壁绘《观无量寿经》经变画,彩塑与壁画双绝,尤以彩塑为最,堪称莫高窟彩塑中的杰作,在球幕电影中有隆重细致的呈现。实物的色彩远不如银幕上润泽饱和,但身临其境、对面交流的感觉不可替代。讲解员解说了约30分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洞窟的理解,然后将手电递给我们,自由观看约10分钟。我静立片刻,屏息静气闭目,洞窟聚气,那由千余年前的佛、菩萨、大德、画师、行者们共同营造的气场犹在,强大而宁静,与我连接和感应,带来无尽洗涤和加持,如沐佛光,心生喜悦。

  两访莫高,所见所感天壤之别,庆幸之余,不免耿耿:从清末民初的无人看管放任自流,到今天的全方位精心呵护,洞窟参观时间被压缩到极限,是否矫枉过正?看了《丝绸之路》画册的相关专题,我多少释怀:敦煌艺术是世界瑰宝,为了尽可能延长它的寿命,研究院可谓绞尽脑汁。莫高窟有着1600年之源远,为了让它能尽可能流长,让更远更多的子孙后代能看到这一奇迹,我辈的隐忍节制也是应该。

  《丝绸之路》画册还让我看到了此行各地的奇异面貌,更领略了未去之地的万般风景。心向往之,必欲行之,我已经在计划自己的下一段丝路之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