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金莎恨嫁崩溃:不能和太快的男人结婚……
你对金莎的印象是什么?
是《十八岁天空》里青春洋溢的蓝菲琳?
还是《神话》里恬静美好的吕素?
或者是哼唱着《被风吹过的夏天》的林俊杰小师妹?
金莎在大众面前塑造最多的,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应该就是那份初恋感。
直到她前段时间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很多人才惊觉,原来金莎已经39岁了。
但39岁的她依然保持单身,这不仅与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不相符,在娱乐圈里也是相对少见的。
不结婚,不是因为金莎不想结婚,相反,用网友的话说,金莎的“恨嫁”状态是特别明显的。
无论是深夜发的微博,还是《乘风破浪》中被介绍男生,或者是参加现在正在热播的《女儿们的恋爱》,金莎好像一直和“找对象”撇不开关系。
但正是因为参加了恋爱类型的节目,让大家看到了金莎和一个男生从相识开始相处的过程,她至今未婚的原因,才被大家有了一个浅层次的认知。
被吐槽最多的应该她看上去很“高”的择偶标准:
一米八以上,眼睛大一点,鼻子高一点,笑起来好看一些,有一点才华的,说话有趣的,喜欢运动的……
工作人员都直接表达节目的资源库里,能与这个标准匹配的“无”。
金莎的爸爸也表示,女儿对自己的年龄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老病相催的这个年纪,他们希望有个人能替父母照顾她。
很多看节目的网友也是不理解,纷纷讽刺:“这么高的标准,活该嫁不出去!”
可结婚这件事,从来都应该是称自己的心意最重要,父母的关心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期待也罢,不能因为要满足这些去结婚啊。
像金莎自己说的那般,她不会降低自己的标准,如果降低了,就意味着否定了过去自己对爱情的一切憧憬,不是不愿意,是做不到。
是,有人会因为这个年纪还没结婚,心疼金莎,但酱姨对她,更多的是欣赏。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顶住压力,用自己最好的状态,真真正正地去期待一段爱情的发生。
金莎会大方地聊自己的理想型,尽管别人多有不解;
金莎会在第一次跟男生聊天时,非常重视地寻求好友的帮助和指导;
金莎会在约见男生时,从妆发到着装,都提前做准备,花尽了小心思;
金莎会在接到了男生会略微迟到的短信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极尽温柔。
其实,金莎外形条件优越,事业发展强过不少同龄人,就算是现在的年龄,也还是不愁嫁的,只是没找到那个对的人罢了。
既然就已经等到今天了,那就更没必要违背心意降低标准,草率把自己嫁出去啊。
我们见过不少爱情被一地鸡毛消耗殆尽的,也见过不少如被“假靳东”欺骗的黄女士那般没有爱情的。
都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对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苛责,要催促一个以爱情为结婚标准的人呢?
在感情里,速度和质量,我想不少人都会选择后者。
潦草的开始搭配上敷衍的结束,走上一遭满是伤痕,倒不如把自己的状态准备到最好,过好自己的生活,等对的人出现。
与其在婚姻中求快,真的不如在婚姻中求好。
就像酱姨一直以来跟大家说的那般,心动可以快,一见钟情都可以,但托付终身,就一定要慢。
只有两个人都准备得足够充分,感情基础足够扎实,有能力去共同面对往后余生的所有难题,那结婚才真的有意义。
在婚姻里草率,闪婚闪离的悲剧,我们见过的不止一桩。
黄奕的两度不堪回首,应该不用我多提了;
葛天和刘翔的婚姻,也仅仅维持了4个月;
高晓松和第一任妻子更是认识了三天就求婚了,可婚姻也就维持了3年……
不是说恋爱时间长婚姻就一定能长久,但婚前该有的相处和了解,真的是必不可少的。
缺了其中哪一环,感情的根基都会不稳,婚姻的大楼就更是难以层层拔高。
“二姐”张歆艺在感情里的高情商,几乎是人人称赞的,“二婚”还能嫁男神,单单是这一件事就让她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其实,在遇到袁弘之前,她也有过一段不甚如愿的婚姻。
张歆艺因为拍《匹夫》,和导演杨树鹏擦出了火花,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了婚姻。
当时的非彼此不可是真的,可后来的无法维持也是真的,他们的婚姻短到只有1年。但就算到了最后,他们留给对方的也是尊重。
杨树鹏写了《一封情书》表示坦荡相爱,坦然分开。张歆艺更是祝福心意满满,请对方继续相信爱情,大方追寻。
她是这么祝福别人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遇到了袁弘,那个在事业上升期,冒着掉粉风险,也要八抬大轿迎她入门的男人。
在结婚仪式上,她说:“我以为我这一生,都不会有这样幸福的时刻了。”
因为在外人的质疑声下,在自己爸爸都觉得离过婚的她不金贵了的时候,只有袁弘竭尽全力把所有的幸福都一样不落地给她。
尽管结婚后外界依然有连绵不断的婚姻唱衰之声,可别人说别人的,他们幸福他们的。
带孩子、做家务、照顾妻子情绪、替妻子发声……袁弘的用心从恋爱时一直延续到结婚后的。
一样是婚姻,但冲动决定和深思熟虑过的,总是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感。
而且,感情总不可能一直都是轰轰烈烈的。
只有两个人在把爱情落在一蔬一饭上,落到洗菜拖地上,落到散步逛超市上……还依然能收获幸福,那“长久”一词才可期。
而这些小事情的共同经历,都需要时间,脚步快不得,要慢下来才能细心感受。
所以啊,不管什么年纪,不管时间早晚,还是希望你可以不要那么快结婚,你要确定了对方是可以跟你一起度过平淡的,婚姻才不会让你失望。
弗洛姆曾说: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在我们被热烈的爱意冲昏头脑时,总会把需要和爱的顺序搞混。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冲动进入婚姻后悲剧的发生。
所以,无论你现在顶着多大的压力,无论外界对你是什么评论,无论语言层面的不安有多大,我都希望,关于婚姻的决定,你可以听你自己的。
别因为年纪到了结婚,别因为要满足亲人的期待结婚,别为了结婚而结婚。
如果爱情还没有发生,那不管他以多快的速度说爱你,不管他以多快的速度准备好了物质条件,不管他以多快的速度赢得了你周围人的认可……
你都要始终保持清醒,没有爱的婚姻,就算有了其他所有的东西,不过是空壳一个。
我们要的是可以在平淡日子长久相伴的人,不是结婚证上的一个配偶。
还有就是,如果可以,别去用极端的方式催促别人进入婚姻了,犹记得《剩者为王》中父亲的那段独白:
“对很多人来说,爱情和婚姻不是百分百对等的,这我相信。可对她来说,这是她坚持了很久很久的准则。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边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地去结婚。
昂首挺胸地,特别硬气地,憧憬地,好像赢了一样。
有一天就突然带着男方,出现在我面前。指着他跟我说,爸,你看我找到了,就这个人,我非他不嫁。
你看我都真真切切地想到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真真切切地等她实现?那天什么时候会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跟她站在一起。
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
所以啊,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真的都不用太快。你有权利慢慢喜欢,慢慢变亲密,慢慢择一人慢慢老去。
点个【在看】吧,我们一起慢慢地守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