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很早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和广大同行们谈一下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部分教师所教的学生中不乏优秀人才,但是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得一团糟。有人说,连自己的子女都教不好,怎样教好学生。这虽是不懂教育规律的人说的胡话,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最了解,也懂教育规律,那为什么不能因材施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栋梁之才。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父母考虑的问题。很多教师的子女很优秀,他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是否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出来,供年轻的教师父母们参考。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说一下我们教育子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是否从小就注意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就是注意孩子的“第一次”,曾听一位同事说过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第一次“撒泼”的。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第一次躺倒地上哭着不起来,劝说也不管你用,他一把把孩子拉起来,给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孩子疼得哇哇叫。等孩子安静了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要求好好说,大人会认真考虑的,如果再躺地上,不但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再次挨打。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再没有躺在地上撒过泼。这种做法虽然粗暴,但也起到了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作用。如果不是一巴掌,而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小孩子很聪明,还会以此手段相要挟,这种方法孩子使用多次后再打,其效果我想也不会好。孩子的愿望一般都容易满足,不少父母可能答应孩子了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愿望就不容易满足,但习惯已经养成,再说服教育恐怕也难有好效果,孩子也有可能挨更多的打。至于帮助孩子都养成什么习惯。像“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二、养成夸奖、鼓励孩子的习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虽有点过头,但适时的夸奖、鼓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有重要作用的。我的孩子语文一直很好,这和她妈妈从小的夸奖、鼓励是分不开的。从孩子能听懂话开始,我们就给孩子买了几本儿歌,很简单的,孩子有兴趣时,就教孩子念一两句,孩子学会了,就及时夸奖孩子聪明,但不要勉强孩子学。孩子上幼儿园了,能听懂故事了,不管多累,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听着故事入睡的。有机会时,我们就问孩子故事讲了什么,孩子开始简单的复述几句,我们就说孩子讲得真好。记得上小学第一次写日记时,孩子的一句“街上的路灯像两串珍珠”,至今我记忆犹新,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爱人就夸孩子作文写得好,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三、养成和孩子沟通的习惯
很多教师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和孩子适时进行沟通,对孩子的心理变化缺乏了解,对孩子要么一味地纵容溺爱,要么对孩子批评不到点子上,孩子受了委屈,自然会和父母产生隔阂,孩子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父母更加难以了解孩子。和孩子适时沟通,从孩子的言谈话语中获得了有用的信息,知道了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成长。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