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11 04:19: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的读后感大全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是一本由(英)菲利普·普尔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精选点评:

  ●三部翻完了,内容挺多也挺乱的。。。

  ●自己开的窗要自己来关上,解铃还需系铃人

  ●最后一本,早已不再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但糟糕的是,它看上去是最糟糕的一本。第一本的儿童文学反倒成了巅峰之作。那些关于天堂、地狱和天使的描写让人厌烦。最后,故事落足于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既不让我信服,也不让我感动的爱情故事。

  ●为第一部里构建的框架下作者最后填充了这么无聊的剧情感到遗憾..琥珀望远镜这东西从头到尾我就没见有什么大用..马隆博士号称身为蛇的角色..但也没干啥啊..但是最后凄美却又有些遗憾的结局我确实是喜欢的

  ●到最后也没给尘埃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线索混乱,很多地方逻辑处理模糊,凑合着就完事了。

  ●一个充满希望的悲剧……

  ●所谓的上帝,只不过是第一个天使,他欺骗了后来的天使说自己是上帝。而他其实早已垂垂老矣。

  ●读到最后一部,才真正被感动。在两个孩子相爱的一刻起,世界在悄悄产生变化。爱让我们不再是孩子,认识自己的本来模样。其实就是这样,真好。

  ●又一个三部曲,比饥饿游戏好,期待电影的第二、三部。

  ●差评一万次,三十万字搞到最后讲了一个爱情故事,谁要看爱情故事啊我有病啊。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读后感(一):宏伟的构思

  看到第二部的时候,被它挑战上帝的理论所震撼。它没有简单地否定上帝和神,而是给了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所谓的上帝也不过是来自于一个更高更古老的物质,只不过所谓的上帝,或者权威者,是第一个获取了智慧的物体而已。

  但,是否尘埃其实才是真正的‘上帝’?只不过所有的圣经描述,教会的狐假虎威,乃是假借其名?

  似乎作者从中国的道家和佛学中汲取了一些理论依据。冥冥中高高在上,或被称为道,或被称为佛,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却是这一切智慧、文明的来源,和应遵从的规则。

  总之,好书。不但带来故事的引人入胜,也带来对精神世界的思考。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读后感(二):那扇为死人打开的窗

  没想到这本为了凑足购书票而买的书让我很是喜欢。

  买的时候急急忙忙的甚至连这是本“之三”的书都没发现,不过还好,不妨碍它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当威尔和莱拉义无反顾的走进死人的世界的时候,我都不知该怎样心焦才好了,想像自己的精灵被迫与自己分离,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让我想到了我的亲亲的,总是忘不掉的,已经去了另外那个世界的狗狗。那个灰暗的死人的世界,那没有希望,完全无助的感觉,那无边无尽的虚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但就是觉得很恐惧,就好象偶尔无意中会想到宇宙有多大,多大,什么是无边无际一样。。。

  幸好,有了一扇窗!

  莱拉和威尔的这扇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保留下来的窗

  让我和那些鬼魂一样感到欣喜

  感到希望

  感到能够终于“尘归尘,土归土”的幸福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读后感(三):琥珀望远镜

  终于把黑暗物质三部曲看完了.黄金罗盘,奥秘匕首,琥珀望远镜.

  很精彩的小说,尤其喜欢玛丽`马隆博士.她临走时,尘埃告诉她,现在就出发,你扮演蛇,去诱惑他们.

  来自不同世界的亚当,夏娃和蛇,把人类带离了天堂.却因此得到了智慧,得到了意识.

  当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发现创世者其实另有其人,叛逃的天使协助来自不同世界的盟军为了尘埃而战,挑战权威,确实是一个结构庞大的故事.

  看完很震撼.尘埃,意识,命运,堕落,天堂,共和,精灵.如果这些是真的该有多好啊.

  很期待妮可基德曼在接下来两部电影中的演出,她是个最最复杂的人物.在第三部中让我在最后一刻仍感到意外.

  小说中关于中国和易经的象征也很有趣.

  所以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奥秘匕首.

  当你把物理学称做实验神学时,我就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有人呼应了.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读后感(四):关于上帝想象的背景

  坦白说这本的词汇比第二本难,没有第二本有趣,作者开始在探讨人生了,这还是一本给儿童看的书吗~~~囧~~~好吧我承认没有读完的主要原因还是觉得生词多了,又懒得去查字典。感觉还是第二本的剧情设定最好,让人有兴趣读下去。

  其实关于上帝(dust)的想象,作者只是把圣经中的一句话拿来做文章了,"In the sweat of thy face shalt thou eat bread, till thou return unto the ground; for out of it wast thou taken: for dust thou art, and unto dust shalt thou return."(Genesis 3:19) 这是Adam and Eve在Paradise Lost偷吃了禁果后上帝对他们说的,意思是你们不能长生不老了,生于尘土,回归尘土吧。(呃,我翻译的不好,其实就是你们会死的)。所以“dust”往往解释为“死”的意思。

  然而作者把dust解释为与上帝有关的某种物质,编了这三本小说,算不算是断章取义呢?(囧,当年我自己读bible的时候怎么就没注意到这句话还能做这么大的文章呢?)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读后感(五):还是关于演员,还有有关自杀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威尔第一次见到库尔特太太时,也被其迷惑,他所有的想法都变得和她有关。于是,当他“想到莱拉时,他的脑子里是她长大以后会多么像她的母亲”。看到这句时,我也非常好奇,究竟小主演长大以后会否类似尼可?这个答案只能慢慢期待了~

  后来的情节里有威尔和莱拉去到了死人的世界。在那里有这么一段描述:还有一些人或者是渴望死去,可怜的灵魂,充满痛苦或忧伤的生命,自杀以便有机会获得保佑的休息,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变得更糟。这一次却逃脱不了,你不可能使自己活过来。

  很希望每一个被生活折磨到感觉绝望的人都看到这段话。

  是,没有一个人一本书能够告诉我们死去以后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有天堂,我们可以又如孩童百般无忧无虑;但也有可能像这书中写的只有无尽的黑暗。活着,最起码我们还熟悉这个世界,了解它的规律,还可以尽可能地来进行改变。当然,选择死亡也是一种改变的方式,可是死亡背后有太多的不可预知,你可能就此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当然,后来莱拉和威尔为那些鬼魂找到了更好的出路,但这一切也值得考量。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说得不是这个。但就我而言,更愿被那段话恐吓从而正面意义地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我也希望,会认真考虑死亡问题的人,如果不是客观原因,请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