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了不起的郝大小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了不起的郝大小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4 00:46: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了不起的郝大小经典读后感有感

  《了不起的郝大小》是一本由周婉京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郝大小》读后感(一):《论90后华语文学中高频出现的词汇》

  最早是读作者的艺术评论入的坑,所以对周婉京这个人有一个很飒很仙儿的整体印象。后来读了她的几部小说之后,觉得有点儿人间迷惑大赏的赶脚,怎么说呢,就是读她的评论跟她的小说觉得这根本就是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人,哈哈。但是等再仔细想想,好像还是在深层次的某些方面有着联系,譬如,老周是个左翼知识青年,她关心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身份性别认同这些话题多多少少都能在她描写的这些人物中体现吧。 第二个很有趣的观察是,不仅是老周啊,就是纵横地概览90后这一批作者,我们发现他们用的词汇真的跟80后作家有很明显的不同,譬如,App、HR、Instagram、Bravo之类的吧,好像如果不用英文确实没办法表述了,嗯,这正是因为这些虚拟生活的经验已经入侵到我们的用词当中了,无论是日常用语还是小说写作。我非常欣赏老周的一点,也是她跟其他80、90后作者不同的一点,她对人很关心,而且这种关心被叙述、描写出来的状态非常奇怪。最近她在微博上推荐了一部波兰电影《沉默吾思》,她评价那个男主角是“他有点儿尬,甚至有点儿蠢,但是又很可爱”。我看,老周本人也大概如此吧。

  《了不起的郝大小》读后感(二):如何成为周老师合格的书迷

  周老师确实教过我,而且正在央美教我,我说是周老师的学生,这是真话。老周上课讲福柯、德勒兹,还讲福柯怎么写《疯癫史》、《性史》,将哲学家之间如何埋汰对方的……但她从来对自己的小说,只字不提。我是以为这跟哲学很有关系,就买了这本书的,看了以后觉得:如果你的老师在她的故事中完全不提她的专业,真的特别牛*。这是一个多拧巴的人啊,主角不看书,连大学都不上,更不可能读的了哲学、艺术和纯文学。可就这样白丁一样的主人公,却让你有种不得不喜欢的感觉。 书中的几个人物,郝大小、袁小馍、文治、郝亮和程维,都不是一般通俗小说中能见到的。怎么说呢,这些人都挺拧巴的,一阵风一阵火的。他们的人生轨迹看似相互交叉,实则没啥特别交心的联系。所以书中的人,怎么看都是一座孤独。真正感动我的反而是老周对上海诸事的精细描写,无论是吃面,还是看景,都特别活色生香。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想象中的上海,但是又裹了一层说不出的味道。甜中带酸吧。总之,这也不是完成老周每周给我们留的课后作业(读书报告),就是读了之后很想跟老周讨论但怕她把我劝退所以胡乱写的书评,我觉得好看之处是这本书中的世界给了你力量,这让我忽然想到老周上节课在课上说的:好的哲学家,好的个体,也会面对迷茫,这时候,你无措的时候,就记得不退就是了。

  《了不起的郝大小》读后感(三):《啧啧,网红经济“真香”》

  啧啧,如题。我真的越来越看不懂老周了,她好好写艺术评论不香吗?我下单之后,拆开包装,读了10章我才感觉我又入了老周的贼船。她这是要搞事情啊。网红经济她也敢写?这种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实际上没人真正了解)的内行话题得多难多难写啊,就好比打网球时那种近身追球,根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言归正传,我听说这本书的下一本《了不起的袁小馍》会具体描述PGC、MCN这类机构究竟怎么运营的云云……那意思就是,先出一本给我们看,吊着人胃口呗?我就呵呵了,怎么比郭小四还坏。 看到结尾猜了半天下半部究竟会发生啥?最后找了下面这篇文章出来,是老周同志发在胡赳赳公众号《北京的腔调》上面的,感觉也许啊可以解答一部分咱们的疑惑:https://mp.weixin.qq.com/s/HHBy4J27TDtKS7vzMR664Q。结尾最后一句堪比小爽文了:“中国经济放缓,做空阿里。中美贸易争端,做空阿里。中国房价上涨,还是做空阿里。”我喜欢这种标准典型的霸道总裁句式,呵,这不就是我们郝大小郝总本人了吗!

  《了不起的郝大小》读后感(四):《一个人究竟要多大的安全感才够安全?》

  看完了这本书,没有太感觉到这是一本给00后写的情书。因为我作为一个93年出生的老年人,竟然也在书中字里行间找到了很多共鸣。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就像书中的“我”袁小馍一样,遇到一个能改变自己一生的人,然后那个人可以不求任何回报地对你付出,重点是,相信你,听你说话。这太难了,通篇的理想主义色彩,让我一度沉浸在作者描述的“上海”之中,那种“当她的脚触到海水的时候,她已经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还有“雨天 小猫发现今早忘了 到阁楼上 舔书”这样的句子,真是击穿了我那颗不太文艺的心。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我的生活确实就像书中人物那样,零零碎碎的,没有章法的,甚至无迹可寻。 让我非常感慨的一个人物是文治,这个男人一出场,我本来以为他将会成为袁小馍的救世主,结果却发现他要从小馍这里找寻他原生家庭给不了他的安全感。这不禁让我怀疑,一个人究竟要多大的安全感才够安全?别人给的安全感究竟是不是我要的安全感?最令人唏嘘的是,最后给袁小馍安全的不是男人,而是郝大小,她最好的朋友。那么绕了一圈,男人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我总觉得,他们不过是郝大小家中的壁纸,或者就是阁楼里的一本书。但是来自女人之间的力量,女人自己内心的力量,却是恒常而且永动的,因此我在密林那一章,讲国家森林公园里这对年轻情侣的貌合神离时就感受到作者的意图,那种有一种秘密只有女人才能懂的难过与欢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