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6 04:1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9,页数:10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精选点评:

  ●整个俄国19世纪的风情画,人物刻画地非常真实、生动。额外感想:人们常说人性本善或性本恶,我觉得这异常难区分,善与恶的分界线往往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其中往往有深浅不一的灰色地带,我们无法判断评说,所以佛说,不可说。圣经里说,只有上帝才可评断凡人的罪恶和过错。但是说人性本理性或是非理性倒是可以理解,如同在经济学中,理性人会为了效用最大化,争取有限的资源而竞争。竞争使得有得的人和无得的人高下立判,换句话说,也就是人说的成功与否。但《安娜》的疑问是,那么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呢?托翁想表达的是,善和爱是超越理性的更优解,有信仰的人信仰的不是自己的理性,不是自己的内心和欲望,是爱,是善。所以后来列文获得了信仰,内心得以平静,但安娜追逐自己的内心,却葬身滚滚车辙。人生是真实的,不如我们先善后理性,再内心。

  ●安娜是一团为爱情而生的火。所有人都救不了她。

  ●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小时候这一系列名著中唯一读完全本并且很喜欢的小说。

  ●如果我不接受基督教对于生命问题所做的解答,那么我接受什么解答呢?

  ●大作家在艺术的基础上让作品最接近事物的本质,流传千年的作品必然是经得住人事的推敲。千千万万个女人都渴望上流社会财富和爱情,因此,千千万万的人都渴望变成安娜卡尼尼娜一样。安娜卡列尼娜以为有了爱情就能不要社会关系,人生来寂寞孤独,依赖别人乃至外界力量都不可能摆脱。幸福和不幸从不有人控制,只希望我能面对所有困难时不畏惧不逃跑蹒跚前行。

  ●不管在什么时代,爱情和婚姻总是不能那么的协调和谐。为什么人总是在感慨:XX心里爱的事这个,到头来结婚的却是那一个,然后自己也去这么做了

  ●看晚了,在我中学读名著的高峰期时看比较合适。

  ●安娜只可能死。托翁三大部读完,仔细想想,托尔斯泰可能真的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三本书里的所有主要人物,我能读懂情感逻辑的只有一个吉娣。

  ●太在乎一样东西 就容易会迷失自己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看此书突然的感想

  先不说安娜给我的感觉吧,就是吉娣,这个美丽纯洁的姑娘,摒弃了所受的教育和意识的影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的真爱,和列文在一起了。其中有一些细节确实感染到我。这个春节把爱情适看做是圣洁的并且是她婚后生活的全部,但他对于列文过去犯下的不贞洁却宽宏的接收和原谅了。她身上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是,在这一点上确做的如此的合适。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自己,有些事,本知道应该要放开的,可是想的终究要比做的要难得多吧,是的,我会让自己脱离那个龟壳的。向吉娣这样,坦然面对和接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我是鸟儿,天生注定飞舞轻狂

  花一个多月断断续续读完。好早之前就看了安娜的电影,可能受威廉斯的影响,之前一直觉得安娜的故事涉及到道德运气。电影里天真单纯的安娜遇到了人渣一样的伏伦斯基,被抛弃以后绝望自杀。读了小说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果然还是要细读文本> < 记得之前和老妈讨论《安娜》和《廊桥遗梦》,我说,我喜欢安娜,老妈说喜欢弗兰西斯卡。安娜和弗兰西斯卡,两种类型的人,两种生活态度。不能说哪种生活方式对或错,作为文学作品,《安娜》和《廊桥遗梦》同样美好。 安娜在车站遇见伏伦斯基,舞会上一袭黑衣,电影中,安娜和伏伦斯基随着《天鹅湖》的舞曲起舞,吉娣说,安娜的内心里另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盎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 弗兰西斯卡在家门口的院子里遇见罗伯特。他们仿佛一直在一个遥远地方的尽头向对方坠落,已经过了几千年。 这个世界上,也许真的有一见钟情吧。 老妈说,喜欢弗兰西斯卡,因为她看重家庭,同样,在《安娜》里,老妈喜欢吉娣。我呢? 的确,似乎在所有人看来,弗兰西斯卡有一个很圆满的人生,一生生活在小小乡村,有儿有女。她的丈夫在临死前对弗兰西斯卡说:“我知道你这一生有过梦,但是对不起,我没能给你。”弗兰西斯卡给孩子留下信:“我把我的整个生命给了家庭,希望我死之后能和罗伯特葬在一起。”故事是好故事,但是因为家庭放弃自己的爱,很圆满吗? 吉娣也是这样,结婚之后除了家庭什么都可以不顾,爱着列文,爱着她的孩子。温柔贤惠,可能是男生们追求的理想型妻子吧。 可是我的确不喜欢吉娣,我喜欢安娜。喜欢她的勇气,她的单纯,她的奋不顾身、一往直前。 跟一个不爱的人结婚后遇见一个真正爱的人,如果有错,只能说是命运让她遇见他晚了那些年。 伏伦斯基说,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幸福,他们不知道我们要是没有爱情,就根本谈不到什么幸福或者不幸,因为根本就活不成。 八年来卡列宁窒息了安娜的生命,窒息了她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她是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他不懂得爱,不理解什么叫爱。安娜说:“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 安娜不是上层社会堕落的女人,她单纯得让人怜爱。换做别人,会跟伏伦斯基维持一段感情,同时不告诉丈夫。而安娜不这样,她真诚得近乎纯粹,她不能欺骗,她说:“我只要生活,我不想伤害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正如陶丽所说的,安娜根本不爱她的丈夫,她有什么错呢?她要生活,上帝赋予我们心灵这样的欲望。 伏伦斯基不是坏人,卡列宁也不是。 说实话,我很喜欢伏伦斯基。在上流社会花花公子以勾引有夫之妇为乐的时代,伏伦斯基抵抗了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不愿做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要和安娜结婚。他对安娜,我相信是有真爱的。 卡列宁呢,只能说,他值得被同情。他是一个古板的俄国官员,每日做着一样的公务,不懂得爱,不懂得浪漫,但是他没做错什么不是吗? 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两个明明相爱的人要这样相互折磨,直到安娜自杀,伏伦斯基对生活失去希望奔赴战场。是因为社会压力吗?好像有部分因素,但也不全是。 《安娜》和《廊桥遗梦》是影响我爱情观的两本书。如果说,在一段情感中存在心安或者心动,当它们不能两全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老妈选择了心安,正如弗兰西斯卡在宁静的小村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而我,我会选心动吧。 “我是鸟儿,你别抱怨,天生注定我飞舞轻狂”——茨维塔耶娃,送给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看一本名著,只能说喝了一杯凉爽的啤酒一般。

  爱情方面:虽然不知安娜这么做对不对,不顾一切去爱,不顾一切去追求自由,虽然是受迫,虽然是无奈。性情正是那时代女性缺乏的,而正是安娜魅力所在。类似”你们男人可以自由去追自己喜欢的人,而我们女人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拒绝“的话也反映女性在爱情方面的地位,女性解放,女性自由等等主旨宣扬。虽然这些我赞同,但即使是现在社会,仍然存在,这应该是世代人类积淀下来的,并不是男人一方面造成的,爱情形式可能真的是上帝这种非自然规定下来的。至于安娜的悲剧,本身原因:1.自己爱情还没有尝过,选择失误嫁给大20岁的人,不免出现代沟。2.对爱情没有理性,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恋就是所有,没有考虑现实问题:自己被丈夫抛弃,被情人抛弃以后会去哪,能做什么3.儿子和情人选择方面态度不坚决,犹犹豫豫,世界的确是罪恶的,不可能像她要的那么两全齐美 丈夫原因:1官僚机器,只注重事业和面子,2.家庭方面只把安娜当作生殖工具,没有情感思想交流(身为男性,这应该是通病吧,事业毕竟是从小到大的一直追随的东西,而爱情半路出来的,事业可以持续一生,而爱情不行。男人之所以操事业,一方面赚家庭收入,一方面的确是兴趣,而把几乎100%的时间都用在事业方面,那么家庭矛盾会出现,自己情感也空虚了。事业和家庭正如女人的物力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一个矛盾。我坚信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不愿去处理的问题)。 情人原因:1.没有给安娜名分,使她受尽痛苦,作为男人不够坚决 2.总觉得他没有真正从安娜角度出发,虽然从他们之间相处的确幸福(从男人角度,非常痛恨这种挖墙脚的情人,给安娜家庭尤其儿子带来极大痛苦,想想如今的单亲家庭,恐怕会给孩子带来心里阴影)

  结局:安娜死了,其实不管有没有和弗龙斯基交往,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应为一个渴望爱情却束固与冰冷的婚姻中,的确逼迫人,对于安娜,我想不到更好的出路,或许对于安娜爱过就是最好的,但对我这男人来讲,情人无法接受,结果很重要,她选择的最悲剧的出路,死亡。

  爱情观教育:

  1.七年之痒必须重视,对于(我)男人来说,事业固然重要,一定要多多花时间在家庭方面,多多和妻子谈论风趣,爱情肯定会在两到三年趋于平淡,一定要在十年轮回之事多多维护爱情,其实女人也应多多提这方面的精神需求,也许只不过男人在繁忙之中忘了。

  2.在婚姻的选择一定要重视,对于男的女的都一样。

  3.在基蒂遭人调情的时候,列文站出来的,这件事也教会我一个道理,男人应该用于站出来表现自己的占有欲,不管那个是不是自己的好盆友,是不是有搏面子,是不是伤害友谊,都应出来保护自己的女人(虽然之前我与安娜丈夫一样,应该给予女人自由度,不应自私和极度的占有,但列文告诉我了,适当表示自己的占有,是对自己妻子的爱,而不仅仅是自私,是对自己家庭保护,正好和安娜作对比,正是由于安娜丈夫的纵然,漠不关心,没有表现的爱,而是口口声声的宽宏大量激怒了安娜,才导致她的悲剧,其实的确是安娜丈夫没有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世上真的关心的是什么,如果当时他听到安娜的偷情的流言,表现出一丝丝愤怒,或许不是这样的了,这也许是安娜丈夫的懦弱所在吧。)

  4.表现的爱是对女人需要的(多莉,一个为家庭事务孩子操碎了心的憔悴的女人,安娜,一个为爱情热烈追求得女人,基蒂,一个既有家庭又有爱情的女人,有人说基蒂不也沦为带孩子的女人,一个束缚手脚的女人了,但从三个女人相对比而言,基蒂应该是相对好一点的。)

  非爱情方面:1.第一次读到这个问题,我叹服俄国这么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压榨与被压榨的问题:作为男人,我也苦苦寻求这个答案,为啥有人一出生可以得到这么多财富(贵族)而辛勤劳作的农民只能分到一点点,不管从创造价值方面和对社会的利益方面这都说不通,贵族只用收收租就,动动嘴皮子就行,阶级不平等(没找到答案)

  2.人员管理:农民偷懒,而管理者尽管没有私心,尽心尽力,服从管理的总觉得利益出现冲突,想办法偷工减料,因为不是自己的庄园(即使放到现在的企业,也存在冲突和管理问题) 解决办法:农村合作社(这与我国如此之像)。

  3.生存的意义:即使列文如此幸福的人,也会发出生存的意义,人为什么来,到什么去。也即是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无从解释,只告诉我们一切顺其自然,上帝或许是存在的吧。

  其他关于油画,哲学,歌剧等方面,不仅枯燥乏味,也无法了解当时的新潮,我想女生读的也是这样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你往何处去?

  我坦白,自己这个网名是来自两个安娜的启发。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卡列宁夫人,一个是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里面没有前者出名的安纽达。

  两个安娜,就是女人的两种选择。

  一个要为了自由和爱情而赴死,一个为了富贵享乐而在现实里堕落,一个死了,一个要活下去。

  其实她们都是对人性和世界失望以后所做的选择,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记得第一次听到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名字,是偶然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好象是上小学三年级,我的母亲和姨母正在聊天,姨母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她很逗趣的说道,那天有个教物理的女老师来还安娜这本书,姨母问她感觉怎样,那个女老师鄙夷的用海河调回答,

  嘛破书,不就是一破鞋吗!

  我当时就留了神,决定总有一天要读读这本写破鞋的书。

  文革的时候,我们三线工厂有个漂亮的女工,被剪了头发挂了一双男人的懒汉鞋被批斗,我印象很深。

  五年级的时候,我终于借了到这本书,是竖板的,还有许多注释和连线,我看了几页就丢掉了,实在费劲也不懂得。

  直到我2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了此书。

  所谓大师,就是那种有天赋把不起眼的现实变成梦幻的魔术师。他们都是一流的巫师。

  多少经典作品的起源无非是偶然听到的故事,一则报纸上的新闻,一个普通的案例,甚至是自己的一个梦,经过他们那只魔杖点过,就是一个最美丽的艺术品。

  通奸,第三者,婚外恋,古今中外是恒长的人性话题,就是看怎么写,谁来写,故事谁都有,谁都会讲,就是看谁在讲。托翁的安娜是经典,而社会新闻就是过眼云烟。

  不过,正象那个物理老师说的,安娜是破鞋。

  只不过这是只贵族的破鞋,和那个被批斗的女工性质一样,不过安娜是菲拉格穆,女工是地摊货。

  我想,在每个女人的心里一定有个安娜,就象在每个男人的心里有个于连。

  安娜固然是美丽的,优雅的,但是她的魅力在于她身上的一种毁灭的宿命,一种近乎邪恶的力量。当沃仑斯基在火车的烟雾中见到她,她是以一个女神的面貌出现的,他为她所吸引的,不是别的,正是这种死亡的美丽。

  安娜身上有一种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真实,这种对于真实的感觉是她毁灭的原因,她要真实,确定无疑的真实,而世界却只给她虚假。她放弃生命当然有对爱情的幻灭,但是即便情人也给不了她求真的满足。

  对于每一个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来说,现实反道有一种虚假,所谓浮生若梦,没有比现实更虚假的东西了。肉体眷恋的是这虚假的现实,而灵魂渴望的是纯净的真实。这是不能够协调的。

  安娜的出轨,可以说是厌倦,可是是性欲的不满足,是欲望的贪婪,是对于现实的反抗,人们可以赋予她许多符号和化身,从各种角度解释她,但是,托翁有一种洞察女人心的天才,她塑造的这个女人可以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女性,而是所有渴望自由和真实的女人。

  现实是什么,从一早起来在卫生间换上假面,虚伪的和人寒暄,和讨厌的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你想想自己一天之内要说多少谎话,要面对多少自己反感的人和事,你想想自己的一生有几天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假的,都是假的,因为真实很昂贵。

  人们喜欢用假货是因为它便宜。

  安娜是注定要死的,因为她无法忍受虚假。

  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她要的是绝对的,绝对的真实。

  那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现实和人性唯一缺乏和害怕的就是真实,人们喜欢活在虚假之中,因为那似乎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面对自己的灵魂。

  面对灵魂就是面对死亡。人们害怕死亡,就象害怕真实。

  一个真实的人是少见的东西,而一个真实的女人更是罕见。

  我想沃仑斯基爱她不是因为她美,是因为她真实。她的黑裙子,插在发间的紫罗兰,她身上散发的被压抑的欲望,那不是现实生活的欲望,而是真实面对灵魂的勇敢。

  最后,他也象其他人一样厌倦了真实,真实是使人讨厌的。

  人们总在说谎,说什么喜欢真实,其实这恰恰是他们拼命要驱除的东西。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丧失真实的过程。

  无论是谁,丈夫还是情人都无力给予她真实。

  所以她走向了永恒,寻求真实。

  卡列宁安娜以贵夫人的凛然走向了真实,而小文官的妻子安娜却走向了虚假的现实。

  到底哪种选择是正确的呢/

  是毅然的寻求真实和自由,还是在现实的虚假中堕落?

  究竟是否有中间道路!

  我的答案是没有的。

  就象高仓建的一句台词,偷就是偷,没有灰色地带。

  没有我就这一次,下次就不干了,你会永远干下去,直到你最终沉沦失去感觉。

  没有等我发迹了就收手了,

  没有等我混出样子一定再来找你。

  你早已不是当初的你。

  我知道,就算卡列宁同意离婚把孩子给她,她照样不幸。

  因为这种女人太真实了。

  真实就会不幸和痛苦,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灾难。

  是一头撞向火车,还是在虚假中沉沦,都是死亡,只不过形式不同。

  到底往哪里去啊1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安娜·卡列尼娜》女性、幸福、生命、爱、永恒的托尔斯泰!

  借着最近上映的这部电影,本想写几句简短的影评,可是赫然发现,短不了。

  《安娜·卡列尼娜》,相信很多读过它的人都和我一样,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而那时,不谙世事几许的我们又能真正读懂托老字里行间的多少呢?想来,当时那份对大部头的敬畏恐惧之情依旧心有戚戚焉,但清楚记得自己还是摘抄了不少笔记,开篇的第一句更是像印一样深深的烙在我心“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在书里,安娜和列文被安排成了两条几乎不相交织的线。但越读就越会发现,这是两个完全相似相近的人!甚至连他们的追求、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探索也是。只不过,他们最后各自找到了不同的答案,选择了不同的归宿。每个看过《安》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解释,就如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故而这篇,也只是我闲暇之余的随笔,不算影评也不算书评,想说的太多,无法遍述,想哪儿写哪儿,目无章法,看官见笑,权当博乐。在我看来,托尔斯泰并不只是写爱情、写婚姻、写家庭那么简单,除了我们并不深知的西方宗教领域的内涵外,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感知。小说在这方面抛出了无数哲学层面的疑问,没有解答,却非常有助于思考。俄国作家的书,必须在不浮躁的状态下阅读。

  关于安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死是一种注定和必然。因为她是那样一种人,一种绝对追求真实的人!不是在沉沦的现实生活中作活祭就是带着灵魂一道归天堂。安娜的悲哀在于她完全无法调和的二重性,她的一个自己追求她向往的灵魂的完全自由(这种真实在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是无法完全企及的,尤其对于女性)“我呼吸,我恋爱,我不会为此感到后悔。”;而另一个自己则活在她一直认定的应该维持的现实生活里,爱儿子、爱家、爱丈夫、爱她的社交圈所赋予她的一切才华、美德和魅力,正如那一幕,她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在床前那样真诚地向她丈夫吐露心迹“我依然是原来的我,但我身上有另一个我,我害怕她。那个女人不是我。现在的我是真正的我,完完全全真实的我”。这两个自己其实都是她自己,她都无法摆脱,又无法共存,并且越来越尖锐地对立,一会儿幸福如入天堂,一会儿罪恶如坠地狱,越来越让她感到痛苦和无望。另一层面的注定悲剧是男脑和女脑天生的不同,陷入痴情爱恋的女人容易把爱情本身看得比一切一切都重,可以为他生为他死,为他痴为他狂,为他抛却所有都心甘情愿,以为这就是她追寻的真正的爱了。但这种牺牲达到一定巨量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心思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格外脆弱敏感患得患失,格外缺乏安全感、难以满足和神经质;而彼时猎奇成功的男人却是一改先前的极尽之所能,显得想摆脱束缚和牵绊,因为他的世界本就无法只为爱情而活(这和他可以为爱情而死并不矛盾),还有太多别的诱惑,面对此时偏执的女人更是只会添堵,而这又加重了女人的神经质,就像两条互相交汇的线,在交汇之前一心一意奔着同一个目标,在交汇之后却只能无法挽回地愈行愈远…… “安娜本能地对成为她牺牲的外部目的的那个人不满,更使她不满的原因是她知道,沃伦斯基永远也不会理解这种牺牲的全部代价。她不满,因为不能实现最珍贵的希望而产生了怨恨的失望,因此她的爱情掺杂着一种新的残酷的因素。”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灵魂是不可被占有的,哪怕以爱之名。

  我特别佩服托老对安娜赴死之前那大段精彩的心里描写,让人真是难以想象,这样身临其境的对女性心理的深刻细腻描写怎么可能是出自一位80多岁的老翁之手?!再后来,发现托尔斯泰又何止是对女性这样了解——对农民、对贵族、对军人、对这样那样的阶层无不是充满了深刻的了解、怜悯和爱的…… 这让我又想起了最爱的另一位国内作家——曹雪芹!总觉得,他们是有着极大相似性的两位作家。这种相似,是一颗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之心、细微体察之心、悲悯同情之心,是一颗发自肺腑的真正的爱心!只有拥有这样内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伟大而“强悍”的文字,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才能具有深深的令人震撼的吸引力!因为书里的哲学和爱,心被温暖着!大师不愧是大师,只有读大师的作品时你才会那样深切的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是真正伟大的魔术师,可以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事写出绝对的深意。每一次,读完大师的作品,都会令人长吁口气,感到生命的快乐和欢愉。

  “只要了解了你所爱的妻子,你就会比认识一千个女人的人更能了解一切的女人”,多么经典的话!不得不佩服老托!记得有一次,老公对我说,和我在一起那么多年了,可我对于他依然是一个无法完全了解的人。呵呵,其实这样的感觉特别好,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女人,你会发现她的确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永远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值得发现的魅力,那样有趣又生动,令人惊讶又着迷。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久了却反而倦了、厌了、腻了呢?或许唯一的答案是,双方都不够真正的用心吧?或者,精神层面还不够真正的契合…… 你看,托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引申开去那么多,而书中这样看似不经意却直击人心的经典之言托老都是信手拈来,能不让人敬佩他老人家对生活的这份深刻洞察么?

  再回过来聊聊电影。要说起来,1935年葛丽泰·嘉宝版、1948年费雯·丽版、1967年塔季亚娜·萨莫伊洛娃版、1997年苏菲·玛索版和最近正在热映的2012凯拉·奈特莉版,我都看过了 —— 就如当年痴迷《傲慢与偏见》,找来了它所有版本一看再看一样。我想说,唯有费雯·丽版几乎完美地接近了我心中的那个安娜·卡列尼娜,而最近看的凯拉奈特莉版本的,最大的亮点除了新颖的话剧般的叙事手法,就是对列文一线的注重。我觉得这个版本不知道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凯拉腹黑了安娜,将她生生的描绘成一个自私又作又淫荡的情欲之人;赶巧裘德洛又逆袭了卡列宁,将原本刻板冷漠无趣甚至带点虚伪的卡列宁演绎成了一个深情隐忍宽宏大度的有爱之人,这或许是导演另一番视角的解读吧…… 其实凯拉奈特莉也算是我喜爱的女演员了,虽称不上是标志的美人儿,人也总是被诟病平板,但是奇怪,她略显硬朗的脸上就是有一种生动的魅力,可是在这部影片里,我觉得她真的,一点儿也不适合安娜这个角色。根本没有办法把我心里的那个安娜诠释出来。

  这个世界留给女性的生存空间本来就很小。少女长成之后,一不小心要么就是被绑缚在无尽的家庭琐碎中永远被生活遗忘,要么就是因太过闪耀的完全追求自我而被一众人等怀着羡慕嫉妒之心狠狠地说三道四不得安宁。完全不同又一样一样,呵呵。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像安娜和列文那样怀着一颗对没有爱过就死去的恐惧之心?连安娜这般看似孤高冷傲的气质美女临死记起的,也不过只是心上人曾经那般炽热的追求,曾经那般毫无保留的爱,曾经对她说过的“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我都永远无法忘怀”的话。女人,谁又能真正逃得过呢?记得多利好像对众叛亲离的安娜说过,我不讨厌你,其实我挺想像你这样的,只是,不会有人那样追求我。

  小说中对安娜及沃伦斯基初次邂逅的场景描写朴素、简单,却值得玩味:“沃伦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的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妇人让开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妇人的风姿,沃伦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即转向走过的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

  呵呵,是不是有一种,在时间的无涯的荒漠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碰巧遇见,道一声“噢,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觉?在我们的生命里又何尝不是呢?有些人,就那么偶然的遇见,遇见变成了邂逅,邂逅变成了纠葛,纠葛变成了一生的执念…… 想要忘却这份刻骨,便也只有在时间的无涯的荒漠里完全地抛开自我、超越生死,而后,一切都明镜了,没有是非对错,也没有恩怨情仇,你辨清了那是一时的心火还是一生的挚爱,你也拥有了新的生命去拥抱,去欢喜,去爱。回归平静,只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细节中彼此见证,彼此契合,彼此相知相许相依相守,才是岁月静好,与君老的意义所在。那是再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割裂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欣赏的两段台词,简短、精辟!

  Vronsky: I love you.

  anna: why?

  Vronsky: cannot ask why, about love.

  anna: No...No...I am married, I have husband and child...I shouldn't see you again.

  Vronsky: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anna: but this is wrong...

  Vronsky: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