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100字

2020-12-18 02:1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100字

  《王右丞集箋注》是一本由[清] 赵殿成笺注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右丞集箋注》精选点评:

  ●要和王維分手啦。(也許做不到。)想不到最後把這首詩寫進了致謝裏:「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來往本無歸,別離方此受。」

  ●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山色有无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对自然有着异乎常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入细致的感受和把握。

  ●中秋節,把王維讀完了。今天恰值仲秋,斜風細雨,獨自一人,讀到“嫋嫋秋風動,淒淒煙雨繁”,頗有感觸。好詩!

  ●自然是 维维男神~(原谅我就是想这么称呼……),无法不能更爱!!!

  ●唉。。。

  ●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佛理讲得太多,也是无聊。都2019年了,还在拿以前的排本来噶韭菜!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一):王维咏

  盈盈华服数千钱,翼翼名都出少年。

  公主堂前曾献赋,岐王宅里复弹弦。

  一朝羽檄来边地,半壁山河生野烟。

  虽陷伪朝情不变,每忧天子意难全。

  王师血战收河北,将士奋威平酒泉。

  绣使回京重佩印,金銮返旆又朝天。

  未央宫里赏高士,宣室殿中求俊贤。

  历职东宫新受命,除官中允寻右迁。

  奈何尘网无归处,欲向空林任自然。

  陋巷柴门眠醉客,松风山月听鸣蝉。

  端居不问人间事,闭户焚香只说禅。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二):读王维诗随笔(一)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读王维诗随笔(一)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是盛唐有名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画家。这两重身份使他的诗歌表现出跟一般人截然不同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园诗。右丞《偶然作六首》的最后一首是在他年迈之际写的,其中前四句“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就是他的自画像。苏轼也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诚然,诗人与画家的双重身份造就了王维诗歌可观可赏的超然旨趣。作为诗人的王维,兼具画家的气质,决定了他以画作诗的特点,并且在他的诗歌中有存在大量的色彩描写。诸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同崔傅答第》)、“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瓜园诗》)、“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晚望》)等。似乎王维特别喜欢青、白二色,不知有何原由!

  二、亦道亦佛

  “王维的诗歌受佛教影响是很显著的。因此早在生前,就得到‘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赞誉。后来,更得到‘诗佛’的称号。”(《佛教与中国文学》)人们都注意到王维崇信佛教,与此同时,他还和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思想和道教崇拜都可以在他的诗歌中找到影子。

  首先是出现在王维诗歌中有关道家的语言和典故。如“缅然万物始,及与群物齐”(《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的自然观、齐物论;再入“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又如“入鸟不相乱……虚百待布衣”(《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如“杨枝肘”(《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典。

  其次是王维诗歌中包含众多有意隐居的诗歌。王维欣羡陶潜,希望做一个超然的隐士,集中表示归隐的诗句比比皆是。王维也羡慕他身边归隐山水田园的朋友,其赠诗就反映出了他有意归隐。如“老夫好隐兮墙东”(《登楼歌》)、“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时吟招隐士”(《丁寓田家有赠》)……王维早年曾隐于淇上,四十岁后隐于终南,更是身体力行地归去。

  三、其他

  见笔记……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三):渣滓未去,如何洒落?

  刚念大学的时候,班里墙上挂着一幅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和一般教室里的马列语录和励志格言完全不同调,看了莫名地欢喜,就珍重地抄在笔记本上。后来,上课、温书、写字之类的事周而复始,了无意趣,愈发地觉得这二十四个字真是神一样的境界。

  那时的日子其实闲散得很,但内心却时时漾着张皇。即使那些忙着睡觉的同窗,醒来时也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仿佛噩梦延伸到了现实,令人惝恍。本应是一个最通脱的时代,恣意却似冬日水底的鱼,偶尔才浮上水面冒个泡。

  闲看花云的心终于搁浅在渐渐泛黄的纸上,无由翻起。

  看到王维的诗集,对他的字号有了兴致。原来维摩诘乃是净名、无垢之意。王维一生向佛,以此为名、字,想来早有出尘之心,因此才能吟出“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淡远之句。只是观其生平行事,王维一生又不曾浮出宦海,如斯清远之诗,独用禅机似乎不足以支撑。

  王维天赋异禀,工书善画,妙解音律,十五岁宦游两都,以文采丰姿耸动京师。史书这样写道:“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可谓荣光无限,一时无两。二十一岁中进士,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代堪称杰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的绚烂正是少年得意的自我唱词。

  此后的王维在官场平步青云,直到安史乱起。他被叛军捕得,作了伪官,留下一生最大的污点。乱平之后,王维的官阶越做越高,但终究摆脱不了讥诮的目光和道德上的愧疚感。孤居辋川,弹琴赋诗,焚香禅诵,啸咏终日成了他此后生活的常态。他在《归嵩山作》中写道:“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历经繁华之后,屏绝尘累的心是如此坚执。

  紫阳先生有一种理论,说人与天地本来是一体的,只是渣滓未去,所以有间隔,不能与天地同体,也就不会有平和淡静之心,不能体味自然宇宙之妙。渣滓就是“私意人欲未消者”,也就是尘俗的欲望。由是观之,王维先前是淡而不远,其诗境多由其主观意志生发,意在清雅脱俗;后来则是淡而又远,要在清虚空灵。前后虽然都有佛理禅机的影子,但后者更增添了一种经过人生起伏洗练后的体悟,是自然之境,而不是有意为之。

  不仅诗歌,王维论画也是如此。“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借用王守仁的话,这时的王维是真的洒落。身世两忘,人闲心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回想当年的意绪,似乎有些明了。正如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样,闲看花云的境界亦不可刻意而为。非有沧桑历练或者真的万念皆寂,非有荡涤邪秽、消融渣滓之妙悟,洒落便不能证成吾心。只是这样的化境,真的可以求得吗?

  《王右丞集箋注》读后感(四):伪书评——有人说这是王維詩文最好的古注本

  感觉不像书评,更像读书笔记,哆哩叭嗦,见笑。

  关于王维的集笺注, 有名的有,明代顾起经的《类笺唐王右丞诗集》这是最早的一个注释版本,一共有10卷,附文集4卷、另外的还有《唐王右丞詩集注說》

  但据说王維詩文最好的古注本就是此书: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箋注》 。

陳鐵民:《王維詩文最好的古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見《文史知識》1986年第2期,第44頁。

  客观来讲这本集笺注的注释却是很到位,尤其是诗文部分的一些字有很多待斟酌的地方它都标注了出处,比如说“偶然值林叟”就标注值又作“见,“林”又作“邻”,而且把这些字的出处都给了备注。

  在读《王右丞集笺注》以前,为了更客观真实地去了解王维,特意去翻阅了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的王维传部分;

  新旧唐书的简单对比,

  《旧唐书》;唐历史纪传体史书,200卷,是在五代时根据唐代的文献编纂的,相当于官方历史。附上《旧唐书》链接

  《新唐书》唐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225卷。欧阳修等编纂的,它参考了一些野史和其他的资料,所以没有旧唐书那么公平真实,叙述比较繁琐。但是从文学的价值上来说,新唐书高于旧唐书。附上《新唐书》链接

  通过新旧唐书,我主要了解到以下信息

  1、王维家信佛。王维,字摩诘,名字来源于佛教名词维摩诘。

  2、王维门第很高。太原王氏,父亲是汾州司马。

  3、王维和他弟弟都很有出息。王维开元九年就中进士了。

  4、王维很孝顺。事母崔氏以孝闻。

  5、安禄山期间当过伪官,后来差点因为这个被砍头,还好写了个诗《凝碧池》加上有个当大官的好弟弟救了他。

  6、王维不光作诗好,字也写的好,擅长草隶,对画画也很有心得。

  7、田园诗叫《辋川集》,是因为他得到宋之问的蓝田别墅。挨着辋川水,天天在那里作诗。

  8、妻子去世没有再娶,30年独居一室。

  下面再看看赵殿成,附上一篇《赵殿成考》

  我对赵殿成的了解如下

  1、康熙年间的人,活了74岁

  2、家世显赫,祖上都是大官比如什么武德将军,吏部侍郎,先祖是赵宋宗室之后。

  3,他的祖父的得咳血病去世的,赵殿成有个三个兄弟,其中有个叫赵殿最,最有出息官,至内阁学士。

  4,摘录一段赵殿成的墓志铭;

君德性端靜,通曉經義,銳意科舉之學,佹得而復失。會今上即位,詔徵孝廉方正之士,士友推挽,萬口一聲,郡縣遂以君名上。君適居母憂,堅辭不應。郡守秦公炌高其節,弗之強也。服闋,需次之京師。銓有日,心疾作,遽歸。蓋自是君無用世之志矣

  5,赵殿成和王维一样很孝顺。

  6。赵殿成很有善心,常常为粥以食饿者。

  7。赵殿成夫人叫王氏,娘家很显赫 是州同知圣如季女 。

  《王右丞集笺注》中我最喜欢的是卷二十八,论画三首,按照文本所说的整理成画如下图:

  王维的画作流传下来的很少,可是他对鉴赏画作很有讲究,通过他的叙述,我对中国山水画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再看一幅画,画的好不好就按照他的标准去看,别有新意。

  王维的诗很多,最值得提的是他以禅入诗,而禅诗,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可是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辛夷坞》附上赏析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读这首诗,我联想到近来读《曾国藩家书》中谕纪泽纪鸿(一),中说的话

原文是: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为什么喜欢?大概是觉得这一枝山涧芙蓉给人的感觉淡淡的,充盈着空灵,静谧之美。。它并不浓烈,不像牡丹不像杜鹃。

  有着“不忮“ ”不求”“的傲美,不求别人给它的观赏和赞美,我就是我啊,我就自己开自己的花,绽放自己的生命,我也不忮别的花开的比它好比它艳,我就是简单的、默默地 站在枝条的最顶端,努力地绽放我那鲜红的花萼。在寂静的山涧独自开了又落, 不炫耀,也不操劳,纷纷扬扬度过自己的一生。

  最后吐槽一下《王右丞集笺注》,出场次数最高的裴迪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裴迪据说是王维的最好的朋友,王维写诗总是裴迪裴迪裴迪,作为一个好八卦者,发现王维不像元稹,没写过啥悼亡诗,却是天天的和裴迪和诗。比如:《菩提寺禁裴迪》、《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酌酒与裴迪》、《赠裴十迪》、《口号又示裴迪》、《赠裴迪》.....

  最后附上手写版读书笔记,我就是字丑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