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影红楼读后感摘抄
《梦影红楼》是一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著作,298出版的2019-5图书,本书定价:经折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影红楼》精选点评:
●美美美!买买买!
●美不胜收!
●精美。
●珍藏了
●册页装可以全页展开,很适合印画,只是开本小,看着还是挺费劲。孙温画红楼全是上帝视角,一幅画中有场景转换,有不同时空情节的并置,几乎无特写,全是中远景。与其说表现故事情节,我觉得画家更醉心于建筑场景的描绘。确实非常细腻精美,但看多了就觉得表现手法相当程式化,难免审美疲劳
●画真的好看
●风景比人物动人
●每一幅画,我都要看上几乎半个小时,每个细节都值得玩味。
●书籍设计确实漂亮,值得珍藏或赠礼;原画的美术也足够赏心悦目,但场景的选择少了一些预期的大场面,略有遗憾
●图画精美,人物鲜明,工笔细描,确为珍品。但是旁边的文字解说内容似乎有些不太得当。比如邢夫人带黛玉回宁府见舅舅,贾太君因贾赦欲娶鸳鸯一事责骂王夫人迎春惜春给王夫人出言这类。。。就很奇怪了。。。
《梦影红楼》读后感(一):值得珍藏的一本书画红楼
斥巨资买了一套。
工笔画非常见功底,细节到位,甚至连表情都十分剔透.
能细到什么地步呢?
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里,都能数得清墙上两位国公爷的美髯有几根。
建筑、服饰、表情、全景图等都是不可复制的精品。
只除了人物的五官发型我不是太喜欢。
中国美院范景中教授说的很好:此册造景绘物,陈设甚细,大至亭台楼阁、池馆廊阶,小至屏几桌榻、书画文玩,以及花木水石,活脱脱一部晚清《长物志》。
《梦影红楼》读后感(二):值回票价
有幸在书还是半成品的时候见过、触摸过。质感惊艳,作为一个非红迷的普通读者,都忍不住想买。所以……预售的第一天,我就买了。
相对于常规的画册来说,此书有几大亮点:
1.经折装。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翻页有种在上朝批折子的感觉(自动脑补我是乾隆大大)。正因工艺复杂——很多都需要手工,所以特别耗时。嗯,所以我的书现在还在大姐们的手中粘粘贴贴,想想就好激动,毕竟不光是机器制作的,而是有人工的温度之书。
2.潘老师操刀。设计师大大是我非常喜欢的潘老师,尽管此前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老头或者是长发飘飘的艺术家,然后见到照片的一刹那有点意外。谁说颜值和才华不能并存?
3.太美了!刚好我想买幅画。
《梦影红楼》读后感(三):值得珍藏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原本为旅顺博物馆馆藏 原绘者应该是孙温及孙少洲两人 一般学者认为孙温绘制了前八十回,后者(其子)补全后四十回图画 我猜若真相果真如此,也因为孙温感觉到程高本的后四十回不符合曹公的原意吧? 整本书极有重量,纸张细腻,印刷精美,定价298,活动时半价入手,非常值得,推荐红学爱好者收藏
《梦影红楼》读后感(四):一套物超所值的收藏精品
收到书后相当惊喜,封面是以雅致的粉色和绿色为底色,上面有镂空的装饰,非常契合书的内容。
封面图片来自当当官网,成书比图片颜色更雅致内敛内页是经折装,上海古籍在此之前出过一版《梦影红楼》,也相当精美,但是美中不足是内页是装订的,图片没法全部展开,钉口部分还会影响图片的展示,这种经折装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打开每一页都是连贯而且可以完全摊开,甚至可以把所有画页平铺,一张张欣赏比对。
经折装可以完全摊开,甚至可以把全部内页展开,翻阅起来灵活多变,但也要小心别散开,否则复原比较费事除了内页的惊喜,随书还附有一张大的全景图和两张贴纸,贴纸上都是古代的一些小物件,整理者挑选得非常用心。我拿到书后就把贴纸上边的画画贴到笔记本上了。当时还唤起了了童年时买各种明星贴纸,贴笔记本、歌本上的时光。估计这是80后的共同记忆。全景图被我压书桌的玻璃板下边,效果非常棒。
贴纸很能勾起我们的童心,小器物精美,小人活灵活现全书在前边有序,详细介绍了本书所依据的版本等信息,还有内文的解读,对于我们了解这套画册有很大的帮助。
序整体来说,这套书很适合红粉收藏或者赠人。
唯一的小缺憾是这么精美的书,只有塑封,拆开塑封后,书容易脏。不过听出版社说,加印版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纸质或者布的保护套,这样可更好地保护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