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恋爱与牺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恋爱与牺牲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5 0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恋爱与牺牲的读后感大全

  《恋爱牺牲》是一本由莫罗阿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59图书,本书定价:10.80元,页数:1998-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爱与牺牲》精选点评:

  ●一星给最后一篇。

  ●最经典的是傅雷先生的序言

  ●乱七八糟爱来爱去

  ●好书!

  ●没有4.5颗星可打…

  ●论人生之五大问题,如醍醐灌顶。希望有一天能达到廊清无累的境界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道德本位,伦理挂帅的人生观,政治是伦理道德的核心,伦理道德是政治的扩大,善恶分明,忠奸立判,是简单的二分法。而莫罗阿几乎同情每一个人,甚至一切人都是可爱的,一切不幸都是必然,当我们对一切人和事都以宽容同情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便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个温情脉脉,处处值得我们同情和怜悯的世界

  ●后面的探讨部分读了三遍 抄了5页笔记

  ●没看完

  ●忘了在那本书上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有很想学习的“恋爱知识”。PS.尤其是傅雷译的莫洛亚。

  《恋爱与牺牲》读后感(一):与你共度一千世

  此刻胆敢以微薄的力量抽离关于此书的记忆,它已消失于脑海中并化为长久地存在。还记得阅读的时候,是多麽的一种享受,如一坛老酒使人沉醉其中,如妩媚的女子不舍不弃。莫要感叹作者的巧妙的结构,迷离的隐喻,勾人心魄的叙述,更莫要感叹译者恒久的韵骨,殚精般再造世界的力量。只需在酒酣堕入飘渺之境后可有体悟人生甘美的境界,可否在幻灭后的重生和使伟大之气力长久存于胸中。

  《恋爱与牺牲》读后感(二):完美主义

  莫罗阿用四个故事来讲述了现实和理想的较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非常真实,并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坚持(或者不得不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的人,是四个完美主义者。歌德用他的天才求得了永恒的艺术成就,因为他一直面对着、思考着自己的情感,并终于把它们揉合、提取,得到升华;勒加第安坚持着自己要进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尽用自己的“聪明”,后来他虽然是技不如人,被发配流放,但他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真实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的,很坚决,没有摇摆;西邓斯夫人自始至终是忠于她的舞台的,无论家庭亲人的变故如何,她从跟随戏子西邓斯开始,直至亲女逝去,家庭清冷,她始终坚持相信凭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艺术的成就,她也确实做到了;爱德华•皮尔卫因娶妻,放弃了殷富的家庭,随后又坚持着自己写作--官场的梦想,最终实现。

  这四个人在坚守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无不是忠诚真实的,也无不是经历了常人少有过的艰辛苦楚,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动,他们追求自己理想的方向没有动摇,这是我认为的完美主义了。

  讲故事之前,书中就论及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我们每个人都被夹在中间,“把理想和现实很和谐地融合,是艺术;抛弃现实去追求理想也是艺术;唯有为现实牺牲了理想。。。。。。”

  《恋爱与牺牲》读后感(三):没看过什么书的我... 觉得没完全明白

  傅雷在译序中说"

  幻想是逃避现实,是反抗现实,亦是创造现实。无论是逃避或反抗或创造,总得付出代价。幻想须从现实出发,现实要受幻想影响,两者不能独立。

  因为总得付代价,故必需要牺牲:不是为了幻想牺牲现实,便是为了现实牺牲幻想。

  因为两者不能独立,故或者是幻想把现实升华了变做新的现实,或者是现实把幻想抑灭了始终是平凡庸俗的人生。

  彻底牺牲现实的结果是艺术,把幻想和现实融合得恰到好处亦是艺术;唯有彻底牺牲幻想的结果是一片空虚。

  艺术是幻想的现实,是永恒不朽的现实,是千万人歌哭与共的现实。

  恋爱足以孕育创造力,足以产生伟大的悲剧,足以吐出千古不散的芬芳;然而但丁、歌德之辈寥寥无几。

  恋爱足以养成平凡性,足以造成苦恼的纠纷:这样的人有如恒河沙数。

  quot;

  如此看来 勒加第安成了苦恼的纠纷的牺牲品,幻想牺牲给了现实;歌德把幻想和现实融合得恰到好处;

  然而西邓斯夫人和李顿爵士的故事怎么解释呢? 单纯是为了幻想牺牲了现实吗? 貌似不止这么简单。

  看完了有些不解,看了各位的评论 觉得和我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不过还是觉得此中有深意。

  请指教~

  《恋爱与牺牲》读后感(四):你要爱你的寂寞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收到一封信,向他抱怨自己即使身在人群中也时常感到寂寞。不久他意里尔克的回信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这句话简单却不太容易被人理解,如此诚恳地宣扬着一种孤立主义——里尔克将寂寞当作一样格外值得珍视和自豪的东西,希望人们能够好好保护它。

  读傅雷先生翻译的莫罗阿作品《恋爱与牺牲》,我不由想起了里尔克的故事。作者莫罗阿一改常人的视角看待人生,仿佛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头一尾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述少年歌德经历的一段痛苦的爱情。他痛定思痛,开始试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这场爱情,涉及的每一位朋友都被他设计成了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并且根据情节需要进行了虚构和创造。创作完成,歌德凤凰涅磐摆脱阴影,代价却是,每个被他写进小说的人物原型都感到被他背叛,相继结束了生命。

  最后一个故事相对轻松: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英国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和母亲决裂,且放弃巨额遗产;新娘洛茜娜也退出社交名媛的行列。新婚之后,最初的童话色彩消失,他们开始为各种生活琐事争吵,无法理解和忍耐的两人不得不分居。精神失常的洛茜娜写信给国会告发身为殖民大臣的丈夫,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做出让丈夫尴尬的举动,甚至威胁在丈夫的舞台剧公演时向皇后扔臭鸡蛋。即便如此,作者属意让故事以爱德华的一封动人情书收尾:“洛茜娜!这样热烈的爱能变成憎恨么?请相信我,在无论何种的人生场合,也不论尔我通讯的结果若何,我将永为你最忠实的朋友。”

  莫罗阿在《恋爱与牺牲》里共讲述了四个艺术家四个截然不同的爱情故事,它们唯一的共通之处是寂寞。它像是一道鞭影,在挥舞的过程中总留下长长的伤痕,莫罗阿这个轻愁的天才却把制造鞭痕的他们每一个人看作莎翁《暴风雨》中天使A那样的存在,我想这就是里尔克所说的那种寂寞感了吧。

  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洁癖,“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即从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眼光批判人的二分法不同,在莫罗阿建构的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弥漫着犹豫,大家在礼貌微笑之后隐藏着对彼此的漠然,这一切都得到作者的细心审视。这种审视的背后是一个真诚的灵魂,是一种几乎泛滥的同情,觉得一切人都是可爱的,一切不幸都是必然。

  他在小说中描绘一个名叫曼伊帕的国度,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人们都可以像楔子里的小女孩一样,“凡是外界对她显得敌害时,她便往那边躲”。 当每个人都乖巧地学会在黑与白、幼稚与成熟之间好好把握个中分别的时候,莫罗阿的宽厚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如此寂寞。

  既然掌握了真善美的知识,为何还能容忍那些异端邪说呢?为己为人,这似乎都是不智的。莫罗阿自己却深爱这寂寞,就像里尔克对那个青年的期望一样。因为他相信某种悖论的存在:我虽然对你的作为反感之极,但是我把你当作平等的道德主体因此尊重你的选择,因为我相信爱的、多元的社会的存在。

  里尔克要我们爱的那种寂寞究竟是什么?

  我所能概括的答案,就是爱人如己四个字。这是一种宽容和忍耐,是对人性中所有难以克服的弱点的赦免。在小说里,莫罗阿清楚地看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各种恶念,比如贪婪、骄傲、嫉妒、报复、奸淫、诡诈,可是他却乐观相信每个人也必定会有高贵的品质。在备尝了难以言说的艰辛后,特别是懂了其中许多痛苦,有些是由于人性的谬误和软弱引发的之后,每个人终究会有理解和同情。

  因此作者才会在第一个故事那样的沉重之后,把爱德华的爱情描述的如此温婉。爱人本身就是寂寞的,里尔克要我们学会爱上这种寂寞,爱自己的寂寞,也爱所爱着的人的寂寞。只有在彼此的寂寞之间互相体谅和宽容,我们的爱情才能自由。里尔克所提倡的对寂寞的珍视,实际上是一种大爱的境界,宁愿自己寂寞地思想并痛苦着而希望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和自由。

  也许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为爱情付出了很多,却不曾把爱人拥入怀抱、温柔地耳语。我们都忙着寂寞,甚至无暇去谈论爱的本身,我们被自私的占有欲剥夺了所有时间,没有空闲去体会杜拉斯六十岁时仍然葆有的亲密的激情,无端地就被夺去了“幽闭的幸福”。我们很寂寞,试图用五分钟的呻吟代替包容与感激。当我们不满沧海一粟的不安全感,当我们反抗,当我们自由得无所畏惧,就利用身体作为表达工具,所以世界秘密地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堕落真情。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对寂寞的恐惧到达了一定程度而让爱从反面表达出来:那仅仅是自己和自己的热恋,是一种自作多情,而不能称作真正宽容的爱。

  《恋爱与牺牲》的另外两个故事,一个讲巴黎高师高才生勒加第安模仿巴尔扎克《弃妇》中的情节勾引总理大臣夫人与自己媾和,却反被总理大臣利用将自己流放;另一个讲英国的名女优莎拉•西邓斯夫人因为失望而放弃了对真实人生的掌控,在内心深处永远容纳绝望和痛苦。

  勒加第安的畸恋遗恨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甘寂寞,跨越意识形态的爱与让他变得无所适从;而莎拉夫人的麻木是因为太过于在意人间喧哗,她厌恶丈夫的平庸懦弱,终究不能摆脱世俗的常识去包容和忍耐寂寞。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们总是透过爱别人的人而非被爱的人的眼睛看世界。因此在我们自己的爱情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观点看事情,我们看到的,想要通过心灵描绘的爱,都是自己眼中看到的他(她)。我们渴求、张望、想念、关顾,斯人独憔悴,我们寂寞得无处可逃。我们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付出当作了一种恩情,一旦得不到预想的回报就会觉得被抛弃,我们对这样的寂寞恨之入骨、讳莫如深。

  可是我们忘记了,正是因为这寂寞,我们才彼此相爱。爱在欠负和恩情之中是一种永远的不平等,他人的恩典是一种债务。爱,如果只附丽与孤独的个人的自我意识,注定会破灭。

  所谓爱自己的寂寞,不是去崇拜一种伟大的爱,恰恰相反是要去甘于平凡。寂寞并非对平凡生活的逃避,而是放下身段去爱自己的缺陷,也爱别人的缺陷。这是一种勇敢,拒绝用喧嚣的娱乐抑制内心的不安,摆脱众人的眼光让一份看起来卑微的爱在岁月中得到证明。爱自己的寂寞,意味着爱并不全都是表白,也是大声说不爱,就像《伤逝》里涓生对子君“说真实”的那种不爱。说出真实也许会让自己从此流于寂寞,却好过长久来掩盖不爱真相经受的灵魂紧张。

  这是一种普世的无私的爱的能力,你不仅能爱自己,爱你的父母妻儿,爱你的友人民族,可以平等的不求回报的爱所有的人。“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我一定能说:‘在你身上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我爱这个世界,在你身上我也爱自己。’”

  当你仓惶回顾记忆中每一个关于爱的时刻都觉得孤单、无人回应,是否想过或许你的寂寞仅仅是因为当初的爱太自私、太爱自己和自己的需求,以至于其他人在背景中消失——就像歌德写进《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那些人物原型一样。我们要爱自己的寂寞,当你的爱得不到回应,试着宽容信仰的差异,体谅人的限制和软弱,并懂得欣赏多元的可贵。当我们对一切人和事都以宽厚同情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便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就是莫罗阿在楔子里为我们每个人创造的那个曼伊帕,没有哭声,所有人都享受欢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