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读后感摘抄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是一本由(美)张源侠著作,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精选点评:
●总的来说还不错,作者很踏实务实,不过言语总是有种没有力透纸背之感,心理学方面说的不是很深入,禅定方面也差强人意(不过依然算的上一本正经的禅书了),让我奇怪的是,作者似乎把色戒理解成淫戒了。。。。。对我来说,这本书至少表明我目前方向上是不差的
●这是我极力推荐给同事读的书,不过读这本书要有一点心理学基础,要不便会索然无味不知所言,但对于致力本土文化的心理工作者而言,这绝对是一次佳宴。
●这本书十年前就读过,虽因年幼未能读懂,却隐隐感觉到其中的智慧之珍贵。可惜毕业时不知怎的遗在了寝室,十年来一直引以为憾。今日机缘巧合,竟能重读,心大悦之。比起十年之前,这一次能读懂的部分多些了,然而超大的信息量还是让我不由掩卷叹息,十年了,我的长进还是不够啊。但和从前不同,这一次我有了些书的内容以外的感叹,那就是,东方的智慧是多么的了不起,以至于如此多的西方大师,都要到此来取经升华。然生于东方智慧中的我,却放任己心一路西行而去。等发现自己崇拜的诸多西方文艺,科学大师,他们的思想和成就实际都脱胎于东方文化时,又感到无比无地自容。其实我实在应该为自己的母语是中文而庆幸,我这样的人,即便生在西方,为了求知,也会不得不来学习中文,到时候的艰辛,将是十倍于今日而不止啊!
●最早的一部关于禅和心理学的著作,禅就是专注且自然
●非常独特的角度.
●我忘了 讲什么了
●里面穿插的禅宗小故事都很有趣。
●这本书是相当的不错!
●禅宗思想与心理治疗应该属于不同的系统,无论是终极目的,还是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几乎没有交集。本书以禅宗思想对照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认知疗法、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寻求共通处。除了荣格研究过东方思想(即便如此,也是将之作为工具为其原型理论和集体无意识理论寻求文化上的支持),其他学说并不涉及禅宗所谓明心见性,并不追求宗教意义上的超脱。禅宗思想于心理问题的作用至多消泯人的现实欲望,调适心情,只要难以向本源之空回归,它的作用就是有限的。
●三无禅法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读后感(一):挺有用的书
融会了东西方的理论,结论就是空。
看了半部,已经是有点震撼,世人总是求好的,其实,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世界就是最好的,所有的都是正常的,除了“我”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读后感(二):无关
从这本书,我读到了一种文化自信以及中国人的境界!
虽然向往禅之心戚戚,但时下不会去参悟。
接受一切,“空”、“放下”、“不执著”固然让自己活得舒坦,然而改变之由来就是执著、不放下、非空以及否定一些。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读后感(三):不二
读到最后先是被作者70多条的参考数目感动,列出的书籍很多读起来都不轻松。
从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流行,可把其看成从“二元”到“一元”的发展。同样中国禅宗讲究的是“圆满统一”,《中庸》里讲“志其一气”。我对其理解是整合,不分裂,价值观只有一个,世界观也只有一种,但这个【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简单的例子,不把工作和生活做分离,对同事对朋友不用俩套标准,工作的自己和生活的自己是同一种性格。有人说“这怎么可能?”我认为是可能的,不然怎会有“表里如一”?
曾给自己起字——不二。终能给他人解释清楚。
其实表和里也不该分,无表无里是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