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屋顶读后感100字
《玻璃屋顶》是一本由三七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屋顶》精选点评:
● 狡猾ww
●好棒的一本集子,刀尔登还是三七,生活在石家庄的当代大隐~!
●理儿是老理儿,讲的不赖。
●三七(现在叫刀尔登)总是能激起我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的强烈愿望,同时提醒着我,或者说刺激着我,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差得有多远。
●风趣好玩待购。
●看到“直升机”我就不厚道地笑了
●有些篇名可以当《银魂》的片名了
●我读过最好看的评论了,特别好笑
●挺好看的,我从《中国好人》《七日谈》《旧山河》一路追过来,也算刀粉儿了吧
● 刀尔登早年随笔,之前看他写历史只觉得不错,看这本随笔才觉得精彩,有几篇简直要击掌赞叹。
《玻璃屋顶》读后感(一):这书嗷嗷好了
三七将鲁迅的嬉笑怒骂之辛辣文风与王小波的科学而理性的风趣结合,反复看了n多遍,还是好看。
三七只出了一本书,销路不广,知者凤毛麟角。
观三七其人,人世纷乱如此,犹能随遇而安,既不超然世外,又不流于庸俗;不卖弄文采,也不刻意归隐。一切都能随心所欲不逾矩,错杂于人群之间,偶尔留下一笔,俱是自然流露,令人惊艳之余,再寻他却不见,可谓已臻大隐隐于市之境界。
这样一个人,一辈子写几本书就够了,出那么多干什么?
《玻璃屋顶》读后感(二):三七会出新书吗?
下面是汉语江湖上我和胡少的问答,胡少是胡杨文化的话事人,呵呵:
发表于 2007-9-27 10:06 资料 短消息
胡少有无打算出本三七的书?
三七《玻璃屋顶》发行量甚少,我手头有一本,觉得思想不见得比王小波高明,但文字更洗练些,风趣也不遑多让。胡总有无打算再出个三七的集子?这个功德,无量。呵呵
发表于 2007-9-28 1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三七的书联系好久了,不过三七说他还要闭关修炼一段时间,所以先往后延一延,这也是"汉语江湖"计划中的一本
《玻璃屋顶》读后感(三):炸酱
“
公布炸酱的秘方如下:
一袋甜面酱,等量的黄酱,用红葡萄酒化开,加一个切碎的西红柿,黑胡椒粉,蒜末,干果末(花生即可),如果还不够稀,再加点水。
用油把一粒大料、十几粒花椒、几只辣椒、几片姜煎一会儿,用这个油把肉末炒干。
一个洋葱切碎,放在油里炒黄,放入酱和肉末,使劲熬一会儿,就成了。
“
为什么在评论里提到炸酱呢?
【因为,】
【炸酱面是作者唯一肯吃的面条。】
【而这个秘方是作者在自己博客上公布的。】
三七的脑残粉们不妨自己试着做一下,和文豪吃上同一样东西的机会并不是常有的
《玻璃屋顶》读后感(四):行文有鲁迅的影子
这也是一本网文集。部分杂文,部分书评,部分游记。
可以看出,作者颇受鲁迅的影响,有一两篇文章则干脆模仿鲁迅先生的笔调。杂文的风格则与王小波有相似之处。与这两位相似的是,三七可以说是少有的幽默家,《再见,罗伯茨小姐》让人忍俊不禁。
老六说三七是网人文笔第一,可能老六的推崇让我期望太高。总的来说,还不错。
《愚人宋王偃》也收在这个集子里。我以为,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学养和文采。不过,老六竟然把这篇收到读库0701里,让我不知是该怪老六还是三七敷衍,竟拿旧文充数。建议老六脱下内裤,拿橡皮筋做弹弓打碎三七的玻璃屋顶。
还有一事不明,为何这本集子起名为玻璃屋顶?这是关于瓦尔登湖的一篇书评的标题。
《玻璃屋顶》读后感(五):不及预期
因为刘瑜的书里提到了刀尔登,说他文笔优秀,读起来不疾不徐,节奏感很好。爱屋及乌,刘瑜是我近来碰到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很难得思维方式、心性和价值观都如此相近的一个人,所以也关注了这个作家。
的确有很多好文章,可以看出刀尔登是个明白人,很多问题看得透,点评犀利,行文流畅,都是徐徐道来的短句,读起来很舒服,但我就是不喜欢他。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批判太多,文章有种读书人的酸气,大致就是这个世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充斥弥漫着一种举世混浊唯我独清的姿态;又有些过于絮絮叨叨,文革那点事是值得纪念的,但像祥林嫂那样颠来倒去N遍以后就有点让人厌烦了。
我以为,真正的男人不应该停留在笔尖上就知道骂这个世界,而应该提出一种值得生活的价值观,一种快乐的态度。我尊敬这些隐士,但我更向往罗斯福那种斗牛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