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方的没落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方的没落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30 02:51: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方的没落的读后感大全

  《西方的没落》是一本由[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8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的没落》精选点评:

  ●我当时竟然也买了这套书。

  ●终于知道刘阿姨的文风是从哪来的了

  ●见识短浅,但还是想说,这是读过严肃的德国人写的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例证丰富的书,脑子里就像在刷PPT,十分高效。

  ●作者思考了太多太繁杂的问题,所以只好给出一个很一般的回答了,实在受不了他用数学做类比乱扯一通

  ●西方终于没落了!!!!!

  ●野心太大,有些地方作者驾驭不了,闹了笑话,但还是好书

  ●翻过上卷,实在读不下去了。

  ●又是一部大作,感觉这辈子都只能用它作参考文献无法企及。

  ●对门外汉而言简直是晦涩难懂啊

  ●在书店里大致浏览的一遍,斯宾格勒的笔锋明显带有十九世纪后期德意志知识界,以及体制外学人特有的那种非理性的癫狂。此书近十年在国内被人重新挖出,可谓响应时代的号召,然而此书译本是50年代出于批判的目的而作,译者齐先生的为人我亦不敢恭维,文本读来十分难受,此书感觉值得重译。

  《西方的没落》读后感(一):文明的反思

  作者思想还是很有洞见很有启发的,比方说关于文化的衰朽僵死、机械运转的前途的思考和忧虑。

  但是其实我又不少地方持有保留意见,比方他说从新生到衰败,从创造到僵死是文化的宿命,我的问题是如果可以正常发展下去文化到底有没有终结?

  《西方的没落》读后感(二):偶不想读~

  好久没有图书馆泡书泡到天昏地暗的感觉了!脑子浆糊的时候就四处游逛,话说今天晚上在历史书的一栏书架上瞥见此书,随手翻了翻前面导言,脑子更浆糊了。。。以我目前的境界去接触这种书,当我硬着头皮读完此书的时候,我想我离我的精神崩溃期也不远了。。。叫我读这本书还不如回去看《全球通史》。。。

  瞄过瞥过扫过~~~过过过~~~

  《西方的没落》读后感(三):右翼书虫

  一位高中老师,一个书虫靠着这本书成为了响当当的公众人物,而且精于印象管理,很会塑造和经营自己的公共形象。如果以印刷量,销量和反响热度来判断一本书成功与否,那这本书无疑是大大的Long-seller。Thomas Mann,Robert Musil 和 Heidegger 等都仔细研讨过它。

  其实全书大部分内容写于一战之前,但作者在一战期间对其进行了修改并最终发表,所以此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这一点在内容上也不难看出:拥护战争,视其为日耳曼文化对西方没落文明的宣战,并认为普鲁士精神(它的纪律,实干)和专制帝国主义才是最后的出路。在一战结束前一年作者还坚信日耳曼民族会最终取胜,并希望此书能配得上德国的战绩(可惜作者自己最缺的恐怕就是普鲁士的铁汉气概,他生怕自己被征召入伍,连在学校上课都会让他精神崩溃;证实了缺什么吹什么这个说法)。如果说作者是个右翼知识分子,我想没有人会反驳。想想当时还出现了Langbehn,E. Jünger之流,再考虑到历史政治背景,也不足为怪。当评论界责备他的历史哲学是消极的,宿命论的,阻碍行动力的,作者以此为据对自己进行了辩护。

  在方法论上,此书借鉴了赫尔德的有机本体论神学和歌德的形态学,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来认识人类历史。作者自认这是一个绝无先例的“纯西方的研究方法”;这一声明其实和本书的内容产生了些不和谐音:既然他认为世界的八大文明是彼此毫无关联的从生发到死亡的生命过程,那么用纯西方的方法来剖析其他文明多少有些不地道。文中几乎没有基于经验事实的分析,一种类比的思维模式贯穿全书。这也导致了此书过于图式化,似乎像一种生硬的组合拼接。(中国人是黄色的,西方发现了只黄色的飞蛾,总不能说这只飞蛾是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似乎Musil是这样取笑的)。

  语言借鉴了生命哲学式的尼采风,但没有把玩语言的游戏,也没有轻盈巧妙的反讽,所以也缺乏那种机灵劲儿;过于生硬的断言,肯定,坚称,像一把大锤子,叫人一边看一边想说:“好吧,你说的都对!”

  较为有价值的可能是文中的文化批判部分,但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老调重弹了,此书只是只进行了综合和整理。

  《西方的没落》读后感(四):当历史长河中的人类文明,拥有了生老病死

  

仅仅摘录书中有意思的观点,和一些思考讨论。

1.文化 vs 文明

Culture vs. Civilization 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写两个词之间的差异。文化之于我而言就是生活中不同的小习惯背后的形成原因,那些我们没有自觉,却被我们潜意识认知为“社会接受的正确事情”。文明呢,可能就是想到那个伟大的游戏(谁能告诉我甘地为啥总出尔反尔,下一本书我要去研究研究甘大哥)。

斯宾格勒用了希腊和罗马,去解释文化和文明。文化滋生于一种更加重视内观的社会,社会上充满思想者去思考哲学问题,追寻真理,和每个行动的内在意义。比如劳动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和充实感就是一种内在价值。这是理想主义的价值。所以这样的社会中会有很多堂吉诃德,会盛行骑士精神,艺术是人们热衷的话题,建筑美术文学创作推陈出新。

与这样的“文化社会”对应的就是“文明社会”。人们离开故土,因为故土的文化牵挂不再重要,经济活动更发达的大都市才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经济价值成为社会上最简单的衡量标准。而崇尚追求经济利益不可避免地走向扩张,最后是帝国主义。

文明和文化被比喻成必经的两个阶段,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都经历着这两个阶段。没有一个文明可以逃脱。就像人不能逃脱生老病死一般。

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内生做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外生去做经济扩张,是斯宾格勒给年轻人的建议。甚至他有些绝对地认为扩张时期,艺术进步将止步。

“一个纯粹只重广泛的效果,而排除伟大的艺术和形而上学的生产的世纪,便是一个没落的时代。——让我们坦白地说,这是一个非宗教的时代,正与世界城市的观念相符合。

  体系化的哲学终结于18世纪末。康德把它的可能性推到了最高峰,不但是形式本身的恢宏,而且照利例是西方的心灵,都推展到了极限。在他之后,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一样,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世界都市市民的哲学,他不是思辨的,而是实践的、非宗教的、社会——伦理的。

  ——导言”

  《西方的没落》读后感(五):倾听历史流动的声音

  1920年2月,在慕尼黑展开了一场哲学史上极有价值的思想交锋。其中一方为当时的学院大师马克斯·韦伯,台下坐着无数韦伯的狂热拥趸。另一方的气势明显低落许多,一位寂寂无名的中学教师,只写出一本被指出许多谬误的历史哲学著作。面对韦伯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学教师毫无还手之力。韦伯以一个刻薄的比喻来嘲讽该人提出的哲学理论,“我从窗口看到外面,一边说‘现在阳光灿烂!’一边对虔诚的信徒宣告,‘诸位,请确信未来某个时候会下雨吧!’”。

  “学术革命”的两位领头人针锋相对,韦伯代表着理性和科学的分析,斯宾格勒则代表着直观、诗性的体验,这可以算作斯宾格勒在学术界的首次公众亮相,当然显得有些低落,不过正好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因此,他并不以为然,继续深入简出,近乎与世隔绝地完成了著作的上下两卷。直到历史观相学和文化形态学成为哲学专业不可避开的两大概念,人们才察觉到斯宾格勒和著作《西方的没落》的重要意义。

  诗性是阅读斯宾格勒最直观的感受,区别于德国哲学惯常的深奥晦涩、诘屈聱牙,《西方的没落》如同散文一般飘洒写意,从古希腊神话到中国文化百家,均做到信手拈来、纵横开阖,许多词句犹如经典的德式饶舌,婉转流畅却又能口齿留香。斯宾格勒正是以此书面形式来区别于“旧时代”理性冷静的观察方式,反抗达尔文主义的“古代、中古、近代”三步模式,跟随着他的推演,各种文化之美依次在脑海中闪现、回味,如同一趟富有节奏感的美学旅程,确实能比理性逻辑推演有更优的体验。

  斯宾格勒强调“以内心的慧眼去透视生命涌流的本质”,他将历史上出现的各阶段文化视为独立的“有机体”,有着各自的萌芽、生长与衰落,形成河川一般的流淌与循环。在书中,斯宾格勒区分出了八大文化形态,特别论及古典文化(阿波罗文化)、阿拉伯文化(麻葛文化)和西方文化(浮士德文化)。

  在此基础上,他以颇为恢弘洒脱的方式,点出了各种文化形态中的原始象征和生命历程,每种文化发展经历的“前文化”、“文化或高级文化”和“文明”三大阶段,“西方的没落”也因此成为斯宾格勒的产权性标识。

  作为普通读者,不妨抛开理论上的过多解读,只需要迈开阅读的步伐,以轻松和享受的心情,让斯宾格勒如同一位文化导游那样,掠过不同的国度、民族、地域和时期的文化风景,过程中可能会为自己的匮乏感到汗颜,但知识储备比不过哲学家也不算啥,体验和欣赏的过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

  当然,斯宾格勒的历史文化观只是为学界提供了另一种探究和推演的方式,抛开其引据本身的谬误不说,即便在论证过程中,他也并没有自己所理解的那样“前卫”。他在提及尼采等人时,多次将尼采归类于“十九世纪”。但随着阅读加深,我们越发理解尼采及其“上帝已死”的论述,对二十世纪的重要作用,尼采如同站在门槛回望十九世纪的巨人;而斯宾格勒则是站在十九世纪远眺未来。不同的面向均呈现在读者面前,去向则各自取舍,正如书中所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