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21 02:5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是一本由[美]郑春顺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精选点评:

  ●艺术,诗,画,剧,在夜空中和星星漫步起舞

  ●喜欢《夜》

  ●书的插画还有诗都太美了,在我读的过程中反而越过文字成为主体。大概真的在星空下,所谓的数字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此时。

  ●现在到达望远镜的这束光在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前就已经踏上了征程,那时我身体里的许多原子甚至并不存在,因为恒星核合成反应尚未发生。

  ●夜晚屬於捕光者,捕捉那遙遠的昔日之光。

  ●3.5 精美,但内容不多

  ●没想到口音这么重的人原来这么浪漫(?

  ●年轻时,我们住在一个没有烟雾、没有霓虹灯污染、没有汽车拥堵、没有城市噪音的地方。抬头,我们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和浩瀚的银河。如果你和我一样想念这些日子,你会和我一起去寻找你小时候的那些日子。让我们看看天空,那里有最亮的星星。

  ●太美了。

  ●插图文字思考都十分的美,适合拿来收藏在一个凌晨的夜晚细细感受宇宙繁星的美丽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读后感(一):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

  “古人类学家在对化石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除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大冲撞,地球上还先后有过另外六次生命的大批死亡:2.5亿年间,大约每400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灭绝,幕后元凶很可能仍然是小行星撞地球。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似乎证实了这一假说,因为平均5000万年就会有一颗直径12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 每隔一段时间都进行一次大洗牌…… “实验表明,如果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待上半个小时,比正常照明条件下亮度低10,000倍的物体照样可以看清。人眼可以很好地适应光线不足的环境。 由于视网膜的周围区域里视杆细胞数目庞大,当我需要观察亮度很低的物体时,我就学会了斜眼相看:不要直视物体,而是用眼睛的一角去看,让光线尽可能多地落在视杆细胞上,因为它们对弱光更为敏感。20世纪70年代初,我刚刚从事天文学研究时,没少训练这种“周围视觉”,因为那时候电子科技这一魔法尚未诞生,天体的图片不能直接传输到屏幕上,天文学家还得直接观测望远镜,通过斜视的方法去观察那些亮度很低的恒星和星系。” 也是很神奇了 书里面的抽象派的插图都很好看 星空图也好看 算是将天文学简史穿插在一晚上的观测过程中,还有诗歌绘画等艺术类表现形式穿插其中 扫了一遍,很多知识之前知道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读后感(二):宇宙与星星的心理疗愈

  

看完书才开始回想自己是何时学会了在黑夜里放慢脚步,抬起头去看郊区里还残存着的为数不多的几颗星星,何时忽然想要逃离地球,到宇宙中去漫游一次。

2020年年末,一次偶然的晚归,走在学校北门上那条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的小路上,怀着一份欢愉的心情,可能是来自遥远星系中的某颗恒星(私以为是南河三)神秘的力量让从来不喜欢在黑夜中逗留的我,无意中仰望到了夜空上闪闪发光的一片星群,在城市中长大,可怕的光污染让我失去了很多可以探索星空的机会,那一天可能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夜空中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和极致的美,于是我开始决定认识星星。

说来也巧,这本书早就在我的微信读书书架上躺了好几个月,可以说读完前几页,就立马决定入手纸质书,因为里面的图实在是太美了,恒星爆炸的五彩斑斓,黑色的夜的幕布布满繁星,一些艺术家对宇宙的唯美表达,以及关于宇宙与星星的诗和文学,都让这本来就浪漫至极的学科更加让人感动和喜爱。

当然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天文学的知识,就像是与作者一同在莫纳克亚的山上通宵了一次,在与他共同观望蓝致密矮星团的同时,探讨着关于宇宙的话题,我谦虚地听着,时不时发出人类、地球甚至太阳系是如何渺小的感叹,会想我的整个人,连同我的焦虑和痛苦,都太不值得一提了,对于宇宙来说,人类的一切没有永恒,没有谁更伟大或是需要被永远铭记,再大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比细沙还要渺小的事件,所以会觉得十分平静,或许心理治疗可以考虑一下认识浩瀚宇宙这支治愈剂。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读后感(三):浪漫的夜空,真希望能一直看到啊

  与其说是天文学太有魅力,不如说是浩瀚无垠的夜空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这本书里的纯科普内容并不是很多(相比较《上帝掷骰子吗?》而言),作者用了非常多的诗意的语言以及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为夜空做注解。

  非常浪漫。

  但这是一本夜空漫游指南,那些过于浪漫的词句我并没记住多少,反倒是对一点小知识和一点批判精神印象深刻。

  比如,月食时锈红、砖红或者橙红的月光,都是大气层里悬浮的微粒和尘埃造就的,这和日落时天边火色的晚霞是同一个原理。

  比如,大名鼎鼎的EPR实验向人们证明了,如果光子a和光子b在过去曾发生过相互作用(称之为“光子纠缠”),这两个光子就永远属于同一个整体,即便他们偶然间被拆散,分列宇宙遥远的两端,他们的行为仍然会呈现极高的关联性。换言之,对这对纠缠的光子来说,其中一个总能即时地“知晓”它的同伴在做什么,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信息的沟通交流。

  在《上帝掷骰子吗》中读到过类似的量子纠缠的原理,还有“薛定谔的猫”的量子理论,感觉非常有趣,为此还可以发展出无数的脑洞和幻想,时空的理论也比现实更丰富,简直是创作者的天堂。

  康德那句非常出名的话又要被拿出来引用了,“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心灵感受到日久弥新的仰慕与崇敬: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可是在科技和夜生活都日渐嚣张的今天,想看到一片璀璨的夜空和寻找到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人造光污染了星空,也侵蚀了很多人的心灵。

  现如今,如果人们想要看上一片银河,要去大陆腹地的沙漠中去,人烟稀少,空间广阔,只有在那里,渴望得到救赎的人类才能得到慰藉。

  有星星的夜空,是人类灵魂里的向往。每当我抬起头,都希望能看到浩瀚夜空中闪亮的那几颗。

  以上。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读后感(四):以诗画为点缀,以科学为路标——写给普通人的夜空漫游指南。

  生活在人造光的城市里,我们越发难以欣赏到纯粹的夜空之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黑暗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 对于艺术家来说,黑夜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献给夜的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阴翳礼赞》《夏日黎明之月》...无数文学作品以夜为背景,以夜为主角,歌颂它,赞美它,为它遗憾为它惊叹。 而在天文学家的眼中,夜空是他们终其一生需要去探索的世界,是发现一切未知,创造新奇的舞台。 将视野扩展,你会发现在夜空之下,除了隐匿的欲望、怯弱和悲伤之外,其实存在着无与伦比的浪漫诗意与偶然的伟大。 那么,当严谨的天文学遇上浪漫的文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以登月50周年为背景的2019年,我们为你诚意推荐这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得主、美籍越裔天体物理学家郑春顺跨界之作《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 带你穿越138亿光年的宇宙探寻之旅,享受作家、艺术家齐聚的夜晚,共度以文学、诗画为路标的夜空漫游。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以夜幕降临的三个时段为区分,从夜幕降临到夜渐阑珊的变化为线索,展开了探索和想象。 在科学与文学浪漫的平衡上,这本书做得很好。 对于像我这种对天文学毫无见解的小白来说,美学部分让人着迷,科学科普部分也丝毫不会显得高深艰涩,反而引人入胜。(当然可能跟这本书浅显的内容有关) 在阅读的时刻,我常常一边为宇宙之美而惊叹,一边为科学的发展,万物之间微妙的联系而心惊: 空间的不可分割性,似乎是对佛教与道教万物皆空的验证,也让我对自己的渺小有了新的认识。 在宇宙范围内,我们只是生活在众多星系中普通的一员;而把坐标中心放在宇宙的起点,我们,所有的人、物、甚至是那些并未被人类所了解的“物质”,都源于同一粒砂砾中。 除了这些关于“哲理”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介绍得一目了然的科学结论和实验,用一句话、一个段落就能被解释清楚的结论,人类发现它们却用了超越了许多人寿命的时间。 令人惊喜的是,书里所描述的那些天文现象、实验总是能让人get到科学家们的浪漫心思:载满了地球上象征着生命和幸福声音、音乐与图像的信息探测器被送至太空,搜索着地外的生命; 金星的出现与隐没,被不同文化的人们赋予不同的意义,即使这些认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这些浪漫的想象仍会被记住、流传,成为一代又一代新生儿们在摇篮里听过的故事...... 在科普中传递美的同时,作者又时常会站在悲悯的角度看待某些变化:为光污染所带来的天文观测地点的减少而遗憾,为地球诞生生命出现的喜悦,为资源的枯竭人类的破坏而担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这本书,满足了我对一本充满艺术性的科普书籍的所有要求。 如果你对天文学、宇宙、星系和未知的暗物质有兴趣,却又害怕败退在枯燥的概念之中,推荐你从这本《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开始~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

  郑春顺

  59个笔记

  ◆ 云端之外

  gt;> 矮星系是宇宙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像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原子又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样

  gt;> 矮星系拥有许多年轻、炽热、质量较大的恒星,这些恒星们发着蓝光,熙熙攘攘地挤在矮星系这个恒星形成区里,所以就有了蓝致密矮星系这样的称呼

  ◆ 光将我们与宇宙相连

  gt;> 每种化学元素的电子轨道排布方式都独一无二,这也就成了元素的指纹和身份证,天文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它来精准地鉴认每种元素。

  gt;> 移动中的物体发出的光,其颜色会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为“多普勒效应”。

  ◆ 送上卫星轨道的眼睛

  gt;> 因为每种光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和设备来捕捉。比如我接下来三个晚上要使用的NASA望远镜,就是专门用来收集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还有一点天文学家不能忽视,那就是地球大气层的存在。这层至关重要的湍流像一大片滤网,拦截了其他光线,只允许可见光和无线电通过。

  ◆ 日落

  gt;> 但是你的星球这么小,只需搬着小板凳挪动几步,你就能追上日落。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能看见黄昏的余晖……你知道的……人忧伤的时候,总是喜欢看日落。”

  ◆ 潮汐

  gt;> 诚然,日子是在逐渐拉长,可是速度堪称龟速。百岁老人辞世之时,一天的长度也不过比他出生时多了0.002秒而已。

  gt;> 着眼未来,地球会越转越慢;那么相反地,回望过去,地球的自转速度自然比现如今快一些。如果穿越回3.5亿年前,那时的一天只有22个小时。再往前回溯几十亿年,地球的自转速度大约是现今的4倍,也就意味着6个小时即是一天

  ◆ 鹦鹉螺的证言

  gt;> 通过测算我们发现,地球的卫星正以每年约3.8厘米的速度逐渐远离蓝色星球,这个速度和我们指甲的生长速度差不多。

  ◆ 白日黑夜

  gt;> 食。在极其遥远的未来,日全食将不复存在。地球对月球施加的引潮力使得月球逐渐远离地球。由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月亮看起来也就越来越小,因为月亮的角直径与地月距离成反比

  ◆ 金星

  gt;> 在黄昏或黎明时,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之一,亮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

  gt;> 法文的“行星”(planète)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流浪的星星”。

  gt;> 金星有时被称为晨星,在日出东方之前出现;有时被称为昏星,在日落西山之后现身。跟水星一样,古人们认为晨星和昏星是两颗完全不同的星。中国人就把金星跟一对夫妻联系起来:长庚之星又称太白(昏星),代表丈夫,启明之星(晨星)代表妻子。

  ◆ 木星:行星之王

  gt;> 风暴一旦形成并且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像大红斑那样——就不会再被体积更小的旋风所干扰,风暴就长生不死了

  ◆ 天顶

  gt;> 此外还有黄道光:太阳系各大行星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这一平面即为黄道面,处于黄道面上的无数尘埃颗粒会反射太阳光。这些尘埃颗粒有些是远古彗星的化身,彗星在太阳光热量的作用下解体;有些则是岩石体相互碰撞的结果,这些岩石来自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 天空中的光亮火线

  gt;> 。在乡村(或者其他任何一个远离光污染的地方),8月中旬总可以欣赏到英仙座流星群献上的精妙绝伦的表演,演员就是英仙座方向上众多的陨星,它们燃烧自己,化成星雨。那时候,流星的数量特别庞大,出现频率极高(8月12日黎明时分会达到本次演出的高潮),几乎每分钟都会有流星从天空中划过。

  ◆ 沉默的见证者

  gt;> 我们的地球很可能就是因为与一颗小行星猛烈相撞,自转轴偏转了23.5度,才有了四季的更迭。

  gt;> 金星的自转方向掉转了180度——在金星上,太阳西升东落;天王星则直接被撞翻,现在横躺着自转

  ◆ 漫漫寒冬夜与恐龙的灭绝

  gt;> 古人类学家在对化石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除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大冲撞,地球上还先后有过另外六次生命的大批死亡:2.5亿年间,大约每400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灭绝,幕后元凶很可能仍然是小行星撞地球。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似乎证实了这一假说,因为平均5000万年就会有一颗直径12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

  ◆ 大熊座

  gt;> 北极星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正好指向它。

  gt;>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甚至开始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早已写在他出生那晚的星象图里,于是占星术应运而生。

  ◆ 黄道十二宫

  gt;> 首先,每个黄道宫都对应30度的夹角(十二宫合起来正好平分了一周360度),而现在一般约定俗成地认为,星座覆盖的夹角不超过18度;而且,星座的边界实际上并不规则,不像黄道十二宫那样有清晰明确的分割;最后,黄道十二宫的数量是不变的,永远12个,星座的数量却会不断地增长。

  gt;> 有的以动物命名,或许拉斯科岩洞和肖维岩洞的画家们也是受了同样的启发,才会在洞窟壁画里表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

  ◆ 北极星:指北之星

  gt;> 一些星星会离开原来的星座,加入新的家庭。所以,在宇宙时间尺度上,星座是不断解构重组、富于变化的。一切皆是无常。

  ◆ 银河

  gt;> 19世纪末,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银河实际上是一个星系。

  gt;> 从太阳系的角落出发走遍银河系,就好比一只蚯蚓爬过整个法国那么大的面积。

  gt;> 而人类所在的星球不过是宇宙汪洋中一粒失落的沙。

  ◆ 夜的色彩

  gt;> 进化赋予了人类不同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视觉:哺乳动物大多不能像人类一样区分各个颜色。

  gt;> 许多比人类低级的动物,比如鸟、鱼、两栖类和昆虫(比如蜜蜂和蜻蜓)却有着十分发达的色觉。

  gt;> 虽然蟑螂视网膜上有四种色素,它们却对红色一点儿也不敏感。如果家里不幸招来了蟑螂,想要找到它们的老巢,一个窍门就是给手电筒装上红色的灯泡,这样再找蟑螂时,你能看得见它们,它们却看不见你。

  ◆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gt;> 视锥细胞只有在光线充足时才能高效地工作。

  ◆ 画一片星空

  gt;> 在1888年9月写给他姐姐威廉敏娜的信中,梵·高写道:“我现在特别想要画一幅星空。我常常感觉,夜晚比白日的色彩还要丰富,最纯粹的紫色、蓝色和绿色都在这幅画面上流淌。你要是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星星闪烁起来是柠檬黄色的,另一些则发着玫瑰色、绿色、蓝色或者勿忘我一般紫色的光。很明显,不用我多说,只在蓝黑色的背景上点几个白点是根本不足以画好星空的。”

  ◆ 夜之寂静

  gt;> 但苏醒得最为彻底的是人的听觉。各种声音都被放大,共鸣更加真切。

  ◆ 我们都是恒星的孩子

  gt;> 不过恒星靠一己之力并不能制造出一整套元素周期表,比铁更重的元素它也无能为力。这个重任就交给了超新星

  ◆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他人的幸福

  gt;> 过去曾发生过相互作用(称之为“光子纠缠”),这两个光子就永远属于同一个整体,即便它们偶然间被拆散,分列宇宙遥远的两端,它们的行为仍然会呈现出极高的关联性。换言之,对这对纠缠的光子来说,其中一个总能即时地“知晓”它的同伴正在做什么,而整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信息的沟通交流。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A和B两个光子的运动应当是完全独立的,因为两者距离太遥远,无法通过光信号传递信息。可是事实却是B光子永远知道A光子的近况。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只能假设,现实作为一个整体在这对粒子中每一个的身上都同时有所体现。如果承认在过去曾经处于纠缠态的光子A和B确实属于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先前提出的悖论就迎刃而解了。不管A和B相隔多么遥远,即便身处茫茫宇宙的两个极端,也无须通过发送信号的方式告知彼此的状况,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体的,从未分离。两个光子时时刻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它们互动的方式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EPR实验使得空间的概念有了全局性、整体性。所有关于“局部”的概念都不再适用:所谓的“此处”和“彼处”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此处也好,彼处也罢,其实都是同一处。物理学家把这一特征称为“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 世事无常

  gt;> 太阳现在正值中年:45亿年前出生,45亿年后死亡。

  ◆ 粒子与中微子

  gt;> 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不足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基本不与普通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物质,它们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因此,世间最重、最厚的物质,它们也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越

  ◆ 开普勒

  gt;>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德国人海因里希·奥尔伯斯(Heinrich Olbers,1758—1840)的观点。这名爱好天文学的医生在1823年提出,恒星发出的光在宇宙中传播的过程中可能逐渐被吸收,从而导致其亮度降低,夜空就成了黑色。但是这个解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光线不会无缘无故地损耗消失,被吸收的光线总会被重新释放出来。黑夜之谜——也称作“奥尔伯斯悖论”——依然没有解开。

  ◆ 宇宙的命运

  gt;> 与我们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的天体,天文学家是无缘观测到的。

  gt;> 但只有那些落在方圆470亿光年范围以内的天体发出的光有充足的时间抵达地球,它们构成了“可观测宇宙

  ◆ 火与冰

  gt;> 由于体积骤增,太阳会把水星和金星吞没;地球人则会发现,太阳朱红色的日盘会盘踞一大半天空。无论黑夜还是白天都将会酷热难耐。大气层逸散,海水蒸发,丛林熊熊燃烧,岩石灰飞烟灭。生命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人类将被迫组织一次大迁徙,搬到太阳系边界处的一颗小行星上,只有那里的气候才更加舒适宜人。

  gt;> 恒星的质量不同,死亡后留下的遗骸也不同,共有三种存在形式:白矮星,对应质量小于1.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中子星,对应质量在1.4倍到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对应质量大于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 宇宙财产清单

  gt;> 如此高速理应使得星系被甩到星际空间中去,导致星团的解体,事实却并非如此。可能的解释是:在星系的亮物质以外,还存在着大量性质未知的“暗物质”,它们构成了额外的引力来源,施加力量让星系稳定在星团中不至于逃脱。

  ◆ 暗物质

  gt;> 它无处不在的原因只有一个:避免宇宙中的巨型结构——比如星系和星系团——分崩离析

  gt;> 星系团中也必须要有暗物质存在,才能避免星团土崩瓦解

  gt;> 剩下的27%是由一种全新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奇异物质”——构成的。奇异物质的性质现在还不明确

  gt;> 奇异暗物质的性质仍然是一个未解开的谜团。

  gt;> 截至1998年,宇宙的财产清单表明,由于当今宇宙的密度只有临界密度的大概三分之一(亮物质贡献0.5%,暗物质贡献31.5%,合起来是32%),宇宙所含的物质太少,因而不足以对抗其膨胀的步伐。宇宙最后不会向自身塌陷,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被稀释,直到时间尽头,在无边寒夜中黯然失魂。

  ◆ 暗能量

  gt;> 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就意味着存在着对抗引力的斥力,把宇宙向外推。由于缺乏更深入的信息,天文物理学家把这种力量命名为“暗能量”(“暗”是因为,就像奇异暗物质一样,暗能量的性质尚未为人所知)

  gt;> 但压力与质量和能量性质截然不同:环境不同,压力可以增加或减小引力

  gt;> 这种特殊的压力与普通物质无关,因为普通物质的压力总为正;相反地,宇宙中充斥着大量全新的实体,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光,性质完全未知。界定奇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是当代天文物理学面对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

  ◆ 成功的组合

  gt;> 确实,这一密度精确到了1/1060。也就是说,小数点后的60位数字只要有一个出了差错,就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宇宙将迎接不到生命的到来。

  gt;> 宇宙被无比精心地设定过

  ◆ 风声

  gt;> 于是,地球人建立了SETI项目(即“搜寻地外文明项目”,英文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认真倾听天空之音。一排排射电望远镜指向与太阳最为相似的数千颗恒星,同时监听几百万甚至几十亿不同的频率

  ◆ 偶然还是必然?

  gt;> 我会打赌说,这个调校机制之所以如此精密,是因为背后有造物主创造世界的一整套原则在发挥作用。但是注意!我这里说的造物主并不会化身为一个长着胡子的人形神。它更像是一套泛神论的原则,体现在大自然的方方面面,就像斯宾诺莎(Spinosa)描述的那样。爱因斯坦也表述过类似观点:“‘存在人形的上帝’,这一观念恕我不能信以为真……我的看法与斯宾诺莎更加接近:欣赏万物之美,信仰秩序与和谐之中逻辑的简洁,这秩序与和谐,我们只能谦逊地去把握,永远达不到完美的境界。”

  gt;> 一个逻辑严密自洽的算术系统中,一定存在一些“无法判断”命题,它们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在数学领域,知识是存在边界的。

  ◆ 人类理解宇宙的效率之高不合常理

  gt;> 人类之所以能对世界进行思考,是因为人类的意识也被“编码”过;这如同宇宙在形成之初就被极为精确地调校过,以具备孕育生命的能力。

  gt;> 智慧是必要且必然的,因为只有孕育出能够理解它组织架构与运转方式,欣赏它的美丽与和谐的智慧生命体,宇宙的存在才有意义。

  ◆ 当太阳升起

  gt;> 只是天空的背景已经太过明亮,人眼和望远镜都已无法辨别这些亮度很低的天体。我收集的是蓝致密矮星系的光线,它们距离地球无比遥远,看起来亮度非常低。天文晨光一开始,望远镜就收集不到它们的光线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