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吉本家的猫咪们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吉本家的猫咪们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8 00:0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吉本家的猫咪们的读后感大全

  《吉本家的猫咪们》是一本由[日] 春野宵子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吉本家的猫咪们》精选点评:

  ●喵派必读物,如何去承担生命的重担

  ●我太难了,如果可以下辈子想做只猫。

  ●阅读过程中真的会有感同身受的瞬间,猫咪总是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白白,对不起,爸爸不能对不起弗兰斯西科”,19岁送走了全部家人的高龄猫婆婆,太多让人动容的画面,与其说是温暖的读物,更让人决心坚强和成长。

  ●真的是一本好看的书,封面简洁美观,用纸和平常的书不一样,柔软有韧性,摸上去跟哑光的一样,和神奇的液体猫咪很搭。作者一家,都是真正懂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的人,在他们这里,没有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对待生命如此谦卑,所以才能坦然地在院墙上开个洞,让猫咪们去隔壁的墓园玩耍。薄薄一本,三言两语,就道完了八年光阴,到书的后半部分,养了很多年的猫咪们不断离去,爸爸妈妈也相继去了,作者还和乳腺癌做了一场抗争,而照顾双亲、猫咪以及他们离去的辛苦悲痛,却表达得如此克制,如此温和。当五十多岁的作者深夜骑着自行车一如既往地去喂猫时,我想,她对生命有种令我感动羞愧的大智慧。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也许我该回来看看猫咪。

  ●与人相比,猫的灵魂那么自由而生命又那么短暂,所以这本书贯穿着的生离死别,让曾经与校园里的一只流浪猫有过深刻情感而又不得不眼睁睁看它死去的我哭了不知多少个稀里哗啦。翻译有些粗糙,而且漫画虽然也很精彩,还是非常想看更多猫咪们的照片!

  ●很暖心的

  ●(020)8.0

  ●这就是所谓“老年的故事”,在走下坡路,在不断失去,在不断告别,在风雨的考验中逐渐坚韧,展现生命顽强的一面。所有一切终将逝去,在这样的生命图景面前,人类能选择的只有积极且淡然的心态,为每一秒钟的当下感恩且幸福。

  ●对生活和小动物充满爱心人士必看,虽然这种麻烦,悲伤,但还是满满热爱!

  ●七万字,看了两小时,七分像下取整,因为是连载在杂志上的缘故,写的稍微有点平。适合入夏又下雷雨的天气在家用各种喜欢的姿势轻松地读,因为自己也养猫,很多地方有同感,在作者照看蛋白的故事里会明白其实猫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我们为家猫的操心很多是瞎操心。没有刻意写生命的感悟,却能感受到作者的坚韧,看待人生无常时的淡然,这是喜欢的,在养猫的岁月里,她经历了父亲离世,自己罹患癌症,送走了很多猫,而态度和情感上对每一个生命的往来,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平等。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一):不敢想如果我是蛋白会怎样

  就算主张:“永不绝望!”但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与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 “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二):所有爱猫人士都该看看的书

  忍不住标题党一下,因为实在很喜欢这本啊!

  这是春野宵子在《猫咪的好日子》上的连载合集,虽然不是小说,但这典型“救猫咪“开头,让人无法克制地读下去:一个漂亮的却不能自主排便必须每两天去一次医院的小猫,能够活多久呢?

八年前,一轮皎洁明月高挂天空的夏日深夜,我在隔壁的墓园里捡到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猫,这就是一切的开端。小猫患有“马尾症候群”,尾巴根部的脊髓神经受损,看起来不是先天性的,猜想是遇上意外所致,平时几乎不影响运动,但没办法控制大小便,稍微动几下,竟然就失禁了! 当时父亲说:“哎呀呀……我自己也会漏尿,实在说不出口要把她扔掉。”不过,一向爱干净的母亲却不断祭出老招:“你想干吗?难道要养吗?我知道猫是无辜的,但我受不了那味道呀!如果坚持要养,我就离家出走!”我们家的妈妈是所谓的“控制狂”,此招一出,别说是我,连老爸也不得不投降。我的人生当中,有好几次面临重要抉择时,都跪倒在这番威胁之下,幸好这次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推了我一把,“不用!妈不需要离家出走,我带着这只猫搬出去!”这句话就这样冲口而出。

  带去医院发现这只小猫膀胱随时都累积着尿液,很容易细菌感染,会导致尿毒症或肾功能失调而死,春野觉得怎么样都无法放着不管。

  但是一般人,会像丢弃蛋白的主人一样,认为蛋白是个大麻烦吧。很多人养猫只是想要猫咪带来快乐和陪伴,如果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回报,会选择置之不理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吉本家却对初见的可怜猫咪伸出援手,我觉得他们一家已经超过爱猫或者善良的定义,而是带着普渡众生的温柔神性。吉本家的家猫除了鸡里肌和生牛肉,全都是受过重伤快要活不下去的猫。除了家猫,还有檐猫,即家里喂养的流浪猫;还有很多会喂养但是还有其他觅食据点的流浪猫,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来就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绝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濒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地方。

  这本书跨越八年,充满了猫咪的受伤救助生病和死亡,也包括了人类的病痛和死亡。有痛苦,也有豁达,或许经历过越多,越能看得开吧。春野的文风真挚质朴,带一点狡黠,轻易就打动人心。

  她写猫咪就像在写朋友,不是说把猫咪当作人类来写,而是将猫咪作为与人类平等的有智慧有情感的生灵。猫的感情、人的感情、人与猫的感情,在她笔下熠熠生辉。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三):直到甘愿

  春野用小小一本书记录了她八年来与在她几乎露营的小房子里来来去去的猫咪们的相处。每个小节像猫咪们的自传,讲述它们的出现与消失,她的照料和她们的相互习惯。 陪伴没法持久——这是在看得的过程中第一个刷新我初印象的点。我没养过动物也不了解猫咪,总觉得是相处的点滴就是一直一直在一起吧。即使猫生性孤僻、有距离感但既然被“圈养”了就应该是乖乖的陪伴者吧。其实不然,很不然。除了她养得猫咪们是一支庞大的流浪猫队伍,习惯来无影去无踪之外,她也没有“强绑”的意思。也许是她的每一天都在照顾猫咪所以很容易让人忘记,其实不是每只猫咪都是久久的盘踞于此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而她只是扮演一个布施老衲,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只要它对食物、玩,生命活动还有兴趣,她就会忍不住布施,给它们机会活下去。 有邻居对其侧目,因为觉得流浪猫队伍浩浩汤汤可能携带病菌影响生活,于是常在自家设立一些对猫咪不利的“武器”。但其实只要持续将母猫结扎,数量一定会减少。因为幼猫很多撑不过一年,而成年猫死于车祸、误食的毒药、感冒(对猫咪来说常常是大事 往往数不胜数。当然在此之前,我一点也不了解这些。 原来有些相遇是刚说再见就再也不见的。 一百七十七页里写了一句“只是独自站在“荒野”而感到疲惫。尤其这样的“疲惫”,无关工作、年龄、年薪、单身女子最感受得到,而猫这种容易有共鸣的生物,就会轻轻靠近了。”爱猫人和猫是很像的。她说要向猫看齐,因为动物是永远不会绝望的,它们没有病痛概念,只知道要活着。 “蛋白也一样,无论多少病痛,就算被弃养也努力站起来,不断往前走,遇到虎斑兄弟档,最后被我捡回家。过去罹患进行性胃癌的牛舌也是,在她死亡的两三个星期前还会出门抓小鸟,直到死前还想吃她最喜欢的甜虾。”人类的精神状况自然比起动物们要复杂许多,所以才更让人对这些单纯的动物心生敬意。她自然也被影响。 发现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果断选择全部摘除乳房为了可以照顾这些日常需要去动物医院回诊的猫,而果断决定也是从这些年照顾猫咪们锻炼出的经验——猫咪体型小,做判断太慢可能一天之内就会因为脱水或肾功能衰竭致死。癌症带来的疼痛让她生活得意兴阑珊,“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发呆,然后倒在厨房地板上睡着。”但到了深夜喂猫时间又可以振作起来“大口吸饱冬天冷冽的空气,肾上腺大爆发之下,疼痛全消,单手骑自行车也难不倒我。” 她说“对别人来说大概也只会换来“只不过是喂个猫嘛!”的回应,所以我绝不会向任何人诉苦,也不抱怨。这样正好!无论是好是坏,总之我都要让猫咪活下去。” 我很动容。人总得从相处中学到一些别的。我从他们的相处中也学到一些别的。爱相互馈赠,善良也是。 “2012年6月,弗兰西丝可过世的时候,我把装骨灰的盒子放在爸爸面前:“ 在这里,变成骨灰回来了。”当时双眼几乎看不见的爸爸,用手摸索着盒子的外形问:“变成骨灰之后呢?”“就先放在家里,直到你甘愿了再看要撒掉还是埋起来吧。”爸爸听了我的回答,很开:心地笑着说:“哈哈!直到我甘愿吗?这个好,哈哈哈!”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我决定爸爸的骨灰也要放着,直到我甘愿。” 直到甘愿。陪伴就是,直到甘愿。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四):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这本书,好几个没想到。

  一、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春野宵子就是吉本芭娜娜的姐姐,她怎么不叫吉本***?

  二、看封面,我以为是轻松愉快的漫画小品文,谁知道越看越觉得震撼,有感动和难过。一点也不轻松,一本充满死亡话题的书籍。

  一样的文学家庭,一样的文学姐妹,一样的爱猫。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到朱天心写的《猎人们》,但总觉得本书绝对是《猎人们》的进阶版。

  春野宵子真的是爱猫爱到痴狂,她不仅文笔好还会画画,探讨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从小动物到人,从生到死。

  我们人类一样可以从动物身上汲取能量。

  春野宵子说妹妹曾给我起过一个过度褒奖的称号“猫界特蕾莎”,我觉得她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吉本老先生说的“猫界光源寺”这个称呼也完全的符合。

  她真的是发自内里的爱猫,不像有的人,喜欢名贵的猫,健康的猫,如果猫有一点点麻烦,生了病,家里有了孩子,或者什么其他的原因,一定会遗弃猫。而她养的几乎每一只猫都是生病的猫。这本书的主线也是一只生了病的美女猫,她叫蛋白,她的尾巴根部不知道什么原因断掉了,可能是被压断的,也可能是被车子碾断了,总之是伤到了脊髓末端的马尾神经,导致排便排尿困难。她的便意和尿意没办法传递给大脑,最后的结果是,当便便和尿积满了,再有便和尿的时候就会掉出来。我自己养过猫,我知道猫的尿味是多么的可怕,很难消除。因为蛋白是病猫她的尿更加味道难闻,而且会不受控制的漏到家里的任何地方。以为漏尿就算了吗?可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不能主动排便,所以膀胱和直肠里经常集满了细菌,需要频繁的去医院清洗膀胱和直肠。好的时候一周一次,严重的时候每天都需要去,精力时间金钱,心力,需要花费的东西,没法计算。

  明知道她是病猫,明知道这种病是无法治愈的,可是就算这样,还是养了八年。用她自己的话说照顾这样的猫差不多比普通的猫要麻烦20倍吧(我觉得不止啊)。关键不只是这一只,她还养了很多流浪猫,虽然不住在家里,但是她会喂食,生病了会喂药,还会送去医院结扎,家里,院子里有猫洞,猫猫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她不做任何干预,她自己说,她喜欢每一只猫,哪怕它长得丑陋,还生了病,都觉得圆圆的脑袋非常可爱。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就来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频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

  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春野宵子为什么要照顾这些猫,因为猫猫也鼓励了她自己的人生。

蛋白来到我们家,已经过了八年。这八年对我来说,真的是风波不断的八年,我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大则是父母因病痛离世、我自己的一侧乳房切除、小则是两只到八月就养了十年的金鱼(长达二十厘米)死了,至于“中间”程度的失去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一期出刊时(指日本杂志连载),小公主可能也不在了。(她家里养的最后一只猫)。不过这八年来,我本身的缺失几乎都是蛋白教会我、让我学到的,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如果没有遇到蛋白,或许我连生命的意义也无法理解、依旧是个不成熟又个性粗暴的人,别说照顾双亲了,我看很可能会用金属棒把父母的头敲破。

  到最后我对春野宵子和她家的猫猫们,一起肃然起敬: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家母本就就没什么食欲,求生意志也很薄弱,听她开口闭口讲些:活得好累,痛到不能动”等等,人性化的抱怨,很想大声告诉她,多向动物看齐!蛋白也一样,无论有多少病痛,就算被弃养也努力站起来,不断往前走,遇到虎斑兄弟档,最后被我捡回家。过去罹患进行性胃癌的牛舌也是,在她死亡的两三个星期前还会出门抓小鸟,直到死前还想吃她最喜欢的甜虾。

  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就算主张:“用不绝望!”但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与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读到这里,我觉得再写任何的字句都是多余的。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五):有缘则留,无缘则去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来就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绝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濒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地方。”

  八年间,共有四只家猫、十几只流浪猫在吉本家自由出入着。擅长观察的漫画家春野宵子,以生动的线条和活泼的文字捕捉出猫咪的灵魂。

  《吉本家的猫咪们》既是一本记录欢笑与泪水的猫咪图文书 ,更是其父母去世前八年的家庭相册。

  人在受到重创时,总是会情绪跌入谷底,求生意志薄弱的吧!抱怨也就更加难免。

  动物永远不会绝望。“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就像蛋白,无论有多少病痛,就算被弃养也努力站起来,不断往前走。过去罹患进行性胃癌的牛舌也是,在她死亡的两三个星期前还会出门抓小鸟,知道死前还想吃她最喜欢的甜虾。因为永不绝望,医生宣布只剩一个月寿命的牛舌又多活了两年半。

  “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生活,生存,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国外的电影(又或者是电视剧吧,真的记不太清楚了),影片名称,人物姓名也都忘了。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段:年轻的女孩得了很重的病,整日在家忧愁。于是家人找来她的好友们,带着她一起去游玩。至今犹记得,女孩在看到大自然美景时发自内心的笑容与奔跑。她的家人倍感欣慰。意思大概就是现在说的,不要总是记着自己的病与痛,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你喜欢的美景和你爱的人,心情好了,病痛自然也就远离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自然远离,多半说的是心境。心境简单了,一切也就不会太过复杂。只是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就像春野宵子在书中所说的: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

  吉本家的人对于猫咪是充满爱的,对于猫咪的去与留却也是保持一颗佛系的的心:缘来则留,缘尽则去。猫箱就在那里,食物就在那里,门也总是会留着一条缝,为的是给有需要的有缘的猫咪可以随时挡风遮雨御寒和填饱肚子。

  想吃东西!(有进食的意愿),对这个世界还保有兴趣。只要符合任何一项条件,我就会尽可能努力让这个生命活下去。以猫咪来说,就算没有食欲,没办法吃东西,但对玩具显示兴趣想玩;就算动不了,看到主人还是会露出开心的眼神,我也绝对不会置之不理或考虑安乐死,这是我的原则。

  或许,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可是,在对待猫咪的自由上,春野宵子又变得毫无原则。不忍心将猫咪关在笼子里,哪怕是手术后的需要。在对待小公主淋巴癌使用抗癌剂问题上,动摇了自己说过的:“就算发现癌症复发,我死也不用抗癌剂!”,当然,这动摇也是本着对小公主的生命之爱。

  有时候,原则,在爱与生命面前,又显得那么“不重要”。

  难以想象,春野宵子,一个重度猫奴,却是一位对唯独对猫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是,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她对猫咪的爱与关怀。

  托波,一个突然出现的捣蛋鬼,“咬了最后一只家里照顾的流浪猫小天婆婆,害得小天死了,还连我都咬,我的左手因此受了重伤。”可是,即便这样,还是尽心照顾着托波,并没有因此舍弃它,甚至在它最后的时光,打电话给它的前主人,当看到一人一猫的亲昵模样时,忍不住频频掉眼泪。

  然而,无论面对人、面对狗、或面对猫,从来没经历过失去的人,也就是经验为“零”的人,无论是一百倍或一千倍,终究都是“零”。在小天死后,“喂养流浪猫生涯”也完全落幕。

  《吉本家的猫咪们》看似记录了八年来所有进进出出的猫咪们,这八年对于春野宵子来说,是风波不断的八年,在这八年间,经历了太多的离去,甚至父母也因病痛离世。

  猫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总会回到它最感到心安的地方,哪怕是拖着浑身的伤痛。有的流浪猫选择去人找不到的角落,有的则选择回到吉本家,或许,这也是猫心中的一种安心与缘吧。

  有缘则留,无缘则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