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影疗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观影疗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8 03:5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影疗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观影疗心》是一本由张海音等口述 / 开森心理主编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影疗心》读后感(一):好书

  电影就像一面魔镜,它通过讲述他人的命运,帮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学电影,尤其能够撕下皮囊面具,直击人性的黑暗面。《观影疗心》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经典电影,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温暖有爱的抱持,启发我们疗愈过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活出最真实的自己。看完可以以自己重温电影,从心理学角度再次审视自己。

  《观影疗心》读后感(二):观影读心

  看似薄薄的一本书很耐读,你要先看电影,再读相关章节,有声有色,慢慢品味道,随着这些电影去走进了他们的声光视界。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高天的《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专门讲音乐治疗的,马修老师也不是音乐治疗师。但是他做的事情是音乐治疗,马修老师用音乐感化孩子,不管孩子懂不懂音乐,他给每一个孩子都安排了合适的角色,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团队的一部分。

  那音乐为什么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灵魂乃至人格呢?请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读《观影疗心》

  《观影疗心》读后感(三):拿电影作噱头的心理治疗科普

  不过我却有一点个人上的失望。看书名,我以为会是比如一章一个电影,对这个电影的主题和细节上的“意向”做个详细的分析,但其实书中提到的每部电影都更像是个楔子,用来引出每个心理学流派,还有那些在心理学领悟里负有盛名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人生故事。 这是我个人读之的失望之处。但是作为一本书,它确实很好的普及了心理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很详细的讲述了各个流派的诞生和发现,以及各种治疗流派,并且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这是难能可贵的。 有兴趣的人还是推荐拿来一读。它不会治愈你的心灵,但是可以让你知道,“啊,原来心理学是这个样子”。

  《观影疗心》读后感(四):评《观影疗心》

  心理学电影,往往能够抓住个人成长的痛点,借故事中人物的转变来探寻人性的幽微。也正因此,多数的心理学电影都可以成为经典,永不过时。因为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从中捕捉到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观影疗心》是张海音、施琪嘉、王浩威、岳晓东、李孟潮等10位心理学家联袂出版的新作。他们深度解读了对自己具有特殊意义的电影。如果把这本书简单理解为10部影评,那就太肤浅了。看似毫不相关的10部电影,在张海音等人的解读下,竟然呈现出一个人从缺爱、创伤、面对、处理、放下、升华的整个自我救赎的完整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圣严法师留下的四它真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外在的伤、内在的痛,只有去面对、接纳,它才真的会成为过去,不再占据你的心。

  《观影疗心》读后感(五):《观影疗心》读后感

  挺好看的,通过电影的场景运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解释一些电影中所展现主角的一些心理现象跟心理问题,简单易懂,里面很多电影我自己还没看过,所以导致很多精神分析的术语联系不了场景,需要抽时间看一下电影。这本书还是需要细细品味的。 它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说一个人外在所有的关系都得不到认可,它才需要原生家庭的认可,还有一点是结婚是从一种情人的身份过渡到一种需要适应社会规则的身份,不想结婚就是不想改变原有的身份,不想受到社会的监督。这些在《阿飞正传》里面看到的,我觉得说得挺好。 《心灵捕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及心智功能,让孩子学会去感受自己和他人,学习表达自己,学习用逻辑梳理自己的想法,这些基本能力的发展比学习成绩、才艺特长、穿名牌、上名校等要重要得多。而稳定的情感环境对一个孩子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很重要。家长要给予孩子深情的关注和饱含感情的回应,要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愿望,要保护孩子免遭对身体的威胁和伤害,要帮助孩子应付所遭受的挫折和委屈等等,这些是家长应该注意的事情。

  《观影疗心》读后感(六):读书应该也要像穿衣一样,有自己的风格。并不是每个必读经典你都能读下去。说到底,读书还是悦己

  最近读书小有进步,也逐步了解到了自己的读书兴趣所在,买回来的书生活类随笔类杂文类都能一口气读完。这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吧。想了解自己,想解读自己 对于买回来的一些写得好的书但却一直没有读的原因,我想应该是我读书的时间大多在下班回来的晚上,不愿意再动脑子想职场想情商,只愿意看看眼前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内心。 如此看来,平常工作日还是适合看看杂文,心理学,生活类的书 周末有一整天的时间时,逐步把值得看的好书阅读完。 这本书有10个心理学家写的,自己喜欢薛伟解读的阿飞正传,我是谁,无足鸟的旅程,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文笔简单舒适,同时写的也是中国人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可以多关注他的其他作品。是我的菜没错了。 还有王浩威解读的一一,解读了台湾经济开始腾飞时,传统消逝,家人恋人朋友也许都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两篇解读都是写了现代人的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现代人的迷茫。看完后觉得大多数电影我确实只看到了情节和情绪,背后的思想我竟然从未好好领悟。白看了好多年的电影。原来竟也是文盲一个。哀之叹之。

  方寸之心,可愿守之

  《观影疗心》读后感(七):我对电影疗法的看法

  我觉得这本书没有把电影与精神分析学说在梦的本质上相同点上说透,更没有电影大师其实和精神分析大师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共同道理的意识,而且这些心理治疗师明显拿电影当做引子去科普心理史和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疗法,这是十足的用电影当营销手段而不是把电影当做疗法。

  其次,这本书没有关于美的感受和与角色,导演情感,心境和思想共鸣的详细描述,而这是创作者本人疗愈自己的重要过程。我觉得观众应该多用❤去体验与自己的文化塑造和人生经历特别类似的角色和导演去共鸣并相信描述和回味,这才是电影疗法的本质。

  用精神分析观点分析电影其实可以从无意识投射,补偿,移情和情结再现角度去代替咨询关系里的镜子作用,这样可以再现自己的人际病理体现,在电影里作人生实验和彩排并了解自己的负面和正面移情模式,因此一定要挑选文化背景,导演或者角色人格类型,人生经历特别类似的电影才能起到照亮自己的内心和情感,精神共鸣的作用,否则治疗作用会大打折扣。

  物质之梦——梦是愿望的满足,精神之梦是启发智慧和超脱的作用,因此要学会区分电影的商业元素和精神元素的比例,这样开出来的电影方子才能通过模拟梦的方式疗慰心灵避免神经症。

  《观影疗心》读后感(八):台湾的台

  观影疗心

  本书由十位国内一线心理学家通过对十部电影从心理学角度的讲解 帮助我们洞察和剖析人性。

  看完他们的电影疗愈课 我发现很多电影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看懂。了解到电影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 真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通过电影完整而有声有色的故事 很容易引导我们对心理学有个最最初步的了解。

  对于电影小白,在读这本书之前要是能先熟悉一下心理学常用词汇就更好了 比如攻击性 利比多 潜意识 俄迪普斯情节 本我超我 移情 投射 防御虚假自体 强迫性重复 意念,认同 共情 创伤 自恋 底层焦虑等等。这些词汇从心理学角度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 虽然有很大程度的重叠 但是还是有其专属于心理学的部分。阅读一本书的流畅程度和你对这个领域的词汇是否熟悉也是有关系的 熟能生巧。

  通过本书 你还可以了解到心理学是有许多流派的 比如精神分析法 音乐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心理治疗等等。借此机会 你可以了解到自己更喜欢哪种方式 更适合哪种方式。

  就像一个人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 他要了解一些医疗常识。同样地 他要关心自己的精神健康 也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这样 在碰到了让自己郁闷而解不开的谜题时 才知道要朝哪一个方向求助。

  在这里特别想要分享的是 张沛超老师指出 所有自动化思维都基于四个核心信念:

  1我是没用的

  2我是不可爱的

  3我是有罪的

  4世界是危险的

  换句话说 所有负面的念头都与以上四点中的一点或几点相关。用它来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 很有意思的。

  ——Sushan

  《观影疗心》读后感(九):观影疗心

  我个人是非常喜爱看电影的,可以说是看了很多电影,所以我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就买了,一来爱看电影,二来本书是从心理角度去看这些电影,肯定非常有意思。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很欣喜的收获了很多,比如电影的欣赏(导演、配乐、结构等),而非我以前看电影中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希望开森心理还能编辑更多这样的好书。

  这本书是10位大咖对10部电影进行的评读,我猜这些选题应该是有计划的,因为这10部电影的评读主题完全不一样,没有重合部分,比如:施琪嘉《杀死比尔》:奸尸、恋童癖与俄狄浦斯情结;岳晓东《危险方法》:精神分析师之间的不伦之恋以及歇斯底里与性自虐的形成与治疗;张海音《洛丽塔》: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的原罪畸恋;高天《放牛班的春天》:用音乐来治愈灵魂的故事;李孟超《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死亡母亲综合征水平的黑暗自性化等等,我个人猜测这是开森心理主编有意为之。

  这10部电影里面,《一一》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也是最后看的一个章节,原本打算找来看,在网上没找到资源,以至于看了王浩威老师的影评还是没有太大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先看电影再看影评,这样非常有感觉。

  我依我看书中章节的顺序来说说,当然,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我先看的是第9章-薛伟《阿飞正传》,因为这部电影是前不久才看的,还有记忆,而记忆深刻的却是我对这部电影完全没看懂,要不是有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和刘嘉玲,我估计我早关上屏幕了,看完后只觉得有点沉重,好像导演在表达一个东西,但我没抓到,我又翻了下影评,只知道和时代有关,但还是没摸着头脑;第二个印象就是张国荣饰演的男主旭仔是怎么无情抛弃张曼玉饰演的体育会售票员苏丽珍和刘嘉玲饰演的舞女咪咪;第三个印象就是男主一直和他后妈纠缠:“我的生母在哪”,而当真的找到了生母,却又不得见的时候,最后就是男主一直重复说那个“无脚鸟”的故事,直觉告诉我,这个故事应该有隐喻。

  就这样带着好奇和期待去读了薛伟老师的影评,薛老师从导演开始说,然后说到时代,比如那时候的香港人的归属感、漂泊感,又说到电影的隐喻:在没有归属的情况下,人面对自己的命运时会极度挣扎和彷徨,这是时代背景下香港年轻人的心理写照。这些都是我没有看明白的,而现在又有点豁然开朗。

  薛伟老师就旭仔与两个女孩的两段感情、旭仔与养母的纠缠、旭仔与生母的不可见,也给出了分析,最后就是无足鸟的宿命:无足鸟一旦落地,生命就终结了,而这就是故事的隐喻,也是男主的隐喻。

  大家可以自己看过电影后再慢慢评读。

  第二个我想说的电影是第6章《盗梦空间》这部电影我看过两遍,第一遍看完一头雾水,而且有深深的恐惧,现在想来这种恐惧大概就是“被植入”却不知道自己“被植入”,正如张沛超老师所说:“所以的一切都是意念的产物”

  这一段我必须摘录下:“和解能带来巨大的宽恕的力量,使你放开所恨之人,所恨之人可以离开你,而你可以做回自己,在梦中,只有自杀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在梦中死了,就能够从梦中醒过来,回到现实。梦中的总导演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被杀,那些杀我们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另外就是,到底是什么将梦中的前世今生后世贯穿在一起?这个就是恐惧情绪,无论你经历多少层次的“自杀”,你都无法逃离“恐惧感”这个情绪,那么如何破呢?张沛超老师说:“消除对情绪的恐惧。

  那么回到我自己,初看这部电影,我的恐惧从何而来?它又代表什么呢?我自己已有部分答案。

  第三部想说的是《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是小说改编,所以我这个人喜欢看电影,大概是因为喜欢有光有影。

  这个电影看着很可怕,相比《杀死比尔》来说,两者的可怕不一样,《杀死比尔》让我感觉有暴力,但恍然间又觉得没那么可怕,比如《电影最后的场景,一片美丽的东方雪景,这可能就如施琪嘉老师说的“有希望”加上导演昆汀的电影风格-暴力也会让你感受到暴力美。

  但《香水》不是,《香水》更多的是压抑、沉重、好像很黑很黑,后来我知道这就是“恨”和“死亡”,比如电影一开头的场景:主人公让.格雷诺耶出生在巴黎最臭的地方,鱼市场,母亲是个鱼贩子,母亲在菜市场就把格雷诺耶生下来了,母亲毫无感情的、像扔鱼一样把孩子扔掉了,正在揪心的时刻,发现孩子后来活了,但这却意味着别人发现母亲的谋害儿童罪,出来的画面就是母亲被吊死,这就引出了我一个不知道的话题“死亡母亲综合征”。

  电影的发展都是这样的场景,比如格雷诺耶遭受欺凌、差点被掐死;后来格雷诺耶毫无感情的杀死他的师傅以及一个又一个的女孩。

  男主格雷诺耶基本没有什么表情,哪怕遭到死亡的威胁,有表情的只有在嗅觉灵敏的时刻,比如长大后的格雷诺耶能凭着嗅觉在黑暗中走路;他闻到坐马车经过的少女的体香,只有这些时刻,你感觉他好像是个活着的人,其他都感觉不到他更多的生命体。

  比如他明明已经在提炼香水技术超过师傅很多倍的时候,他还是默默的给师傅干活,一言不语,而这些都和“死亡母亲综合征”有关。“死亡母亲综合征”被认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种亚型,此症状一般都和早年遭遇母亲丧失有关,具体大家可以看这本书,我这里想说的是:母爱缺失的人,一生都在寻找理想型父母,这一点对于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尤其重要。

  另外就是李孟潮老师说到的“黑暗自体化”这也是我没有听过的,“他们在爱中永远也不能满足,而只有在恨之中、在憎恨之中才能找到满足”,原来我们这些人以“爱”为驱动,而另一些人以“恨”为驱动,这着实让我不可思议。

  总之,爱电影的可以读这本书,爱精神分析的要读这本书,两者都爱的更不能错失这本书。

  《观影疗心》读后感(十):你在看电影还是在看自己?——破碎的家庭会带来什么

  电影院为什么要在一个封闭黑暗的环境下?与其说纯粹是为电影而迫不得已的播放环境,我更加愿意相信,这是为了释放观影者内心的隐秘情绪而刻意为之的贴心。在那黑暗的环境中,一个个隔开的位置,注视着电影中人物的一生,你可以隐藏在黑暗中悄悄的微笑也可以默默的流泪。而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总是很能勾动情绪,让你最大程度的共情,而每一个人的触动点都是不同的,与其说是在看电影,不如说是在看层层画面下隐藏的自己。

  如果说美学能让人感受电影的表层,色彩、构图与音乐能触发最原始的感觉;同理心能让人理解到中层的情绪;那么最内核、更深处隐藏的东西呢?我想便只有心理学能将它挖掘出来一探究竟。这一想法,在我阅读了《观影疗心》之后更加确信。

  曾经有一个位朋友为我推荐了一部电影,是日本高人气小说《告白》改编的同名电影《告白》,这是一个围绕4个家庭与孩子,关于复仇者、杀人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的故事,日式美好明媚的画面下,是一个令人骨寒的悲剧。第一个孩子,死去的爱美,一个被孩子杀害的孩子;第二个孩子,杀人凶手直树,一个有着“强势”母亲,被渴望成为母亲完美作品的孩子;第三个孩子,希望成为凶手的天才少年渡边,一个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与认可的孩子;第四个孩子,在外乖巧听话,却崇拜者杀人犯,同时想要自杀的女孩美月。让我们试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悲剧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渴望找回自己身份的一生

  在电影《告白》中,天才少年渡边在童年时被母亲抛弃,而在拥有母亲的那段时间中,母亲给予他的是爱与暴力,她一边拥抱着渡边,告诉他继承了自己在研究中的天赋,一边责怪因为他的出生,她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最后她终于舍下了自己的孩子,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仅仅留下一大堆的书,以及因为渡边拥有自己的血统,而对他的天赋认可。

  在渡边的成长中父母都是缺席的,离婚后母亲的离去,父亲迅速再婚生下孩子,而让他搬到一边的库房去住。在《观影疗心》一书中,关于母爱缺失的那一章节,提到说“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焦虑”,渡边与书中提到的电影《香水》的主人公一般有着存在焦虑。在书中作者李梦潮说道:“如果母爱缺失,那么父爱也能弥补孩子的自体客体缺损”,然而在母亲离去后,父亲的再婚与让他搬离原来的住所,无疑是一种抛弃。同时他将“天才”母亲的离去归责于“笨蛋”父亲与还不够优秀的自己。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对自我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儿童阶段父母的态度、在学习阶段老师的态度,都影响着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在渡边的成长中,“啪,珍贵之物破碎的声音”这一句话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儿童时母亲离她而去,一次是学生时,他自己的发明给悠子老师看遭到嘲讽与质疑,最后一次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母亲的死亡。“失去”父母的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孩子,“失去”老师的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学生,一直渴望的是“母亲”的认同到后来卑微只想要母亲的关注。

  “我其实只是想要有人夸我。”天才少年渡边说。

  努力学习获得各种优异的成绩,却发现没人在意也无空关注他,而电视上少年杀人事件却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他的发明无人问津,但是虐杀动物却意外得到众多关注与认可。就在这是他的道路开始歪曲,他想要通过杀人而博得关注。

  一个母亲的失败作品

  直接凶手直树出生在一个父亲缺席的家庭,母亲给予的是可以将他溺亡的爱。他之所以成为渡边杀人计划里的帮凶,却因为一念之差——想要做成天才少年都没有做成的事情,选择把在他怀中已经醒过来的小女孩抛入游泳池中,造成了溺亡。

  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懦弱、胆怯又敏感,被欺负也只会忍气吞声在本子上写上恶毒的话,却没办法有任何实质性的回击。之所以愿意成为渡边的帮凶,也是为了融入这个唯一看的起自己的、认同自己的人。所以当“杀人计划”完成时,他发现渡边依然只是当他是一个小丑,让他大肆宣扬渡边杀了人时,他才会被激起那压抑已久的好胜心,把渡边没有做成的事情完成——杀死那个孩子。

  这是一个丧偶式家庭,身为父亲的直树爸爸没有在直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甚至都不曾参与,最典型的例子是:直树休学在家,竟然是在他杀死他母亲之后被警察告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夫妻、父子之间的联系都是少的。在武志红的作品中有提到这样一个理念“丈夫与父亲职能在家庭中的缺席,妈妈们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儿子身上,并且会把对丈夫的一切情感和期待放在儿子身上,这导致儿子从小就体验到被吞没感。”而直树的妈妈,当得知自己的儿子杀人之后,竟然是同情自己的儿子,连连说道:“多可怜啊!被坏孩子蛊惑的直树多可怜啊。”

  在直树妈妈的眼中,儿子一直是她臆想中无辜又善良的孩子,或者说这是他的完美作品,他不允许他出现错误和瑕疵。所以当直树自己承认,他知道那个女孩清醒了却依然杀死了她。那一刻她精心呵护的作品破碎了,她所有的寄托也破碎了,所以她选择去抹去这个失败的存在——一直深爱孩子的她准备杀死直树,却意外被她深爱的孩子杀死。

  直树妈妈温柔的爱,对于直树来说是无穷的压力,她不承认直树的错误、一直鼓励直树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这样温柔的言语也是另外一种压力与强势,迫使直树压抑着自己去达到母亲的理想。

  在马斯洛的研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原因,直树在学校中被霸凌而求助无门不敢反抗,最后因为想要想要得到认可、超过天才少年而造成悲剧,家庭也是促成他这样性格的原因之一。

  一部好的电影定是会引人深思的,在阅读《观影疗心》一书时,看到了关于《香水》与《阿飞正传》的解读,才发现这两部电影竟然与《告白》一样,内核同样是:家庭,原来家不仅可以是港湾,也可以是沙漠。他们一生在追寻的,不过是肯定与亲人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