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8 03:5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是一本由阿越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 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精选点评:

  ●关于宋朝大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穿越小说,但是穿的不意淫,有根据,读了十几年的好书,因为这部书认识了一个贴吧,一众朋友,抽时间买一部实体书吧,怀念那年少时铁马金戈如梦来的畅想。

  ●有思想有格局有气度

  ●写得不错!我是听的音频。本来不想买纸书了,但这套考虑买一下……据说是12本,现在出了4本。这套是大结局的……

  ●一年读一次,前年十字,去年半部权柄,十五年神坑终于完结,大结局后四部四月份出版可以一口气读完啦……喜马拉雅第三遍火热开讲! 1声名鹊起:石九变,论语正义,棉纺&活字印刷 2终南捷径:同进士及第禁中侍读,白水潭山长 3集英殿风波:潘照临入府,改良青苗法,钱庄 4学术与政治:提举虞部胄案事,设兵器研究院 5白水潭之狱:学刊惹祸,搜捕十三子,刑桑充国;学子叩阙,山长免职 6拗相公:又名王家大院,王雱pang1王旁pang2王昉fang 7离间计:直秘阁检正三房公事,震天雷震慑辽使,骗书法挑拨王雱 8汴京新闻:王韶西北初胜,王雱设计军器监奇案,军器监去职,石桑心生芥蒂 9吕氏复出:吕氏复出执掌军器监,三报争锋,炼铁新技术出炉

  ●只看了第一部,感觉一般

  ●真是一部奇书。记得读大学时候在手机上看过,当时就非常入迷,觉得很有趣。由历史专业的人来重塑历史,果然和外行不一样。

  ●与其说是百科式小说,不如说是小说式教科书。总之作为小说是不及格的,趣味性与科普性的平衡没有掌握好,略无聊。

  ●穿越之事,也是不易, 文史两得,难以自意。 新宋时节雨纷纷,穿越世界事难平。 野观历史真野趣,吾辈岂是篷篙人? —— Jun.20th, 2019列入读书计划〔补〕。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一):根本不全,骗子!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这套书只有十年前出版的12本一套内容的三分之二,根本不是什么大结局!出版社骗人的!!现在的出版社真无耻!为了钱什么也干得出来!这套书仍就没有写完!期待着燕云5的出版!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二):若有平行空间,我希望这是真实的存在

  1279年,宋朝最后的军队和元军进行了崖山海战,战争以宋军全军覆灭而告终。时任左丞相的陆秀夫背负着帝昺投海自尽,后宫及群臣乃至不愿苟且偷生的仁人志士随之殉国,宋朝由此宣告了灭亡。宋朝的灭亡意味着彼时领先于世界的文化突破、科技研究、社会发展告一段落,这一次的终止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原因。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就是这种论调的拔高总结。诚然,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一说法确实有失偏颇,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宋朝的灭亡更改了华夏民族的命运,让历史拐向了我们不想接受却又必须接受的道路。虽然我们无法改写既定的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大胆的设想,在设想中重新书写华夏民族的命运,这场书写在阿越的心中将从宋朝开始,是为《新宋》。

  《新宋》的作者阿越本名罗煜,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中国史博士,也因此,虽然《新宋》最初连载于网络之上,但作者阿越从未将其当做网络小说来对待。阿越熟知宋史,甚至视历史中的人物为师为友,所以他无法接受因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朋党之争,也无法接受大宋一天天衰败下去的结局。阿越将他对历史的不解、不甘通通放在了《新宋》中,在这里,他将改写既定的历史,打造崭新的宋朝。

  小说的主人公名叫石越,是一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莫名奇妙间,石越回到了熙宁二年的宋朝国都汴京城。彼时,负天下大名三十年的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的各项事宜,虽然新旧两党就变法彼此攻讦,但党争之患尚不严重。彼时,辽国已然腐化,而金国尚未成立,铁木真还要100年后才会出生,熙宁二年,这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人并不曾多加重视的年份,却也是改写宋朝命运的真正节点。

  改写宋朝的命运需要做到改良王安石的变法政策,增加国家收入改善百姓生活,并且解决困扰有宋一朝的冗员、冗兵现象。闲坐空谈自然是容易的,甚至于在小说中大开金手指也不难做到,但这样的宋朝,或者说这样的小说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新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王安石变法以及困扰宋朝种种弊病的一种反思,是作者阿越作为历史学专业人士的思考结晶,所以在小说中,所有事情的发展都要遵循逻辑,遵循那个时代的价值观,遵循历史人物的性格秉性。

  所以穿越时空的石越并没有在一夕之间就成为皇家的座上宾,成为能够改变甚至取代王安石的人物。石越先是借助后世的名家诗词闻达于汴京城,而将现代学者对四书五经的见解挪为己用,一点一点获得了名望的石越并没有投身官场,而是开办了具有现代大学理念的学校——白水潭书院,并且以此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政治资本开启了对大宋潜移默化的影响。

  阿越并没有以一种置身事外的上帝视角来进行书写,他没有将自己抽离于宋朝之外,所以他笔下的石越如带着镣铐跳舞般束手束脚,石越无力劝说王安石改良新法,甚至于不敢过多的表露自己的政治理念,但这样的石越却是真实的,《新宋》里宋朝也不只是虚构的存在。我们会为变法的弊病而焦急,会为百姓的疾苦而担忧,因为阿越笔下的世界不是宋朝人的宋朝,而是中国人的中国。

  不管是人物的衣饰描写,还是当时的市井风俗,石越都进行了真实的还原。同样被真实还原的还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如王安石、苏轼等。王安石人称拗相公,他对新法异常的执拗,对他人的异议全盘否定,但王安石也是真实忧国忧民的人,他不是政客,而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小说中一言一行完美的诠释了他在历史上的写照。

  除了对人物的真实刻画外,在语言上,阿越在流畅自然之上还做到了保留宋代风韵。颁布诏书、书写信件、以及正式的对谈里,阿越都采用了程度不一的文言写作。这种写法既保留了古风古韵,不让读者出戏,也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

  对于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阿越同样遵循了出场人物的历史立场,并且展现了政策出台背后的利益权衡和得失平衡。很多事情都是在两难之中做出的决定,正是因此,即便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我们也不能否定那些伟大的政治家们做出的努力,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也许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这不是我们去苛责的理由。与此同时,阿越的对朝堂的描写也展现政客们左右摇摆、毫无底线、只为私心的丑态,并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变革之路的艰辛艰难。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石越需要走的道路还有很远,《新宋》的道路还很长,期待着完美的大结局,期待着在《新宋》里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三):宋朝人的十字路口

  高中时候对网文成瘾,从诛仙到悟空传几乎无所不啃,与小Z聊天被安利了《新宋》,那个时候的第一反应是,穿越小说无疑了,可这名字起的在文艺扎堆的网文中也太“小气”了点。

  作为历史确有其人的北宋石越,被作者拿来当做主角,这个邪大于正的古怪人物一定想不到会被今人附身之后成为强宋的中流砥柱。而针对北宋变法格局影响最大的“青苗法”在石越积累了数百年人经验之后的改造计划,则成为我喜欢上作者阿越良苦用心的入口。

  历来穿越题材无外乎魂穿、肉身穿、架空穿三种形式,对比最后一类相对便捷的轻松体系,前二者都很考验作者对穿越朝代的历史把握。而就历史系穿越来看,首推汉末、明、清三朝,宋代在这其中并不占优,想来大约也是因为其社会矛盾过多、研究分析密集、国力积弱的毛病。阿越的《新宋》很早,几乎开拓了宋传的全新领域,而对比其科班出身的架势,整个故事的线条更像是今人替古人修整历史前进的步伐,以得到一个更符合期待的完美结局。

  新宋是个颇具理想主义的故事,魂穿重生的石越占了历史系学生的先天便宜,抄古诗、论新法、开舆论、又了解圣上天心,努力协同众人之力将弱宋从悬崖边上拉回。难得的一点在于,闯入者并没有肆意空点科技树,石越作为改革的协作伙伴努力维持着正轨状态,在克制yy上极为讲究:石越超脱时代的本钱也无非只有经典解读、现代经济理念、现代科学理念,代入印刷术和火器的概念,而剧情贯穿着的一直都是人与人的斗争,高位权臣间的互相牵制,王权斗争与制衡几点。平和了穿越文的大忌讳——即人是被时代同化,还是会扭转时代。

  向来历史演义的小说,无外乎都是在大背景下写人,写人性,写人性与时代的碰撞,此书亦然。值得思量的是,在时代中掀起大风云的,说到底也不过是普通人,有时想想,他们也曾在某一日灯下思量,曾欣喜于莺飞草长的美好,会像我们一样每日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苦恼,就不禁有一种不真实感。而在面对局势大变动之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来自于人性的选择。人的本能是追逐利益的。而这利益是大义亦或是小义,抉择中便可掀起惊涛骇浪。历史之厚重,在于它的任一个小小的转折走向乃至王朝颠覆,都是这许许多多人的选择与作为。这无数人的众生相,就是历史的真相。

  而若置自己于历史中呢?

  任凭你历史、文学、科技,超前思想博览众长,任凭你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如何去指点江山,但真正放置上同一平等的舞台之上,与古人相考较能力学问深浅,更在乎临阵思辨的能力,那么你还能如清谈时振臂高呼吗?马谡纸上谈兵直逼武侯,但跋山涉水安营扎寨的本事还比不过马前裨将,而石越与王安石等人的差距何止马谡比武侯。

  毫无疑问,《新宋》中悉数登场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人,无论放在哪一个时空隔断之中都有脱颖而出的能力,那么作为阿越笔下的主角石越,即使以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的身份也并不见得占优,唯独可靠的就是划开时代之外的前卫思想,以及能够跳跃出世界观限制的经验之谈,那么在这个环境下,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阿越不得不开的金手指,包括临场作诗、包括他人轻信、包括幸入圣上青眼、包括对答如流时难免出现的纰漏又会被忽略,以及那份神鬼难测的小运气。

  但,我们依旧不会在十年后大谈特谈《新宋》的爽文属性,因为在这之上的,是作者看待故事的眼光,对待一个内忧外患的弱宋的新类评价,包括世情、民风、变法、思想革新、阶级对立等等。新宋写的并不是石越,而是宋朝,阿越在创建一个新“宋”的过程中,试图把握历史其背后的自然逻辑以及结合当下思想发展程度的一次综合探究,相比之下,石越只是一个引子,一枚放在阿越心中世界的星星之火,他推动着事情从微末处的走向,以现代人局外者清的视角去幻化一个更加强大的、符合逻辑的、满足中国人愿景的强“宋”。

  故此,阿越的《新宋》比起其他类型的穿越故事完全不同,论照应时代民风,有《赘婿》,论铁马金戈,有骁骑校,论权谋智斗,先前的猫腻几无敌手。然而呢,阿越并不止于在描绘一个主角在他的重生后以一个崭新的身份读书、高中、与历史人物较量手腕、然而争取一个泼天富贵。他反而是更加谨慎的去对待历史细节,真实地、中庸地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优劣与不易,而主角石越所点出的科技树也顺应了宋朝的技术革新发展阶段,现在想来,也只有民风最甚的宋,才具有承载这一系列改变的土壤。

  在一个积贫积弱,数百年来一直被定义为军力最弱的朝代,在一个被陈寅格称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北宋” ,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十字路口最关键的,开放式革新。《新宋》优秀的逻辑性,在众网文之林独树一帜。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投海殉国。七百多年后,有没有人还记得,当初有一群“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们,舍生忘死的宏愿?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也许正是这一种为华夏民族英烈之魂而委屈呐喊的劲头,才让人不断想念新宋的世界,即使设定稍显魔幻,思想境界较为科班;即使以今人口味看待十余年前的网文会觉得惊喜不够;即使重新推演无数遍,危如累卵的宋朝末年都是个死结。但阿越的故事会让我平息许多不甘,原来宋朝,还可以更精彩的存在过。

  《新宋·1 (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四):把网络小说写成历史入门读物,《新宋》是认真的

  2004年一部历史穿越小说横空出世,描述了一个当代历史大学生意外回到北宋年间,利用知识积累,对北宋王朝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振兴工商业,并成功抵御辽国侵略的故事。作品主人公以一个当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北宋的一切,并让其与历史上的各种杰出人物相接触碰撞。对当时北宋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平民生活、手工业状况几乎都有涉及,从而描绘出一幅整个北宋时期的全面风物图。

  这就是出身历史科班的作家、编剧阿越的《新宋》(共四卷)里讲述的内容,暌违十余年,这部囊括北宋细枝末节的网络小说终于再次进入大众眼球。《新宋》荣获过“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优秀作品,“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铜奖,甚至成为中国作家协会首届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研讨作品,有着“关于宋朝的大百科全书式小说”至高评价。

  《新宋》的主人公叫石越,巧的是,北宋历史上也有一位石越。历史上的石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由辽国的间谍出身,竟跻身为宋朝的宰相,进而篡宋自立、恢复后晋。但他的军事才略不足,并不足以成为一位征服者,终于被其义弟所毒杀。

  但在《新宋》里,在作者笔下,石越是一个现代的历史学者,穿越到古代。很难揣测作者这样安排的真实意图。兴许是出于对历史上这个人物的喜爱,却又无法从正面夸赞他;也许是因为这个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穿越的石越会有同样的经历——都是作为外来人想要打入北宋生活,对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只是一个是对平行世界里的北宋了解甚多前途未定,生死难测,而另一个是有着上帝视角熟知每个人今后命运走向,尽可以使自己价值最大化。

  本以为是通晓古今的现代人借穿越YY的男频爽文,不承想却是一个披着穿越外衣,正儿八经讲北宋历史的小说。因为一个知晓历史的人,当石越真真正正参与到历史之中,很难不以炫耀的姿态泄密。这是很多网络小说里通病。但阿越严谨,他做到了足够尊重历史。

  石越穿越的是宋代王安石时期。北宋历史众所周知,经济上积贫积弱,军事上冗官冗兵,文化上却又极其繁荣。实际上北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这与很多人的印象里的宋代不符,但确实如此,清明上河图可以作为佐证之一。

  就今人来看,古代中国科技可谓是世界遥遥领先,但是却一直不被重视,只作为农业的辅助力量。对于现代人石越来说,他想知道在经济发展迅猛,自己也受到皇帝重视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人为地推动一场工业革命呢。这无疑是作为一名历史学者的疑问与思考,也引发大家对历史进行深思。从这个意义上,新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

  同时,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且饱受争议的还有王安石的变法。国家要强,就要变法,可内忧外患和青苗法等最终导致了变法的破灭,究竟是王安石想法有问题还是时代不对,这些都需要后人多加探讨。

  最值得深思的是,对于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石越是代替我们去历史中进行探索,他原来是一个局外人,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当时间越来越久,他对于古代的记忆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越来越少,知识储备越用越缺,他还是原来的石越吗?

  也许他最终就会像辽国的石越一样,不伦不类。

  太了解历史,写历史小说就会越谨慎,生怕一个不小心篡改了史实,曲解了哪位前辈,也毁了自己的名声。这一点在《新宋》里也多有体现,一则是这套书不愧被称为“关于宋朝的大百科式小说”,作者在以石越的奋斗史为主线的同时,无所不用其极地还原了当时的北宋,从穿戴到礼节,从人物画像到史实的细枝末节,都尽量完好地保存了当时的样貌,读者很好地代入其中,这样,身为一个现代人的观察者形象的不完美之处也尽显可爱;二则是作者太小心翼翼,仿佛赘述历史故事一般,想要在一部作品里讲尽世间万象,因此,少了些网文本该有的爽感。不过本书写作的初衷与设想如果本来就不是奔着这些,可另当别论。

  说起历史小说,就不得不提起秦时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成功,他把故事与史实讲得透彻又有趣,一反传统历史小说干巴巴就事论事的传统。而《新宋》则开辟了一个新的体例,作为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太高深的东西只能被人束之高阁,如何才能把庞杂难懂的历史传递出去,被更多人知道呢?他选择了以今人讲古史的形式,以四卷本的《新宋》完整地还原了当时的北宋,无疑是一场学术与市场结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无怪乎被盛大文学总裁推荐为极具IP价值的十大小说之一。

  在网络小说被群嘲的时代,阿越的《新宋》居然被这么多人力推,且被拉去进行研讨。是不是偏见让我们错过了很多优秀作品呢?

  正统的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但文学上却用想象对此进行了补充。浩瀚五千年历史,本就是一个素材宝库,时间模糊了历史本身,从而引人遐想,因此也诞生了这么多好看的文学作品。对于阿越来说,他把网络小说写成历史入门读物,《新宋》是认真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