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主读后感100字
《四君主》是一本由[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 John Julius No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君主》精选点评:
●一般
●阅读历史的一大欣喜之处就是随着阅读量的增长能够慢慢把分离的片段联结成完整的主线,在了解四位君主生平的同时又把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串联到一起。有这一时期一定历史基础的读者读起来的感觉会非常顺滑。最后我想问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想比较一下查理五世和朱元璋哪个下巴更长?
●英王亨利八世,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德皇查理五世,奥斯曼速度苏莱曼大帝。 通过16世纪上半叶,基督教欧洲和土耳其的这四位君主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副严肃流动的历史画面。 里面还提及了地理大方向,美洲新大陆,以及意大利战争还有当时的宗教改革,科学懵醒等社会背景。总体还不错,入门级别书籍,三五天就读完了。读罢,对于我继续巩固转型时期的欧洲社会的认识。那个时候英格兰其实也就那样,最虔诚最兢兢业业的还是查理五世。
●主线是查理五世的神圣罗马帝国对抗苏莱曼大帝的奥斯曼帝国,次线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和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纠缠,支线是弗朗索瓦一世暗中勾搭苏莱曼大帝以此制衡查理五世以及亨利八世与查理五世的纠葛。苏莱曼大帝骁勇善战使得奥斯曼帝国疆土括至哈布斯堡王朝边界;查理五世忠厚谦逊,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之名疲于应对苏莱曼大帝;弗朗索瓦一世奸诈狡猾、风流倜傥;亨利八世荒诞不经、一生只在乎如何生儿子来继承都铎王朝。后两位比起前两位来说眼界狭隘,算不得明君英主,而且惺惺相惜的死于同一年。真正的帝王只属于苏莱曼大帝,无法避免的年老昏庸导致在后代继承人问题上犯下了奥斯曼帝国三百年后持续衰落的错误。
●写得比较琐碎,文笔一般。可以作为了解读物。
●翻译有瑕疵,不过人家的本科已经这么厉害了,真是佩服,有一个“再”印成了“在”,1562还是1552印成了1522,这也都是小错误。这样的读物适合每个人看,我自己是边看边记下来时间人物事件,不然人物关系太乱。
●欧洲这段时间的社科书已经可以组成“欧洲宇宙”了,从《百年战争简史》开始,接《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然后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伊莎贝拉》还有后边的《地中海三部曲》接上《四君主》《无敌舰队》然后这段时间距离《钢铁帝国》的开篇已经不远,再往后的内容就看的少了。而在这个宇宙中,《四君主》是非常合适的中继,收束和继往开来的节点作品。
●近年来,基督教世界对抗奥斯曼这段历史的作品引进的非常多。大部分作品,无论从点线面哪种方式展开叙述,视角相对单一,彼此之间的联系很难全面构建起来。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多角度叙事,将英、法、哈布斯堡、奥斯曼四个地中海世界的主要强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与他们的外交决策联系起来,比较清晰地构建起了那个时代地中海格局的演变。 对我而言,本书的意义更在于承上启下,上接《空王冠》与《伊莎贝拉》,下启《海洋帝国》与《无敌舰队》,可与《奥斯曼帝国600年》及《财富之城》相互参照,也可为盐野七生《文艺复兴的故事》系列提供另一个解读视角。几乎将我看过的关于这个时代的作品串联起来了,并且补充了宗教改革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融会贯通之感非常好。 本书要说缺点的话,对四位君主八卦偏多,但对更重要的四国的外交决策的解读并不够深刻。
●汗青堂第21部作品 还原亨利八世、弗朗索瓦一世、查理五世和苏莱曼大帝半个世纪的恩怨牵绊
●可读性比较高,但是后半部分写作质量明显下降。细节和补充史料太少,不过作为对大致了解这个时期和时间线的读物还是不错的
《四君主》读后感(一):四君主
作者分别从四条线来写。其中亨利八世,弗朗索瓦一世,查理五世三个人的笔墨相对较多,三个人也有一定的交集。苏莱曼那条线相对比较独立。四位君主在位的时间都很长,统治时间也差不多,从这个四条线,就能对16世纪前半期的整个欧洲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印象比价深的是弗朗索瓦对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家的资助和保护,包括达芬奇在内。毕竟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财富。虽然本书构思新颖,但是行文流畅,对很多事件没有涉及太多枝叶细节,更像是历史入门级的读物,读起来让人轻松愉悦,爱不释卷。
《四君主》读后感(二):四君主小评
欧洲的历史中总饱含着复杂的国别和人际关系,而且事情的发展脉络也总饱含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等好几重。这一切复杂性使得欧洲历史格外有趣,但也同时使得理解这些历史变得困难。因此,比较好的历史阅读方式不是去试图一览全貌同时编年地按时间顺序逐次了解,而是或就某一个历史时间段或者某一个历史时间分析所有参与的因素,或专注于某一个人或者国家并以其为主体叙述且不考察过多的影响因素。这本书聚焦的是欧洲历史当中高潮迭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四位伟大君主。在君主们之间不断跳转,描述一些事件的细节,试图在读者心中培育上述的主体故事;同时忽略了时代大的背景中的其他细节,也算是突出了主干。对一个初次接触16世纪历史的读者来时,这是很友好的。至于本书所激起的好奇心,就需要其他更加严谨复杂的历史书去填补了。
《四君主》读后感(三):徒有其书名
书名很醒目,四位活跃在同一时代的重要君主,他们的行为影响了几百年来的世界格局。
然而,本书中作者只是对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近乎流水式的方式浅尝辄止的叙述了一下。对四君主的描述没有重点。没有侧重文化,军事,经济,民生,政治等等任何一方面展开。内容局限于历史科普,没有任何亮点。看得人瞌睡。
叙事手法凌乱,内容零散。
作者观点值得商榷,认为奥斯曼统治欧洲会带来更进步的社会的等等观点难以苟同。
翻译水平大概是机翻加六级。xx不通的句子比比皆是。
原价68块钱,再花3个小时浏览完这本水平极低的历史科普属实不值。
67块钱在书名,内容一块钱。翻译找谷歌即可。
《四君主》读后感(四):帝国间利益是唯一纽带
我很少看这类传记类的书,这四位君主有三位是我在平时看纪录片时经常提到的人,尤其是亨利八世和他著名的六位皇后,苏莱曼大帝还是看 窦文涛的锵锵行天下知道的。
我一直对欧洲14-16世纪的历史感兴趣,特别是凭借对文艺复兴的皮毛知识,觉得那段历史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很有趣,在看这本书时,发现这些君主的态度和举措也促成本国的文艺复兴发现。
同时发现,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多么贴切和真实。这四位君主基本生活在同时期,所有的结盟和纷争都是处于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同时发现欧洲的姻亲关系好复杂,复杂到我都不想去搞清楚。
读书发现,对欧洲几大家族有了新的了解,当然还需要自己边看书边查阅一些资料,来加深自己对书中提到的著名家族,著名战役的认知和了解。 我对军事没有多少兴趣,不过书中描述的哈默奇战役,马耳他之围等在欧洲广为人知的事件有了认知,一些只是在上学的历史书中简单提及的人物,也有了深刻地认识。
总而言之,长知识,这本书一点也不枯燥!
《四君主》读后感(五):挺有趣的一本书
篇幅不长,选题很有新意,文笔也生动活泼。算是枯燥正史中的小品点缀。
本书讲述了十六世纪上半叶对欧洲最有影响的四个君主,即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和他们同时在世的时代发生在欧洲大陆上(包括地中海和北非)的历史事件的交织,以及对后世欧洲的影响。
这样的选题确实很有意思,没读这么书之前,没想到可以这样串起那个时代那块大陆上的故事。
只是限于篇幅,很多故事点到即止,而且花了太多笔墨在英、法、神圣罗马帝国(包括西班牙)之间的联姻关系(不是不重要,但这个不应该是主题,个人看法)上,反而对重大事件的叙述过于简短,比如亨利八世的倡立英格兰国教,比如弗朗索瓦一世和苏莱曼大帝的暗通款曲(事实上,后来的法国国王和“异教徒”的勾结也没断过)。
不过,如果把本书看做小品,也就不用太在意上面的问题。毕竟,还是挺有趣的。
印象深刻的是一句评论,对比苏莱曼大帝如何高于几位基督教君主的:“这种品质就是包容,这是一种对其他人的信仰发自本能的尊重,一种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传统和崇拜方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