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4 04:2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是一本由【法】斯黛芬妮•莱德 / 著 / 【法】弗雷迪·德米蒂安 等/ 著作,光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一):非常棒的书

  一直很好奇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类的动物呢?是不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动物的身影呢?怀着这份好奇,我和孩子一起走进了这本《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据介绍,这本书中一共介绍了450种动物。而介绍的这些动物是按多样性、奇特性和观赏性来介绍的。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我们发现了性情温和濒临灭绝的大猩猩、绿狒狒、和生活在马达加斯岛上的变色龙等等;在北美洲我们看到了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濒临灭绝的蓝鲸、还有在阿拉斯加上生活的耐寒动物;还有南美洲的食人鱼、漂泊信天翁、托哥巨嘴鸟等等动物。相信当你真正了解了书中的所有动物时,你会收获颇丰。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二):让孩子跟着绘本行走动物的世界

  继《我的第一次环球旅行》、《我的第一次恐龙大发现》之后第三本地图绘本系列。看完立马有种对下一本的期待。

  这本书分大洲介绍特色动物,并配上地图,很直观。非洲的热带草原、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亚洲的红树林、欧洲的乡村…… 能让孩子了解世界各地的动物以及他们生物的地方和生存环境,并且传达一个保护动物的理念,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更加了解地球的同时更加爱护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

  通过看书中的知识介绍,孩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尤其喜欢书中配的表示动物生活区域的地图,能清楚记住哪种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这本书让孩子在家就能逛世界性的野生动物园,图画画的也非常真实又不乏可爱。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三):让孩子走进神秘的野生动物世界

  让孩子走进神秘的野生动物世界

  从最深的海底世界到最高的山峰,从驰骋于草原的西伯利虎、到穿梭于密林深处的非洲大猩猩;从冰上探险的北极熊、到飞翔在空中的亚马逊雨林的托哥巨嘴鸟……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神秘的,特别是人类鲜少或从未见过的野生动物更能触发人的想象空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并不是简单的动物科普读物,而是自然界的一场视觉盛宴!在这里,本书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神秘自然的大门。

  斯黛芬妮·莱德是法国著名儿童作家,创作出非常多的精彩作品,本书就曾荣获了多项科普大奖。基于动物的多样性、奇特性、观赏性等因素上的考虑,斯黛芬妮·莱德和绘图大家们从诸多动物中选取了大约450种动物给予呈现。在这本儿童专属地图册中,用红色圆点标注的都是濒危灭绝的动物。

  文明社会的成人,在自己与其他动物之间,划上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表达着一种人在动物面前的“傲慢”。这种傲慢的痕迹,在儿童身上是找不到的。孩子与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关系,与那纯朴的动物容易灵犀相通。当你把动物与孩子特有的天真无邪、想象力与毫无保留的爱结合起来,得到成长、洞见与治疗的惊人机会也随之而来。动物能使孩子自发地成长,例如慈悲、付出、欣赏与爱护大自然。所以,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建议,“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给你的孩子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学习去照顾它们,爱它们……”

  但是,要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里养一群动物太奢侈了,纵然去动物园,恐怕也难以一览七大洲四大洋的所有动物,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相信这些足以满足孩子们那颗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表于2015年4月28 日《广州日报》 B6:博议·书评·学术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4/28/content_2912820.htm

  版权所有,转载或约稿请致电致函商洽!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四):动物-地图-绘本

  动物-地图-绘本

  读《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by烟波浩渺1980

  本书和《我的第一次恐龙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属于一个系列,装帧风格类似,内容是恐龙和动物区别。上次读恐龙那本绘本时,阅读效果很好,原因是我们去参观了恐龙化石博物馆,书本和实地观察相结合,从理解和讲解都轻松,孩子读得也是很有劲头。那本恐龙的绘本,儿子还经常带到学校去,在阅读课上和同学们交换着看,非常受小朋友们的欢迎。

  绘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在父母、孩子和书本之间沟通。本书适合五岁以上儿童阅读,首先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从多方面认知都有很大进步,既能读认字,又能看懂手绘图片,再加上之前应该掌握的地图概念,本书阅读起来是个不错的过程,父母也要加油补充很多绘本的知识哟,不能为了读而读,应该将绘本的最大值发挥出来。

  一般家里都会买几幅地图挂着教孩子认识图形、国旗等,我家是省、全国和世界地图三张。也不记得儿子几岁时,他就对地图非常感兴趣,站在沙发上指着多彩地图问着十万个为什么:哪里是最高的山,最长的河,哪里人最多,为什么海那么大,地那么小。这些应该是为本书做的阅读基础吧,哈哈哈。我想着一些基础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地图知识,阅读起来效果会有区别。

  本书大开本,封面软厚大地色系,颜色以绿色基调为主,配合红色、蓝色,配色是厚重的森林风。页数44,以450种动物的手绘插画为主,配合五大洲(美洲分为南美洲、北美洲两个部分)的典型有代表性的多种动物为重点。

  在地图方面的设计是:前页就是典型动物大图+文字简介,中间页硫酸纸(小时候我们叫这种纸为蒙川纸)上印有地图简图和重点特色动物,后一页是大洲动物分布图,直观明晰又相互关联。

  一方水土养一方动物,从非洲草原到亚马逊雨林,从乡村动物到大洋洲的珊瑚礁,多样性的物种眼花缭乱,美丽的风景看个不停。动物从高山到平原到海洋,每一页都各不相同,独具特点,重复可读性很高,这本动物发现不错的科普动物的绘本,就像动物小百科书一样,直观形象,知识量大,亲子阅读很轻松又富有话题性,儿子很喜欢让我一个个把动物的名字读给他听,最喜欢的话题谁是最大的动物?谁是最小的动物?绘本中的各种手绘动物形象写实为主,略有演绎,满满当当一幅动物展览图,一个个读起来还是很需要时间慢慢阅读。

  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2933702061@qq.com。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五):绘本-孩子探秘动物世界的好科普读物

  读《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 文/记汐

  未收到这本书前,我对“绘本”的认知,仅停留在类似漫画的书,适合小朋友阅读的书。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文当用汉字为 "絵本(平假名:えほん,罗马字:e-hon)",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是我的第一本绘本,这本书总的44页,区区44页,却彻底颠覆我的认知。

  我以为44页,又是给小孩子看的,内容应该很简单,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可我却用了整整1个多小时。

  装订精美,选纸细心,图文丰富,用心排版,信息全面,甚至使用了硫酸纸,而就是这区区44页,让我的地理知识,动物认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原来好望角,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在非洲四周,原来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日利亚,利比亚,这些“亚”国家都在非洲,原来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真的就是这么近(原谅我真的是地理白痴),原来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巴拉圭都在南美洲;原来要到澳大利亚看袋鼠,新西兰看“草泥马”,真的要飞好远好远哦;

  原来真的有食人鱼,可是它们对人类没有攻击性,和它们的名字真的出入好大,原来真的有像老虎的猫,它们叫做“虎猫”,原来日本猕猴不怕冷,可当它们觉得冷的时候,嘿嘿,你猜,怎么着?它们会跑去泡温泉哦;原来“火烈鸟”刚出世的时候,羽毛是全白的,可是由于摄食的小虾含有甲壳素,它们的羽毛才逐渐变成红色;原来鸭嘴兽并不如泰瑞帅气和善良。

  44页,囊括了世界6大气候迥异的地方,覆盖几乎所有国家,除了电视上动物世界常介绍的动物外,还有各个地方的濒危动物;供给350种。作为大人的我,学到了这么多,也无怪乎“绘本”会成为专家一致认为的,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而本绘本更是“斯黛芬妮 莱德”的好著作,荣获多项科普大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近年来绘本越来越多了,也许有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很难去选择,可我相信好的绘本,终究会自己说话。

  y 记汐 20150327 23:42

  ========================================================

  :这本书貌似是系列书,去年还有一本恐龙世界,也不错,有机会要买来一起看看。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六):对成人儿童都很有用的科普书

  最近因为待产在家,没什么事就开始对亲子类的书感兴趣,这本装帧精美,图片色彩丰富,信息量广泛的书籍真的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封面上写着5-8岁儿童专属地图册,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怀疑里面讲解的内容是不是我这个25岁的成年人都已经了解过的,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啊,原来大象是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刚出生的象宝宝就约有100公斤重;原来鸵鸟一家子的羽毛颜色都不一样,黑白相间的是雄性鸵鸟,深褐色的是雌性鸵鸟,黄色间黑点的是幼鸟,而且尽管鸵鸟不会飞,但当它逃跑的时候却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的飞速;原来美国的国鸟是白头海雕;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翼展最长的鸟类叫漂泊信天翁,它每只翅膀的长度相当于一位成年男性的身高;原来日本猕猴不怕冷还可以生活在-15度的低温环境中;原来生活在法国东南部的火烈鸟刚出生的时候羽毛是白色的,后来因为摄入含有甲壳素的小虾而让羽毛泛红;原来还有翼展有0.3米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

  看完的时候我不得不惊叹我不知道的原来有这么多!

  书里综合动物的多样性,奇特性,观赏性三个角度考虑用短短43页篇幅介绍了六大洲比较有代表性的约450种动物,六大洲的环境是用6大幅插图呈现,通过插图我们很直观的看到迥然相异的非洲热带草原.北美洲阿拉斯加.南美洲亚马孙雨林.亚洲红树林.欧洲乡村.大洋洲珊瑚礁。这样再结合地图我们就很清晰得了解各种动物生活的环境与自然气候特征。

  让我觉得这本书做的好的地方还有纸张很好,色彩丰富,地图部分采用硫酸纸,并且在硫酸纸地图上用动物的图像标注好他们生活的具体位置,这样更直观清晰,不仅仅对孩子,我觉得对我这种对地理位置不是很熟悉的人都是很好的指引,无形中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而且图文并茂,看的过程会让小朋友更有兴趣。

  这本书在带领我们环球旅行的时候没有忘记介绍每一个地方濒临灭绝的动物,如非洲的大猩猩,北美洲的蓝鲸,南美洲的大犰狳(qiu yu),亚洲的大熊猫,欧洲的伊比亚猞猁,大洋洲的几维鸟,在地图中用红色圆点标注,这样对我们读者是一种警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大自然。

  相信这本书对我以后教育孩子上有很大帮助,这确实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七):了解世界各地的动物

  如果有人提到地图,大部分人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陆地,海洋,这种平面图,地图就是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要素一般特征的,包含有地形,境界,植物,动物等。个人感觉地图是给大人准备的。那么当地图与绘本相撞,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呢?那么就由本书的作者:著名作家斯黛芬妮•莱德通过这本《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来告诉我们吧。

  书的封面上,作者把动物安排在地球上,挺有意思的吧。在翻开绘本第一页,就给我们清晰地展示出来,那蓝色的大海,那海之上的陆地,到底又会存在着多少动物呢?带着这种疑问,带着这种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继续翻下去。通过这页可以让我们看到: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如何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其次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这世界上的四大洋。在下一页,给我们一些阅读提示,如用红色圈点标注的,就是濒危动物。

  最为可贵的就是本书用六幅大插图为我们展现了六种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那生存在这里的植物与动物,又非常的不同。如沙漠,如雨林,高山,峡谷等,作者告诉我们这些动物处在哪种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如何,一一进行解说。比较详细地还当地比较有名的河流也标上了,细节之处做的非常到位,远远没有因为是绘本,地图就简单,反而很用心。

  当然作者也告诉我们,现在已知的物种将近200万种。但是,据科学家估算,实际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40多倍。也就是说,地球上其实有8000多万种动物!就算是动物百科全书,也不可以全部列出来,作者选择了大约450种,在书中进行介绍。(哇卡,450种全列名字在书中也够挤的呀),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充实,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获得很多知识。

  绘本就是用图画,配以文字,来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感觉上比较平面之些,当这些动物立在地图上的时候,突然间就感觉生动了许多。小动物非常有趣,有水里有树上,很形象,孩子很喜欢。纸张也很好,印刷的也很精美。本身孩子就喜欢小动物,看到这本书更是爱不释手。

  当然有些濒危动物,确实因人为或是环境影响在减少,我们应该注意去保护这些动物,尽量去给它们创造可以生存的环境。希望可以地未来的时间,再看到动物介绍的时候,就不会再存在有濒危动物。从小给孩子输入保护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这种知识,从小做起,不需要大道理,仅仅是通过绘本,就将这些传达给小朋友们。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八):一个浓缩的动物园

  文/河北小珊 评《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

  这本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装订精美、图片丰富、信息量大。封面、内页手感都非常好,特别是采用了硫酸纸工艺,这样一来前一页的动物就能和后一页的地图相重合,在了解世界各地的动物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每个动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省去了读者百度的麻烦。本书以图片呈现为主,目录采用的是地图的形式,很有特色可很和内容匹配。为了便于小朋友耐心阅读,书中的动物在尽量真实的前提下被“萌”化,越看就越想和动物们做朋友。44页内容中包含了足足450中动物,真的是很棒的一本儿童科普读物。

  翻看画册是一种享受,也带给我很多惊奇:大象宝宝竟然有100公斤重,也就是说人类中的大胖子如果生活在象族只是一个“弱小”的宝宝!马达加斯加不仅有企鹅,还生活着智慧的变色龙和可爱的指猴(可惜已经濒临灭绝);雄性的伊兰羚羊有汽车那么长;不会飞的鸵鸟跑起来能达到80公里的时速,比我这个“二把刀”司机要快的多。更有趣的是鸵鸟一家“肤色”还不同,雌的深褐色,雄性黑白相间,幼年鸵鸟黄色间黑点;在狮子家族中,雌狮子捕捉猎物,熊狮子却优先享用,而且每天睡眠能达到20小时,原来动物界也存在“雄尊雌悲”,雄狮子你要不要这么爽?一直以为骆驼都是双峰的,没想到在撒哈拉沙漠上还有单峰骆驼,同样是骆驼,同样是生活在沙漠,怎么做骆驼的差距这么大呢?

  还发现一些令人捧腹的造型:阿拉伯狒狒,像人一样双手放在腿上闷闷不乐的坐着,像是个赌气的小孩子;一直以威武形象示人的豹子,为了避免自己的猎物被偷,竟也会耍小心眼藏起来;两位屎壳郎先生(或小姐)正在进行一场争夺赛,争夺的对象竟然是粪球(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渔猫正在煞有介事的潜水,与此同时,北美阿拉斯加的动物们很多选择冬眠!

  本书介绍了六个大洲的代表动物物种以及气候,一站一站的带领读者畅游其中:非洲的动物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懒散,喜欢慢动作和群居,比如大象、河马、斑马;南美洲气候多样,有山脉、有草原、有雨林,最有名的当然是亚马逊雨林,它的物种是最多样的;北美阿拉斯加一片白茫茫的冰雪天地,大概只有天和海水是蓝色的,最纳闷的是麝牛为什么不学灰熊一样找个山洞躲起来,而是贴着站成一排对抗风暴;亚洲的红树林最给力的动物大概是鲎( hòu),这个像手榴弹一样的家伙竟然在恐龙之前就出现了,简直是活化石中的活化石;到了欧洲乡村简直就像置身童话中,母鸡、猪、山羊、奶牛、猎狗个个都是童话故事中的常客,小朋友们一定觉得很亲切吧!要看袋类动物只能来大洋洲,这里还有美丽的珊瑚礁,澳大利亚海域2600公里长的珊瑚礁想想都壮观。

  作为一名接受了近二十年教育的成年人来讲,看完这本5—8岁儿童读物之后,我的自尊心被深深的“伤”到了,这么多的动物都是闻所未闻的,奔三的年纪我忽然觉得自己是这么的无知,多么痛的领悟!

  无奈,加油,开始学起吧!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九):兴趣与知识的相结合

  兴趣与知识的相结合

  文/泊南

  5岁左右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正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转折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读什么能既感兴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呢?绘本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图画与色彩的兴趣远远大于文字。纯文字的描述,尤其是大段的大段的描写,往往兴致缺缺。而大量图画配上少量的文字,色彩斑斓,确实是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的。

  这本《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正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先是以世界地图为蓝本,草地,高山,沙漠,森林,河流,都是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的,然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各式各样的动物开始登场。澳大利亚的板块上,站着活泼跳脱的袋鼠,可爱的大熊猫在四川的地界上,正品尝着美味的竹子。画面生动有趣,颜色分明,正是孩子所喜爱的形式。

  如果单纯这样的绘本,恐怕不能达到兴趣与知识的相结合,因为这种的形式的绘本在图书市场随处可见,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在每张五彩缤纷的地图上都有一层薄膜纸,如同临摹本上的透明的纸张,上面绘有每一个国家的地理边界,覆在彩图上面的白色薄膜纸与彩图相结合,既可以看见这个国家的地理形势,是高山盆地还是森林沙漠,也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在哪个洲,与哪几个国家相邻,这个国家最著名的动物是什么。拿开白薄膜纸,就可以在彩图领略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畅游世界的锦绣山河。覆上白色薄膜纸,就可以看每一个国家的好山好水,看各国有趣的动物。真是一举多得。

  我家宝贝正好五岁,正是爱读这种绘本的好时候,从拿到手开始,就开始指着上面的地图挑着自己认识的,念着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象,熊猫,长颈鹿,太平洋,北冰洋。然后当我给她覆上白色薄膜纸的时候,我开始教她哪里是是美国,加拿大,印度这样的国家,告诉她哪个洲的国家,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她听的眼睛发亮,兴致勃勃地看着书,不肯吃饭。

  绘本这种形式的,也许这本并不是最原创的,但是却是非常合适的。孩子喜欢,孩子能从绘本中增长到知识,她喜欢学,那这就是一本好绘本。

  《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读后感(十):琳琅满目的大百科°

  ——评《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

  文/蓦烟如雪

  后天就是六一了,我思考着,作为一个“大孩子”,我会喜欢它吗?

  当我翻看这本书时,我就在思考上述问题。

  这本图册是专为5—8岁年龄层的孩子所作,它的每一幅实物图都是秉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去绘制的。从这个点看来,它做到了诚意。

  我很喜欢铜版纸的画册,而这本《我的第一次动物大发现儿童地图绘本》以板块为章节,去分别介绍了每个洲的动物种类。众所周知,我们地球上拥有8000多万种的动物,这个数据很庞大,要想让这么多的动物都塞进一本书中,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作为一本儿童读物,要做精,做美,做得具有可读性是很有挑战的。

  所以,为了给小朋友增加直观的视觉感受,他们在地图和插图上,故意改变了动物们的比例,林薇也用数学标明这些动物现今所处的地理位置,这样讨巧的方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指向性。

  我们身处在地大物博的世界,从非洲的热带草原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从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甚至是红树林、珊瑚礁,这些奇特的存在,不得不让我发出阵阵好奇。

  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改变着,而动物们渐渐被污染所害,他们被猎杀,被饥饿,一步步走向濒危范围中,我们不得不提起警示,保护它,爱护它。

  谁能想大猩猩的数量也在集聚减少,谁知道可爱的蓝鲸正在一步步面临猎杀,甚至是大犰狳也因为人们砍伐森林而渐渐没有了生存空间,就像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他们也会因为人们滥砍竹子,失去食物而死。

  人类和动物都应该是平等的,友好共存的。

  如果有一天动物渐渐减少,可能这是缺少的食物链正会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这不禁让人反思更多。

  这本书还是有很多知识面,就像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群居动物,雄性狮子每天要睡20小时,还有伊兰羚羊是非洲最大的羚羊,雄性居然有一辆汽车那么长,甚至是北极熊,一头公熊竟然有3米长,重达700多公斤,它是不是毛太重了所以才不怕阿拉斯加的冰雪呢?

  我很喜欢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因为雨林中到处都是生命,到处都是动物,在图上,你会发现那么多可爱有趣的面孔,像动物园里的金刚鹦鹉,也来自亚马孙雨林,他们自在,他们惬意,小小一张图纸能这么憨态有趣,实在难得。

  如果能发出声音,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本书厚度适宜,在每章地图插页中还选用了硫酸纸去绘制地图构造,这样匠心独运的巧思,是否是让孩子可以学会临摹地图板块呢?

  就像亚洲的红树林,它位于恒河三角洲的苏达班地区,这里有罕见的孟加拉虎,有赤麻鸭、骨顶鸡、恒河鳄、家八哥……这是一堆琳琅满目的动物群,它会让你眼花缭乱,也会一瞬间吸引孩子的眼球,你会在书中看见栩栩如生的动物世界。

  他们是美好的,鲜活的,他们看不到人们的残忍捕杀,如果科普能从小就教导孩子爱护动物,那就是最好的成效。

  这是一本打开孩子看世界的图书,它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可以普及相关动物知识,这本图册从色调,到地理,甚至是数据,都充满着很全的科学信息。

  这里的每一章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我觉得每一个有爱的母亲,都应该和孩子看一看。

  因为这是琳琅满目的大百科。

  筱筱

  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