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欲望与利益》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锦集

2021-05-16 04:3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锦集

  《欲望与利益》是一本由(美) 阿尔伯特·赫希曼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一):对资本主义兴起的另外一种解读抑或辩护

  最近泡在这个主题的书籍中,试图能够理解现代化的过程。偶然看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核心观点很简单:人的欲望是破坏性的力量,资本主义时代则以个人利益这个比较不坏的东西,来取代/化解欲望这个比较坏的东西。两害相权,取其轻。

  作者引经据典,分析了资本主义初期的诸多思想家的论述片段。之所以对作者的观点比较有兴趣,恰好是因为读《巨变》时引发的思考:构建完美秩序,还是可以接受的秩序。尤其是在这个世俗时代。

  尼布尔、德鲁克等思想家,基于对人性黑暗面或局限的认识,提出要面对不完美的现实,避免理想主义。作者的分析,与这个潮流遥相呼应。按照《从黎明到衰落》的作者的分析,1900年代之后,世界变得平庸和乏味之极,消费社会的积弊已经凸显。从不好,到最不坏,关于秩序的探索永无终点。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二):书 | 欲望与利益

  副题: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作者赫希曼,翻译冯克利。也是《人的境况》延伸阅读。这本小书是有关资本主义早期的观念史的著作,赫希曼像是追溯到16、17世纪做了一场思想观念的田野调查。

  书的起源是孟德斯鸠的一句话:“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的欲望让他们产生作恶的念头,然而不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显然彼时,哲学家更喜欢讨论的不是“主义”,而是“人性”。贪欲是人性,如何与理性达成统一?赫希曼总结欲望可以相互制衡,当我们无法用说教来克服欲望,不妨“让欲望变成融入理性的欲望,让理性变成替欲望服务的理性”。

  把欲望引导向逐利的过程,让欲望变得无害。欲望被驯化,甚至能生长出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的美德。求利即重商,让人谨慎勤勉,优雅,创造财富。

  这种意识形态对政治生态有深远影响。商业利益的发展获得的巨大物质力量,也让统治者的行权受到限制。例如国际贸易中,国家间的利益如何克服征服的欲望。又例如,工商业如何增强王国的力量,提升君主的权力,而这个过程中国王的行政手段必须变得更加温不然就会被工商阶层推翻。

  当然,欲望向利益的转化并非没有问题,例如世界会变得庸俗,阻碍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单向度的人),而赫希曼认为,这恰恰是因为人的个性过于充分发挥实并不可取,商业的规训恰恰能克服一些恶习,塑造“单向度的人”。彼时的哲学家更担心过分释放的欲望对道德的妨碍。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三):从狂暴到温和

  

现代人普遍具备了用理性控制欲望的能力。如果欲望是人类底层的动物本能,想要克服它一定会非常困难。那么这一反常的过程是如何发生和演化的?书中的答案是,用温和的趋利来替代狂暴的欲望。

人类的本能和欲望既被尼采们歌颂和崇拜着,也被康德们警惕和恐惧着。人们很早就发现,没有约束的欲望会作恶,危害公共秩序。历史则告诫我们,失控的权力和欲望是无比凶险的组合,它给人类带来一次次痛苦的记忆,防范强权作恶是防止社会秩序崩坏的关键。

赫希曼以极大的耐心,梳理出哲人们关于如何抑制欲望的思考脉络。最后幸运地发现,人们无需扼杀欲望,而是可以用相对温和的利益抑制邪恶的欲望。探讨过程中涉及到权力、财富、经济等与国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命题,并且发现很多观念都是由源头慢慢演化和内生出来的,而非凭空创造或革命式颠覆。

满足欲望,倾向于追随本能粗暴行事;符合利益,倾向于计算得失后行动。与疯狂贪婪的欲望相比,赚钱逐利是相对平和的。改用温文尔雅的方式,意味着愿意延期满足,以赢取更长久的利益。因为这里包含着两个优点: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

利益不仅仅指财富,几乎所有欲望都可以指向与之对应的长期利益。掠夺指向商业,野心指向抱负,占有指向爱情,权势指向名望,嫉妒指向自强。文明进步,也意味着利益取代欲望的过程。

社会广泛推崇逐利的副产品是间接强化了权力制衡,给政治带来了益处。预防暴政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方法就是分权和制衡。追逐利益带动了经济,商业的风行导致大批资本家的出现,一旦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也意味着拥有了一定的社会权力,因此也有资格参与到多方角力的权力制衡游戏中。

书中还不断暗示读者,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和预测非常困难。任何社会人文方面的观点,论证再严密,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也难以判断其实际效果,有时甚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最有智慧的思想家也会犯荒唐的错误,也会有时代局限性。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四):回到观念最先发生的地方

  资本主义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我们早已十分熟悉马克思关于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了,这已经成为一种观念,无论我们是否赞同和认可。即使我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分析考察,一旦一种观念先入为主,那么总是绕不开对它的评价。当学习思索和接触一种关于相同事物的新观念时,我们总是会拿它和我们脑中已有的观念作比较,冲突、碰撞、摩擦,批判、理清、默会,最后形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赫尔曼的这本书虽然有明确的问题和主线(即从17、18世纪的社会思想中找到重新解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兴起的新方法,重建资本主义形成及其先前的相互关联的观念序列并对这些思想要点进行阐释讨论),但是更为核心的是,赫尔曼这一工作就是一种我们每个人日常都会遇到的常态的写实复现,即当我们就某一主题的新旧观念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赫尔曼用这本小册子从历史中搜寻证据,重新梳理阐发资本主义观念形成之前的思想要点,他想做的不仅仅是解决它们的分歧,更是将其引入政治争论中以提高一方的论证水平。换句话,赫尔曼有他想要做的观念史分析,我们也有自己的观念冲突等待解决,而赫尔曼告诉我们,回到观念最先发生的地方。

  既然是《欲望与利益》的书评,那我们当然要进入赫尔曼关于他关心的议题的观念史梳理中去。正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虚拟化形态下,现实资本主义才进入到黑格尔所说的“观念”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说,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论断是正确的:全球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与此同时,批评的声音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我们警惕资本的危险,强调资本主义的压抑和导致异化的特点,因为它阻碍着“人类个性的充分发展”。而赫尔曼在本书中回到1617世纪的社会思想中,汲取智者们的观念,认为利益抑制欲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从而反驳来自事情变好之后但却没有那么好时的批评。假如能重来,历史的选择还是同样的,因为人们的行为模式不是在一夜间塑造定型的,不能以未发生的破坏性力量掩盖未来对这种力量的抑制的作用。就像赫尔曼描述的那样:“总之,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应该实现的,正是不久之后便被当做资本主义最恶劣的特征予以谴责的事情”。多么无奈,似乎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即使农夫本不是那么纯粹完美。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五):半个小时之后即将到来的本科最后一场期末考试的答题要点

  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阐述,并与《新教伦理》比较

  资本主义如何产生?《欲望与利益》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如何用利益压制欲望,第二是如何用经济扩张改善政治秩序。

  (1)

  a、欲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负面:柏拉图三驾马车(理性-激情-欲望)、奥古斯丁三大罪恶之一

  不尽然:奥古斯丁称欲望能压制其他的恶、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精神(英雄)

  、对抗欲望的三种途径

  压制:逻辑问题-逃避这些困难,而非解决这些困难

  利用:维科(残暴、贪婪、权势欲-军人、商人、统治者)

  曼德维尔(私人罪恶-公共福利)

  机制过于神秘,与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不符

  制衡:斯宾诺莎(一种欲望只能通过相反的欲望加以克制)

  思想史上获得了成功(那么下一步,如何制衡?)

  c、利益的诞生及作用

  利益(interest/intérêt)一词本来不具有今天的意义(行为动机)

  随着发展,利益与赚钱挂钩,这是一种温和的欲望

  利益起到了巧妙的作用:使欲望成为融入了理性的欲望

  一种平衡

  (2)

  a、核心的观点:经济的扩张有助于政治秩序(类似于一种倒逼机制)

  孟德斯鸠:基于贸易的民主(例如,罗马皇帝一开始利用通货膨胀聚集财富,可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加强,这种方式失灵了)

  斯图尔特: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使得经济干预和专断变得困难

  批评:如托克维尔和弗格森(如斯图尔特所说,干预变得困难了,可是也给更专断借口)

  、观念史角度来论述经济观念的改变如何使得资本主义的产生

  与韦伯比较

  (3)

  相同点:都是一种文化上的解读,与马克思主义不同

  不同点:韦伯笔下的产生机制更具有颠覆性,而赫希曼讲究传统(换而言之,赫希曼内生,韦伯外生)。韦伯的新教伦理是较为近代的事情(16世纪)。其精神具有质变的效果。赫希曼则从概念出发,欲望与利益的区分具有漫长的过程。例如可以上溯到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看到了欲望可以压制别的恶。重视传统。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六):必须平淡的终结

  首先必须指出,本书中关键概念的翻译为阅读带了很大的困扰。虽然译者在序言中特别写明了他将“passion”译作“欲望”的理由,但这一翻译其实很不妥当。在中文语境下,“激情”已经是一个相当中性的词汇,既有“激情犯罪”“激情杀人”,也有“创作激情”“艺术激情”等,并不存在译者所言的“过于正面情感”的误导性。相反,将“passion”译作“欲望”的误导性更大。欲望既可以是强烈的、狂暴的,也可以是温和的、谋划的——在全书几个重要概念的讨论中,“欲望”既无法与“理性”构成对立(理性完全可以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更何谈被“利益”所“驯化”(欲望和利益本身就具有同一性,甚至可以说,利益就是摊牌了的欲望)。并且在译本中,欲望时而是作为“情绪”的欲望,时而是作为“动机”的欲望,两个概念有时甚至还会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叫人读起来相当头痛。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激情与利益》都是更好的译名。

  在作为铺垫的前两章中,赫希曼旁征博引,综述了前人对于不同欲望可以相互制衡这一现象的智慧体察。如前所述,passion的译名为这一部分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我很难通过此译本理解赫希曼眼中“激情-理性-利益”的三角关系。刨除这一部分的观念史不谈,赫希曼指出了商业发展在两个场域之中的政治功用:一是市民社会借由彼此之间的利益牵连得以“温和得体”地经济自治,二是经济扩张逐渐发展为一种可以与政治威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尽管在最后一章中赫希曼认为孟德斯鸠和斯图亚特对这种力量的期望过高了。

  对于前者,赫希曼认为“贪欲”作为最可被接受的一种欲望,率先完成了“去污名化”的过程。并且因为其温和无害并且具有可预见性,逐渐获得了对世界运行方式的统治。但实际上,奥古斯汀的三种罪恶中,与其说“贪欲”更能为人接受,不如说“贪欲”是更“可驯”的:它可量化性、无差别性和非餍足性至少保证了收敛解的存在,而性欲和对与公共美德相关的荣誉追求则完全可能是混乱无解的。如同市场经济初期茅于轼对于自利性的卖力辩护:讨价还价总能找到一个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价格,但比赛谦让却没有底线可循。激情能否被听得进“利益”的劝告,首先取决于选择的结果是可得、可见、可比的,其次还需要参与人持有理性核算的能力(或者说成本概念)以及对于价值概念的共识。由于本书着重于对观念史的梳理,对于理性化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并未给予过多篇幅的论述,而仅仅构筑了“激情”与“平和”这一欲望形态上的对立,似乎还留有更多可供讨论的空间。

  而在讨论后者的影响时,由于并未引入如哈贝马斯等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经济扩张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仅仅呈现为一种值得被注意的威慑力,但它究竟要通过何种途径在政治上发挥作用,却并未被早期政治理论家所论及。但这里的疏于论证也使赫希曼在第三章中的轻易推翻显得草率。对利益的追逐使得市民更为驯顺,进而在政治上持有冷漠态度——这只是一种可能,却并非一种结论。赫希曼对于新兴力量论的嫌恶可能来自对于观念“内生性”的过分追求,而这种追求也使得本书的结构太过头重脚轻(开篇对于欲望之间相互制衡的历史论述过于冗长了)。而利益观念的普及,与其说是一种内生的转化,倒不如说是一种筛选的结果。本书更像是对韦伯《新教伦理》的续写,讲述的是那种“意外结果”走出修道院的斗室之后的故事。对比“激情”的无常性,被利益规则划分的世界是安全的、可预见的。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它完全符合人类对的安全感的需求;而它的自洽性又让它可以实现一种恒常有力的对于秩序的维护。在熵增宇宙中,出于人类自利心的设计最终竟可以使得人们从欲望中梳理出了秩序——这个结果令人惊诧到忍不住想信奉黑格尔“理性的别有所图”。

  尽管秩序同时也可能是无聊的。非常喜欢赫希曼在全书最后对于异化作用的仓促论述,他指出这些为人所不喜的“单向度人”的生产,恰恰来自人们试图通过利益来招安激情的初衷。作为经济学家,他并未仅仅满足于对于秩序感的追求,同时也肯定了浪漫主义批判所应具有的价值:卑琐的秩序感可能剥夺了崇高的能力,进而使人放弃了对“至善性”的古典追求。与韦伯慨叹“那个废物”相似,虽然对于乏味的资本主义世界充满失望,他并未给出过于情感浓烈的价值判断。除了告诫大家需要时常温习观念历史,对于现状,他也仅仅是摊摊手:

  “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七):探究欲望、利益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书中关于利益与欲望关系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集中于本书的第一章。其核心观点在于“以利益制衡欲望”。(“抑制”一词的使用尚有争论)。而实际上,从作者看来,以利益制衡欲望就是重新界定欲望和利益,然后鼓励追求利益而非追求欲望。“以利益抑制欲望”思想的提出存在三个基础。

  首先,认识“真实的人”是该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赫希曼强调我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不能以哲学家视觉下美好的理想为标准,必须要以现实中的人来作为理论基础。事实上,基础思想上的变化非常关键,因为这决定书中理论的走向,以及书中的理论措施是针对什么样的背景状态提出的。但关于“真实的人”的明确定义作者本身并没有详尽的描述,更多的是阐释了马基雅维利、卢梭及霍布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现代理论的研究基础建立于真实存在的人会追求自身的利益,会以很多并不明智的方式去面对世界,而并没有像哲学家所叙述的美好品德以及经济学家所推崇的理性人那样完美无缺。

  其次,荣誉观衰弱、社会对追求私欲的认可为书中主要观点提供了现实思想基础。书中作者明确道:赚钱活动比如商业、银行业等在以往备受谴责,被贬为“贪心、爱财、贪得无厌”,但是在现代已经变为一种荣誉并大为推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追求私欲观点的转化经历了大量思想家的论述,逐渐变得合法化、合理化。以消极的观点看,就是为追求个人私欲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借口。在此之外,书中也强调了英雄主义理想的衰弱与毁灭。这种思想状况直接促成了一种现实状况,即让个人以各种方式勇敢地追求个人利益,并成为社会普遍存在。

  最后,在思想领域,“压制,驯服欲望”观点的失败。在以往思想论述中。在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在成为社会主要状况后,这种社会状态在长时间下必然会遭到批判,因为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节制无束缚地满足个人欲望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恶化、国家乃至世界的毁灭(大多数思想家普遍认可的)。以此基础上,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抽象化的解决措施,其中一种为强力抑制欲望,最暴力手段就是压制,但是这种压制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也就是压制的手段存在一个突破口——统治者。统治者的过于仁慈或者残暴怎么办?谁又来压制统治者的欲望呢?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压制的办法已经不见于17世纪对欲望的具体分析之中。随后便是驯服欲望的观点。支持该观点的思想家认为,国家和社会成为支持这种观点并改造教化大众的工具,而我们所普遍认可的破坏性欲望在其观点下变为建设性。作者表明,支持该观点的思想家认可驯化欲望以社会、政治家为中介使欲望变成建设,但从未给出这种中介如何具体运作的介绍。即该理论是不详细、不具体,没有现实可行性的。

  基于上述三点基础,作者阐述了欲望制衡理论的看法,即以欲望制衡欲望,并以此主要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利益制衡欲望。从作者之前对驯服欲望理论的批判以及其对欲望的阐释中,我们可以判断,作者认为欲望必然是不好的、无止尽的、破坏性的,是属于恶的一方。而理性则是好的、建设性的、完美的,是属于善的一方,这是作者的一个重要思想分析方式。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利益是介于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一种中立温和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理论定义上,作者认为利益既有着理性选择与判断的基础,但又包含着欲望的毁灭性倾向,是介于两者之间又属于两者状态的结合体。因而,这种“利益”便是作者所大为推崇的观点。此外,长久以来,社会普遍将利益等同于赚钱、商业。因此,作者认为平和、适度的利益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即实现了利益制衡欲望。从商业角度来看,利益促成商业,而“商业使得所有的生活变得温和得体”,商业又可以促成民间友谊关系,从而使得国际关系变好。从赚钱角度来看,一旦利益制衡了欲望,则赚钱的方式就应该是追求适度的,而非过度沉迷(作者认为适度追求赚钱是人的自然情感,而过分沉迷是一种非自然的情感,某种意义上与马克思所认可的商品货币操控社会的异化理论有相似之处),这种追求利益的方式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即实现了追求个人利益与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从爱财的角度看,利益制衡欲望下的爱财一定是平和的,而所谓平和的爱财就意味着人们愿意付出成本地追求利益(狂暴的爱财,则是不愿付出成本的,是破坏性的),即我们在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取之有道”而这种合理的爱财是有利于社会的。

  总体而言,作者所说的利益制衡欲望,更精准来讲,是基于对于利益和欲望不同定义之上,用追求利益取代追求欲望的方式。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八):经济思想史的”小作品“

  经济思想史的”小作品“

  ——读《欲望与利益》

  赵青新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著述丰厚,比起《经济发展战略》、《退出、呼吁与忠诚》等大部头,《欲望和利益》只有薄薄的一百来页,而且说的是17、18世纪的经济思想史,在经济学界这类历史研究很冷门,但这部“小作品”却影响深远。我国学者冯克利早年接触该书之后,牵肠挂肚,如今亲自操刀翻译,并且写了长长的中译者序,言辞恳切,语意尊崇。《欲望与利益》到底有何魔力?

  《欲望与利益》的副标题是“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由此可知这是一本有关资本主义早期观念史的著作。这是一个磅礴的主题,很难掌控,赫希曼的非凡就在于,当他穿梭于17、18世纪的思想密林之后,他抓住了“欲望”这个重要概念,并且重新赋予它伦理学的解释,然后又从中分离出“利益”的成分,深入探讨欲望与利益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他的语言简洁到了极致,压缩了马基雅维利、亚当•斯密、孟德斯鸠、斯图亚特、约翰•米勒、霍布斯等人的思想精华,纵横捭阖,自如随意,这本小册子就像一口深井,看着口子不大,越往下越深刻。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东西。”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批驳了资本的贪婪欲望。透过赫希曼还原的思想史场景,可以发现,恰恰是因为“人性的充分发展”并不可取,思想家才对资本寄予厚望,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商业精神天然地会带来俭朴、节约、节制、勤劳、谨慎、安分、秩序和守纪的精神。只要存在这种精神,它所获得的财富就不会产生任何坏的效果。”当然,这段话实在很天真,孟德斯鸠后来也意识到了:“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的欲望让他们生出作恶的念头,然而不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资本的欲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所以要用利益驯化欲望,这是商业社会的伟大成就之一。但是,为什么到了后来,这项成就却被谴责成为了资本主义的最恶劣的特征?

  赫希曼从历史中寻找原因,他发现,几百年来,“人被普遍视为一个舞台,上演着理性与欲望之间惨烈而无法预见的战斗,后来则是不同欲望之间的战斗。”《国富论》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辩护,但斯密对于物质进步抱持着纠结的心态,他在《国富论》第一卷中赞扬分工,在第五卷中严厉呵斥商业分工导致尚武精神和美德的沦丧。人们对资本的看法不一,情感矛盾。思想家们激烈争论,小心翼翼地修正前行。由马基雅维利开启的思想传统,后来发展成了用欲望对抗欲望的思想,后来,“合理的自爱”——即利益——如何与道德携手对抗欲望,利他主义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增进个体的利益,资本得以减少人性的欲望中导致灾难的破坏性成分。资本发展过程的迷失,不在于欲望本身,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是在于怎样给欲望合理地加上利益的缰绳,赋予它人性与人道的统一。

  经济学具有急迫的现实原因产生的当下性,它的工具效用得到广泛重视,经常被当作决策依据。同时,经济思想史却被主流经济学家看轻,有时还被公然奚落为嗜古成癖。赫希曼在主流经济学家身份之外,独辟蹊径,以《欲望与利益》赢得广泛赞誉。“他的著作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人类行为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对身份认同、忠诚、义务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把此书称为赫希曼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可谓实至名归。”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给《欲望与利益》所作序言的开头。是的,经济思想史不能立竿见影地预测国民经济指数,更不能帮你在股市里斩获大量金钱,但是,今天的经济学同样是过去的人类思想史洪流的分支,在“无用”的人文思想土壤里,往往能结出最丰硕的成果。

  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5/17/content_708155.htm?div=-1

  转载联系本人,联系方式见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104757717/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九):书摘: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人性等词汇的演变提供新视角的短著

  

一、【提要】

作者进入复杂的思想大厦,调查了17/18世纪欧洲思想(如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联系)生态、恢复对资本主义的记忆、回顾有关“人性”的辩论,并从修辞学角度(及语义学操作)分析商业伦理的变化:“人性”演变为“主义”(“意识形态”时代)、从“欲望”演变为“利益”。

  最终,获得解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兴起的新视角 。

二、【脉络】

  作者自我梳理出的三大部分:

  (一)列举大量不同思想体系的证据

  (二)详细讨论相关的最重要思想者的观点

  马基雅维利(交锋的两大理论的源头)、孟德斯鸠(写作灵感源头)、霍布斯、休谟、卢梭、培根、斯宾诺、凯恩斯 etc

  (三)评论知识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122【作者的最终结论:不让历史解决分歧,让历史提升自己的论证水平!】

三、【心得】

  1.本书的阅读目的:不再紧紧跟随“时代精神运动”,在身、心双重反资本主义!而应该看欧美名家作品,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揣测其未来,并自我保存地好好活着。

  2.“认识自我”(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个问题在知识分子中的普遍性 。

  3.1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基本假设的信念依据:“它以牺牲人类的某些恶劣倾向为代价,激活人类的某些有益倾向”。

  3.2充满各种欲望的“全面的人类个性”(注意,定义一直在变化)曾被人为是一种需要被消除的重大威胁。

  4.分析职场关系、资本家等人的心态。

  44受利益支配的世界的两大优点:【可预见性与持久性】。

  @资本家招人标准、简历与面试的存在目的

  @Eg P55《人性论》(“对利益的欲望”)、孟德斯鸠等人谈“爱财”的“持久性”、”普遍性”、“顽固性”;齐美尔谈金钱积累本身便是目的。

四、【评价】

  1.这是犹太富商家庭背景、引用古典哲学语境等知识资源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跨学科思考者 在多年前(1973年)的作品。

  2.年份太久、引述众多。本人思想储备不济,且书摘下、暗中观察先。

五、【关键字句与精彩书摘】

  作者:虽然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给人类认知能力带俩了根本性限制,但其反而为人类的纠错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人们通常低估了新事物乃是源于旧事物的程度。

  第一章 P10人性 伽利略 霍布斯(交易契约观)的一脉相承;马基雅维利 斯宾诺莎的一脉相承与实证主义;卢梭的人性观新发展

  @日综《人监观察》

  12自文艺复兴起 取代对宗教戒律依赖的【三种对待欲望的思想】(核心举例):

1.压制法:简单压制欲望(诉诸利维坦等权威的强制与约束)

  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 加尔文 霍布斯

2驯化法:驯化欲望

  代表人物:帕斯卡 亚当斯密(写作温和) 维柯 黑格尔(理性狡黠) 曼德维尔(犀利) 歌德(靡菲斯特)

3.制衡派:区分欲望,以毒攻毒/欲望们互相制衡

  代表人物:培根(兼具政客经验,厌恶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希望幸福的欲望 助力抑制欲望) 沃夫纳格等人

  最初历史:最早出现于17世纪 性恶论

  后续发展:自英法传至美国 联邦党人制宪的知识工具——权利分支的分立、政府本身的结构设计。

  27自前文第3种欲望对抗欲望的策略,引出进一步的推理:

  1.【分类欲望,明白欲望们之中的敌(野心 权力欲 性欲)、友(贪婪:贪财 贪心,提升为特权欲望)。】

  2.根据“利益”一词的含义的广义狭义的不同,“利益与欲望”的对立程度 会有不同的含义。

  38利益学说的感召力根源

  42欲望在17世纪末开始逐渐恢复名誉

  44受利益支配的世界的两大优点:可预见性与持久性。

  51赚钱与商业的“无害、得体”

  @与劫掠军、海盗的对比 :)

  61赚钱是一种“平和欲望”

  @休谟、斯密对资本主义的喝彩与期待

  第二章 对经济扩张改善政治秩序的期望

  99斯密《道德情操论》人世间的所有辛苦和忙碌是为了什么?(天问 :))

  霍布斯:人类对荣誉、认可的渴望。

  卢梭:对自爱(生活必须品)、自尊(他人的尊重)的清晰区分。

  @“斯密问题”;《国富论》标志着利益对欲望的支配行为的作用这种思想的终结。

  第三章 反思

  119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应该实现的,正是不久后便被当作资本主义最恶劣的特征予以谴责的事情。

  对资本主义的或隐或显的批判们: 【傅里叶对欲望诱惑的颂扬、马克思异化论、弗洛伊德的作为进步之代价的性欲压抑观、韦伯的“除魅”】

  119凯恩斯与熊彼得对资本主义的辩护。

六、【其他】

  1.该读备受当代哲学家爱戴的休谟的作品了,就先人性论吧。

  2.《退出、呼吁与忠诚》等书可跟进读。

  3. P125 智利军政府经济模式转向与留美(芝大)学生的强关联。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十):内生的思想演变

  一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总是会因自己有限的知识和阅历而迷失方向。当与残酷的社会冲撞多日后,才会回过头来想:究竟是读的书出了问题,还是社会生了病?渐渐发现似乎都不是。那么,向外界汲取更多的知识,促进自身的理解能力,是这名理想主义者为冲破心牢所选择的唯一方式。 赫希曼的这本《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是我在溺水时极力抓住的一根木棍。它虽没法拖我上岸,但却为我提供了一个喘气的机会。我随着赫希曼的笔触,与历史中的思想家进行了一次亲密对话。

  【观念的演变】

  关于政治经济学上对利益和欲望的探讨,赫希曼追溯到了中世纪。在圣奥古斯丁时期,人们对“公欲”和“私欲”有着明晰的定义。前者意指为荣誉和名望而奋斗,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英雄主义或者骑士精神;后者则代表着诗人堕落的三大罪恶——财欲、权欲、性欲。

  可到了中世纪晚期,西欧国家的一些作家开始谴责英雄主义。霍布斯将一切英雄主义美德描述为纯粹自我保护的形式,塞万提斯则谴责英雄主义激情是一种精神错落或是蠢行。于是,荣誉欲被拖入凡尘,与贪财、权力欲等人类欲望等量齐观。

  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庶民开始进行资本积累,也因此趋于获得了更多社会和政治权利。为了寻找一种新的治国术(statecraft),上层精英们开始思考何为“真正的”人。马基雅维利意识到“现实主义的国家理论需要关于人性的知识”。卢梭也在《社会契约论》中表示,“从人类的实际情况和法律的可能情况出发,我们希望探讨是否能够找到某种合法的确定的统治规则”。于是,人的欲望开始被频频审视。

  17世纪的思想家们发现,道德教化的哲学和宗教戒律无法再让人们相信它们能够约束人的破坏欲,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式——驯化人的欲望。相应地,他们认为国家或“社会”不仅是抵御欲望的堡垒,而且是改造和教化的工具。后来,思想家们发现他们可以利用一些相对无害的欲望去反制另一些更危险、更具破坏性的欲望。

  霍布斯提出,契约之产生,仅仅是因为“人类的欲求和其他欲望”,例如对财富、荣誉和权利的进攻性追求,可以由另一些“引导人们向往和平的欲望”加以克服,后者包括“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生活必需品的渴望,以及通过自身勤奋获得它们的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社会契约学说是制衡欲望策略的一个分支。

  【以欲望驯化欲望】

  那么哪些欲望需要扮演驯化的角色,哪些又确实是需要驯化的“野蛮”欲望呢?赫希曼指出,当人们以有序理性方式(赚钱)追求自己的愿望时,就能够远离行为的基本动机(贪婪)。利益具备可预见性和持久性。相比较被其他各式的欲望所引导,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行为模式显得较为透明。个人根据他们的经济利益采取行动,其副产品是一个由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强大网络。这一网络代表着一种稳定,而类似的稳定性是政治管理所必须的,因此追求经济利益成了政治家所支持的一种社会形式。

  渐渐地,利益(interest)一词渐渐被广泛地理解为“经济上的好处”,并且成为了一种结合了“欲望”和“理性”的全新范式。在这范式中,理性为利益提供方向,欲望为其提供力量,由此产生的这种人类行为的混合形式,被认为既摆脱了欲望的破坏性,也克服了理性的无效。

  【重演的历史】

  商业发展至今,无处不在的大数据侵害人隐私甚至操纵政治选举,急速发展的产业经济下是崩坏的道德和人心。现代人应该很难理解当时的思想家视商业为一种“无害”的形式——不仅无害,还被孟德斯鸠描述为“温和得体”。

  赫希曼建议,把商业放到时代背景下去理解。“商人是温和得体爱和平、没有侵略性的人物,这种形象的力量可能多少来自于他们同当时从事劫掠的军队和凶残的海盗的对比。”然而在我看来,这多少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殖民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温和”的商业为“野蛮”的掠夺递过刀片,在冷艳旁观一片厮杀之后收割胜利的战果。商业使西欧人过上了安康的生活,至于西欧以外——当时的西欧人似乎不愿意考虑。

  历史作为一种观念在重演。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的胜利就如同现代暴君的胜利一样,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们拒绝普遍严肃看待它。现在,民主社会的人们愿意牺牲长期利益,换得短期福祉(川普政府);专制社会的多数人则因为思维的懒惰,分不清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放眼四周)。类比于当时的西欧,英国的王权已与绝对专制相去甚远,而“在法国人民心中,凡是‘非贵族’的人都不会实行残酷剥削,因此都是‘温和得体’的”。

  事实上,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当斯密提出,“对经济利益的欲望不再独立存在,而仅仅成了得到尊重的欲望的工具”。对于芸芸众生来说,野心、权欲和名望都可以通过改善经济状况得到满足。人们的欲望又被包裹成一个整体,而对金钱的渴望像是一架马车,拖拉着它们向前。放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似乎一样适用。

阿尔伯特·赫希曼

  半夜的虫鸣衬得夜晚尤为静谧。我明显感受到,现在不再像本科读经济发展史时那样,怀揣着“所学定要付诸所用”的执念。对利益和欲望的讨论像是一把从远方射来的箭,直击我内心封尘的一部分真实。倒在血泊中的我重新起身,踉踉跄跄地想要在这极速前进的历史中寻找一个新的合适自己的位置。

  这部书并没有完全解答我内心的疑问(读完后,似乎有了更多的疑问),也没有消除我头顶理想主义的光环。但它确实以我所熟悉且乐于接受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