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未来学大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未来学大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10-04 00:4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未来学大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未来学大会》是一本由[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一):翻译老师:我出手写书评 你们崇拜就好

  读完恍恍惚惚,感觉这个世界确实如黑泽尔顿所说只有22了,但翻译老师译后记接着就开始“揭秘”了

  先科普历史背景,再分析书中细节(我坦诚我确实没有读那么透但被“剧透”的感觉太令人抓狂了!)最后给出自己的期待(我仿佛看见翻译老师戴着眼镜敲下汉字后满意地点起一根烟神情一松换件衣服出门喝酒去了!)

  想自己寻找线索的人千万别看译后记你会回来感谢我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二):不喝酒怎么能读莱姆呢

  超五星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作品(写《索拉里斯星》的那位)。这一本书,绝了。我认为最好是喝一杯红酒,在你微醺状态下,开始阅读。因为莱姆气势浩大的想象力使得阅读过程好像——醉酒后,坐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疯狂飙车,驶过壮烈流星暴雨一样让人头昏目眩。你想吧,把今敏动画作品里的瑰丽色彩乘以一百倍,用一把巨大勺子疯狂搅动这个混乱的、缤纷的世界,一切物体失去本来面貌,这些都不足以媲美莱姆塑造出来的世界。

  你的脑子会随着莱姆的行文不断噼里啪啦冒出火花——那种灵感被不断激发、近乎喘不上气的感觉,一定一定要喝点酒来读才能体会得到。

  我一边读、一边疯狂在本子上记灵感,他的每一句话都让人产生无限浮想,这部作品「幻觉嵌套幻觉」的设定让人想起《盗梦空间》,但是比盗梦早了四十多年(这本书1971年出版)。莱姆构思的令人难辨真假的精巧连环计,让我每次不得不因为睡觉/工作停下阅读都抓心挠肺地想看看这一场又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是《三体》的读者,一定可以看出莱姆对刘慈欣的影响,行文中好几处的场景,和《三体2》中的世界高度相似,刘慈欣都被其影响的科幻大师,可想而知莱姆的想象力到底有多震撼。

  大声呼喊:真的很好看!!去看!!如果可以的话,请一定喝点酒再看!!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三):即使这现实再丑陋不堪,你也愿意做这个真知者吗?

  这篇文章的篇幅虽然小,但是探讨了很多核心的问题,是非常丰富的,就像是展示了一个未来的《清明上河图》(是一种画面布局谋篇的紧密,让我有这种相似的感觉)我见过的科幻作品中自造新词最多的,科幻设定内容最全面的(和人类生活相联系的包含各种衣食住行等,国家统治等层面),同时也是描写很细致的。这种密密麻麻的科幻设定,小人物的社会人生百态,是群像的刻画,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很让人难以置信,在这么小的篇幅内,他描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并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仔细的描述,并给予想象让它膨胀成一个未来存在。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幻觉与现实的问题,当然这个也是本文的主题核心所在。假设这个主角本身存在的世界是真实的,那么他从第一重幻境,第二重幻境,再到大开眼界的第三重幻境,一层一层的剥开虚伪的一面,从而回到现实。而第三重幻境更是幻境中的幻境,人类为了逃脱现实而制造的乌托邦,即使要毁灭,也是要在耽于美好中毁灭,这种意向创造了这个世界,我觉得这个第三重幻境的药理控制的心化世界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作者发出了对于人性的质问,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你是敢于直面现实还是主动选择沉溺于幻想,那么是谁来做这个真知者?即使现实再痛苦不堪,你愿不愿意成为真知者? 这本书里面也展现了很多令人值得担忧的问题。包括对于环境的思考,人口爆炸的思考,人工智能的思考,战争的思考,宗教的思考,医学的思考,社会各方面的思考。这些都会一一的给予相应的科学设定,并把它展现在未来的世界之中。那么人类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像是本书中的未来学大会,当人们一起在考量这些问题时,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以及领导层所作出的选择是如何?是欺骗大众隐瞒真相,还是携手共创美好社会?可以当做是一个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充满了各种现实世界的隐喻和忧虑。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四):揭不开的真相

  请问莱姆,你是豌豆射手吗,是怎么做到让信息量和词汇密集地“噗噗噗”往外喷的?

  相比起《索拉里斯星》整体萦绕着的挥之不去的忧伤感,《未来学大会》的基调可以说是相当诙谐有趣,还开起了车(小车,幼儿园的校车)。但所有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当我看到主人公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死亡,用“今天中午吃什么”的语气带过,就知道故事并不简单。

  作为一本1971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书中的一切想象建立在现实之上。对自由主义大会的描写,让人想到了美国60年代的“疲塌”派——他们主张自发表现、旅行、东方神秘主义、各式各样的【消音】行为、满嘴粗话、抽大麻。作者对美、日两国的性格也拿捏精准,以至于那些笑料到如今依旧不过时:天哪,这两个国家怎么还和40年前一样!

  故事的内核不难懂:面对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世界,你是宁愿被药物浸泡,让自己陷入一个美好的幻象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知识可以被吃下去(而且比哆啦A梦里的简单,一颗药丸一门课),仇视的人可以在幻想中被打败,没朋友也没关系,反正你的意识可以分裂;还是想要看世界的真相,即使真相令人作呕、崩溃?

  但莱姆又一次脑洞大开了。这个故事里,幻觉像《盗梦空间》一样层层叠加;看清真相的药还有山寨版,为的是使你看不清真相;因为有了各种幻觉药剂,艺术、长相、器物、食品都可以作假,全社会没有做实事的人;还有反幻觉药剂,为的是让怀疑世界的人相信这一切都不是幻觉。

  多可怕。整个世界看起来干净美丽,空气清新,人们从出生就满腹经纶,没有穷人,每个人脸上永远挂着笑意(毕竟可以在幻觉中报复敌人)。但这一切都是假的,地球气温在下降,资源已经枯竭,所有人身上都有病症。就这样麻痹、麻痹,麻痹到世界末日到来的那天。

  最后,作者抛出了3个问题:

  1.你是愿意面对真相,还是沉迷幻觉?

  2.人们真的愿意从幻觉中惊醒吗?你让他们被迫醒来,他们会感谢你还是恨你?

  3.主人公真的回到现实世界了吗?

  每一个都细思恐极。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五):安利向丨未来艺术是挠痒痒,人人能得诺贝尔奖

  (首发于统计湖的鸭子飞向远方)

  电影我也看了,前半真人,后半动画,电影更有趣,不过书,更加震撼一点。

  我称之为:嗑药嗑大了的故事。

  故事充满了对未来的畅想,比如,“电车里那些女士经常让她们的手袋电脑替她们说话。今天我在失物招领处看到三个手袋在角落里低声聊天,最后还吵了起来”,短短一个场景,既包含了技术对人的影响,对社恐舒适圈的纵容,又带出人对科技未来的隐隐担忧。

  又如,因为会议发言人数多,所以每个人都用代号直接指引论文中的语段,缩短发言时间,于是名场面出现:“美国代表团的斯坦·黑泽尔顿一上来就让整个大厅陷入一片忙乱,因为他铿锵有力地反复说道:4,6,11,因此22;5,9,所以22;3,7,2,11,由此可知22,也只有22!有人跳起来说,没错,可是5,还有6,18和4怎么说。黑泽尔顿斩钉截铁地反驳道:无论如何,总之22。我翻到论文中相应部分,发现原来22是指世界末日。”

  就好像一个精彩的相声,同时充满了令人汗涔涔的讽刺。

  在未来,最新的艺术形式是挠痒痒,人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我们面临的原因只是:全球人口超过了200亿,或者600亿,区别不大。

  这是一本8万多字的小册子,看两部电影的时间就能一口气读完。

  顺便一提,这个系列的其他基本质量也都颇高。(自来水,请出版社看到后自行补打赏)

  《未来学大会》读后感(六):站在1971,眺望2039——读莱姆《未来学大会》

  以对未来预测的准确性,来评判科幻作品,固然算是一个维度,而更深层次的价值,还在于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中,对人类困境的批判和考量。

  《未来学大会》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伊扬•蒂赫去参加1971年召开的第八届未来学大会,泛滥的各种致幻药物统治了人类社会,人们生活在无穷的幻境中,不知哪是真哪是假。混乱的制造者赛明顿振振有词地声称:“我们麻醉这个社会,否则它自己都受不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打搅它沉睡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你必须回到里面去有原因。”而珍惜自由思想的莱姆,最终还是愤而选择了离开。

  莱姆的《未来学大会》出版于1971年,作者时年50岁,50看过去了,让我们看看莱姆守着1971年的日历,将万年历快速翻到2039年时,随手记下的那些日记。

  2039.7.29。主人公蒂赫经过多年冷冻,在纽约一个复苏馆复苏。这是很多科幻作家GET到的点,将人体冷冻后,多年后再复生,像冬眠的熊。

  2039.7.30。在草上喷撒东西,太阳就能将草直接转换成奶酪,奶牛失业了,天然鸟也因雾霾灭绝了。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严重雾霾的折射,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治理效果的显现,天然鸟生存环境持续改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如中国陕西的朱鹮种群已成规模,北京沙河水库的水禽达几十种,与人类近距离和平相处。

  2039.8.5。地球上有295亿人口,有国家,有边界,但没有冲突。未来学大会的主题是人口爆炸,但随着经济发展,不但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国家,也进入了人口增长乏力的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也从一胎到二胎三胎放开,即使这样,也没有出现人口的爆长,这是莱姆没有想到的。 2039.8.8。人可以装假手,想装多少只就装多少只,很容易卸下来,可以拎包挠痒开门。这是千手观音的畅想,目前还看不到变成现实的迹象,但从东京残奥会运动员的装备看,智能辅助设备不断进步,这个幻想未必不能成为现实。

  2039.8.11。天气可以由人类投票决定,不下雨也可以制造彩虹。大自然似乎不愿失去自主的掌控能力,天气可以干预,但仍不能由人类决定。

  2039.8.12。书店已经消失,成了陈旧的历史概念。从实体书店艰难的求生看,书店消失并非不可能。

  2039.8.13。报纸24小时自动在空气中溶解,电视早就没有了,实物投影机器可以制造出非常真实的事物,出现在人类身边,衣服是喷雾式的,直接喷到身上即可。

  2039.9.1。出现了“干涉者”概念,是实影节目多个角色或人物的混合体,破坏性极强,实影机关掉后还能存在三分钟。

  2039.9.3。各种药水控制了人的情感,如银行的催账单能诱发人的责任感和道德心,不会产生老赖。

  2039.9.4。书不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吃的;不是纸做的,而是可消化的信息材料做的。

  2039.9.5。朋友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可以吃一种叫做双人素的药,把人的意识分裂成两份,然后自己就可以和自己讨论任何问题,至于话题,也可由其他药物确定。这有点老顽童周博通左右手互搏的味道。

  2039.9.7。机器人普及,各式各样,有一种“孔机”,是专门引用孔子名言的机器。

  2039.9.9。提出“意识劫持”概念,用心化药物将人置于幻境中,如同亲自实现了梦想。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实与幻觉,就像庄周梦蝶,已难辨真假。

  2039.9.15。所有野生动物灭绝多年,但有可能用自动生化基因的方式把它们重新合成出来。克隆技术正在尝试这些设想的可行性。

  以上是莱姆50年前在《未来学大会》中,对2039年的畅想,站在2021年时空坐标看,有些因环境和变化已不是问题,有些正按照设想向前发展。在畅想的同时,莱姆并未放弃对人类已有经验的留恋和喜爱,面对一喷即得的奶酪,主人公感慨道:“没有奶牛站在那儿镇定而困惑地反刍沉思,不管多么合理,那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地还是感觉空旷得可怜。”

  除了2039,莱姆还把视线投向了更远的2098年,描绘出想象中的图景:“世界上有690亿合法注册的居民,还有大约260亿地下人口。年平均气温已经下降了4度。15年或20年后,这里会有冰川。我们没有办法躲避或阻止冰川的进程,只能隐瞒真相。”

  莱姆不愧是莱姆,他的科幻小说,就像《未来学大会》中无所不能的致幻剂,让人沉入其中HIGH个不停。

  《未来学大会》对人类自我麻醉的批判和反思,是一曲上头的摇滚。

  还是暂时放下莱姆,来口二锅头,比比,到底谁更上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