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0 00:1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是一本由蓝勇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20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读后感(一):话语提炼背后的现实关怀(第一篇豆瓣书评)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由作者蓝勇的论文整理成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与生物、天文的跨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与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古今地名、历史人物故居现象研究,历史地理与资源、生态发展跨领域研究,古代科技与生产力研究等领域研究,纵观来看更像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作品。大多文章以历史个案的深入研究为基础进行探讨,蓝勇老师也在导言中表示“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话语提炼是我们自身总结具体规律、改进研究方法、关怀现实社会来提高历史研究信度的必由之路”。至于在花甲之年出版这本著作的原因,作者也在导言中点出:希望形成本土的历史学话语来影响我们自己的历史观,并期望这些话语走出国门,影响海外学术界。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写硕士毕业论文时,导师一直建议我把重心放在整理史料,梳理史实这两部分上,毕竟我们的学力还未达到“上理论”的阶段,就像蓝老师提到的“反对在高校硕士生中开设史学理论方法的研究方向”,因为“一个完全没有史学个案研究的年轻人一直从事史学理论研究最多只有在介绍海外史学流派上有作为,在本土史学理论的总结上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而且通过个案研究和史料梳理之后还会发现一个事实:很多海外史学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们收集、整理的史料,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手上的材料“套不进去”史学理论,所以根据不同个案提炼不同的话语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跳出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这本书其实也有它的趣味性在里面,比如第五章讲到的“干涉限度差异”话语,就讲了人类干涉下食物口感和口味的差异及原因,比如人类很早就驯化了猪、鸡、鸭等畜禽,但是对鱼类的人工饲养却出现的较晚,原因是野猪、野鸡等味道比较差,而野生鱼类本身就比较适合人类的口味。(个人觉得确实如此,所以吃野味真的没什么必要,如果孔雀比鸡好吃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不去专门养殖孔雀呢?)除此之外,本书还通过地理、生物、经济等多方面权衡,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异议,对移民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大量考察与历史文学比对,对历史名人故居真伪提出质疑,从长远的历史观出发对当下各地为提升经济而造出的“遍地先贤”现象提出批判;对中国与西方在传统制造业的继承发展上在先进制造技艺和落后传承途径的不同进行详细分析,等等。由此可见这本书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关怀。作者的出发点更是先验的,中国的学术话语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不应该盲目以西方学术理论观点为指导,特别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话语提炼” 本身就具有开创性。

  最后提一个不成熟的小意见:个人认为这本书有点文题不符,书名为《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但其更像是一本历史地理学的著作。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请忽视凌乱的办公桌)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读后感(二):古为今用的智慧

  这年头,对于保持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读一本书只道是寻常,而当面对学术论述、未知领域研究性文章等荟萃的内容比较严肃的大部头,就比较难了。每个人的研究或兴趣领域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也千变万化,有人喜欢阅读故事、小说,看你面主人公不同境遇中的人生走向,有人喜欢阅读社科、财经,以知识的深入研究,为己所用,真正实现学用所用的务实性阅读。而也有人就是喜欢去挑战从未阅读过得内容或领域,比如有人在大部头学术刊物、有人在阅读翻译巨著等,我将这类阅读方式比喻为攀登,也就是勇敢的跳出阅读的舒适圈去读“难读”的书。

  最近我用了蛮长的时间开启了全新的挑战,阅读由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教授所著的《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一书。书中精选集合了蓝教授近年来所发表的历史地理学术论文,实话说阅读难度较大,书中的论文文章涵盖历史地理与生物、天文的跨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与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古今地名、历史人物故居现象研究,历史地理与资源、生态发展跨领域研究,古代科技与生产力研究等领域研究,集众多领域重要研究于一书,有效更新我们对历史的新认识,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人文、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阅读《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一书您真的会真实感受到何为鉴往知今、古为今用,感受历史更为宏观层面上的巨大作用,在这我简单以举例来跟您讲述。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实施,在此之前我看过很多有关资料,深刻体会这一举措的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标志性工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水域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工程十年之久,我们要用心体会其中的智慧,时间跨度长就有效避免实施过程中盲目追求“短、平、快”的显绩,更多的是在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而书中“资源、环境与干涉限度差异话语”一章内,“历史上鱼类资源开发差异与‘干涉限度差异’”一节,我觉得便是“十年禁渔”战略的一项最好历史支撑。

  文章从“度”的角度探索,怎样才能使人类自然走向量与质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便是对长江流域一千多年来渔业经济中人的干涉程度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开展研究。你会深刻明白今天的做法,是集千年智慧之大成,是有历史的依据和成果可循。临泽而渔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这个禁如何把握,是一种深奥之智慧。我本以为这类文章我并不会喜欢阅读,但是由于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方法论,明白我们正走得路,这是一种经验的转变,是一种智慧的养分汲取。让我对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充满信心,这必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书中这样的智慧还有很多,深深让我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感受到历史研究的精妙,未来这样的书籍我要多多阅读。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读后感(三):评蓝勇《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代师弟@瓜发:

  本书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的最新论文集,共分七章,每一章又由多篇小论文组成。据导言所说,作者20世纪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复原、考证的研究,近二十年来抛开体制内的一些应对后,则开始思考现实社会与历史学的关系,形成了一些自己总结的话语、概念,希求提炼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学话语。本书的写作也基本按照这种学术取向,每一章起始先提出作者总结出的“话语”——即在“对历史发展本体的规律性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分析概念、范式,然后通过细致的个案分析论证、阐发这一话语,最后再将学术话语与现实社会相关联,阐释作者的现实关怀。在具体的分析中,作者秉持着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并重的研究取向。总的来说,本书的文笔、思路活泼可爱,作者更像是热带雨林里端着指南针追寻玛雅文明的探险家,而非书室里皓首穷经的老书生。

  本书的写作不乏闪光之处。如在第三章中,作者提出西南丝绸之路上出现的“唐僧文化遗迹”出自于“后《西游记》时代”的“地域泛化”。第五章中,作者论证了资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干涉力度的差异性,并指出动物生态脆弱性远比原始森林更明显。第七章中,通过对金牛道主线变动的考证,指出因为传统地理认知的“虚拟定位”,标志性线路周边的景观也会随着路线的变迁发生“地名整体漂移”。

  除了上述理论上的发明,本书还搜集了大量史料,并按时代顺序排列整理或绘制成表格。比起细致的、个案的考证,这些跨越千年的数据更能让读者对人类历史产生大致的把握与印象。也因此,书多处宏观的论述完全可以视作“教科书式”的文本,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例如第一章所述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第四章中关于美洲作物、刀耕火种和生产力的相关论述,第五章中对于环境史研究的简介。不过,这种分析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作者的叙述看似发现了某些普天之下皆适用的“历史发展规律”,却没有抓住“人的精神”。作者在论述中基本没有仔细运用分析集部史料,对于碑刻、族谱等地方文献也不大关注,因此在本书中我们看不到人的反应,看不到历史事件的地方特质。

  下面,笔者通过自己的了解,对本书的几处细节进行评论和补充。在第一章中,作者试图讨论天文系统、地球表面系统对人类系统的影响。很明显,天文系统和地球表面系统与人类政权的疆界并无直接关联,但在具体阐释中,作者不知不觉地限于汉文史料和历史上中国的疆域。这种局限性还体现在作者对于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分析中。作者罗列整理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南”“北”观念,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明代,明朝、朝鲜被视作“南朝”,蒙古、女真被视为“北朝”,这在汉文史料和蒙古、女真文献中皆有体现(参见特木勒:《满洲面对元北明南》)。

  在第三章中,作者反复强调中国历史上实际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作为科学的历史,一种是作为文化的历史。这种论述实际上非常危险。首先,历史学科能否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历史研究中也仅仅只有一部分具有科学的因素。其次,在中国历史上,每一类历史文本皆有其写作格套,每一个具体文本都有其产生的具体语境,并不能被割裂地分成“科学的”和“文化的”。

  最后,在第六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指出传统制造“名实类分无序”的特点,与近代科学精神相悖。作者并未对地方文献进行仔细分析,就套用西方科学的理论对传统分类进行批评,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中国传统分类无序的特点,在福柯《词与物》一书中就已经有讨论,至今延绵不绝,尚未有定论。这也提示我们,若不仔细理解当时人的心态、观念,就去匆匆提炼“话语”,大致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读后感(四):随便扯扯《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一书。

  蓝老师的书读完有一段时间了。总是想着写点什么,但感觉又有一点写不出来。真的就随便写写这次新书《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些感想和叙述吧!有很多地方都是第一感受。可能都把别人意思给理解错了。全书一共七章。每章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写和修订。也是他这几十年发表的一些论文。全书读完后,实际上蓝老师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但是挺佩服的他的那种实地考察的功夫,实际上,读此书的感觉,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感觉一些非常细微的东西都可以做出很深的功夫。书对我来说,有很多的想法。佩服蓝老师的那种对本土历史话语权的用心。理论功夫比较深厚。 序言读完,这又是一个新的历史研究方向啊!中间说到的施坚雅模式关于中国经济史的六边区域经济理论,不是很了解。我对经济史不懂。等我去学习一番。这个需要去补补课。虽然只是随口一提三十年前海外的话语如何影响中国学术界的。稍微懂了书名话语提炼背后的意义。我理解或许是哲学意义上的本质问题。蓝导里面讲述了一个未曾思考的说法,他主张研究生专业不要去开设一个叫史学理论方向的。他以为刚进入史学理论的学子,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个案历史研究,怎么就能对理论做出好的研究,这里我的表述可能有偏差。说的很中肯。甚至引导我去想历史哲学它到底具备什么性质,它到底是历史性、还是哲学性。一时有些困顿。 第一章是由时间不一的论文组成的。但是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我对最后一节所表达的观点赞叹十分具有现实感,其实作为一部历史研究著作,显然不合时宜。蓝老师虽然是历史地理学出身,其研究有跨学科的味道。气候学用的真不错!论证严密,一环接一环。看的真过瘾。修正一些自己的观念。我甚至敢妄言一句,蓝老师其人是十分具有现世关怀的。最后一节发表于2007年,论述一下在“天地生人”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问题。也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解决方案。这不就是一个可行性不错的报告嘛。有论点、有支撑、有数据、有大背景、有面对出现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继续嚼一嚼。 蓝老师真是一位有关怀的长者。第二章一共四篇论文,第一节论述巴蜀地区的“唐代断痕”的重要源由。一扫以往宏观研究的藩篱。第二节说“蜀道”如何从地方性话语衍生带有全国性的话语。附带上引申义。第三节考察清代慈善业的阶层收入水平以及一些政策机制的变迁。第四节回顾川江木船业面临新技术的进入,如何应对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态度。整个第二章,以巴蜀地区历史为重。真是一个区域史的个案分析。这功夫下得好啊!用到很多很细的地方材料,这个时候方志和田野调查就走上历史舞台。第三节背后的关怀其实折射出对现世层面的收入差距问题。很有自己关怀的一位学者。 蓝老师太冷峻了。好像一个实验室的诗人。果然提炼出新概念,蓝导认为中国的历史始终包含两种,一种科学的历史,一种文化的历史。而且文化的历史一直在渗透科学的历史,导致历史叙述始终真真假假。第三章真是一篇不错的文化地理学考证之作。最后一节主要考证为什么叫重庆,纠谬了最主流的两种臆说。两种臆说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地渗透到宏观的历史事实里面。分析了“遍地禹公”“遍地诸葛”“遍地建文”的脉络。表格真好,历史统计学,归纳学的穿插,真的值得学习。

  第四章主要关怀在经济史、环境史方面,但依旧是从历史地理学方面出发。农史方面真的知道的太少。讲农作物如何影响当时明清之际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个不曾想到。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时间、种植地点,也能窥视其背后的社会意义。沿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路径,寄托对历史研究的现实关怀。希望偏离的航道可以回归正轨。读到此处。我更加坚信蓝老师研究里面欠缺人的方面,缺少了很主要的一环。没有了人,多少结论看似准确,其实也有偶然性。加入当时环境人的心态史,就相当完美了。瑕不掩瑜。看的出很急切的感觉。 第五章、第六章,轻微有些操之过急了。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要人去说嘛。如果要等到什么都准备好再说。那搞个毛线啊!机遇与风险都是并存。等你什么准备好,人家早跑了。第五章讲环境史。国内的环境史研究毕竟还是在西方理论下面发展的。蓝老师操之过急了。提炼的话语真的有点靠不住。很容易遭受攻击。第六章回应李约瑟难题。一点承认。论述传统中国名实分类很准确。很模糊。所以准确性是大打折扣。这一点有感受。就比如说朱丹溪说“阴火”,他自己都没说明白。我们就更不明白了。 最后一章,让我们回到了蓝老师的老本行。历史地理学的方向。也是针对巴蜀地区的一些地名的考证。不同于以往的地理地名的考证,他讲述了传统中国地理的四大缺陷,这都是准确的。古人记载的里面内容,撰写者有的根本没有去过原地。真实性是有问题的。蓝老师希望能用田野调查,文物遗迹,乡野记忆等等来补正传统地理的缺陷。可以更加准确的修正古今地名考证。不得不说,蓝老师走的这条路子是异于那几位宗师的路子。更加像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路子。很奇特。也让人有所误解。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是一部不错的历史研究作品,其底色有着很浓厚的历史地理学的色彩。对本土化的历史语言有着不错的展望。而且你会发现蓝老师的研究视角非常的多变。这也说明一个学者有着非常多的个案研究,对理论语言的凝练至少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这或许就是蓝老师对自己序言说的那一番话最好的诠释。

  于2022年1月20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