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的安全感,藏在餐桌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个人的安全感,藏在餐桌上

2022-05-10 19:42:25 作者:十点甘蓝蓝 来源:十点读书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的安全感,藏在餐桌上

  最近有一篇小学生作文“一碰就炸的妈妈”火了。

  孩子生动地描写家里的氛围:煲汤时,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锅里丢了家里最后的四个扁尖,妈妈想制止,没来得及,于是大发雷霆;

  吃饭时,爸爸抽了两张餐巾纸用来放骨头,妈妈再次生气:“吐骨头为什么要用餐巾纸,为什么不用盘子?”

  最后无奈感叹:“病毒再不清零,妈妈的温柔就清零了,到那时候,日子还怎么过啊?”

  在孩子鲜活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长期居家隔离时,妈妈的焦虑和困扰,也看到了弥漫在这个家庭里的爱。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段话: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一个家最真实的关系,就呈现在一方餐桌前。

  有研究发现,孩子的阅读、写作和算术能力,高中的学习成绩,大学入学考试的分数,还有其他很多学习方面的表现,都和晚饭怎么吃有关。

  加拿大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记者和作家苏珊·平克在走访中发现,跟亲近之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可以让你拥有更强的身体免疫力、学习力和生理上的恢复力,她将这种现象称为“村落效应”。

  在全世界长寿人口众多的地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保持着村落般的人际关系,人与人能常常面对面沟通,为彼此提供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

  这种效应在孩子身上的影响尤其明显,苏珊·平克综合多项研究证明:跟独自缩在屏幕前用餐的孩子相比,经常跟家人一起吃饭会让孩子更擅长阅读和写作,让青春期的少年更加幸福健康。

  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期,到性格反叛的青春期,再到年轻的青年岁月,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词汇量就越大,也更不容易走向歪路。

  一方面,分享食物是一种亲密的行为,体现出了家人之间的紧密连接。另一方面,孩子和父母也可以借此机会询问彼此的情况,增强彼此的感情。

  餐桌不仅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地方,你还可以在这里分享故事、信念、教训和八卦。

  一起吃饭聊天的家庭,更有可能养育出心理更健康、在学校表现也更好的孩子。

  研究人员对将近60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家庭展开了追踪调查,从孩子3岁时开始,每年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行为,直到他们完成高中学业。

  最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给每个家庭发了一台录音机,吃饭时把它放到餐桌上。

  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会说出一些成年人不可理解的话,比如三岁的汤姆说:“我睡着的时候看到很多动物,我做梦,睡醒之后它们还在……”

  母亲没有敷衍地告诉他“只是做梦,好好吃饭”,而是跟他展开了讨论:

  “真的吗?你梦到了什么?”

  “一只大怪兽,妈妈,它的身体……它咬下了我的脖子、戳我的眼睛。”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怪兽是什么吗?它们只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罢了,它们只生活在电影里。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家伙创造了它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特效,让它们看起来特别可怕。

  而且我不会让任何怪兽伤害你。”

  一段生动的对话,包含了讲故事、新信息、母亲的抚慰等等,还有复杂的词汇。

  另外一些父母只顾着自己聊天,和孩子的对话只有教训:“坐直了!嚼东西的时候闭上嘴巴!”

  还有的父母在用餐时一言不发,因为他们觉得,食不言,寝不语。

  一遍又一遍跟孩子谈论梦境中的怪兽,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和麻木,他们正是在幻想中一点点认识世界的。

  父母和孩子同频的交流,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同理心。

  他们被理解了,才会学会去理解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饮食功能失调专家黛布拉·弗兰科追踪了近2400个年龄介于9~19岁之间的女孩,在9~11岁间“从来没有或者几乎没有”跟父母一起吃过饭的女孩,更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对生活感到绝望,开始吸烟,养成奇怪的饮食癖好。

  家庭聚餐的仪式,能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候,成为他们的“心理安定器”。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外面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或者受了委屈,只要回家能面对一餐热腾腾的饭菜,有愿意听自己吐槽的爸妈或是伴侣,那些委屈就会得到治愈。

  而童年时能在餐桌上和父母敞开聊天的孩子,在成年后会有更强的心理承受力。

  《教父》有一个细节,一次吃饭的时候,迈克和手下谈论帮派的事情,迈克的姐姐提醒他说:“父亲从来不会在餐桌上当着孩子们的面谈’生意’。”

  迈克愣了片刻,停下了嘴里的“生意”。

  哪怕是在外面刀光剑影的“教父”,回到餐桌前,也要做一个亲切、有耐心的“家人”,聊有趣、温馨的话题,让餐桌成为体会家庭温暖的最好地方。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在每个人生阶段,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得到的能量,都会影响我们的安全感、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甚至健康程度。

  杨绛在《我们仨》里写到了很多吃饭的场景。

  女儿钱媛出生在英国,“我们用大锅把鸡和暴腌的咸肉同煮,加平菇、菜花等蔬菜。我喝汤,他吃肉,圆圆吃我。”

  钱媛长大了,常常给父母做菜,“她买了一只简单的烤箱,又买一只不简单的,精心为我们烤制各式鲜嫩的肉类,然后可怜巴巴地看我们是否欣赏。

  “我勉强吃了,味道确实很好,只是我病中没有胃口。我怕她失望,总说:’好吃!’她带信不信地感激说:’娘,谢谢你。’或者看到爸爸吃,也说:’爸爸,谢谢你。’我们都笑她傻。”

  一日三餐,是最日常的生活,越是日常,越能够提供一个空间,在家人之间建立心灵的连接。

  在饭桌上,我们谈论哪个菜最好吃、哪个同学上课捣乱、哪个菜摊的菜最新鲜,谁家又有什么八卦……

  这些融入在饭桌前的细碎琐事,构成了孩子对家最深的依恋,也是一个家最真实的温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