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名师?名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名师?名师!

2022-06-05 22:14:20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名师?名师!

  一进教室,我就看到一个女的在跟几个听课的老师交流,这个应该就是今天讲课的老师吧?心中猜测着不觉又多瞅了两眼。她怎么比我们这些培训的学员还土?我们培训的学员中有2/3的是农村的教师,穿戴自然带点家乡的味道。只见她身材微胖,肤色有点儿黑,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几年前就不流行的灰不溜秋的呢子大衣。这样也还行,可以算做朴素,关键的关键是她还戴了一个花色的有蝴蝶结的发箍,还有几根刘海不听话的漏在外面。这还不算,她还带了个花色围巾,这围巾跟发箍倒是挺配的,但跟这身打扮配在一起,用鲁迅老先生的话实在标致极了!

  听着她主动跟几个老师的聊天,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听起来别扭死啦!唉,一般不够优秀,不够自信的人才用这种聊天的方式与听众靠近乎。不喜欢!不看好!

  屏幕上出现了今天的课题:《当硬实力遇上软文化——再谈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下面署名是河南省名师毕新菊。看到题目和署名有点儿后悔自己刚刚不敬的想法。人家是河南省名师呢!我身边的人优秀的那么多,也没有一个河南名师啊!自己就更不用说了,连校内的学科骨干教师都称不上呢!越想越觉得自己自惭形秽。但人不能就这么势力,没有头衔就看不起人家,有了头衔就仰视,我们是来培训的,学习才是目的。昨天有一个老师长得很精致,课讲得很高大上,可我们听的云里雾里,可望不可即,人家讲课老师最后还不愿意把课件留下。期待着她能名副其实。

  “今天有幸与大家一起交流一线教学心得……”没想到连开场白都是照着幻灯片念的,又一次不看好她。但她讲着讲着,听众便不知不觉入了迷,因为我们都不约而同的觉得她很真实,说的都是大实话,都是平时我们自己有感觉却总结不出来的,是自己平时不敢想,不敢说,也没有水平说出来的话,总之句句扣中人心。虽然听她的课没有像看文艺节目一样,掌声不断,但很明显,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因为在她讲到激动处,大家会会心的笑。

  在讲朱自清的《背影》的案例时,她深情的背诵了一大段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情节,还讲了许多关于朱自清与他父亲关系的细节内容。讲着自己感动的流泪了,我看到第一排的两位老师也开始用纸擦鼻子。这是一篇老课文了,不说讲了十几遍吧,七八遍总该有的,我咋还不会背呢?!我咋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触动?!更别提用我的教学打动学生了。后来听她说,初中所有的古诗文,她全部能滚瓜烂熟地背出来,至于现代文,只要是经典的,不说全文吧,最起码经典的段落都是会背的。她笑着说,不信你们提提。她提到,在给学生讲《周亚夫军细柳》的时候,他往讲台上一站,开始背课文,并且让同学给她提问注释,她能一字不差背出来,然后她就告诉学生古诗文和注释的背诵都得一字不差,这样学生就都信服了。她还说现在不服年龄不行,年龄大了真的记忆力不行了,但把新增篇目背熟是不成问题的。听到老师的经历,心想自己咋就没有这些觉悟呢?

  下课了,大家都围上她来询问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无意中听她说她现在是二孩的妈妈,小的才不到一岁。45岁了竟然还有勇气生二胎。这次颠覆了我对她的认知。

  我问她,她的作业是怎么批改的?她说她都没作业。说他们学校(郑大附中)七年级期末平均分比郑州市平均分高16分。真的假的?不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还能平均分高人家十多分,要不是听了他一百分钟的讲课我肯定猜她除了夸张就是吹牛。她接着说,先杜绝不及格的……再杜绝70分,75分以上的,结果一个班全是80分以上的了。于是对她我更加肃然起敬。

  又有人问她早读是怎么上时,她举了个例子:30分钟布置15个解释,十分钟让学生站着自己背,自己背会就同桌互背,之后过关就可以坐下。十分钟后,老师听写十个,一个一分,听写后就让自己对改。自己改对也算全对,接着找对子互改,她说的对子,是指两个名次相邻的同学,若有错误对子有权利让对方改多少遍。老师呢,最后再抽查一组批改,全对的进行表扬,在上课时抽有错误的同学到黑板上听,写错了就扣分,这样的话经过几遍的检测学生就都学会了,而且更重视了。一节课的内容不要多,且都能夯实,这样孩子们节节有收获。三节课可以把要点全部过关,每节课都有新的内容。“另外五个注释呢?”我追问道。“抢答案啊”老师回答说。方式需要改变,过一段时间变个新花样,让学生有新鲜感,任何时候都有学习的激情。想想自己一节课背45个注释,一个早读,背会的只有几个同学,大多数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挫败感,所以只能第二个早读继续背,背会的没有新鲜感,没背会的永远就只在路上,没有个头。紧紧张张,三节课下来,背会的了也缺少检测,检测了也因为太多一时不好消化。老师说一次布置任务太多,学生背不会,就好比一天做了三天的饭,吃不完,消化不了,下次就是剩饭,不讨人喜欢,也不符合规律。一顿少做点儿,顿顿吃新鲜的,换着新花样做,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吃呢?

  在讲《愚公移山》案例时,她说她第一次的设计感觉比较顺利,该考的也都讲到了,但总感觉学生的激情没有调动起来,于是反思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她把新的设计分享给我们,我们几乎人人一张不落的拍了照片儿。太好了!她站位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情境教学,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不积极呢?怎么会没有深入的思考呢?怎么还会否定愚公精神?怎么会觉得学古文没有用呢?理解性背诵,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突破巧妙扎实,理论上升到一定高度又接地气,愚公精神古今结合,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与诗歌、音乐、绘画、影视等不同形式的文艺形式相通,个人成长与国家建设相一致,古代名人,当代领袖、大家相契合,愚公精神和写作能力无形中化为学生一种内在一种精神信仰和能力。太棒了!

  所以,一下课老师们就又迫不及待地围上前去问老师课件能不能留下来呢?老师很爽快的回答当然可以了。想想自己有时也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但是为了赶课会硬拉着学生朝前走,有时也会调整自己的教学但全盘否定重新再设计一个的勇气却从没有过。

  更让我佩服的还有老师的积极的心态,她说她毕业三年后就说要当市级名师,性格比较耿直,觉得不合理,就要提。老教师就告诉她:“不要提意见,等你先把成绩搞上去再说。”她说她们当时不坐班,但除了吃饭和睡觉,她就坐到那备课。每天早上8点上班儿,她总是定表4:50就准时起床工作了。于是她就带领她的学生考了第一名,从此没有当过第二……后来就当了市级名师、省级名师,她笑着说,她还想当国家名师呢。我就缺少这样的追求和勇气。大胆地想逼自己一把是不是也会很优秀呢。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她说她刚上班时,每个月工资218.2元,还跑到郑州图书城给学生买奖品,每次都是把一大摞一大摞的书搬回去。说现在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想想自己也无非是刚毕业上班的两年也买奖品,给学生写赠言。可这么多年了却很少坚持。她说她从不拖堂,也从不占其它课,让学生时刻想着她。想想自己反而做得太多,反而学生不喜欢,甚至有想逃避的念头。

  她的激情与活力,她的努力与追求,她敢想敢做的勇气,她做就能成功的智慧与本事,让我感动,让我钦佩。

  课一结束,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老师要加她的微信。走近她又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那花色的蝴蝶结发箍和那花色的丝巾。怎么这个时候觉得它们佩戴在这个45岁中年妇女的身上那么的恰到好处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名师?名师!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