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浴血奋战:为有牺牲多壮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浴血奋战:为有牺牲多壮志

2022-07-13 21:30:20 作者:马志良 来源:珠江商报 阅读:载入中…

浴血奋战:为有牺牲多壮志

  滚滚珠江,日夜奔流,在顺德大地上几经流转,见证了沧海桑田,见证了百年巨变。

  一百年前,珠江两岸,如同天堑。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详细罗列以广州为中心建设“世界港”的水陆交通计划,却因国家贫弱只能停留在纸上。

  一百年后,天堑变通途。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桥上车水马龙,桥下巨轮穿梭,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风云聚合,应运而生。

  一百年前,陆路从容桂到宝安要经过十几次摆渡,水路从顺德到香港就是出境。

  如今,从顺德中心城区开车到深圳,只需一个半小时;从顺德港乘船到香港,也不过两个小时。

  然而,无论是汽车还是轮船,若要从珠江西岸快速地到达东岸,就绕不开一个地点——虎门。

  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由此开始。

  离虎门近在咫尺的顺德,就是听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进入近代的。

  正因为如此,顺德人民对国家民族的苦难有着更加直接的感受,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记忆,对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更加真切的体会。

  一

  1840年6月,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并于次年2月进攻虎门炮台,防守炮台的清军虽然顽强抵抗,但不敌英军坚船利炮的攻击,英军攻陷虎门炮台后溯江而上,直逼广州城下。

  此后,英军沿东南沿海一路北上,于1842年8月抵达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由此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后的顺德,因为向英国和欧洲大量出口蚕丝,出现了短暂的畸形繁荣,一度被称为“南国丝都”,“广东银行”。然而,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制约下,建立在国际市场不平等交易基础上的顺德经济结构带有明显脆弱性。

  二十世纪2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顺德蚕丝业急剧衰落,失业人口数以万计。当局虽然致力推广蔗糖业以作补救,仍未能挽回颓势。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盛极一时的顺德经济终告全面崩溃。

  由于顺德经济长期依靠蚕丝业的发展,民间屡屡“毁稻树桑”,导致桑基鱼塘比重过大,粮食作物极度依赖外地输入。蚕丝业全盛时期,全县生产的稻米不足全县人半月口粮,遇上灾年,饥荒现象特别严重。抗日战争时期,全县因失食而逃荒、饿死者甚多,人口从战前的87万,锐减到战后的37万。

  此外,从清代中叶起,因战争频发,水利失修,江河不断淤积。由于堤围修筑缺乏统筹安排,水患越演越烈,堤围溃决,平畴沃野尽成泽国的大灾时常发生;与此同时,政局动荡,县境内土匪滋生,活动猖獗,“盗风甲于全省”,人民生命财产缺乏安全保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顺德和全国一样,涌现出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中有奋勇争先的革命者,也有投身实业的企业家。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此背景下,顺德与全国一样,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从此以后,顺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中共广东区委的关心和支持下,1924年11月,中共顺德县支部成立,是当时全省最早成立的县支部之一。

  顺德之所以能够较早地建立起党组织,是因为顺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早,民族工商业发达,产业工人数量多,觉悟高;同时也是由于顺德工人和农民受到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更重,剥削更多,革命自觉性更强,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顺德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3年秋,大良顺成隆碾米厂发生火灾,因资本家为了限制工人的行动自由锁住厂门,导致3名工人被活活烧死。愤怒的工人聚在一起,要求资本家赔偿安葬费和安家费共600元。

  中共广东区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派共产党员刘尔菘从广州赶来顺德,把厂内有觉悟的工人组织起来,启发他们不能以经济赔偿了结惨案,而是要为争取工人的自由权利而斗争,要求资本家承诺以后不再限制工人行动自由。

  通过这次斗争,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从简单的经济诉求向政治诉求转变,从而使顺德工人运动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阶段。

  历史上,顺德女性长期受封建专制制度的禁锢,进入近代以后又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由于顺德缫丝业发达,顺德女工人数多,受压迫又特别严重,所以有着极强的革命性。1925年2月,中共广东区委为在10万女工中开展工人运动,派出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等人在大良开办女工夜校,组织女工工会,领导女工罢工,为广大女性争取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使顺德妇女运动走在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顺德农民运动也得到迅猛发展。从1924年7月到1925年底,先后有30多名顺德籍学员毕业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们回到顺德后,宣传革命、组织农会、组建农军,掀起了对土豪劣绅和地主阶级斗争的高潮。

  1926年,随着农军队伍的发展壮大,急需大批军事干部担任军事指挥和训练工作,中共顺德县支部决定开办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得到广东区委支持。

  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军干部,在他们的带领下,顺德农军与反动势力进行大小战斗十余次,打击和消灭了一批欺压乡邻的土匪恶霸,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为顺德之后的革命储备了人才,播下了火种。

  在党的领导下,顺德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年运动互相策应,得到了充分发展。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工农骨干,使顺德地区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呈现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新趋势、新特点。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快速成长。在顺德的革命实践中,一批年轻的共党产员用生命和热血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顺德这片英雄的土地注入了红色的印记,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以三个月时间“灭亡中国”。在此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极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年5月,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来到顺德碧江振响楼,向广雅中学800多名师生发表演讲,极大地鼓舞了顺德和广东民众的抗战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恢复和重建大革命失败后遭到破坏和停止活动的党组织,为华南抗战做准备,以应对日军进攻华南的局势。

  在顺德,大革命失败后隐蔽下来的三名共产党员也先后恢复了组织关系。他们是大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骨干杨森、农民运动骨干罗享、农军大队长梁虾。随后又发展了农军骨干陈九入党。1938年春,恢复重建了抗日战争时期顺德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顺德西海路尾围支部。

  1938年5月,中共南(海)顺(德)工作委员会在南海理教成立,后迁到顺德龙眼。在南顺工委领导下,又恢复重建了大良支部、龙眼支部、西海支部、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团支部,到1938年6月,南顺工委在顺德已有5个支部,为这些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先后做出了在广州及其周围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同时提出“各级党应加强武装锻炼,学习战争,学习领导战争,全党学习军事”的要求,为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远在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派来了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林锵云,在他的领导下,顺德党组织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派来了军事干部谢立全和谢斌,他们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成为了我党我军优秀的军事将领。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顺德地方党组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使顺德逐步成为珠三角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形成了以西海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游击基地。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组成了珠江纵队,越战越勇,创建了地理范围遍及八个县的珠江三角洲抗日根据地。在此过程中,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严格执行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政策方针,为根据地的建立和珠江纵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领导作用。

  在八年抗战中,珠江纵队及其前身在远离党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主力的情况下,孤悬敌后,在日军、伪军、顽军的夹击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人民,与各种反动势力巧妙周旋,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西海大捷、植地庄战斗、粉碎日伪军“十路围攻”等一系列战斗的重大胜利,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为这片英雄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顺德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政府却违背人民意愿,暗中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维护和平,履行《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决定撤走长江以南8个省的武装部队,顺德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武装部队也随珠江纵队一起北撤。

  但是,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面目并没有改变,留下来的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遭到疯狂捕杀,西海、龙眼等革命老区被反复扫荡、清剿。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肩负起解放顺德的历史使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面对极端困难情况,上级党组织向顺德派遣党员,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掩护了一批党员从异地进入顺德。这些党员以容奇为中心,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使容奇成为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开辟第二战线的重要据点。

  在党的领导下,顺德革命力量不断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发起冲击,先后开展了顺德糖厂工人反剥削罢工、华丰沙农民反压迫斗争、顺德人民反“三征”斗争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使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让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陷入了彻底的孤立。

  1948年6月,中共珠江三角洲地方工作委员会撤销顺德党组织的特派员制,成立中共顺德县工作委员会,址设容奇。同年10月,中共珠江地工委也迁入顺德容奇。从此,顺德人民解放事业进入新阶段。

  中共顺德县工委成立以后,加强了党的领导,党员队伍日益扩大,在斗争中不断强化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地下农民协会,掀起反压迫、反剥削、反“三征”斗争,使党在顺德的群众基础更加稳固,逐步建立起以容奇为中心的活动据点。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临危不惧,勇于斗争的共产党员,他们中有的人坚持隐蔽斗争,掩护了革命同志,积蓄革命力量;有的人不顾个人安危,打入敌人内部,组织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有的人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革命据点,与敌人斗智斗勇;还有的组织人民起义军,进行武装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顺德。

  1949年4月底到5月上旬,中共珠江地委在容奇乌泥塘召开会议。会议对广泛发动群众,扩大革命阵营,加强对敌斗争,积极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华南等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迎接和加快顺德解放指明了方向。

  此后,顺德人民纷纷报名参军,人民起义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组成珠江三角洲人民起义军顺德总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顺德独立团。这支党领导下的顺德人民武装,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顺德,防止敌特破坏,肃清外围残敌,建立城乡秩序,实现政权接管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主力一团占领大良,宣告顺德解放。

  此时,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距中共顺德县支部成立25年,顺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解放,迎来了当家做主的日子,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如今,当我们站在百年历史的新起点上,面朝南海,回望虎门,胸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内心回荡着一个激昂不屈的主旋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