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卑微但深刻的食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那些卑微但深刻的食物

2022-06-19 10:12:02 作者:西红柿大魔王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卑微但深刻的食物

  每个出身普通的人应该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蛰伏日子,或许此刻就在其中。

  用大实话形容什么是蛰伏,就是未来不确定,收入仅够在大城市中相对体面的温饱,一旦停止不喜欢的工作,手中的余钱维持这种体面的温饱都难,还没遇到一个让自己拼尽全力都不会觉得苦的方向,或人生跃升的际遇点。

  这几天粉东方甄选里主播的人太多了,太多人被他们真诚、才华和过去的遭遇打动了,被他们不落俗套的娓娓道来吸引,他们性格不同却富有内涵,他们长相普通、身世普通却用学习和知识改变自己,让基数最大的普通人产生了最朴素的共鸣。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热点终会过去,热度也会冷却,他们大多数也会随着时间被遗忘,这不妨碍让喜欢的人更像是一种情感托付式的热爱和下单购买。

  董宇辉说他去年最困难的时候,交完房租,还完贷款,钱就所剩无几了,常会买三块钱的饼吃,应该类似上海街头早餐的馅饼或葱油饼之类。

  所有的困难都是财富,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苦难中走出来。

  或许经历了这几天爆火后,董宇辉回头再去看看去年困难时吃过的饼,那是人生在蛰伏期里的最“卑微”的珍馐。

  2003年国庆后,北京在SARS蹂躏后街道上依然人流稀少,公交车里也没太多人。我刚落脚北京,租好了南城陶然亭公园对面的一栋楼里的底层一居室,对门是一个小型的律师事务所。

  我记忆中有外地来北京求助的人来找律师,律师告诉他们该如何如何,每一个大费周章来到北京寻求司法救济的人们都很不容易。

  2003年国庆到2004年8月,我在北京度过了一段难忘、深刻的日子,那时候我22岁,和今天刚加入我公司的应届生们一般年纪。

  我在《新京报》广告中心工作,一个广告新手,一个不知道销售是什么的人,那是报纸媒体最辉煌的年代,那段日子我记住了《南方周末》的“向上生长的力量”,记住了《新京报》的“负责报道一切”。

  虽然在那里的日子很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经历丰富,从报纸创刊前加入,从《北京时报》到改名《京报》再到最终的《新京报》,听过创刊团队领导当时激情澎湃的演讲,人生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进入了人民大会堂,陪着客户在大宴会厅参加创刊晚宴,第一次见到潘石屹和任志强,去了北京不少地方,比如延庆和小汤山的度假村和滑雪场,德胜门往返延庆的919,很多个见完客户的晚上车路过八达岭长城的盘山公路上,南城胡同里的青年旅馆,还有同事居住过的拥挤的地下室,在很多地铁站发报纸,这是一段能量密度极大的日子。

  每月固定的保底收入1300元,仅够房租,销售的收入主要靠提成,如果不是家人留了点钱给我,开始的几个月肯定是撑不下去的,所以开始的几个月有一些至今无法忘记的味道,说起来可能会有点廉价和卑微。

  有些回忆细节模糊了,所以用了些时间集中的回忆了一下,下面是我给自己的记录,大家可以忽略。

  当时的报社坐标永安路虎坊桥,前门建国饭店对面的《光明日报》社的顶楼,于是从住的地方步行到报社,从报社步行到地铁和公交车站,这些范围内最平常的食物是我生活的日常。

  湖广会馆旁边有一家卖天津炸糕的店,每年都排着队,今天看来这比油条的热量和含糖量都大的糖油混合物很不健康,很多次见完客户从公交车站或地铁站步行回来会排队买一个。

  早晨在报社开完会出发见客户,在湖广会馆对面的街边煎饼果子摊位前买一套杂粮面的果子,喜欢夹小薄脆饼,加上辣酱、韭菜花和豆腐乳,心情好的时候多加一个鸡蛋。

  摊位旁边有一个稻香村,在经济宽裕时或者遇到周末休息时,会在这里买一些小肉肠、蒜肠和卤鹌鹑蛋,偶尔还会买一些酱肘子,在店里老头老太太居多,可以听到地道的儿话音,

  每天早晨起来走路去报社打卡开会,会在路边的早点摊吃一碗北方的豆腐脑,那种勾芡很浓稠的卤子,加上两个油饼(类似油条)和一碟免费的小菜,有时会吃一碗炒肝。

  每天傍晚出去跑客户的同事们陆续回到报社,互通信息后同事们会到楼下的一个家常菜馆,点一份盐煎肉、醋溜白菜和土豆丝,大盆的米饭,那时候大家都很穷,都很困难,这就是我们团队聚餐。盐煎肉的肉片煎的很脆很薄,之后我再也寻不到那种完全一样的口味,虽然这是一道四川极为普通的家常菜。

  一个人吃饭时,我会在附近小餐馆点一份蛋炒饭,切几个松花蛋,打包带回去,加上一包榨菜,一共十来块钱,吃的很舒服。

  还有那时候常见的成都小吃店里的灯眼包子和炒饼。

  那段日子经济拮据,一个人的日常大多是这些看似卑微的食物构成,虽然也被同事请吃过韩国烤肉,也吃过肯德基,但没什么记忆。

  在2002年毕业到去北京前,在南京度过了一年多时间,经济上也是一段拮据的日子,每月工资税前1800,发过1-2次项目奖金,房租占去了一半,每天要算计着价格和存钱,小心翼翼的计算,只为了满足马斯洛最低一层的需要。

  每天早晨步行去公交站时,在路边早点摊吃两个薄脆烧饼,喝一碗加辣油的小馄饨,汤里有小虾皮和紫菜。

  下班时路过菜场对面的四川牛肉店,找那对四川夫妻买20-30块拌牛肉和牛肚,辣味很正宗,回家用小电饭锅做一点米饭,就这样酣畅的当作晚饭,很享受。好多年后,我又回去过一次,那家店居然还在,还买了一些牛肉开车带回上海。

  我租的房子在大学门口附近的小区里,所以可以享受到比较亲民的餐饮物价,有一家平价韩国餐馆,十几块点一个石锅拌饭,有几碟免费小菜和一碗汤,摆满了桌子,获得感很高,那家店的店员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得。有几次和同学、学弟聚餐也在那里,还喝醉过。

  性价比高的还有老头盖浇饭和大碗皮肚面,味道好的还有汉中路教堂旁的金陵汤包。

  2006年在青岛短暂的生活过大半年,那里最常吃的是四和春的排骨米饭,就是几块大排骨和米饭,没有蔬菜。

  2007年回到上海后,创业初期比较艰苦,后来收入多了,那些有深刻体会的平常街头食物就少了些。

  有记忆的是新村路花鸟市场旁边的河南拉面,24小时营业,一群河南人做拉面,口味独特,有些咖喱粉的味道,我会点三两牛肉拌面再加一份牛肉,他们的免费牛肉清汤非常赞,加上香菜和辣酱,写到这里舌头都会生津。

  还有桂林米粉店的牛肉炒米粉,加一份牛肚,加一个荷包蛋。

  沙县小吃店的飘香拌面和猪肚汤,有时候点一份他们独有造型的小蒸饺。

  曾经在新闸路西康路的老弄堂里租过一个老别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喜欢上西康路上的一个小小的居酒屋,位置很局促,味道说不上多么好,就是喜欢。

  用最朴实的、最便宜、最“卑微”的食物串起了日子,那是那刻觉得非常好吃,非常满足,现在让我吃也不会嫌弃,只是身体不允许我吃那么多高热量的主食,尤其是炸糕那样的。

  蛰伏时为了果腹、为了活着的那些“卑微”的食物,是记忆中最深刻的,很多年后再次吃到时会想到当时的一些场景,和谁一起吃过,遇到过谁,有多么不堪,有多么憧憬未来,多么无助茫然。

  再过一些年,那些日子里发生过事情会忘记,能被记住的就是这些有点点卑微但让人心安的日常珍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