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药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0: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药读后感10篇

  《无药》是一本由朱幼棣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药》读后感(一):捍卫常识

  略读此书,以为作者只是炒作一些概念,比如分级诊疗制度、比如医师多点执业、比如发展全科医生、比如医药分开,本以为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细细读来,发现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做到了捍卫常识,其次在判断上能够拿捏好分寸,从而既符合常识,又说出了心意,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子。

  结合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我认为此书三个地方让我得到了思考,用振聋发聩并不为过。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作者整本书都在厘清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公立医院不等于公益性。

  顺着这个逻辑理下来,我想很多和我一样对医疗市场不太了解的读者就会豁然开朗——为什么每年两会代表会不厌其烦的强调分级诊疗制度、强调发展全科医生以及强调推行医生自由执业制度等等。因为只有通过这样一系列改革,才能彻底放开搞活医疗资源,从而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十分认同作者对“基本药物目录”应该废除的的论断。

  读完此书,我想到了严歌苓演讲中提到的作家写作的两种目的,有时候是为了赚钱,有时候是为了一种使命感,而朱先生的这本书我认为完全是后者,即知识分子的良心之作,就像他在后记中所言“真实书写当下医药行业现状与艰窘,诚实地接近改革的本质和关键,本身就十分艰难,越走进就越感到禁忌的所在”。一直很喜欢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曹林,而作者的这本书与曹林的评论有着类似之处,即“在各方利益固化、矛盾尖锐、各个群体对峙、表达亦相当情绪化的今天”,能够保持审慎和克制,捍卫常识,坚守信仰。如果没有这本书,在医疗领域,我可能还是一个极左教条束缚的人,认为公立医院应该等同于免费医院、无底线的低价药就是为穷人好等等。

  《无药》读后感(二):阳光下的遍地阴影

  上个月我看新闻,听到记者采访医院药房实行“零差率”之后,药价普遍下降。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会为这则新闻感到高兴,也会同意新闻中所述,药费会真正下降,惠及百姓。但当时,我已经打开了这本书,这则新闻,在书中揭示的事实面前,变成了无情的讽刺。

  朱先生的这本书,关注到了我国医改中最难、水最深,也是多年来似乎越改越糟糕的部分:药业。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为例,详细分析了药品流通各个环节中的几道关卡,以及药价构成分析,药价为何降不下来等问题。

  其实就我本人来说,也能体会得到。同样的处方药,在医院买,通常都比在外面药房买的贵(除了医生指定药房)。比如,一盒辛伐他定滴丸,在外面一家大的药房是23元一盒,如果有会员卡,还可以打折。而同样厂家同种剂量的药,在县级医院药房的价格为26元。

  除了药价虚高,书中还指出了廉价高效药接连消失的问题,进口药和独研药在医院大行其道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则集中指向了政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

  我们国家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是参照国外一些地方的经验实行的,但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正是这“中国特色”,使得我们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变了味,最终造成了药价虚高与虚低并存,廉价高效药在医院消失的局面。政府对药品进行集中招标,确定药品招标价格,却不负责采购,实质上相当于设置了一道畸形的门槛。“唯低价是取”的集中招标采购,使得药企为了进入市场而拼命压价,造成许多中标价低于成本价,中标之后零采购。而对此,政府却并不负责,因为采购药品的,是医院。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听到的一个段子:我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围着一辆宝马车转,于是我将孩子们抱上了车顶,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自己也很满足地离开了。反正,车不是我的,孩子也不是我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占强势地位的政府,就如同段子中的“我”,图了个开心,却不顾后果。

  我的婆婆有次在医院检查后开药,如果按照医生所开的药,按月服用,她每个月的药费就奖金1000元。其中,有两种进口药,两种功能相近的药。后来都被证实,那两种进口药是可替换成国产药的。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医院开的是进口的拜阿司匹林片,一盒20多元。国产的则相对便宜一些,而功能一样,只是副作用大一些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瓶只需要3元。

  除了药价之外,看病贵还体现在了门诊检查上。作者举了香港的例子,香港门诊每次不超过100港元,这其中包括了门诊检查和药费。而这一便宜的门诊,在内地,不说大型医院,就是一般的小医院都很难实现。

  还是我婆婆的例子,她曾因便秘和头晕,吃了许多药不见效。为了让婆婆安心,我们带她倒省级大医院检查。

  大检查、大处方、高额药费,反映了医院、医生的疯狂,而疯狂攫取利益之后,带来的更深影响则是医生过分迷恋仪器检测,对患者缺乏同理心,忽视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直至医德沦丧,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医患关系极度紧张,冲突不断。

  比如,一次我的小侄子胳膊脱臼,去医院诊断。县医院的医生看也不看,直接开了一张检查单,拍片。片子出来后,医生看了看说没事,吊几天胳膊就好了。结果,回去后两天,孩子疼得越来越厉害。妯娌不得已送孩子到一个据说接骨很厉害的私人诊所去看,那老医生只是用手一摸,就知道,孩子只不过是肩部脱臼,当时擦了点红花油,接上去,孩子马上不疼了。如果我们听了县医院那个医生的话,吊胳膊一周,说不定孩子的胳膊就会变形,到时候恐怕就必须得手术治疗了。造成这一切的,除了那个医生医术不精之外,就是医生过分依赖医疗器械的检查,而忽视了本身医疗技能的提高。

  我们没有找医院闹已经算好的了,而本书中的例子,则更加触目惊心。比如媒体上曝光的农民锯腿、恶性伤医、医院配备大量防恐级安保,读来惨烈而惊心动魄。

  一本书读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写的话题这样沉重,又十分专业,却一点都不枯燥。书中时不时地引用的诗词,显示了作者身后的文学功底,而他对医改症结的分析,入木三分,凸显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而医改,这阳光下的遍地阴影,由本书为你揭开。

  《无药》读后感(三):医改之春,人人有责

  而本书《无药》,是学者朱幼棣继《大国医改》之后,又一本主要描写当下医药行业的现状与艰窘以及对医药改革的思考和追问的书。这本书不是小说,而是类似报告文学,书中大量引用各种报刊杂志的论文,体现了现状和数据的真实性,作者再根据自身接触行业内人士对医药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说明中国目前现在医改5年的遇到的各种情况。

  医改,只改医当然不行,医的共同体还有药。书中多次提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的“四个分开”、即“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如果能彻底实施这四个分开,医改之路应该能稍许顺利点了。还记得我12年在药房实习的时候,当初就有传言医药要分家,而至今3年了,医院里不都是还有药房吗?所以,要实行医药分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从医的角度来说,成为一名医生,到底需要多久?需要耗费多少精力?以医学7年制为例,18岁开始上大学,开始学习各种数理化,学习各种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教材,5年之后去医院实习2年。25岁才研究生毕业。而毕业之后还要考基地,基地轮转,2-3年,依能力而定。实习期间基本无工资,只有饭贴和夜班补贴,基地轮转每月基本只有2000元。基地轮转完也要28岁了。而一个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工作6年到28岁的话,已经可以有多少积蓄了呢?是,也许你会说,成为医生之后钱就会多了,但是他们之前的那么多年的苦,你看得到吗?我一直对我那位7年制的好闺蜜说,你以后就能赚大钱啦,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习,之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她们,真的是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医学。

  书中大量提到医生收红包,收回扣的事,确实,这些是有,揭露出来也没错,可以让老百姓们看到医生的那些背后的事,也可以督促医生的职业操守。医患纠纷已经是现在很受关注的话题了,在书中看到一家医院配备了保安人员来负责医生的安全,也是感到寒心,现在,我们已经到必须得用武力来解决矛盾的地步了吗?我家附近的小学,每天早上学生进校门的时候,都会有四个保安站在校门口中间,拿着护盾和警卫棒。明明知道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但是我看着心里觉得真是寒心。人们的道和德,自我约束的能力已经那么差了嘛?

  从药的角度来说,一盒药从无到患者手中需要经过多少道程序?原料药,生产,出厂,投标,进医药商业公司,进医院,到患者手中。书中详实地描写了医药品在各个环节流通的过程。

  从药品的招标,商业公司的流通,医院的采购、销售。药品的价格也由此蹭蹭蹭地网上涨。但这些步骤都是必须的啊,怎么可能缩减呢?然后作者就花了大量的笔墨在那里揭露各个环节收回扣的情况,难道药价高就都是因为这些情况吗?之间的成本价格去了哪里?要治理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根本解决,包括书中的政府招标等。我关注到了一点,医院给医药商业公司的回款竟然要拖8个月之久,而商业公司给药企的回款最起码也要3-6个月,而药企流动资金紧张了,该怎么办?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原因的,而我们,还是得追根述源,追查源头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药品市场,大多还是以仿制药为主,在大提创新的年代,药物的研发之路依旧缓慢前行。一个药企研发一个新药,需要多少成本,需要多少时间?难道这些不该算在药价中吗?现在中国到底有多少有能力研发新药的药企?新药研发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了?这些,我们不是应该同样需要关心吗?国外研发的新药,有专利保护期,所以国内才会迟迟不上市,而那些得了病的人,国内没有药,只能去国外买药,治病。我们的生死大权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改变?

  看到昔日的中药道地药材市场,现在竟然也开始遍布假药材。中药的疗效无法发挥,药效疗程更加缓慢。所以,在人才的培养,输送,药物种植的控制管理上,不是应该加强嘛?不是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基本的问题吗?

  除了医和药,还有一个,医疗器械。这,不也是需要医改的一部分么。这块深水区,难道就没有人关注了嘛?

  这本书,算是基本揭露了一些行业内的状况,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但是各个目录的条理,逻辑还得需要再加整合。书中多次提到相同的内容,看着难免有些影响深究探讨书中内容的兴致。而书名虽然为无药,但基本上主要地还是在讲医改,感觉像是大国医改2。不过,其真实性还是值得赞赏的,就像柴静日前做的那个关于雾霾的视频。这本书,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医改的道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继续往下走呢?这也是我们全民关注的问题。

  春天,马上就要来临了,医改的春天,在哪里呢?

  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不单单只是政府,医院,药企的责任,更是全民一起的责任。

  我们,即使现在还无能为力,以后,也一定可以强大到可以改变现在这个“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这类问题的吧。

  什么事,都还是得从人人做起呢。

  《无药》读后感(四):中国医改并非无药

  在现在的物价水平下,4分钱就能治好疾病,的确是物美价廉。事后网友们十分感慨,问为什么我没遇见这么好的医生,这么便宜的药?其实答案就在《无药》这本书中。我国的药物定价十分复杂,不仅有发改委的药物最高零售限价,基药目录遴选,更有政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模式。一种药物经过这几个轮回,基本是接近甚至低于厂家的成本价了。而药物生产厂家是不可能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的,所以他们只能偷工减料或者停产。即便低价特效药被生产出来,医院采不采购、医生会不会开方又会成为一道门槛。所以这就会出现低价特效药渐渐消失,而高价的进口药、原研药等被频繁使用的现象。

  作者尤其对基药目录中低价药物的消失专门做了章节说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简言之,就是便宜好用,大家都能消费得起。所以各地政府在进行基药招标时,会对各厂家的药物报价进行比较,唯低价是取。书中用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此情况,就拿250毫升的葡萄糖注射液(塑料瓶)来说,浙江省的中标价为0.96元,江苏省的中标价为0.88元,而上海同样剂型品种的最低中标价为1.57元。但身处医药行业的内部人士都知道,此种大输液单价低于1.1元,企业生产就会出现亏损。于是,浙江省招标后不久就出现了大面积断货。断货还是小事,关键是药价太低,厂家从此不愿生产,医院和医生也只能用同等药效的高价药物了。如此一来,低价药渐渐消失,患者的医药费节节高升,看病贵也就理所当然了。

  除了揭露低价药为什么会消失,《无药》更是从多方面入手层层分析了我国医改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以药养医、医疗腐败、医生多点执业、医疗保健等问题。作为新华社记者、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作者在医药卫生行业进行调查采访长达数十年,接触了大量的卫生官员、医院、医生和各大药品器材生产厂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现状了解透彻。通过《无药》,我们基本上也可以对中国医改的情况进行大致地了解。

  “无药”二字看上去是作者对中国医改的深深失望,认为其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但事实并非如此,作者用了38个章节来讲述中国医改为什么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除了现状的描述,这其中也包含了他大量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这些建议也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医疗改革实质上就是体制的改革。我国一直提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只提倡奉献和牺牲精神是不行的。因为做好人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人难,思想认知上的改变远没有制度和体制的改变更加实际有效。

  关于用行政命令手段强调医院的公益性我是深有体会的。我的家乡在安徽,小时候看病都是乡村医生开设的私人诊所。当时的乡村医生有好几个,医术也有高有低,竞争十分激烈。但时间长了老乡自然都知道往医术好的诊所去,医术差的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渐渐凋敝了。从09年国家新一轮的医改开始,国家不允许乡镇存在私人诊所,而是把这些乡村医生组织到一起成立一个村医疗室。村医疗室不以药物的盈利为目的,尽量以低价卖药,而医生的工资则由政府财政支出。

  此举本来的目的是好的,希望给乡镇百姓带来福利,使乡村医疗更加规范、进一步降低药物价格。可是医术高明和低劣的医生全部混杂在一起,再也没有竞争,大家都是做一样的事,拿一样的薪水。医术好的失去了之前优厚的收入,自然想着去县医院谋职,渐渐地村医疗所只剩下医术低劣的医生维持度日了。而乡亲们对这项福利并不买账,反而质疑村医疗室的服务水平,都自愿转向县医院或者三级医院了。这样村医疗室人流越来越少,形同空设。

  医疗卫生事业是我国民生事业的重中之重,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无药可救。也许制定政策的公务员们因为有公费医疗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感受不深,但百姓苦医久矣。作者仅作为医药行业的关切者,都已十分了然该如何做,更何况是卫生行政部门呢。

  《无药》是作者继《大国医改》后又一部医改力作,全书语文朴素、案例详实,深入揭露了医改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值得欣慰的是,作者既没有用耸人听闻的文字揭露医疗行业内幕来哗众取宠,也没有用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进行堆砌,而是叙述详尽,可读性强,人人都可从此一瞥中国医改现状。

  《无药》读后感(五):寻药中国医改

  我去的医院离单位不算太远,是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公立医院。挂号、验血、开药,咽喉科的医生在我明确拒绝了“一定要做足5次理疗以彻底治愈鼻前庭炎”的建议后,为我开出了近400多块的药品,加上挂号费及化验费,当我走出医院大门时总计消费500多元,占月工资的1/8。而因为本身咽喉炎并不严重,药物使用量甚至未及一半,鼻前庭炎也在擦了2次药后的3天内痊愈。

  这是一个普通小市民的医疗日常,却基本验证了中国医改并不成功的事实:本应该由社区医院解决的小病非要挤到大医院,因此多走了好多路;一个不严重的小感冒就花了高达500多块的医药费,让我开始思考下次再有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求医,而如果不求医会不会因为求医不及时而让小疾发展成为大病;而医生劝说我再花几百块做5次本可以不做的理疗,让我对医生这一职业更多了一分怀疑与鄙夷。这恰恰反映出了中国医改三个最核心问题中的两个:看病贵、医患关系差,没碰到的第三个问题是看病难,原因是没有挂专家号。而“北京专家号”即便在不通晓互联网、没到过北京市的中国居民眼中,也早已成为了一个让人心怀“敬畏”的专有名词。

  真实书写当下医药行业现状与窘迫、诚实接近医药改革本质与关键的《无药》一书,以案例分析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当下医药行业,廓清了被遮蔽的医药行业本质、讲述作者对医药改革的思考和追问。是普通市民深入了解中国现行医药体制、理清其中优劣、据此建立起自己对医药体制的认识的不错选择。

  《无药》读后感(六):给中国医改开药方: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政事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

  主题是中国的医改。作者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在医疗行业做过许多调查研究。作者基本的态度是医疗行业市场化不够,政府管的太死。

  前半部分主要说药品招标。作者认为貌似能提高效率降低药价的药品集中招标目前已经完全走样,变成了一种人为设置的市场准入门槛。同样实行集中招标的香港,同样的药品往往比国内要便宜不少,还不用政府出人出力。

  后半部分写医改,逻辑不够清晰,没有特别明确的主题。总体来说作者给中国医改开的药方是: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政事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

  书中提到的英国医生的收入模式,也许是相较而言比较合理的:医生70%的时间在公立医院服务,得到其收入的30%,30%的时间在私立医院服务,得到其收入的70%。

  全书除了每篇文章的标题外没有小标题,体裁上像是小说,这一点也让全书的条理性下降不少。

  书名《无药》跟书的内容不相符,有点哗众取宠。

  《无药》读后感(七):有人发声,无人行动

  比之于《大国医改》略有不足。汇编了作者的一些文章,但基本上不论从思路还是结构,都似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权当对逝者的追思和礼赞吧。

  这半年来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有略微的研究,大体上还是云里雾里,但比之于行路上的白丁,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至少充满了方向性的期待。

  从医疗体系来讲,它的痛点在于太接地气。人人对它都有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会太相似。可是服务于医疗体系的人,总共就那么些,甚至还有式微的趋势,而且他们也同时是服务的接受者。因此感觉,从上而下的改革是难见成效的。道德高地很容易用理论、数据、舆论、典例和噱头占领,但是归结到每一个个体,没有人日常会以超道德的标准去思考和行动的。会看到一些指责医生医德沦丧的评论,也会看到一些指责暴力伤医当事人人性沦丧的评论,然而站在“下”的角度,会看到人的无所适从。现在的医疗体系所豢养的,是少数不合格的医生,大多数不合格的患者,和绝大多数不合格的个人。

  文件中所圈点的“以人为本”、patient-centric 的说辞,很有先见之明。如何构建这样的体系,是将人嵌入构建好的体系还是根据人来构建体系,还需要很多智慧。

  从医药体系来讲,整体发展的态势向好。虽然在药品价格机制上还面临一些困惑,但这已经很大程度上与医疗体系相关了。但从药品工业的角度,对安全的重视、对创新的鼓励都是在提升的。当然也存在发声和行动之间的悖论。不过企业对于政策的敏感程度要比个人高一些(窃以为),政府各级部门能够上下协作是关键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无药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