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贾想1996—2008》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贾想1996—2008》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2 21: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贾想1996—2008》的读后感10篇

  《贾想1996—2008》是一本由贾樟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2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一):寻找自我

  那天去看贾樟柯的演讲,受益良多。至少他的道路所显示的意义与我有了映照,让我明白寻找自我是如此的重要。演讲从他生活的懵懂一直讲到对这个世界的清晰认知。他的演讲不似文学家那样卖弄风骚,不似评论家那样犀利如刀,却独具一种平实的美,这种美是生活洗练的美,是他电影语言的美。坐在那里看他演讲,好似沉浸在他拍的电影之中,于平实处给人无限遐想!由此得证艺术的本色不是把事情搞复杂,而是化繁为简!

  贾樟柯的演讲从述说他成长的过程开始,而这成长过程我一直把它看做是贾樟柯寻找自我的过程。在这中间有两个转折点影响了他。一个是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此之前他还是个懵懂的少年,这部小说给了贾樟柯对生活的反省,让他开始重新认识他所走过的路,并写起了诗歌和小说。另一个就是陈凯歌的《黄土地》,遇见这部电影之前,时代的发展正促使市场经济的大潮涌来,过往的理想主义精神逐渐被人遗忘,对物质的膜拜充斥着人们的思想。这些导致许多人处在生活的迷惘之中,而考大学失败的贾樟柯更是被时代的变化冲击的找不到方向了。他在演讲时说:只有远离故乡的时候,才能真正收获故乡。他正是在远离家乡时在《黄土地》这部电影中收获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他的根蕴藏在那里,深深的扯住他的心,使之不停的回望。这种乡愁是对过往理想主义的怀念,对美好精神的向往。同时这种远离的思考也暗示了:也许只有那个时代过去了,我们才能收获那个时代。或许就是在这种反思中他豁然找到了自我。他找到了一种更适合他表达这个世界的方式。于是述说的欲望蓬勃而发,这种欲望就是理想。从另一方面来讲理想的内在含义就是自我,而自我正是人所在的生存环境,所走过的生活,以及人的性格价值观共同构成的精神内核。

  贾樟柯寻找自我的过程是充满了迷惘与矛盾的,这是一项庞大的内心工程。他生于1970年,经历了文革时候的懵懂,经历了改革开放时的迷惘,而在多元化的今天开始怒放。而今当他回望生活,回望历史,回望走过的路程,为实现自我而努力时,他已经对曾经经历过的懵懂迷惘,对社会发展变革中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都与过往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他站在大格局中思考,走进生活的深处冷静而又诗意的思考,用镜头语言述说着这个世界平实的生活与伤口,观察着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变化,关注着生命卑微伟大。于是《小武》,《站台》,《世界》,《三峡好人》等等一批怀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在他的观察下诞生,并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走向了世界。

  回过头来再看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人生》在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在文学诗歌被奉上神坛的时候,给予了他一颗飞翔的心,《黄土地》这部电影在市场经济盛行时给予了他一双飞翔的翅膀。这些微小的事物在时代的发展中似乎都不值一提,但是国家正是被这样一件件微小的事物推动着前进的。一个国家的发展何尝不是一种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改革开放对于整个国家的作用,就像《人生》对于贾樟柯的作用。市场经济对国家以及对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和《黄土地》对贾樟柯的影响差不多。只是国家与贾樟柯,一个是大格局,一个是小人物,他们在时代的发展中所凸显的意义不同。一个急匆匆的向前进,掉落了一地的美好精神,却不知何时捡起,一个像是拾遗者,缓慢的捡起前者丢失的,一遍遍的记录着思考着。一个国家的自我应当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所要坚守的解放个人的精神文化。贾樟柯语:社会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实现个人的现代化,解放个性,让每一个人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释放每个人的人性魅力!只是这个国家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自我,或许它还处在懵懂期。

  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成长,有一些人寻找不到自我而迷失了方向,也有很多人在残酷的剧变中受伤而退缩,而这些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表现的尤其显著。旧的思想观念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开始分崩离析,新的观念体系尚未确立,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这纷乱繁杂的时代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但是这种寻找是何其艰难。许多分岔路使人迷惘。我们已经被这快速发展的时代丢弃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道路上,就像声音碎片在他《在时代华美的盛宴上》唱的那样:

  在时代华美的盛宴上

  人群凌乱如草

  不懂向内生长

  看起来却那么美好

  幸好的是我们有贾樟柯这类人,他们站在时光的流逝中,举起表达自我的大旗,静静的给我们,给这个时代指向寻找自我的方向,那就是“静物”。这是《三峡好人》的英文翻译。贾樟柯解释为:静物代表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事实。虽然它深深的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旧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但是你看到这种静物了吗?如果你没注意到,请回望历史,深入内心,寻找自我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二):拍电影就是接近自由真实

  西川说“乌鸦解决乌鸦的问题,我解决我的问题”。其实谁也没有权利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利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

  北岛: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且自喻为风暴,想把下一代也吹的东摇西晃。

  中国影片大致不外乎两类:一类完全商业化的,消费性的;再一类就是完全意识形态化的。真正以老老实实态度来记录这个年代变化的影片实在太少了!整个国家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性转折时期,没有或者很少有人来做这样一种工作。我觉得,这种状况对于干这一行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耻辱。

  中国文化有个很糟糕的情况,经常“削峰填谷”。山峰就是山峰,填谷的工作可以由填谷的人来做,各种类型的电影应该有各种爱好的导演去完成,我觉得我们个人没有责任向电影工业负责。

  基层民间生活,这是一种蒙昧、粗糙而又生机勃勃的存在,就像路边的杂草。

  如何评判影像并不在于它的光打的多么漂亮,运动有多么复杂,最主要的是看它有没有表达出现实生活的【质感】,是否具有一种对显示表象的【穿透力】。事实上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种具有现实棱角的东西,他们感到不舒服。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影像在观看的时候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承受力,而大家好像就是不愿意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来承担这些东西,宁可去消费那些打磨的非常光滑鲜亮的东西。

  那些非常纯粹记录和那些表现性的、超现实的内容之间,并不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壁垒。只要你把握好,就有可能非常自由的在这几个空间里跳来跳去。

  内心的经验常常让我感到不安,我知道我曾经粗糙的内心开始有了表达的欲望。

  就是在那时,我发现了自己内心经验的价值,那是一个被银幕写作轻视掉的部分,那是那些充满优越感的电影机制无心了解的世界。

  从汾阳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全世界,让我觉得人类生活极其相似。就算文化、饮食、传统如何不同,人总得面对一些相同的问题,谁都会生老病死,谁也都有父母妻儿。人都要面对时间,承受同样的生命感受。这让我更加尊重自己的经验。我也相信我电影中包含的价值并不是偏远山西小城中的东方奇观,也不是政治压力、社会状况,而是作为【人的危机】。

  导演要广开言路,但归根结底电影仍然是独裁的艺术。

  一切纪实方法都是为了描述我内心经验的真实世界。我们几乎无法接近真实本身,电影的意义也不是仅仅为了到达真实的层面。我追求电影中的【真实感】甚于追求【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

  自由问题是让人类长久悲观耳朵原因之一,悲观时产生艺术的气氛。讲述不自由的感觉一定是艺术存在的理由,因为不自由不是一时一世的感受,决不特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不自由是人的原感受,就像生老病死一样。我们如何获得相对自由的空间?在我看来悲观会给我们一种务实的精神,这是我们接近自由的方法。

  我悲观,但不孤独,在自由的问题上连孙悟空都和我们一样。

  电影是一种记忆的方法,纪录片帮我们留下曾经活着的痕迹,这是我们和遗忘对抗的方法之一。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小贾

  旅途中看了贾樟柯这些年的演讲对谈和杂文的小集子《贾想》。小贾现在成了我们山西人的一个文化骄傲,世界闻名的大导演。因为这层关系,在加上一点小众情节,也陆续看过《小武》《站台》《世界》《任逍遥》。说实话,不是个他的粉丝。原因也许正是这层晋中老乡的关系,他的电影,我在生活里看得到,好像每一个场景我都知道若在现场,我会闻到什么样的味道。我知道煤矿工人签生死合同的悲壮与无奈,知道在较封闭环境中长大的人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还知道漂泊的无定感。

  幽默男人我欣赏的很多,但太过感性的男人欣赏的就不多了。目前阶段,一个是苏打绿,一个是贾樟柯。

  我们观众在电影里追寻什么呢?感官刺激肯定是有的,刚从Universal

  tudio和Disney回来,3D甚至是4D电影严重刺激着我的脑细胞,如入梦境。看这样的电影,就像是去游乐园,但游乐园永远不能是家常便饭。就像蔡康永总结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歌星,却没有那么多的杂耍明星。新奇奇特固然好,但人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新奇。

  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一种麻醉剂,缓解我们生的痛苦,让我们梦想憧憬别人的生活,以为那就是更好的生活,编织一个美梦。一个美梦的价格只是一张电影票,这个交易还是蛮划算的。只是梦境和现实终归不是一条道上的。 它没有欺骗你,只是人们忽略了此片纯属虚构。做梦就是做梦,梦中的感受永远真实无比。梦工厂这名真贴切。

  我们还需要电影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更多的是, 把我们感受得到的却总是抓也抓不到,说也说不出的东西用一个精致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是有心同此心,情同此情。这样的要求也许高了点,小众了点。但这种需求也是隽永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情感,我们愿意静心聆听的也只有那么一些些。

  导演又想从电影中得到什么呢?有的时候表达是一种手段,有的时候表达是一种目的。要是追求电影带来的名,利,那就应该投观众所好,这没啥丢人寒碜的,想要啥就去做啥。冯小刚这一点活得就很明白。要是想用电影当作一种记忆的方式,尤其是比较私人的感受记忆,就该明白观众可能不大会买账。可怜的是无法坦然面对这种错位的导演。比如陈凯歌拍《无极》,用哲学腔和观众说话还要指望观众爱他,就太傻太天真了。

  我很高兴看到贾樟柯成功了,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作为一个导演实现理想的尊严。他没有变成《孔雀》里的姐姐,或是《立春》里的王彩玲。导演是需要观众爱他的,导演又有的时候表现的很特立独行,清高。这简直就是任何一段Relationship中都要面对的话题,自我与他人,爱与被爱,斗争与和谐

  《贾想1996—2008》读后感(四):有感于‘良知的乡愁’

  我是从‘三峡好人’开始注意贾导的电影。读了《贾想》,感觉他的文字像影像一样深沉,又笼罩着忧伤。2006年,在北大校园里看到海报,诧异竟然在遍地‘黄金甲’的包围之势,有这样一个袒露着脊梁的汉子,毫不怯懦地叫板。不过惭愧地说,我仍然是买了碟回家看的。我同意,这部电影让寻觅浮华的目光收拢来,浮躁的心定下来,关切地设身处地为数百万移民的未来考量一下。

  我同意贾导演在北大百年讲堂所发出的挑战:想要看看在这个崇拜黄金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关心好人?

  我感受到了关注好人,正是与主流娱乐文化背道的逆水行舟的历程。每个离弃主流的人都要做好准备,面对孤独。

  我反省自己,曾经有一位成均馆大学的韩国教授请我指导汉语发音。他选择了一部配有字幕的中国电影。我一看,讲的是下岗职工重新开创生活的影片,影片中很多家庭琐事,人际关系的矛盾等等,我感觉这个俗气啊!于是问,为啥不看“我爱我家”? 都是北京人最幽默的调侃,发音纯正啊!他说:我不想听中国人怎么开玩笑,我想了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我感到很惭愧。 作为中国人,我对反应中国现实的影片感觉不舒服,不单单是我,我们很多人都希望看到更加华丽炫目,更加噱头的的影片,让美梦离无奈的现实远一点。

  当我没有耐心关注中国的芸芸众生时,我如何能够为他们祷告,向他们传福音,成为他们的好撒玛利亚人呢?不过是绕道走开的祭司和利未人罢了。

  不过,读到贾导演弃用录音师为《小武》选择的汾阳话版赞美诗作为结尾音乐,以致后来道歉。我真的很惋惜没有采用。一个有盼望的潜在的背景,才是一个有力量道成肉身进入现实,又可以超越现实带来拯救的东西。我希望贾导演找到了这个力量。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五):他和他们不一样,他和他自己也不一样

  这本书是2009年首次出版的,而我却在八年后的今天才真正看到它。不能说来得太晚,而是来得正好。

  当《小武》还在地下传播的时候,知道了贾樟柯。灰暗的色调,粗粝的画面,还有内心深沉的哀伤,是卑微的小武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然后是《站台》,仍然是挥之不去的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那个时候观影,完全不懂得电影语言和镜头、技巧之类的东西,观看的只有电影讲述的故事,体验故事里人物的情感。

  再后来的《任逍遥》和《世界》,虽然可以买到碟片了,但是始终没有正式地观看。因为感觉他的影片的画面似乎开始变亮了,不再如以往般昏暗。期间,贾樟柯的声名慢慢变大,媒体报道也日渐增多。我在想,他的电影从地下转到地上,获得主流社会的接纳,是否因为他有所改变了呢?他的作品是否还会继续关注人性,探讨生命中的种种姿态么?

  然后是《三峡好人》和《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上了院线,我没有去看。铺天盖地的影评让我觉得索然无味。《二十四城记》是在飞机上看的,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看完,却已经让我感动。因为我的父母年轻的时候,以及我年少时候的家庭也经历过类似的跨越半个中国的迁移,也经历过大型国营工厂从兴盛到凋敝,相似的背景印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时代。曾经共有的骄傲和悲情,勾引出我们相似的泪。

  如贾樟柯自己所说,他没有间断过短片和记录片的拍摄。所以从他的作品列表看来,从2007年至今,他参与制作的各类作品从数量上看颇为可观。然而,当2105年《山河故人》上映时,我去影院看完后,却感觉缺乏新意,影片没有给我带来惊喜,更无从感动。

  然而,我为什么继续关注贾樟柯?是因为他近年来凭借着稳升的知名度和进取心,希望培养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的态度和举动。今年才成立的“暖流”和“柯首映”,我们还暂且无法预知未来的成效,但起码这是试图在国内建立一个有效途径和良好平台的开始。如同体育精神的传承一样,在你已经不需用冠军证明自己的时候,培养年轻选手比自己继续夺冠更重要。

  恰恰是贾樟柯在“柯首映”平台发布了几篇文章,让我对他的文字产生了极大的热爱。拿到这本八年前出版的《贾想》,简直爱不释手。书中没有高深的电影理论,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神秘,有的只是作者对电影朴实、真诚的爱和陈述。通常看这类书时,碰到认为有价值的语句,我乐意在下面划上直线,或者摘录下来。但是面对这本书,我发现完全做不到了,因为书中每句话都是那么中肯、有道理,字字珠玑。看他的影片时,会感觉这个导演比较严肃、沉闷,然而他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通达的幽默和机智。他的文字干净利落,行云流水,画面感很强,这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书中有他对电影的理解,有他对过往生活的追忆,有他对市场环境的批评,即使是十多年前的话语环境,很多评论至今却仍不过时。然而不论喜忧,全书从头到尾都浸透着作者那份对电影义无反顾的热爱。这也正是这本书最感人的地方。

  《贾想》篇首,由陈丹青作序,标题是《贾樟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看过这本书后,我也想说,贾樟柯,也是和他自己不一样的动物。此刻,我爱贾樟柯通过文字进行的表达,胜过他用影像传递的内容。

  相比十年前,今天的市场环境已变好很多。希望他能带着对电影的这份态度和力量,始终前行。

  《贾想1996—2008》读后感(六):他不代表中国,代表的,是一种对于中国电影的努力

  我们甚至可以说,贾樟柯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了。

  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主要基于两层考虑:一方面,似乎唯有贾樟柯在持续地挖掘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以及中国过三十多年的流变;并且,这种探讨总是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审视着这种流变,并持续地保持着批判的眼光。所幸的是,这种挖掘得到了一系列的响应。

  另一方面,贾樟柯似乎也在频频发声,对于中国的电影体制、大制作以及艺术电影等问题发表过越来越多的意见。特别是,《三峡好人》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间有关排片的问题,《山河故人》所带来的排片问题,以及诸多没有进入影院的片子所做的呼号。且,他对第五代导演的持续批判,似乎也是对整个电影体制的映射性反应。

  这样的提法,其实并不过分。一般而言,艺术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是克制的。虽然,贾樟柯似乎确实“发声太多”,但是,一方面,他基于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贾樟柯至少还是保持着对这个社会和体制的批判性状态的。所以,比那些谄媚的,没有作品的,装艺术家,强装知识分子的“公共人”,段位不知高上多少倍。

  所以,必须佩服贾樟柯的努力。至少,从他的很多作品里面,可以感受到一个来自艺术家和观察者的诚实。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言,“当摄影机开始转动的时候,我希望问自己一声,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你真正的所思所惑?”至少,贾樟柯做到了。他用他的勇气,面对了一个时代的脆弱。无论是《小武》中的小武,《天注定》中的群像,还是《三峡好人》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抑或《山河故人》中莫测的时代命运。

  但是,批评过旺的结果,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失去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克制。或者说,艺术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间,保持的距离较为克制为妙。无独有偶,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与其克制的程度往往成正比。贾樟柯自己非常明白,“我时常警醒自己——时刻对自己激动的情绪加以适度的理性节制”。贾樟柯谈到自己的创作生命之时,是如此害怕成功之后缺少真正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源泉的枯竭。后期的电影失去的“粗糙”感,不知是否算得上一种警醒。

  例如,后期的《天注定》以及《山河故人》,虽然仍然保持着对于人的关注,但是,在关注中过多地带入对于社会和体制额批判,恰恰就是一种不够节制的结果。也许,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去公平地评判这个社会和体制,才是最为客观和节制的状态吧。

  我知道,这些作品仍然是他的所思所惑,所以,这确实代表了贾樟柯对于中国电影的一种努力。特别是,当他“用电影关心普通人”,“感觉每个平淡生命中的喜悦或沉重”之时,他为我们理解时代的精神状况,贡献良多。我希望他能一直克制他的表达欲,从而贡献更多“粗糙”的电影。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七):不仅仅是电影

  相信每个会看这本书的人对电影都是有或深或浅的感情的。我就是一个超级爱看电影的人。相对于身边的很多人跟风讨论某某大片。我的表现就是一个异类。我对电影一直是一种很严肃的态度。认为电影和书籍,绘画一样是承载人的思想。我们通过看书,电影了解人的感情,思想和生活状态,从而也开扩了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是我便觉得任何电影都应该自圆其说,言之有物。

  于是向我这样的影迷对于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贾樟柯便是早有耳闻。但是真正静下来看他的电影《小武》,也才是最近的事情。看完之后我可以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为什么贾樟柯会屡屡得到好评。小武这个电影非常的真实,真实到有点像个纪录片。小武这个普通青年的友情,爱情,亲情,在变革的背景下的状态是那么的脆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每个人也都越来越孤独。我比较惊讶的是贾樟柯在98年的时候已经敏锐的捕捉到,并且如实记录了那种状态。当时我还在读高中,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贾想里面有提到一些电影的历史,但更多的是一种创作者心情的记录。对空间感,电影的力量,内参片,电影分级制度,电影人才等等表达自己看法。看完此书后,我变不再不在抱怨内地的电影。就像足球一样,也都处于非常艰难的状态。电影分级也得不到落实,电影没有标准,好坏都是你说了算。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是东剪剪,西剪剪。好的东西能出来,那才是真的怪。片商通过行政影响力来宣传,电影不是真正用过市场来检验的。由此可以推向在中国的各行业。生活在中国不容易。

  电影于我,可以放下武装自由轻松,可以情感得到宣泄,可以看到更多人的智慧。它成为我生活的部分,于是电影也就不再是电影,它有了更深的意义。

  《贾想1996—2008》读后感(八):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贾樟柯

  读罢《贾想》总是喜欢在最后几页再翻上一番,心想:“贾大爷没写完吧?!”我好奇于从08年到现在,也就是我们的高中时代里,贾导又有怎样的思想,抑或说什么样的姿态。我们好比是观棋之人,在猜测他下一子会落在哪里。

  贾导很真诚,对电影真诚、对艺术的追求真诚、对观众真诚、对世界与生活真诚。而这份独到的真诚化作了《贾想》里北岛般诗意的深刻,龙应台般有理有据的批判。他在思考,在很用力地思考。

  贾樟柯是理想主义者,但却是富有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者。说他“理想”,因为他是电影工业化主流的反叛者,坚持着自己的艺术风格。说他“现实”,他镜头下的世界永远是真实震撼的。他为当下的中国做着解剖,把纠结着的并将持续纠结的世界展现给大家。现实是他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手段,理想是他揭示现实的取景框。我的脑海中总会蒙太奇般地出现,在1968年的巴黎街头,三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为了反抗现实中的压迫,挥舞着反抗的拳头。令人失望的是,院线被所谓“理想主义者”的拜金者长期占据,他们打着艺术的旗号,却俨然变成了吸金机器,所谓“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是赤裸裸的对艺术的变节。我们有什么理由甘心贡献几十元的票房呢?技术拉开了我们与电影的距离,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用物质力表现电影主题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层次上的缺失与懦弱!

  贾樟柯把镜头对准了需要关注的人,技术在他手中只是手中的笔,重要的是笔下的故事。他在成长,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电影的担当越来越大,但我们看不到他肩上的压痕,举重若轻的他在这个媒体爆炸的电影多元化的时代里走着自己的路。他比所谓大师,走的更远,也走得更高。

  但,我不对任何人抱有幻想,包括贾导。当他年华老去,他也有自己永远走不出的局限。他希望,当我们肩扛摄像机的时候,他已然成为了我们反叛的对象。

  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注定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表达世界。

  而今天,我们依然崇拜着“实验电影”伟大的导师!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贾樟柯!

  《贾想1996—2008》读后感(九):让我佩服的人不多,贾科长算一个

  陈丹青的前言

  陈丹青在前言里直言:中国电影一直缺乏真实性,其根源不仅仅是外界限制,而且是创作者已经忘记如何呈现真实。而谁来救我们呢?只有我们自己,靠着认真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陈丹青靠着一步一步地画画,贾樟柯靠着一寸一寸的胶片。凭着良心活出自己的样子。

  中国电影的窘境

  对于贾樟柯来说,摄影机面对的终极目标是,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人。“创作变成了操作,艺术变成了实用,将一切纳入职业规范之下,甚至不惜压抑激情和力量,艺术剩下的除了机巧还有什么?”

  “在某部新生代电影MTV式的一千多个镜头里,创作者关注的并非生命个体而是单纯的自己,杂乱的是视听素材编织起来除了自恋还是自恋。许多作品犹如自我抚摸,分散的视点事实上拒绝与人真诚交流”。

  以上是贾科长1997年的文字,精准地预言了20年以后中国电影的窘境。

  “的确,电影越来越像江湖,你看,媒体谈论第五代和第六代,就像讨论两个帮派。”

  “有行规事情才能规范,艺术原则也好,商业原则也好,总比喜怒无常的人和恩恩怨怨的人际关系来得可靠。”

  贾樟柯谈文化

  文化和书本知识不是一回事。就像有人读了很多书,但所谓的学问只是增加了他傲视旁人的资本,并不能影响他作为人的基本态度。在普通人身上也许能看出来比所谓的知识分子身上更多的文化尊严。

  贾樟柯谈中国社会

  不知怎么的,每个人都碰到了麻烦,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冲突让这个小县城彼此间的人情关系变得淡漠。

  贾樟柯谈怎么拍电影

  “获得形式更为重要,但想明白用什么方法拍电影和想明白用什么态度看世界不可分开。它使我获得叙事形态,进而确立影片的整体形态。”

  “对我来说,第一部首先要把剧本做扎实了,在结构上把人物关系,情节走向,场景脉络理通顺了,在心里落实一个理性的坐标。你的这步工作越是周全,越是给现场的即兴发挥留出更大余地。”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开拍前,设法和演员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让他没有陌生感。”

  “电影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一种经验性的工作。从策划作品,筹集资金,租赁器材,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知道电影放映,宣传推广,甚至交流演讲。”

  “电影是所有艺术中对资金和市场依赖最大的艺术。”

  “阅人胜过阅景,多个朋友多条路。”

  和黄金甲的嘴炮

  “用破坏自由贸易原则的代价带来的保护很难谈得上合法性。”

  《迷茫记》里,贾樟柯提到被老谋子的人“告密”导致其被吊销拍电影从业资格的事情。后来查到此人叫王斌,是老谋子的编剧,很有意思。

  《迷茫记》里并未提到是何人告密,而王斌在某节目里提到-

  “贾樟柯一直标榜自己是艺术片导演,但是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商业的导演。除了《小武》,它的很多片都是为了拍给国外那些想看中国状况的人看而拍的,并不是出自于一种自我悲悯的情怀。说句难听点的,这就是既要做婊子还要立牌坊。《三峡好人》在威尼斯拿了金狮奖,评委会主席马克-姆勒是电影的投资人,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就是不承认;现在又一再撒谎说有人打小报告,告密害得他小武被禁。这个过程描述得像小说一样,发言之后面对质问却不再回答。他是编造了一个谎言,制造了一把暗箭,是卑鄙的!”

  新闻链接在此 http://ent.sina.com.cn/v/m/p/2007-06-22/18071608991.shtml

  就一句话,如果这事儿真的跟自己没关系干嘛跟我们贾科长这么大仇呢。

  黄金甲和三峡好人一起上映,三峡好人拍片量极小影响票房,贾科长质疑市场公平和张伟平打起嘴炮。

  张伟平是一个商人,当然保护自己的电影市场,老谋子跟着张伟平的这几年我觉得电影在艺术性方面走到了最低谷,虽然和其他导演来比还是高出一截,但横向比较还是走下坡路的,黄金甲的豆瓣评分是5.1。今天也许有人愿意再看一次三峡好人,但黄金甲注定被人遗忘,因其的虚浮和空洞。

  老谋子这么做其实也是想做出尝试,比如拿到更多的投资,比如跨国合作。贾樟柯的嘴炮,其实不是针对谁或者某部电影,而是针对电影运作不合理的方式。如今张伟平和老谋子分道扬镳,是注定的,因为老谋子还有艺术追求,商人不是他根本的基因。他们俩闹掰的时候,张伟平的言辞让我感觉老谋子为什么可以和他合作这么久,完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两个人,说到底还是张伟平能为老谋子提供更好的平台。

  “我们找不到一个主流价值为依托,因为主流价值本身被分裂为许多矛盾的,悖论的东西。这时候,一个主流价值出现了,就是商业,商业变成英雄,整个社会都在进行经济活动。今天的年轻人基本上只认同于商业文化。物质的获得变成每个人生活唯一的价值,好像你不去攫取资源,迅速获得财富,有可能将来连医疗,养老都保证不了。”

  《贾想1996—2008》读后感(十):“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贾樟柯

  “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电影和小说,我把他们看作震撼心扉的精灵。尤其是电影,2个小时,浓缩的是生命的精华。贾樟柯,熟悉的名字,却没有看过他的电影,想看看书,走近他。

  学到一个词,叫做电影美学。跟着贾樟柯的视角,有两种主要的电影美学,一是视觉系商业片,二是心灵系文艺片。这就突然很形象的把我看过的电影分了两类。像变形金刚、钢铁侠、星际迷航、速度与激情,典型的视觉系,记得看完IMAX版的星际迷航2,出来以后同学问我感觉咋样,我说很爽;又问我电影讲了什么故事,我却顿觉茫然,没讲啥故事;但是,就是很爽!哈哈,典型的商业片。至于文艺片,貌似纯种的不多,很多兼有文艺商业的属性,最近的比如致青春、合伙人、原始人、盖茨比等,讲述引人共鸣的故事,里面的思考和故事的现实性我一直都很喜欢。当然,这不是纯文艺,纪录片才是纯文艺,而我没有看过纪录片,贾樟柯的电影就主要是纪录片,记录生活,记录身边的发现。

  生活里,狂欢是一部分,人性需要释放;而生活,更需要我们平静的观看、感悟,或者只是通过影像学习生活的经验。现在,想多看看纪录片了,央视的纪录片频道貌似越来越赞去关注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