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荒废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荒废集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荒废集读后感10篇

  《荒废集》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废集》读后感(一):陈丹青艳遇范冰冰

  陈丹青艳遇范冰冰

  读书 2009-05-10 21:41

  昨个说道,荒废集这本书,实际上是为了封皮才买的。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封皮上档次的书,内容100%是差不了的。所以陈丹青的这本书,也必然是本可读的书。当然,你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也会有的。有例外才有规则嘛。但这种事情,我至今仍未见到。

  相反的,皮烂的书,内容估计也好不了哪里。因为真正的作者,是不会任封面设计者糟蹋自己的作品的。当然,如果作者死了,你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就看到,张爱玲的书,很多封面就糟糕的很。比如这本《小团圆》。王小波的书,绝大多数封面都是奇烂,烂到如果我是王小波的话,我都想活过来把这些书都烧了,把这些设计封面的都抽一顿。

  再说陈丹青。陈丹青的文笔是很好的。好的超过了一般的专业作家。好像搞艺术的,如果达到了一定高度,其文字也必然都不错,毕竟这两个事情是相通的;反过来,文字好的人,纵然不能画的好,但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比一般的艺术家要高很多。

  文笔好这就是个基础,而有思想就会让文字变得更加丰满。陈丹青的文字就胜在这个方面。他的文字形式简单,没有长句子,但是感觉特别有节奏;他的思想则出自他的经验和独特的艺术家视角,因此,很多的内容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启发我们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个美术家,陈丹青对影像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则更值得我们去重视。文中的插图,都是精心挑选并精心排列的。这种精心的结果是,让我们重新感觉到这些影像的生命力,可能性。这也是更值得我们去品味的。

  读他的书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通过读他的书,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人。陈丹青最初进入我们普通人的视野,是他在清华的辞职。之后我们看到的他,就是一副当代鲁迅的模样,一个愤怒的中年人。这个形象是很糟糕的。其实牛逼的人只是有资格愤怒,但不仅仅只会愤怒。我们读他们的书,就是最好的理解他们愤怒之外的事情。

  好了,终于说到标题的事情了。

  说陈丹青又一次坐飞机前,突然看见一个美女,真是标致极了:“美人!……简直专业美人!”“型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姿媚的。”陈丹青说,自己是又高兴又害羞,纯粹的老男人心里的小男生情节。后来在飞机上,这个美女一路上熟睡,陈就一路上过眼瘾,并十分陶醉于自己的艳遇:“我还记得偷偷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像是作案”。

  后来,陈丹青看杂志,知道这个女的叫做范冰冰。

  这是陈丹青自己写的。文章写的真好,自己的心态都描述的极精细,读来诙谐幽默。

  但我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觉得陈丹青很搞笑,还是小小鄙视了一下他。因为把范冰冰说成那么好看,我是觉对不能接受的。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觉得想吐。陈丹青把范冰冰说的那么好,是不符合我们大众的审美观的。

  当然在女性美这个问题上,也许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毕竟喜欢范冰冰的也会有几个的。看范冰冰电影的票房就知道了,虽然一部电影的票房只有几百万,但这证明,喜欢范冰冰的人还是有的,至少我去拍电影,票房就不会这么高。所以我要说,老陈啊,you are not alone。

  但话说回来,陈丹青对另外一个女人的评价我觉得就恰如其分多了。这个女的叫于丹。陈丹青说:“于丹特像从前共青团系统能说会道的辅导员。”

  《荒废集》读后感(二):陈老师,他叫石羽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看书太少,识人太浅。

  促使我决定写点东西——因为实在太懒——实在是因为某个技术性错误,不得不跳出来摇旗:陈老师,你记错了一位老人的名字。

  那个在1969年的国庆献礼片《风暴》中饰演斯文入骨的文人军阀的演员叫做石羽,不是白羽啊。

  文人,军阀,绅士,斯文,这四个词的组合真是迷人啊。实在按捺不住想见识一下视觉效果,就以关键词“白羽”和“风暴”google了一下,返回的结果让人失望。多番换字搜索,证实那位演员实叫石羽,在著名的《小城之春》中出演男二,2008年在93岁高龄离世。

  各种原因,好像没人注意到这个。但我这个人生平最恨别人写错我的名字,所以忙不迭地推己及人。围脖上看到宁财神写期待导演李安和编剧王惠玲的合作,但错把玲写成铃,也忍不住@他——但是,这些网络大牛们都不怎么搭理人啊。。。

  反正我也写不了啥书评,按一贯套路,再不正经八卦几下:

  1 每当看到一个出色的人物,我总忍不住好奇他或她的另一半。于是我搜索了陈老师的另一半——感谢互联网——甚至看到了照片。黄素宁,很好的名字,也是画家。于是心安了。

  2 当年湖卫一档深夜节目《零点锋云》促成陈老师和韩少的对谈,那番言论又掀风波。事后陈老师以“性感”一词形容韩少,深得我心。顺便八下,人谓湖卫娱乐立台——当然也不假,综艺节目、自拍剧神马的都算引领一时风潮者。但我也记得那些《城市语文》,《新青年》,《有话好说》神马的。身为一个湖南人,我对湖卫保有一种微妙的爱恨交织的心情。

  3 貌似我越来越喜欢范冰冰了。陈老师《艳遇》一文,实在是范爷的加分之作,也不知道后来那幅速写去了哪里,有没有送给佳人。我相信画家看人的眼光。

  4 陈老师形容国外的孩子们“人人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出国近三年,我找不到比这句话更确切的形容。最近又看到一个视频,事关教育公平和高考移民。他先生末了飙出来一句:这不是忘8淡嘛,艹尼玛的。

  5 朱西宁好帅!!!!!!!

  6 刘索拉这样的女人啊,我暂时词穷了。还是有好男人很有眼光的,比如她的现任丈夫阿克巴,陈笔下现实生活中真绅士唯一一人。刚才又搜到一堆八卦,很好看:http://www.fabvalley.org/bbs/viewtopic.php?f=1&t=4971

  7 第一次听说陈老师的名号,是和贺卫方老师连在一起:他俩因为考研中的政治一科拒带研究生。当年我看这则新闻,看得很爽。

  8 他们那一代人到底是怎么做学问的啊。一个画家吧,书也写得好,头脑和素养也是一流。最后还是抄一段书中的文字作结吧,我亦看得心有戚戚:如今回来分羹的“海龟”人士有福了。悬想四五十年代字英美苏联回来报效祖国的前辈,除非会弄核子飞弹之类,老舍、傅雷即选择自我了断,不肯熬到到七十年代。我现在知道他们在外面黄油面包吃过,回来是什么意思,什么感觉,他们真的爱国家。我辈的品学怎与前代相比,他们中有人便这样收场了。

  我很久没干过这样一个个字抄下来写在日记本上的事情了。

  《荒废集》读后感(三):杂思

  我想,在当下,在言论自由及出版不断加强监控的情况下,陈丹青老师的《荒废集》恐怕难以面世,亦或早已在“自我审查”、“被迫审查”下面目全非。我小时候虽然学过一些素描,于美术却是门外汉,只道是好看或看不懂;我也不是知青,于那个充满激情与荒诞的时代缺少切身的体会——不过,我对它是充满兴趣的,不仅是真相,也是何以如此?人性、环境诸如此类。在很多的书中看到“文革”,支离破碎的故事,却是一样的无奈、感动、荒诞——个体的命运在时代的强力下被肆意地玩弄着——那是一个时代,发生在一个拥有数亿个体的国家,牵动的东西实在太大、太重,也太复杂。在执政当局有意遗忘的时候,如何去记忆、去反思无疑显得更加珍贵;因为谁也不能保证那样的时代不会再来,尤其是在真相如此遮遮掩掩的时代。

  《荒废集》读后感(四):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陈丹青,上海人,经历文革,自称老愤青,辗转纽约,在特殊年代为了回国放弃了国籍。后来授任于清华,因为几个想招的学生皆是英语不好而落榜,争取不得, 挣扎反抗无果愤而离职。

  这是一本散文集,前半本谈到鲁迅,后半本是星星派,奥运,下乡那些年以及偶尔又提及鲁迅。鲁迅怎么了?在陈丹青的印象中,党国对于民国历史是全面扭曲的,胜利者在他统治的土地上甚至等不到当事人历史了, 就迫不及待官方布告那些年发生的一切。但是,他们又想在这段历史里找一个具体,最好是个符合当前政治潮流又无法发声的人(一般死人)。在那时候 ,右派个个都该批斗,那就左派,他们发现了一个人,鲁迅,即使这个人也有躲进租界避难的历史即使这人按现在的购买力是个月收千万的wanhong,但是,人人纷纷相信这是为了更好的革命。总之就是他了,就好象孔子于封建礼教,社会主体必须是他,这个人的作品多,说多了还自相矛盾,人死了几千人有群众基础,我们就节选出我们想要的部分然后教育人民好了。

  每个时代看到的过去岁月的历史都是当前政治的缩影,在小时候,从来不知道空气的存在,但我知道把头放进水里会难受。直到后来知道空气的存在,陈留过美又是艺术家,经历这些后当他回过头来看这些岁月,看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忍不住真诚的说道:我们要选拔人才,艺术家为什么要素描好,那不过是个学画的工具,可以通过大量机械重复获得,可是我们却用工具来评判生源。

  1.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写稿出书,回国八年,别人看着很勤奋,自己思忖,总有荒废之感,虽然不忙着这些,我也未见得做成什么更有价值的事——这回的书名题曰:“荒废”,其实言重了,比起“退步”的意思,更显做作。

  2. 访谈里问:你个人仍在寂静中绘画写作,这些作品怎么不拿出来?

  你辞职离开清华说:“但是盆栽也得有人好生供养,体制怎么能轻易改”那种落寞……

  陈:没有呀,我写到这里很得意。读不出来么?

  3. 现在说起你的作品总是提到二十年前的《西藏组画》,作为你的代表性作品。你会不会有那种想法,要画出新的东西超越这个作品的影响?

  陈:以前有过,现在不再这么想了。这是个圈套。你画出所谓成名作,被承认了,就是一套子。人家提起,你会不自觉那这个套子套自己,这就是全套。然后你想超越它,又上了自己的当,有舍一圈套。别想这些,往下走就是了。

  ……

  在文学界宣扬矛盾、巴金,封杀沈从文、张爱玲的所有小说;在思想界抬高艾死奇,贬低冯友兰;在史学界太高郭沫若,抑制陈寅格——说起来不伦不类,郭沫若的身份严格来说不是准史学家,但解放后他公开批判自己在民国时期的创作,从事历史和考古学——再譬如说音乐家,我们从小只知道聂耳和洗星海,长期不知道黄自和黎锦晖,因为不准放他们的歌曲;美术界则高度肯定徐悲鸿,批判刘海栗、林风眠;演艺界,推崇梅兰芳,停止出版民国美术的非左翼作品。

  6. ……

  (提到幽默-民族性问题-中国的国民性)

  好死不如赖活,装丫挺,不老实。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不老实,但中国文明居然能够一直存活,也因为狡猾,不老实。

  7. 引自以为美国撰稿人“北京奥运会会是对中国百年苦难的补偿。”

  8. 基辛格、尼克松相继访华,美帝国主义长驱直入。我小学所在的茂名北路直通锦江饭店,《上海公报》即将在那里签署,沿途所有住户因此招致严厉监管,包括晒晾的衣裤一律不得移出窗外。外宾被指定经过的街市一时货品充盈,春节才供应的全猪全鸡密匝匝堆出来,通体冰霜,只给看,不卖,美国人一走,当夜撤回——多年后我读到美国人的七十年代的回忆,他们居然十分清楚当年来华观瞻的种种奥秘,就像今岁京城奥运会的全套应对也被这万恶的西洋人看在眼里,只是琳琅道具可比那是阔气太多了。

  9. 七十年代的记忆贯穿:“文革”十年,亿万人民不准迁徙,没有旅游,出行和返回一律需要公家证明,除非政治或商业性质的差旅,被准予“祖国大地”往来南北的群体,是上千万只青:被赋予光荣的革命身份,却没有户口和单位的人。

  提到的书:

  《伶人往事》

  《胡适晚年谈话录》

  《荒废集》读后感(五):阅读陈丹青 想念梁文道

  扫盲预备

  扫盲开始

  陈丹青是个五十啷当岁的男人

  不是个三四十岁的女人

  陈丹青是画家

  不是音乐家

  鲁迅有两个兄弟周作人周建人

  不是一个周作人

  扫盲完毕

  觊觎这本书很久了

  由于三十九元的定价

  在书店往回犹豫了一个暑假愣是没有狠心扯腰包

  遂然发现图书馆有

  连忙借来

  叫我长吁一声

  多么庆幸没有把现金奢侈在这本书上

  让我告知你

  如果我可以

  我绝不能向你推荐此书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鉴赏美学没有彼般忱忱的赤心

  如果你如我一般对古今中外的画作没有精深的造诣

  如果我可以

  我宁愿你没有读过此书

  不是清绝的否定此书的点滴阅读价值

  请看到前面大段的如果引导下的条件状语从句

  这本书我只欣喜五十页左右的内容

  讲鲁迅的那五十页文字

  我是一个对鲁迅虔诚膜拜的孩子

  从《孔乙己》彻底沉溺

  到后来《药》《纪念刘和珍君》达到高潮顶峰

  因而鲁迅铁定背了应试教育的黑锅

  提起鲁迅

  大多数年轻人便只能欲罢不能的忆起应试教育的悲哀与僵化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喜欢鲁迅

  这是应试教育唯一于我做对的事情

  前几日看到新闻上沸沸扬扬的报道“语文课本改版 大量删除鲁迅文章”

  不能平静的在宿舍嚎叫了整个中午

  嚎叫

  就差直接撩脏字了

  我不忍赌明日的年轻人不能如实刻画精准言说孔乙己是何副容颜

  我不愿闻翌日的文化人无法深澈领路悲恸忆起血馒头是那般遂刻

  于是嚎叫

  一中午

  然后悻悻的去睡觉

  无能为力便也无愿闭嘴

  阅读陈丹青

  想念梁文道

  《荒废集》读后感(六):哈哈,读了

  《百年苦难的补偿》这里我想,不只是我们,就连作者自己或许也在感动,也在钦佩,他说了一句话 “我原是资深单干,又常开口叫骂,此番大型集体创作,这才承认自以为是的指斥或献策,其实多么轻易而轻佻。”中国人活着难啊,做艺术的不了解,你们的开骂的背后有多少心酸苦累,恐怕这一刻陈老师又切实的感受吧,中国人太看重责任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种责任感,都要把事情做的悲壮些,总要总结一些中心思想,所以中国人累,但是这绝不是不好的,即使再怎么也不如你眼中的雅典奥运开幕式,可是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一个完美的瞬间艺术就是这样,百年苦难的补偿说的太重了,国的自卑心说的也太重了,毕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喜欢这样的好客,这样的热闹,怎么不好。好不好,我喜欢作者这篇文章里纪实类的照片和记叙的文字,这是他的文字里很少有的,看的尖刻,站得也有点远,正好适合这宏达的场面。

  《荒废集》读后感(七):荒废的从不是我们的心灵

  这么多年来,我痴迷的书大多数都是一个类型,最爱的是村上春树,其次是米兰昆德拉。热衷于读一些清新明快的小散文。或者说,只关注自身,对外事异常清冷和隔离。

  看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推荐,算是一场无意的邂逅。怎知,略翻几页,便有一种感觉填满胸腔——那种感觉在我看《海边的卡夫卡》时有过,在看《一个人的好天气》时也有过,是感觉他的论说、文字在一刹那间击中内心,你还没有看清他究竟击中的是哪个角落,没来由地竟心生一丝惶恐。在翻阅这本书时,我曾数次掩卷,用“不忍卒读”并不合适,只是需要缓一缓,再慢慢地释放心底里翻涌而出的气泡——赞同、钦佩、超越时空的某种相通……

  第一,是先生对于丹的评述。看到先生的评述,不禁想起前段时间拜金女马诺那些言论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各种评论各种反应如轩然大波,而我从未加入朋友们对此事的评论。当然,这种娱乐事件不能和先生说的当今文艺界现状简单类比相提并论,我只是于默然之中想起哪位哲人说的一句话,他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先生的态度也大抵如此,喜欢者去听去看,毕竟是于丹将深奥生僻的论语推向广大公众;厌恶者不看不听,严肃学者们继续做你们的研究去也。这是先生的态度,带着一丝现今社会由于被主流媒体和主流言论操控而极度稀缺的民主情怀。

  先生对民国作家的命运也作了阐述,我曾深读过他们的书,如俞平伯、周作人、废名、张爱玲等等。唯有以客观、真诚而开放的态度去解读那一批人,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民国文化的风貌,才能于今日文化之健康全面有所裨益。

  先生对待美术的评价我不敢妄言揣测,只是单纯地觉得,在现今社会,先生的言论,是不俗之音,有警醒之智,值得我们去读去深思去建立自己对社会对现实对历史对文化的感知与评断体系。

  这是我在这个春日邂逅的最好的一本书之一。

  《荒废集》读后感(八):荒废的时间用来思考

  书中写到很多关于美术绘画的评论,我个人于此行是个门外汉,所以这些文章也就是看看而已。

  另有一些关于文学或政治的评论,文字简洁犀利,配图相得益彰,要么是一些有人文价值的老照片,要么是一些艺术作品。且不说所有的观点是否完全赞同,欣赏作者对于每个事件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其所看待问题的角度会给人不少启示。有几篇文章印象比较深刻。

  对于文艺“大师”的看法,他用地狱和宗庙来描述,深有同感。很多作家画家音乐家(如胡适和鲁迅),要么被贬得一文不值,要么被捧成神一般的人物。每个人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理解是感性的,主观的,各不相同,有所偏好的,每位作者有他存在的历史背景,怎么能有统一的答案呢!所以语文考试的那些阅读题所谓的标准答案真是可笑!

  另有两篇文章写到台湾的“温良恭俭让”,心生向往。他说内地的同行见面总是谈房子车子路子,而台湾的同行们更为率真,很少身居官位,喜欢探讨文学和艺术。我的世界离文学艺术很远,所幸周围还有一些虽然业余但也非常热爱不肯舍弃这些的挚友,能够和他们一起畅所欲言,已经很幸运!

  《荒废集》读后感(九):退回零点

  上周的偶然,发现手机里下载了一个APP名叫“得到”。想是朋友曾经推荐过的,但彼时并未上心,外加很多琐碎事要处理,竟草草忘记了。是日下载了陈丹青的《荒废集》。打算睡前读着安眠。

  不曾想,这一读便来了精神。

  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

  看完他写的书,打算概括出一些观点,是做不到的。缩句?不成,砍了哪个词都会变味。换个说法?不成,找不到任何较之更准确无误的表达。

  这就是聪明人写书,凝练、透彻。

  谈

  谈成名作,他说这是个圈套。人家提起,你会不自觉地拿这个套子套自己,然后又想超越它,结果又上了自己的当。可是,超越又怎样,不超越又怎样?

  谈空间,谈互联网,他说互联网在传统媒体外拓展一大片空间,但不要误解这就是真的言说空间。它只不过是个舞台,不是节目。

  谈文艺复兴,他说在西方文化与中国现实之间必须审慎。现在的人们不会说谎,或者说是很笨的在那儿说谎,而“艺术,本身就是谎言”。

  谈文化悲观论,他说我们正在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学术行政化”,是对是错不好评判,但不管怎样就该让它出现,让它暴露在社会的指摘当中,这没有坏处。

  谈百家讲坛,谈于丹,他说如果听下来觉得于丹讲得不好,可以自己去读《论语》,但没必要骂她。你一骂,水准就下去了。法国的萨特,英国的约翰·伯格为何能上电视,因为他们的观众在那个水准,他们如果来中国讲……“我没到那程度”、“我的程度正好听得懂于丹”。

  谈中医存废,他说真正主宰中国医疗或是教育事业的,都是政治力量。

  谈鲁迅,他说不知道先生如果活在当下会对这个社会和人怎么看,“乖,忍着,别犯傻,这是今日中国人真正的精神。”

  对待媒体的采访,他一贯不藏不匿。嘬根草烟,用那双杏核眼直勾勾盯着你,任你身后寒气逼仄,丝毫不会退让。

  逐渐聊着,你会发现他的可爱之处。他较真,却又洒脱。他矫情,却不矫揉。他处处骂,处处显示出对这个时代的爱。话语间充分地告诉你什么是——“越爱,就越恨”。

  基因

  他大爱鲁迅,大爱胡适,并认为我们一度神话前者而妖化后者,这种政治洗脑是极可悲的。

  “在文学界宣扬茅盾、巴金,封杀沈从文、张爱玲;在思想界抬高艾思奇,贬低冯友兰;在史学界抬高郭沫若,抑制陈寅恪。再譬如音乐家,我们从小只知道聂耳和冼星海,长期不知道黄自和黎锦晖;美术界高度肯定徐悲鸿,批判刘海粟、林风眠;在演艺界推崇梅兰芳,抑制程砚秋、尚小云;电影界……长期以政治目的切割历史,因人废言,成为一种思维模式遗留给我们几代人,成为我们的细胞,甚至基因。”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此刻我读到的,可能是他人加工、矫揉后的文字,脑中所刻画的陈丹青的形象,亦可能与现实、本真的他毫无相干。

  猛一细想,顿感这基因之强大。你不要反抗,也不必反抗,因为你根本就意识不到。

  传播学上有三个很奇妙的理论,“议程设置”、“把关人”和“沉默的螺旋”。简单来说就是,你所看的是我希望你看的,你所接受的是我强迫你接受的,你所支持的不一定成为主流,但主流一定会影响你、迫使你支持与接受。

  对发声权利的褫夺,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恨

  他恨政治,卷挟着公仇私恨。

  他像鲁迅,字里行间透出对时代的厌恶,好像对他施以剖肠剜肉的酷刑。

  “黎明曙色中,当身穿军装的他被团团簇拥走下金水桥,断然步入沸腾的广场人群。这一刻,镜头摇晃模糊,我也能读到这个曾叫做润之的人——仅仅作为一个人——正怀抱心中的决绝,预备挥霍权利,闯开着历史的弥天大祸。”

  “统治,监管,如今的招数与七十年代相比,各有胜擅。”

  “真正主宰中国医疗或是教育事业的,都是政治力量。”

  “大国崛起?这种大国情结,归根到底是自卑情结。”

  印象

  对陈丹青,第一个称谓往往是“画家”。

  有媒体采访他,给他头衔,艺术家、公知、知识分子一概不要,他说是“一个尚不会说假话的人”,记者无奈,最后只得加上两个字:“学者”。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文人,卷着粗话的文人。

  最早在网上看过他的视频,有关文革,有关八十年代末的运动。彼时的我总感觉他太悲观,认为中国没救了,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着就好。看到那双圆溜溜的眸子对周遭瞥来瞥去,甚是厌烦。

  如今却越发觉得他可爱。

  番外1

  有人问,你有怪癖没。我考虑下答:不看活人写的书。

  这独特口味是受初中语文老师影响。她没比我们大多少,人长得胖得可爱,见到我们的第一面,推推眼镜,翘着颔一扭一扭走上讲台,说出了我这辈子听到过最爽的一句话:

  “我这人,满肚子文化,一嘴的三俗。想跟我学吗?”

  这位飒姐姐最爱讲:活人写的书,没被世代高手们印证褒贬,读之无益。

  家中的书,作者基本作古。像盐野七生、资中筠大师的作品,也都摆在那里,待来日怀恭卒读。前些年在白岩松被媒体写死的那段时间,集中读了他的《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和《看日本》,哪曾想过段时间他又“活”了,真是气煞我也。

  这戒说破也破了,只是不甘如此。遂顺手又看了《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柴静《看见》解气。

  陈丹青,如今也不过年届六旬。

  番外2

  再给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许纪霖)

  《自由民主的理路》(江宜桦)。

  这些作者,都还活着。

  《荒废集》读后感(十):荒唐的国,废一代毁一代----读《荒废集》

  我读的书真的太少,陈丹青的文字都没有读过。前几年看过《文学回忆录》,就感觉该读一读陈丹青,因为没有想到一个画家居然有如此高的文学修养和追求,虽然陈丹青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他的“狡猾”和才情,我做不到,但是我内心深深佩服他的“尽可能的不虚伪”的讲话,也觉得他“软办法”合情合理。他说:别给我这么多好听的。你要是真喜欢我写的文字,就告诉我哪篇、那一节、哪一句写得还可以。我也捋一捋。

  《知青与农民》中提到“请老知青们不要忘记:一碗农民远比知青更悲惨、更凄苦、更无告。知青被历史赋予倚重荒谬的省份,但没有人会“纪念”农民,并给于格外的同情或尊敬。”作为那个时代的农民的孙子,我很感动于这句话。

  《文学与拯救》中提到鲁迅晚年对左联的深刻失望。对左联失望的又何止是鲁迅呢?戴季陶是最早介绍共产主义的,最后坚决反苏、陈独秀作为前中共书记,最后也是失望、想必宋庆龄以及无数当年的革命青年历经历次运动后晚年也在后悔吧。更可惜的是哪些死了的人。

  《艺术与国籍》中提到国籍的问题,何止是艺术与国籍,各行各业,都没有必要把国籍看得那么重,2000多年前的李斯在《逐客谏书》已讲过这道理了。我不认为是某国国籍,这个人就一定会忠诚这个国家,不是某个国籍,他就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少,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其发言做事才可能做好。国家要做的是国家是否保卫公民共有的核心价值观,我相信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是有普世价值的,比如爱国公正法治富强民主等。这些东西是不用过分的去倡导的,本身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当今这个国家主导很多的时代,国家机关或许要承担更多的维护、营造的责任。但是我从网络看到谈论某个明星的国籍问题的时候,总觉得这样的问题很无聊,没有价值。

  最后说一句:《幸亏年青》回忆七十年代,真是一篇好文章。我的评价是幸亏不生在七十年代,那十年真的是毁一代废一代。可惜对七十年代我们的社会尚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也没有宽阔的评价空间。还是狂人日记那句话------救救孩子。谁在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荒废集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